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办教师
内容
编辑推荐

原汁原味的黑土地生活,东北二人转似的幽默风趣。

本书是辽西稻花博主李铭暨创作《拉钩》、《黑蛋,快跑!》、《磨剪子戗菜刀》等影视作品蹿红之后,耗时三年倾情奉献的又一部原创长篇力作。写的是咱土升土长朝阳的乡土风情,浸透着李铭生活的艰辛,也刻画了朝阳几十年的发展和变化,是咱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既有可读性又有教育性。

内容推荐

中风半年的马耳朵沟小学校的马大志老师去世了,他的坟墓就修在其父马志远的坟前——父子两代人如同生前一样,守护着他们奉献了毕生心血的小学校……

这是一部以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辽西农村为背景,以两代父子民办教师生活为主线的长篇小说。小说弥散着浓烈的乡土芬芳。辽西的自然风光,辽西的农民形象,辽西的农村话语,极为丰富。

也许作者李铭受“东北二人转”民间艺术的影响甚深,也许作者生活的地方——马耳朵沟多在时代的变迁中仍顽强地保留了自己的淳厚,作者在黑土地的滋养下,耗尽心力,为这部小说倾注了巨大的才情。

生动的描写,诙谐的语言,视觉效应极其强烈的场面架构,使阅读本身变得酣畅淋漓。

40年间,冬去春来,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乡村小学校也几次易名,父子两人对学校的感情却始终如一。尽管有着民办教师的名份,但老师们却经常以“白条”代替工资使生活异常窘迫,简陋的办学条件和无可言状的乡村寂寞,都没能动摇他们真挚的坚守……

没有豪言壮语,却有点点滴滴的细节感人;没有忸怩造作,只有乡村最真实的众生百态。除了民办教师马志远、马大志为了乡村弦子所付出的两代人的心血,秋月和吴彤彤两个女子与马大志之间的情感纠葛更是令人为之动容。

小说语言生动,以泼辣的东北特色写活了一群辽西农民。小说以小见大,以独有的“乡土幽默”让我们感知岁月的酸甜苦辣,重温生命的温暖和疼痛。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尾声

试读章节

天一暖,春一过,马耳朵沟的沟沟岭岭“哗啦”一下就厚了、肥了。庄稼和草木一夜之间摇身一扭,像村子里的寡妇杜玉莲的屁股一样,扭出了万种风情来。坡没了,坎瘦了,绿色和丰腴掩盖了一切,马耳朵沟的风姿就更肆意招摇了。

马耳朵沟是辽西丘陵山地里一条不起眼的山沟,几百户的人家像老黄牛腚后甩下的牛粪,散落在一条七扭八错的沟里沟外。顾名思义,马耳朵沟的形状和走向都酷似一只马耳朵。在茫茫大辽西,像这样的“马耳朵”多得是。辽西人喜欢依山而居,傍水为临。凡是有人家住的地方,就一定有山有水。山都是矮山,水也不是丰满的那种,干巴拉瞎的瘦。深的地方齐腰,浅的地方能露出白花花的河底石头。因为河是季节河,有时候来有时候走,都没有个固定的名字。这条河横在马耳朵沟沟口,像一条白晃晃的飘带,弯弯曲曲地有了动感。这条飘带把远近的村落和人家聚拢到一起,是因为河边上有孩子们上学的小学校。

小学校叫“向阳红”小学,名字是公社主管文化教育的干部给起的。说是为了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一心向党,一心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马耳朵沟闭塞落后,外面的讯息基本上都是靠公社的干部来传达的。执行的力度就大大打了折扣,什么事情和行动都比外面慢了半拍。这叫队长高玉大心里很上火,时常在生产队开会的时候表达自己的忧虑,还缠着学校的民办老师马志远给社员们念报纸。报纸是从公社带回来的,新的旧的都有。有一次马志远念报纸,还因为走神挨了批评。

马志远挨训心里不乐意,嘴上却不敢说。儿子马大志在公社的中学读书,需要他挣钱养活。而民办教师的工资归生产队长管。队长每年都要给马志远定工分,每天十个工分,每年国家还要补给马志远十六块五毛钱的工资。马志远很在意每天的十个工分,不听队长的命令念报纸就无法保证能够按时按照全额领到工分。马志远和队长高玉大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每年记工分的天数上。马志远的教师工作有个好处就是每年的夏天和冬天有假期,学生放了寒假和暑假,马志远的工分却不能按天数刨出去。生产队长高玉大认为,这样下去广大社员同志们心里会有意见,不出工却能够拿工分,有点儿说不过去。

马志远不敢把事情弄得僵了,为了不叫队长少记工分,念报纸时的情绪就必须表现得格外高涨和热情才成。马志远也有糊弄的时候,有一天念报纸的时候就顺口胡编了几句。马志远当时身体不舒服,心里很烦躁,想早点回家休息。可是高玉大的学习兴趣正浓,村子里也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念报纸是最好的娱乐休闲机会,老百姓们都爱听呢。不管是什么内容,只要是报纸上写的,马志远念的,在这里都能够找到相应的听众群。

马志远当时的唾沫都读干了,嗓子冒烟,他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扫了一眼一群虔诚的还没有听够的听众。那些人张着嘴巴,全神贯注地像是在等待马志远来喂食。那时候正好天空飘过来一朵黑云,遮住了太阳的光芒。马志远突然就来了灵感,顺口胡编道:新华社消息,这两天的天气不咋好,希有关部门做好预防工作。社员们没事就别听念报纸了,据说可能是要发生地震,因为有耗子搬家的现象。睡觉的时候家家都精神着点,有值钱的东西早点挪到院子里去。

马志远打个哈欠说,念完了。马大志的话音刚落,天上的太阳就猛然钻出了云朵,光芒刹那间洒在了现场所有人的身上。暖洋洋的,晃人眼。人们不自主地惊了一下。从马志远刚才营造的氛围里钻了出来,都是一脸的茫然。

队长高玉大听着听着突然就打个愣神,凭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干部的政治嗅觉,激灵一下子站起来问:真要地震?马志远心里很坦然,故意把报纸递给队长说,这上面写的,错不了。马志远这样坦然,是因为他知道队长高玉大根本不认识字。这个村子里,能够完整读下这张报纸的人没有几个,除了马志远就是马志远的儿子马大志了。马大志在上中学,住宿不回来,没有人能够揭穿马志远的顺口胡编。

队长高玉大认为新华社的消息很有权威,以往的重大事情都是新华社说的,人家说话是算数的。不像公社和大队的干部嘴巴上拴了松紧带,可以来回伸缩,说完了的事情、定下的事情,很少能够执行下去,总出差头。高玉大的神情马上就严肃起来。听说要地震,社员们的情绪也不对了,议论着早早散去,回家开始把咸菜缸、胆瓶、瓦盆等怕砸怕压的东西往院子里搬,惶恐不安开始笼罩了马耳朵沟的上空。

好在一夜无事,早上起来发现地并没有震起来的社员们脸色开始逐渐暖起来。马志远心里知道没事,这一觉睡得踏实,白天给学生上课就精神了很多。

谣言传播的速度远远出乎了马志远的预想。在县里供销社卖货的吴旺达,下午的时候骑着自行车,晃晃荡荡地出现在马耳朵沟沟口。吴旺达的自行车前车把上还挂着两斤新割的猪肉,是五花三层肉,要肥有肥,要瘦有瘦。这样的举动马上在整个马耳朵沟引起了更大的恐慌。都知道吴旺达是远近闻名的小气鬼,怎么就能在不过年也不过节的时候舍得花钱割肉呢?只有一种解释,除非世界末日到了,天要塌下来了,地真的要震下去了。按照队长高玉大的形容,吴旺达平时是那种放屁蹦出半个豆,都舍不得扔掉,要重新捡回来放嘴里唆唆滋味的主儿。他割了两斤猪肉回来的举动就很不正常,很说明问题了。县里看来都知道地震的事情了,只是怕引起小规模的恐慌,影响到生产,才没有及时发布文件下来。吴旺达有个表哥在县政府上班,看来人家得到的消息是确切的,这也进一步佐证了马志远念的报纸不是凭空杜撰,空穴来风。

其实事情的真正原因是:吴旺达的老婆李菊花给在县里供销社卖货的吴旺达挂了电话,说上级下来文件了,马老师亲自读的,队长高玉大还亲自布置了民兵在马耳朵沟巡逻值班。马上就要发生地震了,谁也跑不了。吴旺达天生胆子小,一听捎来的口信就吓哭了。吴旺达结婚十一年了,跟老婆李菊花在被窝子里鼓捣出的汗水也该有两水缸了,愣是没有把李菊花顽固的肚子搞大。想起这些来,吴旺达悲从心起,咬着牙割了两斤猪肉,请了假,一路悲伤往回赶,跟李菊花做最后的告别。

吴旺达家的煮肉香吸引了全村的狗,都颠着尾巴跑来闻味。吴旺达家的大黄狗死守在门外,不叫别人家的狗靠近一步。吴旺达家的大黄狗有高度的责任意识,知道为主人尽职尽责的时候到了。吴旺达和老婆煮肉打酒,李菊花哭得眼睛像个桃似的。两口子回忆了自从认识以来的种种甜蜜和不容易,李菊花还破例喝了酒。酒是辽西的小烧酒,纯粮食酿造的,劲头足。两人不一会儿就都喝高了。喝高了两人就糊里糊涂地在炕上做起了那事。

有了吴旺达两口子开头,马耳朵沟这天的晚餐家家都很丰盛。马志远意识到玩笑有点儿开大了。整个马耳朵沟像过年一样,杀鸡宰鸭,打酒煮肉,尤其是吴旺达和李菊花两口子大白天在屋子里做那事,李菊花的喊叫声羞得守候在院外的狗们都不好意思起来,耷拉着尾巴,讪讪地不喊不叫支着耳朵听声。队长高玉大几次巡视过来,都忍不住重重咳嗽几声,以示提醒。哪里想到屋子里的两人都很投入,不理会高玉大的提醒。高玉大皱眉,骂几句,狗东西吴旺达李菊花,大白天的要注意影响。不准喊,再喊,新华社都给你发消息了。

那个时候,马耳朵沟满山的暴马丁香正啼血怒放,花香弥漫着整条沟,没有人注意它的风景和馥郁。那条河水潺潺流淌,偶尔有徨徨的脚步踩碎了河面的平静。“噔噔”响着被更远的远方吞噬掉,不留下一点痕迹。

……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办教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25673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0: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