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布尔加科夫中短篇小说选(图文链接读本)/外国文学名著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布尔加科夫,二十世纪杰出俄罗斯小说家与剧作家,他对时代生活之精妙绝伦的“显微”艺术,他的文学世界中那丰厚凝重的“象征”蕴藉,堪称现代经典。这些在《魔障》、《孽卵》、这样一些篇幅较小的故事中,也有独出心裁的呈现。未来的《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作者,在这些奇诡的故事里已经开始诉说那些“最可怕而又最无畏的问题”。这里有对当下现实的深切忧患,更有对全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内容推荐

有人说,理想的文学应当“既是现实主义的显微镜,又是象征主义的望远镜”。这种显微与象征,在布尔加科夫饮誉世界的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获得了最为集中、最为成熟的体现。在诸如《魔障》、《孽卵》、《狗心》这样一些篇幅较小的故事中,也有精彩而独出心裁的展现。布尔加科夫用心写照的“孽卵”,不单指邪恶之人,还涉及邪恶现象,布尔加科夫将果戈理笔下的怪诞文学弘扬开来。布尔加科夫不仅继续关注社会生活中小人物在专制与极权的“魔障”中如何被毁掉,而且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型的、怪诞的因而能量巨大的“孽卵”——诸如对科学技术的粗暴与迷信,对自然法则的践踏与僭越,以及由此而滋生的“狂热”与“冒进”——予以及时的捕捉与超前的抖搂。

纵观这位作家的文学遗产,有一点已属举世公认:布尔加科夫对现实生活之精妙绝伦的“显微”艺术,故事文本中那丰厚凝重的“象征”蕴藉,的确达到了经典的品位。

目录

魔障

孽卵

吗啡

乞乞科夫的奇异经历

一条绣着公鸡的毛巾

红色冠冕

回忆

试读章节

在那个年月里,所有的人都在从一个单位“跳槽”到另一个单位,柯罗特科夫同志却在“火材中基”(火柴材料中心基地)踏踏实实地当一个正式在编的文书,已在这里供职整整十一个月了。

在“火材中基”安顿下来适应一段之后,温存、文静、头发淡黄色的柯罗特科夫完全摒弃了这样一种成见,即在这人世间还存在着所谓命运的变幻无常,相反,倒是在自己心中培植起这样一种信念:他——柯罗特科夫——将在这个基地供职直至他在这地球上的生命终结。然而,悲哉,结果完全不是这样……

一九二一年九月二十日,“火材中基”的出纳员戴上他那顶令人恶心的、带有耳罩的棉帽,将那张有彩色条纹的拨款单塞进公文包里,就乘车走开了。这是上午十一点钟的事儿。

午后四点半才回来的出纳员整个人都被雨水淋透了。赶回来之后,他先是把棉帽上的雨水抖了抖,把棉帽放在桌子上,再把公文包放在棉帽上,然后说道:

——请别往这儿挤啦,诸位。

接着,他不知怎么在桌子里摸了一阵,走出了房间,一刻钟过后,他拿了一只偌大的、脖子已被扭起来的死鸡回来了。他把这鸡放到公文包上,用自己的右手按住这只鸡,然后开口道:

——不会有钱的。

——明天呢?——女人们异口同声地嚷起来。

——没有,——出纳员晃起脑袋来,——明天也不会有,后天也不会有。请别往这边钻啦,诸位,要不然,你们,同志们,都要把我的桌子给掀翻啦。

——怎么啦?——大家全都嚷起来,其中也有天真的柯罗特科夫。

——公民们!——出纳员用他那副哭腔慢吞吞地说起来,并用胳膊肘推了推柯罗特科夫,——我这可是在提出请求哩。

——怎么能这样呢?——一个个全都叫嚷道,而比所有其他的人嚷得更响亮的,便是这个爱逗笑的柯罗特科夫。

——喏,请看吧。——出纳员声音嘶哑地嘟囔道,他从公文包里掏出那张拨款单,将它出示给柯罗特科夫。

出纳员那脏兮兮的指甲所捅戳的那地方,用红墨水斜着书写着这样一行字:

发放。苏鲍特尼科夫同志。——谢纳特代

在其下方,则是用紫墨水书写的一行字:

没钱,伊万诺夫同志。——斯米尔诺夫代

——怎么回事?——柯罗特科夫一人嚷了一声,而其余的人则呼哧呼哧地喘着气,直向那出纳员扑过去。

——哎呀,天哪!——那一位张皇失措地抱怨起来,——这跟我有什么相干呢。我的天哪!

他急急忙忙地将拨款单塞进公文包,戴上帽子,将公文包往腋下一夹,挥了挥手中的那只鸡,叫了一声:——请让个道儿!——只见他在活生生的人墙中冲开了一道缺口之后,便消失在门洞里了。

紧跟在他身后,带着吱吱的响声而逃出去的,是那位面色苍白的女登记员,她穿着一双又尖又瘦的高跟鞋,刚跑到门口,左脚上的那只鞋后跟就发出一声略吱的断裂声而脱落下来。这女登记员打了个趔趄,抬起了脚,脱下了那只鞋。

于是,光着一只脚的她,以及所有其余的人——其中也有柯罗特科夫,便在这房间里滞留下来。

前文所述的那件事发生之后,又过了三天,柯罗特科夫同志在其中办公的那个房间的门稍稍开启了,一个泪痕满面的女人的脑袋探进门来,狠声狠气地说道:

——柯罗特科夫同志,去领薪水。

——怎么回事?——柯罗特科夫兴高采烈地喊了起来,他一边吹起《卡门》序曲的口哨,一边跑进那个挂有“出纳处”门牌的房间。到了出纳员的办公桌跟前,他收住了脚步,但大张着嘴。由一沓沓黄色纸盒所垒起的两根大柱子,直堆到天花板上。为了不回答任何发问,汗涔涔的、兴冲冲的出纳员用图钉把拨款单嵌在墙上。如今,在这张拨款单上则出现了用绿墨水书写的第三条批示:

分发产品。

鲍戈雅甫连斯基同志。——普列奥勃拉任斯基代

同意。——克舍辛斯基

柯罗特科夫从出纳员那儿走了出来,咧着嘴傻笑着。他手里抱着四大包黄色的,五小包绿色的,衣兜里呢——还揣着十三盒蓝色的火柴。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他一边留心听着办公室里惊讶不已嘈杂不清的喧哗声,一边用两张偌大的当日报纸把那些火柴给包起来,他也未对任何人言语,就径自下班回家了。在“火材中基”的大门口台阶旁,他差点儿被卷进一辆小汽车的车轮底下:某人坐着那辆车刚刚驾到。可是,那人究竟是谁,柯罗特科夫一时没看清。

到家之后,他把那些火柴全都摆在桌子上,退后几步,对着它们很是欣赏了一番。那份傻笑一直挂在他的脸上。然后,柯罗特科夫把他那淡黄的头发弄得蓬乱,自言自语道:

——咳,得啦,在这种事上真没必要没完没了的沮丧下去。得想法子把它们卖掉才是。

他去敲女邻居家的门,她叫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在省酿酒厂仓库上班。

——请进。——房间里传出闷声闷气的应答声。

柯罗特科夫走进去,惊呆了。提前下班回家的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穿着大衣、戴着棉帽,蹲在地板上。她面前摆着一排瓶子,瓶口上插着用报纸卷成的塞子,瓶子里盛满浓浓的红色液体。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的脸上布满泪痕。

——四十六瓶。——她说道,向柯罗特科夫转过头来。

——这是墨水吗?……您好,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惊诧不已的柯罗特科夫开口道。

——教堂里用的葡萄酒。——女邻居哽咽了一声,回答道。

——怎么,你们也发东两了?——柯罗特科夫发出了一声叹息。

——给你们的也是教堂里用的酒?——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惊讶起来。P3-6

序言

尽管有人断言,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数字化时代,人的“动感地带”已转到了网络游戏、MP3和FLASH漫画等这些纯粹诉诸感官的领域,高雅的“文学”已成为沉睡的过去。但我们仍然看到,为数众多的对人生有了一点切身感悟的年轻人,终于还是徘徊到了中外文学经典的面前,希冀得到某种大智慧的点拨。英国的大剧作家琼森在评论莎士比亚时曾说过,“他并不囿于一代而临照百世。”看来,文学经典就是这样一种“临照百世”的大智慧。

然而,对于由影视和网络媒体哺育长大、只相信“直觉”和“本能”的新新人类来说,要真正进入“文学”的殿堂,他们的面前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文学”殿堂的“入门”,是需要具备某种特殊的认知和审美判断力的。此言既出,我几乎立刻就感到有人在一旁暗自窃笑:“都什么年头了,还跟我胡诌什么认知和审美的判断力!我只需凭借我的感觉,只要我觉得好看、好听、好玩,那就足够了。”是的,“认知和审美判断”这一套说辞,在今天的许多人看来的确是太迂腐了。但反过来,这岂不又证明,今天要进入“文学”的殿堂,则已成了一件近乎奢侈的享受。因为要获得这样的一种享受,仅仅凭着一个人的直觉和本能,那是远远不够的。它是必须支付可观的一笔学费——即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具备一定的知识的积累之后,才能获得的一种认知和鉴赏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啻又是人逐渐摆脱其生物性的本能、进入文明的一个标志。

那么,也许有人又要说了,即使我有意涉足于“文学”,但现在的图书市场上中外名著经典浩如烟海,我总不能毫无选择地“拾到篮子里就是菜”嘛。的确,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好中选优”的必要。我们这套《外国文学名著典藏书系》,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则一部一部地遴选出来的。当然,编者无意自诩所选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尽善尽美的名篇名译,但是我们相信,由于所选作品的译者基本上都是对外国文学素有研究的学者,他们的高品位的人文修养,准确而传神的译笔,以及他们提供的与作品内容或成书背景相关的照片、插图和评析性的文字,一定能使有志于深入文学堂奥的青年人“开卷有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布尔加科夫中短篇小说选(图文链接读本)/外国文学名著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米·阿·布尔加科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48662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