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双重生命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们说她是著名美女作家;她说她自己是文艺女青年的代表,恰好成了作家。

在这个尘烟四起的城市里,我们的激情还能支持多久?

她说她是案板上的一块肉,刀在她自己的手里。

解剖,暴露,血是红的,心依然鲜活如初。

这是一个在文字中无法作假的女人的内心剖白。

三个既时尚又彷徨的都市青年——二毛,小蛋糕,高路路,二毛经历着化学和金属感情故事里的甜蜜和忧伤;小蛋糕喜欢男人也喜欢女人;高路路觉得自己是个成功的商人但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在分分合合的人生中,敏感多思的他们遭遇不同,但都存在很多迷乱和困惑……

内容推荐

三个既时尚又彷徨的都市青年——二毛,小蛋糕,高路路,二毛经历着化学和金属感情故事里的甜蜜和忧伤;小蛋糕喜欢男人也喜欢女人;高路路觉得自己是个成功的商人但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在分分合合的人生中,敏感多思的他们遭遇不同,但都存在很多迷乱和困惑。在这个变化比计划快的时代里不断浮沉,总想走得更坚定……生活会告诉他们怎样的答案呢。

目录

友人序

第一章 三个人

第二章 开始

第三章 二毛

第四章 化学

第五章 说不定

第六章 “梁朝伟”

第七章 金属

第八章 小蛋糕

第九章 高路路

第十章 结束

访谈:

在上海,两个写作

女人的对话

试读章节

我,二毛,因为从小喜欢三毛而起了这个怪名,三毛写过一篇《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收录在《雨季不再来》一书中。我喜欢二毛的青涩,多情,任性,怪异的自闭,小小的孤傲和不可理喻。

所以,我叫自己二毛,这个名字像我的性格。

我不要做三毛,三毛预示着出名,但也预示着接踵丽来的爱人逝去,芳华不再,疾病缠身以及最终放弃生命。这明显不是一个好的结局。

谁都有自弃的时候,但我不想把它弄得人所尽知。

或许出名的代价就是让你老给人看和死给人看,当然当初也好给人看过,把风光给人看过,可老给人看和死给人看是为前者付出的总代价,是一场大戏终于完了之后的结局。

只是许多人不自知不肯承认罢了。

最好是人所尽知,但又面对面仍是陌路,我要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但不认识我。这样就可避免一切可厌可憎的后果。也许因此,我选择了写作。

一个曾经万水干山走遍的好强的女人,就算选择了在纸上存在,最终也会死得人人可以胡说八道。每~次想到这样的收场,我便迷惘,会有流泪的冲动,会觉得凡事人算不如天算,会眺望着不可预知的未来,想着属于自己未来的不可预计每每更是惆怅不已。

我说过,我出生在江苏,长在上海,我整个青春期是在上海度过的,所以我喜欢斜着眼睛用飞快的速度从上到下地把人打量。我相信我有非常良好的直觉能力,但有时候因为过于相信直觉,我又常常犯判断上的错误。正如同我喜欢一切外表光鲜漂亮香喷喷的人或事物,而那其中常常有很多不可靠的假象。

有时喜欢安静,有时喜欢和人凑成一堆。

容易有激情,容易受不住诱惑突然又开始痛苦,就这样翻来覆去把自己和他人折腾不已。

自认是多情的人,喜欢把多情的人想象成心里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往事是花,不断地把带着不同痕迹的花迁盆移栽到这个花园里,然后人就老了,老了,老得无可挽回。

其实我整天都在胡思乱想,满脑子都是不着边际的念头。没事就想找人瞎嗑,实在找不到人练嘴,或有时也想扮扮淑女,我就随手扯张纸,歪七歪八地记下来,后来竟然被人看到,再后来又被整理出版。

从此以后我就以写作为幌子过起了不务正业晚上工作白天睡觉的生活。

我刚正式定居北京,和以前来做客时的心态不太一样了。

我不再好奇,只是居住在这个城市,一切变得日常起来,日常得不再老是想着泡吧。

我喜欢坐在出租车上,让车载着我飞快地经过三环四环五环,我去雍和宫烧香,我喜欢后海的开阔,喜欢黄昏时在北海公园边划船边眺望自塔的轮廓。托一次大型画展赞助商的福,我在西城区的恭王府花园内吃了一顿露天的自助餐,记忆中最深的还有三里屯酒吧街和东四服装街。在那里脏脏的街头小吃和路边的电影院,在逛完服装店后累了歇脚时可以继续消耗掉一天。

我爱北京,尽管干燥、大风以及灰尘给我的皮肤和呼吸带来了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是,新的事物和新的问题明显把我从过去的生活中拯救出来,它使我健忘,甚至变得没心没肺,轻易就能开心起来。

小蛋糕是个长得有点像成都女孩的女人,一看就是那种秀色可餐的主儿。比较有欺骗性的是,她的脾气和外表形成极大的反差。小蛋糕的内心极具反叛意识,十六岁就离家出走,因为从小和父亲没见着面,父亲从外地回家时她已读小学,因此她是很少见的从来未叫过“爸爸”这两个字眼的女孩。

小蛋糕的独立是众所周知的。像她那样可人的外表,总能在第一时间内吸引男人好色的注视,但只要一接触一交谈,小蛋糕有本事让不自量力的臭男人们很快感到自惭形秽纷纷无欲则退。  小蛋糕不害怕一辈子做个孤家寡人,我估计她现在正想往爱护同性方面发展,没事时,老在嘴里嘀咕:等我们老了的时候呀……

等我们老了的时候,小蛋糕希望我们是有钱的老富婆,穿着华服周游世界,然后在旧金山海边温暖和煦的阳光中养老,我们要叫上一队年轻的俊男靓女,雇佣他们,让他们服侍我们,给我们表演歌舞脱口秀等娱乐节目,让我们一次看个够。

我说你不要找我,我还想找个好男人谈场真正的恋爱到老都不分开呢。

小蛋糕对我露出了鄙夷的目光,她说不管你现在多么花痴,总有一天你会看厌男人的所有把戏,总有一天你会厌倦这一切的。

我们把小蛋糕暂时缺少男朋友的关怀看成是她一向对男人的苛求让男人感到真正的失望了。

男人都是一样的货色,差不多就行了,对他要好点。大家没少劝她,可她依然我行我素,心高气傲。

小蛋糕的名字,是有一天我和她在成都与一帮画画和搞摄影的女人混的时候想到的。我说过我喜欢东混西混,只有不着边际的生活和幻想才能使我感到最大的自由和快乐,当然那时我还年轻,年轻得不知天南地北,现在,我们都往三张奔了,也就是离三十岁的生日门槛越来越近了。

我有几个正在往四张奔的男朋友。我说的男朋友是那种正道上、广义的男朋友,也有人说这是第四种感情,比爱情少,比友情多之类的。我喜欢这种关系的朋友。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打情骂俏,但绝不会弄假成真,想入非非。

那天我说,往三张奔的好处是,你看明白了很多问题,减少了很多生理冲动,更注重内心体验。有时需要不着边际没有亲密关系又无话不谈的朋友胜过一切关系。P6-9

序言

我有情感溃乏症,极度需要情感安慰。

情感饥渴如同小孩子等着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抚摸来喂。总是感觉饿。

皮肤感到饥饿,需要有温暖的手来抚摸,心灵感觉饥饿,需要有爱的语言来催眠。

无休无至难以满足。

这种脆弱和缺乏安全感,来自我的童年阴影,父母总是在我的身边吵架。

他们不相爱,却错误地走到一起。

于是吵了一辈子,也给我投下了恐惧婚姻和家庭的阴影。

于是,没有一个男人可以完全满足我对于情感的饥渴梦想,因为那样的强烈足以让正常男人发疯。

我每时每刻都想要拥有爱和保证,希望我爱的人拉着我的手对我的说:他永远不离开我、。。永远只爱我一个人。

每日枕着他的名字入眠,感觉和他的世界隔着黑白两色,那么远那么好,想不从有他的梦里醒来,即使他在远方,也身不由己。

想要他带着我飞翔,飞到另外一个世界。

没有一个男人可以承载我的希望和梦想,爱上一个人,等待的焦虑先使我无望、令我倦怠、未老先衰。

我很多次飞蛾扑火般爱上一个人。。。又很多次心灰意冷,爱无可爱。。。。

而写作,最后担当了我的爱人角色,给我全心的补充和体贴。

现在,我把我的笔记本电脑称为我的爱人。我床的一大半属于我的这个爱人。

他永远对我不离不弃,莫失莫忘。

他永远对我忠诚,从不背叛和三心二意。   

我是一个标准的都会动物。

喜欢生活在大都市,尽管平时我更多的时间是与它隔着窗隔着一定的距离。

我们很多人对大都会都会怀有一种特殊感情,这种感情和爱情十分相近:投入、迷恋、失宠、嫉恨、旁观、快乐、陶醉、占有、欣赏、悔意……在大都会,个人显得那么细微和渺小,一切都将成为过眼烟云,一切都将转瞬即逝,只有写作使我得以纪录那一份份故事和心情。通过写作,与你相遇,这一古老的方式让我永远为之心动不已,乐此不疲。

感谢写作,音乐,艺术和生活。

感谢乔美仁波切活佛师傅的精神指引。

感谢出版人路金波和责任编辑陈蔡以及书的设计人美女居居。

感谢提供这四本书美术支持的画界友人:张晓刚,叶永青,喻红,杨千。。。

感谢我的两个阿姨姨夫和两个舅舅,还有我的两个表妹和她们的两个天使女儿。让我在突然失去母亲的巨痛后还能品尝到家庭的温暖和天伦之乐。

感谢恩师陈村和吴亮。

感谢我的女人帮:桃子,申玲,袁梅,朱蓉,谢蓉,陈彤,顾雪,王澜,陈纪元等一众女友。

感谢所有长期支持我和安慰我的波纹们,你们在博克上不断给我打气,给我写电子邮件,才让我有不断跌倒又不断站起来的勇气。

谢谢所有的朋友,所有的读者。

好人一生平安。

2009.5.6

于江南常州老家的医院病床

书评(媒体评论)

她知道写作可以压缩冗长的人生,把它变成一个只要半小时就能读完的伤感故事。而生活却永远如散文般在每一刻无声地流逝。

——吴亮

其实现在这些年轻的女作家,并非个个张扬,也有比较能稳得住神的,譬如赵波。

——王朔

她知道东西要堆堆好,有头有尾的应该本分。她知道着装要统一,没有充足的理由内衣最好不外穿。她知道不仅款式,料子和做工也是要紧的。

——陈村

没有成见,纯净。并且她也没有不恰当地扩充她的感受,而是忠实于她的触摸。由此得出的经验其实要比她所期待的重要。

——王安忆

事实上,赵波是个喜爱文学的人,她很愿意写作,并能从写作中获得乐趣,她对写作生涯感到满意。她出于天性,不停地写作,既不夸张。也不做作,我认为,这很了不起。

——石康

她写的世界基础在现实,构筑的一砖一瓦则来自她自己的精神,脱离世俗的世界来到自己的世界。写给她的朋友和所有能理解她思想的人们。

——宁财神

在欧洲,在中国,在欧洲到中国或者中国到欧洲的路上,无数的女人掉进同一个故事里,所不同的是,很多的女人选择或被迫选择了沉默,而赵波上台发言。

——洁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双重生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99494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187
12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