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说水浒人物
内容
编辑推荐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本书以现代视角予以解读水浒人物,以小说笔法重新演绎其传奇故事,将经典诠释出新的含义,为我们重新认知古典名著提供了又一条路径。该书可供广大读者作为课外书阅读使用。本书在引人入胜、轻松有趣,间或夹杂着现代语境的叙述中,常常闪烁出睿智、理性的真知灼见,为我们重新认知古典名著提供了又一条路径。

内容推荐

所有不同时代的小说家其实都是在同时书写他们的作品,所有不同时代的读者也都在同时阅读同一部作品,因为他们即使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却是同一个世界与人生。

我们完全可以把《水浒传》当作人生的一面镜子,在《水浒传》里发现自己的人生,也在自己的人生里发现《水浒传》。将这些水浒人物与自己的人生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

目录

【壹】说史进:《水浒》第一阳光少年

一出场就“很阳光”,也“很受伤”

“很阳光”与“很受伤”如影随形

“做好”人失败,做“好人”成功

【贰】说林冲:末路英雄的窝囊人生

“先自手软了”

林冲的“忍”已经没有了底线

一个没有尊严的人

【叁】说鲁智深:“不按牌理出牌”

不按牌理出牌的“鲁部长”

不知“规矩”为何物的“花和尚”

长不大的“好孩子”

【肆】说武松:作为“愤青”的一生

“打虎英雄”武松

“愤青综合征”

做人不能太“愤青”

【伍】说潘金莲:鱼死网破

潘金莲的前世今生

导致潘金莲性格和人生扭曲的嫌疑人

潘金莲的教训

【陆】说武大郎:一个“好人”

是小丑,也是好哥哥、好丈夫

滥用善良

武大郎的悲剧

【柒】说王婆:《水浒》防色狼攻略

《水浒》里最坏的女人

“五毒分子”+“十面埋伏”=?

“埋伏”的是欲望

【捌】说李逵:问题少年

“自古问题出少年”

梁山的“本我”

为“义”兄而杀人

【玖】说阎婆惜:“井落在吊桶里”

阎婆惜的命运

阎婆惜的选择

阎婆惜的教训

【拾】说杨志:命运的胎记

杨志这个倒霉蛋

名门,就是杨志的毒药

杨志的教训

【拾壹】说晁盖:注定要出局的老大

“三好”好汉晁盖

样板好汉却未必是模范领导

晁盖的三个根本不足

【拾贰】说宋江:一路“炒”上梁山的“及时雨”

灵感源于生活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朋友”

全角度炒作

【拾叁】说公孙胜:我跑、我跑、我跑跑跑

梁山“第一跑”

“公孙胜在手,制空权无忧”

识时务者为俊杰

【拾肆】说柴进:玩“心跳”的败金贵族

人生的蹦极

上坟烧报纸——糊弄鬼的

玩新鲜、玩心跳、玩“过把瘾就死”的人生

不是人生

【拾伍】说朱仝:被“梁山”逼上梁山

“好汉县”的特产

被“梁山”逼上梁山的好好先生

朱仝最缺的那一笔

【拾陆】说潘巧云:从“红杏靠墙”到“红杏出墙”

精致美女潘巧云

弄巧成拙的四步错棋

“巧”而不“巧”的人生

【拾柒】说石秀:病态的拼命三郎

大宋“邦德”的禀赋

“金牌特工”的经典之作

“天诛地灭”的恐怖主义人生

【拾捌】说扈三娘:沉默的拒绝

梁山第一美女打星

扈三娘厄运的开始

沉默的拒绝

【拾玖】说时迁:做个快乐的小人物

小人物时迁

多媒体型神偷

小人物的快乐

【贰拾】 说燕青:公关先生的人生狐步舞

浪子燕青

天才公关

“了身达命”

【贰拾壹】说李师师:金牌交际花

TOP美女

知性美女的三“自”经

交际花的“金牌”公关

【贰拾贰】说孙二娘:梁山女强人

孙二娘的事业

“甚是好义气”的女强人

最不堪为妻的“母夜叉”

【贰拾叁】 说卢俊义:刚愎自用的棋子

知名“麒麟”卢俊义

刚愎自用者的连连自误

自比鸿鹄的“燕雀”

【贰拾肆】说戴宗:正确地办错事

名副其实的神行太保

正确地做错误的事

我不是不停地在顶穿它吗?

【贰拾伍】说阮小七:爽快的“恶搞”明星

爽朗并快乐着

阮小七的“快活”人生观

恶搞明星的“快乐”顿悟

【贰拾陆】说吴用:“速成”的人生歧路

“不走正当路”的速成人生

虎头蛇尾的智取

“且顾眼下”者的执迷

【贰拾柒】说高俅:出列一步的坏蛋

一专多能的闲散青年

屡屡被踢的“气球”

运球的人生

【贰拾捌】说王进:梁山不是唯一

晴天忽闻霹雳声

一波三折的再就业之路

梁山不是唯一

试读章节

说史进:《水浒》第一阳光少年

一出场就“很阳光”,也“很受伤”

在《水浒传》里,第一个闪亮出场的好汉是一位十八九岁的英俊少年,那一天,他正在自家院子里面使棒练武,洋洋自得,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偏偏有一个汉子对他评头论足,说他这棒使得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这英俊少年一听,立马就火了,我可是七八个名师教出来的高徒啊,您算哪棵葱啊,于是就嚷嚷着要跟他“叉一叉”,而且说:“你来!你来!怕你不算好汉!”

那么,这第一位出场的好汉是谁?就是《水浒传》里赫赫有名的九纹龙史进。

说起来,九纹龙史进那可真叫一表人才,长得很帅。在《水浒传》里,应该说,史进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帅,而且帅得很阳光。所有看过《水浒传》的人想起这样一个细节都会很感动:可能是一个下午,也可能是一个傍晚,在一片空地上,有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子,打着赤膊,银盘色的面皮,在那儿练武,想想这样一个场面,确实是非常阳光灿烂。

那么,为什么《水浒传》要安排九纹龙史进第一个出场,难道就是因为他帅吗?很多喜欢《水浒传》的人都会关心这个问题,例如,为什么不让林冲先出来呢?或者,为什么不让武松先出来呢?为什么偏偏是史进呢?

《水浒传》安排九纹龙史进第一个出场,我想,最少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当时的宋朝,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里应该是最萎靡不振的,宋朝的男人相对来说也比较猥琐,比如说,宋朝的部队就是最没有战斗力的,打仗最不行,到了南宋,也就是到了“靖康耻”以后,宋朝的军队也就更算不上是什么军队了;再如,白娘子和许仙这样的故事出现在宋朝,也肯定不是偶然的。所以,宋朝的老百姓,也就肯定特别希望年轻的一代特别阳光,特别灿烂,又特别勇敢,而史进就代表了这样的形象。

第二层意思,史进还是《水浒传》里面所有好汉的精神肖像和心灵象征。《水浒传》里的所有好汉,其实都是宋朝时候的阳光少年,起码在他们开始投身社会、效力社会的时候,心理都是很阳光的。不管他们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但是一开始,他们肯定都是阳光少年,都是银盘色的面皮,都是举手投足间洋溢着青春生命的活力与光彩,好学习,肯上进,光明磊落,大大方方,不失可爱。

第三层意思,就是中国的历史一般都是司马迁这些历史学家写的,而且写的也主要是帝王将相,比如《史记》,比如《汉书》,但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却有一个想法,他说,我的小说也是在写历史啊,尽管我笔下的人物都是一些草民,不是帝王将相,但是应该也能够进入历史,也有权利进入历史。草民既然从来就没有能够进入历史,那么,就从史进以及其他《水浒》好汉开始吧。因此,史进这名字要反过来读,“史进”就是进入历史——“进史”。

不过,“很阳光”的史进却从一出场就“很受伤”。因为,他碰到了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王进。这个王进,比林冲这个枪棒教头在职称上还高一个级别,那才真是高手、高手、高高手呢,他一打眼,立刻看出了问题,当然,比试的胜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王进一招就把史进给撂翻在地了。啥叫专业?这就叫专业;谁是专家?王进才是专家啊。

不过,值得注意的还是史进在比试过程里的表现。

例如,从他嘴里冒出来的火星语“叉一叉”,就是一个例子。

我猜测,作为大宋的武功高人,王进当时肯定是听糊涂了,什么叫“叉一叉”?又不是在打麦场,去“叉一叉”什么呢?翻遍《水浒》,只有史进说过这个“叉一叉”的武打术语。当然,它是北宋少年史进喜欢用的火星语,也就是“比试比试”的意思。

可是,仔细一想,这“叉一叉”三个字也实在是传神,它把史进这一代有志青年——或者叫阳光少年——往往被“开手师傅”欺骗这一事实一语道破。史进一开始不是说他已经拜了七八个有名的师傅吗?可是从“叉一叉”这个又时髦又老土的火星语上,就不难发现,这个阳光少年显然是经常“受伤”啊。

史进那七八个有名的师傅大多没有留下名字,可是,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我们是知道的,那就是李忠。在《水浒传》里,他被称为打虎将李忠。很有意思的是,《水浒传》里打过虎的有好几个,武松是一个,李逵是一个,解珍、解宝两兄弟也是,但是,他们却都没有以此来作为绰号,可是,这个李忠并没打过虎,却偏偏叫这么个绰号,非常可能的是,作者其实就隐含着对于李忠的只会虚张声势却没有真本事的讥讽。“打虎将”?也许只是个打年画虎的大将?而史进也恰恰就是被这样的人所欺骗。看看史进学的三脚猫的臭功夫,就可以猜得到,李忠没有什么真本事。李忠是干什么的?无非就是一个走江湖卖膏药的。

P2-3

序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关于《说<红楼)人物》和《说(水浒)人物》

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我们国家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我们的国民有阅读习惯的仅占5%左右。而从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来看,应该说,这个调查也确实是可信的。

现在的情况是,有文化而不阅读的人在增多,有空闲而不阅读的人在增多,有金钱而不阅读的人在增多,阅读的整体层次在急剧下降,许多人对“阅读社会”、“读书人口”等概念仍旧很陌生,而“不读书人口”的庞大规模则令人震惊。长期以来为我们所推崇的“读书破万卷”的阅读习惯也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更具挑战意义的是,前不久,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微软战略客户峰会上发表演讲,并且宣称:“人们将会从传统的纸张阅读完全转移到全新的在线阅读。”比尔·盖茨真是语出惊人,言下之意无疑是:“印刷已死!”而且,因为“印刷已死”,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阅读已死!”难怪有人会慨叹:“能静下来读一本书,简直是一种奢侈。”

可是,这毕竟并非真实。因为,人类不死,阅读就不会死;文化不死,阅读也不应该死。美国全国艺术基金会公布的一项让人很受启发的调查告诉我们:喜欢阅读的人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多好多倍;喜欢阅读的人做义工和参加慈善工作的可能性也几乎是其他人的三倍;而喜欢阅读的人参加体育比赛和文艺活动的可能性则几乎是其他人的两倍。我很喜欢这个调查,因为它告诉了我们:阅读,无论你如何理解它,它都会改变我们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阅读”与我们如影随形,尽管在改变我们人生长度的时候阅读无能为力,但在改变人生的宽度与厚度上却应该是游刃有余的。同样,阅读无法改变我们的人生的起点,但是,我们却没有理由不相信:凭借阅读,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人生的终点。

而读者朋友现在看到的《说(红楼>人物》和《说<水浒>人物》,就是我的阅读。

当然,严格地说,这还不是阅读,而只是“悦”读。因为我并没有去涉及《红楼梦》与《水浒传》的方方面面,甚至也没有去涉及《红楼梦》里的人物与《水浒传》里的人物的方方面面,而只是涉及了《红楼梦》里的人物与《水浒传》里的人物的某些方面。因此,这很有点像是读《红楼》人物和《水浒》人物的心得体会,也很有点像是把这些《红楼》人物和《水浒》人物当作我们的朋友、同事、邻居甚至是亲人,又去共话人生的心得体会。

不过,在我看来,其实“悦”读也还是阅读。

西方有学人这样说:所有不同时代的小说家其实都是“同时在写他们的作品的”,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所有的小说家虽然没有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却是同一个世界与人生。不过,在这里我还要再为他补充一句:其实,所有不同时代的读者也都在“同时地”阅读着同一部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当然也是因为即使他们没有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们所面对的却是同一个世界与人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试想,又有谁不身处逆旅?又有谁不是行人?即便是《红楼梦》里的人物与《水浒传》里的人物,他们不也是身处逆旅?他们不也是行人?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红楼梦》与《水浒传》当作人生的一面镜子。在《红楼梦》与《水浒传》里发现自己的人生,也在自己的人生里发现《红楼梦》与《水浒传》。

更何况,借用鲁迅的话来讲,一旦将这些《红楼》人物和《水浒》人物与自己的人生“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

名著,可以轻松地读,也可以读得轻松。

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轻松地读?不去读得轻松呢?  西方阿尔卑斯山的入口处有一个醒目的提示:“慢慢走,欣赏啊!”

各位读者,当你们面对我的《说(红楼>人物》和《说<水浒>人物》,我也想说:

“慢慢走,欣赏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说水浒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知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03562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2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