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的“开放的学科”园地一如既往地以开放性和批判性为其宗旨,所收入的以存在与遗忘为主题的哲学论文、关于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关系以及西方人对中国“龙形象”的解读可能等论题,都把当代文化的前沿焦点作为研究关注的出发点;这也是本刊创办伊始一直坚持的努力方向。
| 图书 | 美术馆(总第14期2008年A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辑的“开放的学科”园地一如既往地以开放性和批判性为其宗旨,所收入的以存在与遗忘为主题的哲学论文、关于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关系以及西方人对中国“龙形象”的解读可能等论题,都把当代文化的前沿焦点作为研究关注的出发点;这也是本刊创办伊始一直坚持的努力方向。 目录 卷首语 当代文化中的美术馆 全球时代的当代艺术与博物馆 巴特农神殿与帝国的占用 衰颓艺术世界中的大度与偏执 “当代公共文化中博物馆、美术馆的管理及教育互动”专题培训活动(美文整理) 开放的学科 现代中外美术交流专题 走进中国 中国现代艺术——关于环·苏立文与迈克尔·苏立文收藏作品的介绍 俄苏美术对中国当代美术的影响 20世纪的缤纷画卷——梅洁楼藏画叙略 20世纪初的中国美术新格局 澳门早期美术与历史记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上海与日本之间的美术交流 万劫危楼,淡鸦残照——《镇海楼》与1926年的高剑父 被遗弃的存在 龙,还是Dragon?这不是一个问题 国际超先锋派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 阐释与文本——当代艺术研究的现实问题 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下) 策展前沿 独立策展人的制度化与中国化蒋文博 书林中的多元视角 人文的迷思:“诸神之争”,抑或“诸神共舞”?——读查常平《当代艺术的人文追思(1997—2007)》(上、下卷) 人类设计体系的重新定位——评《人类设计思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美术馆(总第14期2008年A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璜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3998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37 |
| 出版时间 | 2009-05-01 |
| 首版时间 | 2009-05-01 |
| 印刷时间 | 2009-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7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110.9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3 |
| 宽 | 189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