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孟子/中国古典文化珍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除收入了《孟子》的全文外,还附有详尽的注释及通俗易懂的白话译文。本书内容丰富,注释细致全面,较好地反映了原著的思想内涵。该书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部古代文学经典,对弘扬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经典古藉的作用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内容推荐

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年轻时曾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他悉心钻研孔子学说,后来成为儒家第二位大师,被称为“亚圣”。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均不被采纳。六十多岁回家乡,聚众讲学,著书立说。而《孟子》一书则是研究孟子思想最直接、最可靠的材料。本书收入了《孟子》的全文,此外还附有详尽的注释及通俗易懂的白话译文,以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目录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

试读章节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人家,您不辞千里而来,定将有什么有利于我国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为什么要讲‘利’?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有什么有利于我国。’大夫们说:‘有什么有利于我家。’士和庶人们说:‘有什么有利于我自己。’(这样)上下互相追求私利,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兵车万乘的国家,谋杀他们的君主的,必然是拥有兵车千乘的大夫;在兵车千乘的国家,谋杀他们的君主的,必然是拥有兵车百乘的大夫之家。在兵车万乘的国家里,大夫能从中获得兵车千乘,在兵车千乘国家里,大夫能从中获得兵车百乘,不能说是不多了。假如真正是轻义而重利,那就非闹到篡夺君位的地步是不能满足的。(可是)从来没有讲仁德的人会遗弃他的双亲的,从来没有讲道义的人会不尊重他的君王的。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为什么要讲利呢?”

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站在水沼上,望着(那许多)鸿雁麋鹿,(得意洋洋地)问孟子道:“贤德的人也喜欢享受这些东西吗?”

孟子(回答)说:“是贤德的人才能享受到这些东西,不是贤德的人,尽管拥有这些东西也享受不到。《诗》里面说:‘开始筹建灵台,又是测量又经营。百姓一齐来建造它,很快便建成了。动工不用多督促,百姓都如子女一样自愿前来。文王来到灵囿,母鹿伏地自悠悠。母鹿长得肥又美,白色的鸟洁白又肥美!文王来到灵沼旁,啊!满池鱼跳跃!’文王用百姓的劳力建高台挖深池,百姓却欢欢喜喜,称他的台为灵台,称他的沼为灵沼,为他能享受到麇鹿鱼鳖的奉养而高兴。古时的贤者能够与民同乐,所以能得到快乐。《尚书》里的《汤誓))(载着百姓诅咒暴君夏桀王的话)道:‘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呢?我们愿意跟你一同灭亡。’百姓要跟他一同灭亡,那他即使有台池乌兽,难道能够独个儿享受么?"

译文

梁惠王说:“对于治理国家,我(真的是)尽心竭力了呀!河内发生了灾荒,就将那里的灾民移往河东,将河东的粮食运送到河内。当河东发生了灾荒时,我也是这样做。看看邻国的君主办理政事,没有一个像我这样用心的。可是,邻国的人民并不见减少,而我的人民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拿战争来打比方吧。战鼓冬冬地敲响了,短兵相接,(打了败仗的)就抛下盔甲,拖着武器,狼狈逃窜,有的逃了上百步、才停下来,有的只逃五十来步就住了脚,后者拿自己只后退五十来步去讥洪后退了百步的人(胆子小),(您觉得)这种做法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后退上百步罢了,可这也是逃跑呀。”

译文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不必去盼望您国家的人民比邻国多啦。(治理国家的人)只要不去剥夺农民耕种的时间,那粮食就吃不了;不拿过于细密的鱼网到池塘中去捞鱼,那鱼类水产便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生人、安葬死者不会感到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什么不满足,这便是王道的起点。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绵袄了;鸡和猪狗一类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饲养的时间,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饥荒了。认真地搞好学校教育,反复地阐明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的重要意义,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以上的人穿丝绵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不少食缺衣,这样还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戴而实现王道的事,是决不会有的。现在,猪狗一类家畜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了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饥民;老百姓死了,却说‘(致他们于死地的)不是我,是凶年饥岁’,这和拿刀把人刺杀,却说‘是兵器杀的人,不是我杀的’,还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是能够不归罪于凶年饥岁,这样,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便会投奔您这儿来了。”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愿高兴地接受您的教导。”孟子回答道:“用棍棒和用刀子杀害人,二者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紧接上去问道:“用刀子和用政治杀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厨房里摆着肥美的肉食,马栏里关着膘肥体壮的马匹,老百姓却面有饥色,田野上横陈着饿死者的尸体,这无异于赶着兽类去吃人。兽类自相残食,人们尚且憎恶它们这种行为;那些号称为民父母的执政者,办理政事时,不免干出类似驱赶兽类去吃人的勾当来,那么,他们作为人民父母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孔仲尼说过一句这样的话:‘第一个制作殉葬用的木偶的人,应该没有后代留下吧!’孔子对这个为什么深恶痛绝呢?就因为用了像人形貌的木偶去殉葬。照这样看来,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饥饿而死呢?”

……

P2-7

序言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占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全书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共261章。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重要作品。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他主张实行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之轻”的民本思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要通过学养保持善性,在道德上具备仁、义、礼、智,能做到“舍生取义”——可以为正义而献身。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人的秘世准则。孟子一身正气,决不附和权贵,他称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

孟子的文章感情强烈,雄辩有力,气势磅礴。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

孟子的文章善设机(智)巧(妙),引人人彀(诱引论敌进入预先构想的范围处在自己的掌握控制之中而驳服他);善用譬喻,生动说理。孟子的散文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古代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孟子/中国古典文化珍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战国)孟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04815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9
167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