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青年奥克塔遭到情妇和朋友的欺骗,爱情和友谊双双落空,情人的不贞和朋友的不忠使他坠入绝望的深渊。正当他决心开始新生活时,布丽日特暗恋上了别人,他虽痛不欲生,却主动成全了这对情人,独自离去。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自传性,反映了作者与乔治桑那段不幸的爱情生活。
图书 |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精华版)/名著名译插图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法国青年奥克塔遭到情妇和朋友的欺骗,爱情和友谊双双落空,情人的不贞和朋友的不忠使他坠入绝望的深渊。正当他决心开始新生活时,布丽日特暗恋上了别人,他虽痛不欲生,却主动成全了这对情人,独自离去。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自传性,反映了作者与乔治桑那段不幸的爱情生活。 内容推荐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悲观主义、缺乏理想、缺乏行动决心的青年人的悲剧。其实这位法国浪漫派中最有才情的诗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世纪病患者,他在该作品中不仅生动地记述了他同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的罗曼史,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而又无意反对、面对黑暗现实存在嘲讽又带几分厌弃、半是自由追求半是沮丧颓唐的浪荡于形象。“世纪病”一词即由此小说而得名。主人公奥克塔夫的同龄人都是大革命时期诞生的,当拿破仑威震欧洲时,他们还是些孩童,到了复辟时期,他们已长大成人了。对笼罩欧洲的反动势力的厌恶,对启蒙时期幻想的破灭以及对生活远景感到的渺茫引起了他们的失望,使之深感自身的存在之多余。奥克塔夫希望从漂亮女人皮尔逊太太——一位比他大近10岁的寡妇——的爱情中寻求幸福,但因其精神空虚、以自我为中心和多疑多虑而未能如愿,最终二人只好分手。小说成功地概括了欧洲社会发展中整整一个时代。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要写自己的生活史,首先需要有生活经验;所以我现在所写的并不是我自己的生活史。当我还年轻的时候便感染了一种可憎的精神上的病毒,现在我把那三年中我所遭遇过的一切叙述出来。假如只是我个人害过这种病,我就不用再来饶舌了;但是,正因为有许多别的人,也同我一样吃过这种病的亏,那么,我就算是为这些人来写这本书吧,但是,我却还不大知道他们是否将会注意它;万一谁也不去关心的话,那我也还是能够从我这个工作成果中得到好处,从而更好地把我自己的疾病治好,就像一只踩了猎夹的狐狸,为了能够脱险,只有自己细细地啃断那只被夹住了的脚。 第二章 正当帝国战争的时候,丈夫和兄弟们都在德国打仗,忧郁的母亲们生下了神经质的、苍白的、激动的一代儿女。这些在两次战斗的间歇中怀孕的、在战鼓声中长大、在中学里受着教育的千万个孩子,彼此以阴沉的眼光你望我、我望你并在检验他们瘦弱的臂部肌肉。有时候,他们的父亲身上沾着血污突然出现了,把他们高举到穿着军服的金饰粲然的胸前,然后放下来,又骑上马儿走了。 当时在欧洲只有一个人是真正活着的;其余的人都是为了苟延残喘,只好拼命用这个人呼吸过的空气来充塞自己的肺。法国每年要向这个人贡献三十万青年;这是给恺撒缴纳的捐税,如果没有这一群绵羊跟着他,他就不可能延续他的幸运。为了能够横行世界,他就需要有这么一群追随他的人,而最后他自己也不免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在一个小山谷中的一株垂柳下,走到了自己的末路。 从没有比在这个人统治的时候,有更多的令人睡不着觉的漫漫长夜;从没有人看见过有那么多绝望的母亲俯身在各城砦上;也从没有像人们在谈论死亡的时候,周围有那么大的沉寂。可是在人们的心中却也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胜利者的喜悦,这么丰富的生活和令人振奋的军乐声。而且从来也没有过像这晒干了那遍地鲜血的灿烂的阳光。人们说这是上帝特意为这个人放射的阳光,人们把这种好阳光叫做他的奥斯特里兹的阳光。事实上他本人也用他那始终轰鸣着的大炮来制造更多的阳光,可是在他的大战后的次日,却只留下了云雾。 当时的男孩子们,就是在这样一个万里无云、空气中闪耀着无数的光荣、辉映着无数的钢铁的晴空底下生活的。他们很知道他们是注定要给屠杀的;但是,他们却相信缪拉是不能被伤害的,而且人们曾经目击皇帝在枪林弹雨中通过一座大桥,人们更相信他不会被打死。而且,就是必须死掉,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死本身是那么美丽、那么伟大,死神穿着冒烟的红袍是多么辉煌!它和希望多么相似呵!它收割的是那么幼嫩的麦穗,因此,它也好似变得年轻了,以致人们再也不相信自己会老。所有法国的摇篮都成了盾牌,所有的棺材也成了盾牌,真的,再没有老人了,剩下的只有死尸和半神人。 P1-2 序言 阿尔弗莱·德·缪塞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一八一零年十二月十一日诞生于巴黎的一个旧贵族家庭,一八五七年五月一日在巴黎逝世。缪塞在他短短的一生中,除了诗篇外,还写过不少成功的戏剧和小说,发表过一些引人注意的有关社会、政治和文学、艺术的论文。 缪塞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拿破仑第一的第一帝国的兴起和崩溃(1804—1815),路易十八两次复辟(1814,1815),查理第十登位(1824),七月王朝(1830—1848),以及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2),而他的最后几年则是拿破仑第三的第二帝国时代。法国历史上这短短的几十年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充满了革命和反革命的反复斗争,政局变化异常迅速,这一切不能不给敏感的诗人留下深刻的影响。 缪塞的文学活动,是从参加以雨果为首的进步浪漫主义团体“文社”开始的,而后来他在文学方面的活动则是多方面的。他不仅是浪漫主义派中富有才能的诗人,他的戏剧对促进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和运用散文写戏剧,对扩大戏剧的领域,都有不少的贡献;他的小说,在创建法国浪漫主义心理小说和为法国近代小说开辟道路上所起的作用,也是值得重视的。 缪塞的诗歌有着深刻动人的抒情风味和对内心生活的精确分析。他的戏剧和小说,尽管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不够全面,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也只提出了批评和讽刺,而没有触动到它的基础,但是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法国社会某些阶层人物的生活和遭遇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貌,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特别是他所刻意描绘的所谓“世纪病”,在今天来看,还可以令人感觉到当时社会的某些人物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的彷徨和痛苦。 从创作过程来看,缪塞很早就接受了浪漫主义的美学观点,勇敢地打破了古典主义诗歌的陈规旧律,成为诗歌的革新者。他和雨果、戈蒂耶等著名诗人一起,给予当时的贵族思想和在文学上表现贵族观点的古典模仿者以猛烈的打击。一般说来,他初期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的倾向和讽刺资产阶级现实的精神。但是,三十年代末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胜利和人民运动的衰落,对他起了消极的影响,使他的精神日益空虚,生活也越发不正常,他的创作也就越来越陷于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并且开始趋向于对现实妥协。到了四十年代末期,他的健康越来越坏,精神日见衰退,几乎再也写不出任何重要的作品。一八四八年及以后的事件,都没有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一八四七年,缪塞以前写的剧本突然流行起来,一八五二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但这时候已经接近他生命的黄昏了。 从缪塞的生活和思想发展过程来看,可以说两者都是充满深刻的矛盾的。在生活上,他一方面谴责资产阶级的堕落腐化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自己又沉溺在这种生活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他曾经企图在其中找到所谓自由的爱情和个人的幸福,结果得到的却是无情的欺骗和冷酷的讥嘲。在思想上,他一方面反对旧的贵族社会道德,一方面又与当时已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现实格格不入。他既看不惯资产阶级社会充满庸俗、丑恶、自私和卑劣的风气,却又摆不脱这个现实。结果,便往往事与愿违,无法给自己找到光明的前途,徒然发出生不逢时的哀叹。可以说,他的一生是从反抗开始,其中免不了也有尖锐的个人矛盾和自我斗争,终于逐渐走上了和现实妥协的道路。他初期诗歌中明显的反封建思想和乐观精神,以及他后来作品中所表现的怀疑主义和悲观主义,正是这种矛盾发展的真实反映。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精华版)/名著名译插图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阿·德·缪塞 |
译者 | 梁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7161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1980-07-01 |
首版时间 | 1980-07-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5.44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