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千年海盗
内容
编辑推荐

中、法、德、英、美、希腊、荷兰、加拿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多国军舰集聚亚丁湾。索马里海盗依然疯狂与世界对抗!骷髅旗一次次升起!为什么?是要钱?是要命?还是鱼死网破?

《千年海盗》全面解析海盗的历史与今天,为读者彻底揭秘海盗,讲述海盗卷土重来背后的故事。

内容推荐

海盗,就是指那些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船只、财物或对人实施暴力行为的犯罪者。这是一门相当古老的犯罪行业,自有船只航行以来,就有海盗的存在。有人说,海盗行业是继卖淫、行医之后,人类第三个最古老的江湖行业。此话不无道理。

为何海盗阴魂再袭亚丁湾?《千年海盗》全面解析海盗的历史与今天,为读者彻底揭秘海盗,讲述海盗卷土重来背后的故事。

目录

前言

上卷 当今海盗

 第一章 索马里海盗——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

  1 索马里海盗概况

  2 可怕的索马里海域

  3 重要海盗劫持事件

  4 国际力量联合出动

  5 中国如何与海盗“结缘”

  6 中国军民“VERY GOOD”

  7 索马里海盗问题的出路

 第二章 马六甲海盗——“海盗集散地”已略为平静

  1 马六甲海峡概况

  2 马六甲海盗曾猖獗一时

  3 新马印三国警方合力打击海盗

 第三章 尼日利亚海盗——“江洋大盗”的乐园

  1 尼日利亚及其海盗简要

  2 最近尼日利亚海盗事件

 第四章 当今海盗综述

  1 当今海盗三大活动“宝地”

  2 当今海盗三大类型

  3 当今海盗袭击五大招

  4 当今海盗强悍更胜“前辈”

  5 当今海盗为何日益猖獗?

  6 反海盗还应包括“反恐”

下卷 古代海盗

 第一章 地中海海盗——罗马帝国的死对头

  1 地中海及其海盗概要

  2 罗马帝国的难去之痒

  3 拜占庭帝国的破国之痛

  4 欧洲经济发展的拦路石

 第二章 北欧海盗——“海洋霸主”维京人

  1 维京人溯源

  2 几个维京关键词

  3 维京遗族今何在

 第三章 东海海盗——臭名昭著的“倭寇”

  1 前期倭寇与后期倭寇

  2 嘉靖时期倭患

  3 王直其人及后世对他的评价

 第四章 加勒比海盗——“黑珍珠”的诅咒

  1 从当今一部著名电影说起

  2 加勒比海与西印度群岛

 第五章 古代海盗综述

  1 史上五大海盗时期

  2 史上七大臭名昭著的海盗岛

  3 骷髅旗:“快乐的罗杰”

  4 亡命大洋,自尝苦果

后记

试读章节

(1)美国人的影响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着力在全球进行反恐活动,布什政府怀疑当时的索马里政府为国际恐怖分子提供支持和庇护,想方设法要阻止教派武装组织控制索马里政权。2006年10月,美国政府支持埃塞俄比亚出兵入侵索马里,推翻了当时的索马里政权。在埃塞俄比亚军队的帮助下,在索马里组建了由美国支持的索马里过渡政府。

但是,由于该政府能力有限,不能有效控制全国局势,仅能管束首都摩加迪沙一带,而全国大部分地区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形成武装割据,出现了几十支武装力量。一些海盗组织甚至得到了与临时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军阀的支持(英国《卫报》报道,索马里海盗多数成员来自当地军阀或部族武装,或者与这些组织有联系,后者能够为海盗提供必要的武器和军事补给),使得他们能成为“乱世枭雄”,遂使索马里2880公里的海岸线变成海盗们劫持财物的好去处。混乱的局势为海盗提供了生存空间,使他们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从容作案而不必担心受到任何惩罚。

(2)难民激增,生活所迫

索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有化政策过激,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经济严重困难。连年战争,给索马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2006年底,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在埃塞俄比亚军队的帮助下击败反政府武装,控制了摩加迪沙和索马里大部分地区。但此后反政府武装不断在摩加迪沙等地发动袭击。目前索马里已有200万难民,首都摩加迪沙每月就会新增约2万名难民;有些还远远逃到国外,仅在邻国肯尼亚的难民营里就住着20多万索马里人。由于难民不断增加,他们的生活没有着落,粮食价格飙升,过度的通货膨胀和干旱等自然灾害更加剧了国内危机。而其频繁的暴力活动,使联合国等机构的人道主义努力也无法实施,难以向索马里运送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即使运进去了也无法进行合理的分配,还会遭到抢劫。

近来,索马里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针对联合国工作人员及援助机构人员的袭击事件频频发生,国际援助机构大多已撤离索马里。难民们缺衣少吃,饥寒交迫,度日如年,更使暴力活动增加。因此,海盗只是在海上的一种暴力活动表现形式。这些举动得到了难民和居民的支持,使海盗活动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海盗活动变得更为频繁、凶残。

(3)无本万利,可使利益最大化

海盗活动的投入非常少,只需小船和其他枪支、通信等装备,与劫持所带来的巨大利润是不成比例的。被劫船只的船东宁愿支付高额赎金,也要保护船员的生命安全。海盗每劫持一艘船,平均可获100万至200万美元。他们劫持了“斯特拉·马丽丝”后,索要赎金高达300万美元。2008年赎金则可能在1800万美元至3000万美元之间。全球每年为此损失250亿美元。

数目巨大的赎金,使海盗活动变得更加疯狂。这样一次劫持成功,就可一夜暴富,买名车、建别墅、娶妻纳妾,远离贫穷生活;从而诱使更多的人铤而走险,参加海盗活动。通过海盗活动还可进行走私、贩运毒品、武器交易和偷渡等赚钱活动,使海盗活动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4)海盗人数增加。装备更新

过去五六年间,索马里海盗的总人数一直在100人以下;目前,这一数字已上升到1100人到1200人。由于被劫持船只的船东往往采取纵容、妥协的方式处理船只的劫持,这一心理也被海盗所掌握。他们认为:“船只和船员才是最值钱的。”这样便“养大、养壮了”索马里海盗。

海盗除了人数增加外,其武器装备也得到了更新,已不再使用绳索、大刀和长矛等传统手段;快艇、重型武器(AK-47突击步枪和火箭筒)和现代化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在劫持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使攻击范围从索马里沿岸扩展到数百公里之外的公海,劫持活动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索马里海盗心狠手辣,当碰到国际海军舰艇,就把被劫持的人员放到甲板上,如采取强硬手段就杀死被劫持人员。为保护被劫持人员的生命安全,国际海军船只往往只能让步,使海盗得寸进尺,气焰更加嚣张。

(5)国际打击不力

随着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的不断升级,国际社会对索马里海盗的打击也在加强。

欧美已派出军舰加强对该海域的巡逻。北约国防部长布达佩斯会议2008年10月10日决定要在印度洋保持军事存在,“保护向索马里运送救济物资的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船只”,派遣意大利、美国、英国、希腊、土耳其军舰各1艘、德国2艘总共7艘战舰开赴索马里开展行动。俄罗斯也派出“无畏”号护卫舰奔赴索马里执行任务。2008年10月16日,印度国防部宣布,向亚丁湾部署1艘海军舰艇,展开巡逻。日本也考虑派遣海上力量。肯尼亚也准备参与打击海盗,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运粮船。

联合国2008年10月7日一致通过第1838号决议。这是安理会自此年6月1816号决议通过以来第二份有关打击索马里海盗行为的决议。决议呼吁关心海上活动安全的国家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采取部署海军舰只和军用飞机以及与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合作等行动,积极参与打击索马里沿岸公海的海盗行为。

但是,打击海盗及其他犯罪行为的国际合作仍存在着一些法律障碍:许多国家担心国际合作会损害其主权,加之许多相邻的沿海国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主权和海洋资源争议;部分有争议海域犯罪管辖权不明,越境犯罪控制机制不完善,相关国家未能就海盗、恐怖主义等定义达成共识。这就造成国家之间合作打击海盗的积极性并不高,打击效果不佳。

在1816号决议达成之前,经过一番博弈,当协议起草时,法国曾想将该协议适用于打击所有海盗猖獗的海域,但是遭到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反对。印尼方面担心此举有可能成为外国干涉他国内政的先例。所以,后来在1816号决议里就有这样的内容出现:决议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索马里,而不应被视同订立习惯国际法。

P18-20

序言

海盗,就是指那些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船只、财物或对人实施暴力行为的犯罪者。这是一门相当古老的犯罪行业,自有船只航行以来,就有海盗的存在。有人说,海盗行业是继卖淫、行医之后,人类第三个最古老的江湖行业。此话不无道理。

特别是航海大发展的16世纪之后,只要是商业发达的沿海地带,就有海盗出没。此犯罪行业的主要特点是:海盗多非单独的犯罪者,往往是以犯罪团体的形式打劫。

根据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盗行为包括任何基于个人利益的暴力、拘禁、掠夺,它是由海盗船或海盗飞行器的乘员发动,直接针对公海上的其他船只、飞行器,或者船只、飞行器上的乘员的行为。它也可以是任何在各国管辖范围之外针对船只、飞行器的攻击行为。

其实,早在1962年9月30日颁布的日内瓦《公海公约》中,对“海盗”一词下的定义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容也是大同小异的:它包括私人船只和飞机在公海上进行的旨在牟取个人暴利的一切不法的暴力行动、绑架或劫掠。

海盗行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但其行为的准确定义,必须联系到“海盗”这个词。在英文中,“海盗行为”这个词有很多不同的意思。而在今天,这个词本身的一些意思已经几乎用不上了。

“海盗行为”这个词,最早的使用是在17世纪之前。海盗行为最早出现在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在之后的很多年里,“海盗行为”这个词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

而海盗“pirate(peirato)”这个词,则是在大约公元前140年被古罗马史学家波利比奥斯第一次使用。希腊史学家布鲁达克在公元100年左右给海盗行为下了最早的定义,他形容海盗为那些非法攻击船只以及沿海城市的人。公元9世纪到11世纪的挪威掠夺者不被称为海盗,人们叫他们“丹麦人”或者“维京人”。在中世纪的英格兰,这个词的另外一个比较流行的意思是“海贼”。与现代词汇连接最紧密的海盗解释出现在18世纪,即为“歹徒”。这表示,即使你不是军人,也可以随时杀死他们。最早的国际法中,也包括了关于针对海盗的法令。这是由于大部分海盗都在所有国家的国界之外活动。

Pirate来源于希腊语peira,意为“动机、经历”,它暗示着“在海上撞大运”,这个词和Peril(危险)同源。pirate的基本意思是指海上抢劫者;而piracy则是指在海军部的司法权以内的海上掠夺。Pirate还有“盗版’’之意,海盗由此也可以说是盗版海军。

海盗也可以称为江洋大盗。“江洋大盗”这个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明朝。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云:“小妇人父及夫,俱为江洋大盗所杀。”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说:“他一向本是江洋大盗,因他善于使船,专能抢上风,踅顺水。”

在东方语境中,江洋大盗已是为害甚烈,但与西洋的海盗相比,却只是小巫见大巫。西洋历史上,对海盗的记述可谓史不绝书。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海盗多是瞽目持刀之徒,飘零海上,劫船为业。

在世界上,有相当多的典籍记载海盗的行迹。因此,有许多古老的词汇专称某一时期的海盗。

如中文的倭寇,一般指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中国主要是明朝时期),以日本为基地,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上入侵者。据说,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肃清当时在南洋一带的海盗。其相对应的西方入侵者,是维京人和海上民族。倭寇曾被归于海盗之类,但实际上其抢掠对象并不是船只,而是陆上城市。随着时间的推演,倭寇一词所指的,不一定都是来自日本的海盗。《明史·日本传》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即真正的日本海盗大概只占30%;而朝鲜正史《世宗实录》亦记载“然其间倭人不过一二而本国民假着倭服成党作乱”。可见,所谓的倭寇,80%以上不是真正的日本人,而是朝鲜人或中国人等冒名或混杂其间作乱。

英文的“buccaneer”,则尤指17世纪至18世纪在西印度群岛掠夺西班牙船只的海盗(一般译成“巴肯尼亚海贼”)。他们包括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等,都是海上强盗兼冒险家。

英文里还有个词叫“私掠船”,也叫“官方海盗”(Rrivateers)。他们其实就是被政府招安的海盗。政府给一些海盗船发“证书”,允许他们抢劫敌对国家的船只。美国1787年宪法就曾专门规定国会有权给私掠船颁发证书。

有时,西方政府竟赐予海盗代表本国参战的权利。最流行的形式,就是颁发给私人船只的所有者一个许可。他们可以代表国王攻击敌方船只——也就是私掠者。但事实上,很多私掠者在被敌国俘虏之后,都会无视他们拥有的许可而被作为非法的歹徒受到审判。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海盗”一词便出现了不少同义词,如“捕敌私船船主”、“劫敌船船主”、“海上走私者”等,但它们的含义都是指“海上强盗”。

1691年至1723年这段时间,被称为30年的海盗“黄金时代”,成千上万的海盗活动在商业航线上,这个时代的结束以巴沙洛缪·罗伯茨的死为标志。

此外,有许多伟大的政治家、探险家也都出身于海盗家庭。如台湾郑氏王朝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原是海盗,在“英西战争”中立下大功的英国航海家、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等。丹麦国王胡尔丹之子、后来自己也当上丹麦国王的海尔戈也是一个狂热的海盗。海尔戈生性狂暴,执政3年后,主动把政权交给弟弟哈拉利德,自己则干起了海盗行业。同一时期的挪威国王科列斯和日德兰半岛(今丹麦)公爵霍尔文季尔二人均为著名海盗。挪威王子奥洛绰号”快如风”,受父王之命当了海盗,以便把其他强盗赶出海域。他在海上强大无比,实力雄厚,消灭了70个著名的海上强盗。

古代的海盗头子,许多是独眼龙。据说在16世纪以前,六分仪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用来确定海上坐标的是一种叫做“直角器”的东西。所谓直角器,是一种T形的木制量具。使用时先将其放在眼睛前,再将横向的长轴与水平线重合,而垂直的指针则需要指向太阳,操作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直视太阳,因此有许多航海者活活看瞎了一只眼睛。当然,也有很多是在交战中失去眼睛的。

通常由于电影、游戏和动画片的关系,海盗船长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独眼、木腿、缺胳膊或断臂上套上一个鱼钩、脸上一道伤疤,总之不这样便没有霸气、匪气。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海盗船长长得和普通人一样,只不过船长的衣服的确比普通水手干净一些罢了。无论是海盗头还是一般海盗,都要遵守严格的纪律。

西方国家奉行重工商政策,政府大力兴办工业和发展海外通商贸易,同时也鼓励国人去海外从事商业活动,进行殖民与掠夺。许多西方国家和民族以当海盗为荣,视海盗为海洋勇士。德国的伊奥阿希姆·马耶尔教授说:“从前,海盗行为不仅得到允许,而且得到鼓励,因为人们认为这是光荣的事业。同平民中那些以强悍和勇猛而著称的勇士一样,国王和王子们也从事这一行业。”

这种对海盗的传统看法,至今仍在社会各个方面反映出来。英国有“海盗节”,其老刀牌香烟以海盗为商标。北欧各国(挪威、瑞典、丹麦、冰岛等)也都有“海盗节”。挪威足球队称“北欧海盗团”,男称海盗,女称挪威女海盗;瑞典足球队素称“北欧海盗”。英美有海盗式轰炸机、海盗I型攻击机,美国航空航天局有火星探测器“海盗1”号和“海盗2”号等。  古代著名的海盗有地中海海盗(包括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克里特人、第勒塞尼亚人、色雷斯人、科西嘉人、撒丁人、希腊人、西利西亚人、伊利里亚人、阿拉伯人、北非人、土耳其人等)、北欧维京人(主要是瑞典人、挪威人、丹麦人、冰岛人)、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人、中国东海的倭寇(包括日本人、朝鲜人、中国人)、美洲加勒比海盗(他们大多数实际上是英国人)等。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海盗已渐渐失去生存的基础。但是,近几年,亚洲的印尼与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一带)、西非的尼日利亚沿海与几内亚湾、东非的索马里与也门(红海、曼德海峡、亚丁湾一带)的海盗出没较多。  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索马里海盗极端猖獗,搅得国际社会惶恐不安。中国出兵船护航,为前所未有之举。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对海盗的形象总是付诸浪漫主义的描述,这当然与海盗的开拓精神有关。这些四海为家的海上强人,总给人十分惊喜的感觉。也许是因为17世纪地中海的海盗盛行,英国大诗人拜伦1814年的诗集《海盗》在发售当天便卖出1万册。拜伦之后,海盗的形象便频频出现在戏剧与芭蕾之中。

海盗的生活是残酷和艰苦的,但也是充满激情的,他们的故事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成了传奇。拜伦在《海盗生涯》中写道:“在暗蓝色的海上,海水在欢快地泼溅。我们的心是如此自由,思绪辽远无边。广袤啊,凡长风吹拂之地、凡海波翻卷之处,量一量我们的版图,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这全是我们的帝国,它的权力到处通行……”

与海盗有关的游戏,如《怒海争霸》、《大航海时代》、《海狗》、《海盗王》、《新海盗王》等,动漫有《海贼王》,还有迪斯尼乐园里的海盗船;蔡依林则有一首歌曲就叫《海盗》,以及汤姆·史密斯的《像海盗一样交谈日》(每年9月19日);小说与电影则有《喋血船长》、《小飞侠》、《虎克船长》、《金银岛》、《A计划》等,而以《加勒比海盗》系列最为著名。

1883年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小说《金银岛》,使得骷髅船头海盗的形象赫然高大起来。海盗在此后的形象,总是与酗酒、女人、黑眼罩、假肢、鹦鹉相关——那便是“黑胡子”爱德华·蒂奇的“标准照”。西方海洋文明诞生了海盗文化,并将其美化。近年来的电影《加勒比海盗》便是一例,其第一集《“黑珍珠”号的诅咒》于2003年首映,引起全球轰动,海盗仿佛成了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有勇有谋、叱咤风云的“海洋英雄”的化身。

“杀了上帝以后,我就是神!”他们叫嚣道。

后记

首先要感谢祝敏小姐,“海盗”这个选题最初是她给我的建议。

其次,在本书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从各个渠道搜集了许多文献资料,一些注明了出处,一些没有;又找到了许多老照片与相关图片,因为时间仓促,来不及一一与各位取得联系,在此向提供这些内容的人们表示感谢。如您觉得我应该向您支付些什么,就请尽管同我联系吧。我的联系方式:gxlzc@vip.sina.com。

第三是感谢重庆出版集团的各位编辑以及北京旌歌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李媛,感谢所有为此书制作、宣传、发行作过贡献的机构与人们。

第四是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厚爱。

本书若有什么错误与不足,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我将表示感谢并乐意接受。

李子迟

2009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千年海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子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07942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5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