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和局(后奥运时代)
内容
编辑推荐

随着第29届奥运会的盛大闭幕,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后奥运时代”。奥运会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本《和局:后奥运会时代》以奥运为契机,揭示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的发展趋势。本书并致力于探索奥运会带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次影响。

内容推荐

激情、热闹过后,一切又将回归平静。作为一场举世瞩目的全球盛会,北京奥运会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多大影响,中国“后奥运经济”将怎么走?乐观者言之凿凿,悲观者论调戚戚。本书从体育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多方面全面解读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影响,深刻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的发展趋势。

目录

第一章 开幕意味着结束 中国之船驶入“后奥运时代”

 一、开幕式世界发现“新中国”

 二、读懂奥运会开幕式背后的含义

 三、透过奥运赛场看中国

第二章 中国奥运史不该忘记的人和事

 一、申办两次筹备7年

 二、何振梁的奥运人生

 三、霍英东家族与中国奥运的不解之缘

 四、奥运圣火的曲折传递说明了什么

第三章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遭遇奥运中国

 一、“老大帝国”如何“奢谈奥运”

 二、马戛尔尼与他的后世无法理解

 三、从开封到纽约:没有谁永远强大

第四章 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的走向

 一、1976:蒙特利尔陷阱

 二、1984:“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

 三、北京奥运经济胜算几何

第五章 奥运会终结“妖魔化中国”

 一、西方媒体曾经的“弥天大谎”

 二、地震灾难报道 转折的开始

 三、北京奥运会报道西方媒体为何“一边倒”

第六章 奥运会提升中国世界影响力

 一、《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出台内幕

 二、石原慎太郎变成开放中国的“免费代言人”

 三、中国“奥运外交”新思维 

第七章 “中国式奥运赞助商”的成长

 一、中国企业的奥运竞技场

 二、案例:张朝阳的“生意经”

 三、奥运营销延续后奥运时代

第八章 “金牌至上”、“举国体制”与娱乐时代

 一、北京奥运会“告别历史”

 二、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如何管理体育

 三、从“马家军”到“姚之队”: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变迁

 四、《体坛周报》的“华丽转身”

第九章 从“新地标”到“赚钱机器”解读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

 一、多方关注场馆“后奥运时代”

 二、青岛:奥帆中心赛后利用样本

 三、奥运场馆利用上的得与失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开幕式 世界发现“新中国”

北京奥运会拉开大幕,一幅壮丽的画卷向世界展开。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夜晚,一个注定要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留下光彩一页的夜晚。

这是中国宣言,也是播种机。从此,全世界人民心里,旺盛地生长着中国的种子。一位西方记者曾开玩笑地告诉我:西方人知道的中国只有两件事:一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

让地球人知道中国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曾经认真地问一位美国人:“美国人关心中国吗?”他反问我:“中国人关心非洲吗?”

他的意思,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非洲。

我很生气,也很无奈。谁让我们不够强大呢?

话题扯远了,还是让我们回到奥运会开幕式上来吧。

在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为澳洲土著人神秘的风采与旺盛的生命力而惊奇;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为一个浓缩了的欧洲文明的故事而赞叹。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人们看到的是具有西方传统的奥运会与东方古老文化的一次伟大对接。北京奥运会没有辜负人们的翘首企盼,她背靠着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淋漓酣畅地向世界演绎了一出中国大戏。

这出大戏中饱含着一个东方民族昨天的殷殷期盼、今天的收获喜悦和对明天的美好憧憬;这出大戏是5000年灿烂文明的精华浓缩,是国家综合实力进发的象征,是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果的展示,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真情写照,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决心的体现。

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确实匠心独运,上篇写意文化,下篇抒怀时代,阴柔而热烈奔放虽体育感略显弱了些,但却美轮美奂,取名“美丽的奥林匹克”,很切题。体育的内涵本身也是多侧面的,这一次我们就要彰显体育的阴柔美丽的动人一面。

一道耀眼的光环,照亮古老的日晷。体育场中央,随着一声声强劲有力的击打,2008尊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缶发出动人心魄的声音,缶上白色灯光依次闪亮,组合出倒计时数字。在雷鸣般的击缶声中,全场观众随着数字的变换一起大声呼喊:10、9、8、7、6、5、4、3、2、1……在一片欢呼声中,迎来了开幕式正式开始的时刻:20时整。

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吟诵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对世界各地奥运健儿和嘉宾的欢迎。五彩的焰火沿北京南北中轴线次第绽放,呈现出象征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29个巨大脚印。一个个燃烧的脚印穿过夜空,一路向北,在国家体育场上空幻化成飞泻而下的繁星,在地面汇聚成闪闪发光的奥运五环,被空中轻盈起舞的“飞天”仙子缓缓提起……充满浪漫情调和独特创意的奥运五环展现方式,让现场观众深受感染和震撼。

灯光转暗,古琴声起,巨幅画轴缓缓展开,以“美丽的奥林匹克”为主题的大型文艺表演拉开帷幕……艺术家们历经3年多精心准备的这台演出,以新颖的创意、浓郁的中国风情、富有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林匹克与中华文明交融交汇的华丽乐章。

清雅、悠远的古琴声中,黑色的身影在白纸上飞舞,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挥毫泼墨,一幅中国水墨画随后在体育场中央缓缓升起;手持竹简的810名士子,齐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与蜿蜒耸立的长城……“画卷”、“文字”等节目含蓄隽永、意境悠远,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印刷术等古代“四大发明”的不朽魅力。移动的戏台上,在京胡、锣鼓伴奏下,4个京剧木偶和800名演员表演喜悦的凯旋场面;辽远无边的沙漠、波涛汹涌的海洋,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艰苦跋涉、破浪前行;优美的昆曲声远远飘来,5幅中国长卷画一一展开,身披彩衣的仙子婆娑起舞,32座龙柱缓缓升起……“戏曲”、“丝路”、“礼乐”等节目热烈奔放、辉煌壮观,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钢琴声清亮、欢快,1000名演员扮成群星在舞台上欢舞,如同浩瀚的银河在流动,搭建起星光闪闪的“鸟巢”,红衣少女放飞起美丽的风筝;太极表演刚柔相济、气势磅礴,天圆地方的太极阵里,天真烂漫的孩子唱着童谣,手持彩笔在水墨画上描绘出青山绿水和笑吟吟的太阳,五彩斑斓的鸟群展翅翱翔……这些空灵简约、韵味深长的艺术表现,深刻体现了中国人民喜迎奥运的激动之情和对和平、和谐的真诚追求。

23时54分,取自奥林匹亚的奥运圣火抵达国家体育场,激动人心的奥运圣火点燃仪式即将开始。全场观众挥动彩色手电,宛如万点繁星,熠熠闪烁。在过去4个多月里,奥运圣火穿越五大洲,传遍中华大地,首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2万多名中外火炬手的接力传递中,一路点燃激情,一路传递梦想。

8名火炬手高擎火炬,在体育场内进行最后的传递。摘取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的许海峰、中国第一位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高敏、第一位夺得体操世锦赛个人全能金牌的中国选手李小双、中国举重史上唯一得过两枚奥运金牌的占旭刚、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羽毛球混双金牌获得者张军、中国首枚67公斤以上级跆拳道奥运冠军获得者陈中……曾经创造一个个辉煌的著名运动员,手举圣火在体育场内慢跑,受到全场观众热烈欢迎。

9日0时整,第七名火炬手、曾为中国女排夺得“三连冠”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女排前队长孙晋芳举着火炬,来到体育场上的一个高台,等候在这里的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将手中的火炬点燃。高举火炬的李宁腾空飞翔,在体育场上空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式画卷上矫健奔跑,画卷上同时呈现出北京奥运圣火全球传递的动态影像。

0时04分,在空中奔跑的李宁来到火炬塔旁,点燃引线,巨大的火炬顿时燃起喷薄的火焰,熊熊燃烧的奥林匹克圣火把体育场上空映照得一片辉煌。

今夜,北京不眠!

今宵,世界同庆!

在我看来,上篇更美丽,中国的元素,历史的符号,东方的色彩,以及我们百年期盼终于梦想成真而埋在心底含蓄在心里的感情和脸上的表情,得到恰如其分的抒发。

取材神话,是许多届奥运会都乐于的选择,比如巴塞罗那和悉尼奥运会开幕式都用了海洋的神话。但我们开篇“夸父追日”还是不俗。中国神话很多,没有选择“女娲补天”或“后羿射日”,而选择了“夸父追日”,非常聪明,和奥运会非常贴切。夸父和太阳赛跑,大概是人类最古老也最富于神奇和悲壮色彩的跑步比赛了。可惜只是鸟飞天际,倏忽而逝,如果适当多一点在赛跑的过程之中,夸父倾河痛饮而不足,北走大泽而渴死这样的壮观,即使今天,也依然能够让我们迎风怀想,也能够让老外充满想象。

最为精彩之处,大概在于从传统团体操衍化而来的“诸子百家”中的活字印刷,突变为逶迤的长城,瞬间又化为艳丽的桃花了。在历史中那个强权纷争、战火纷涌却不断主张非战、呼唤和平,渴望安定的时代和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呼唤的“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就是友谊”,是何等吻合。P3-6

序言

100年、30年;1993、2001年。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常常让我想起一些数字。

1908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曾经提出三个问题:

1、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个选手参加奥运会?

2、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

3、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回答这三个问题,中国人整整用了100年。其间所经历的,就是一部“东亚病夫”与几乎所有世界强权的抗争史。

30年前,中国之船掉转了航向,开始改革开放。历史终于证明这个决策的英明伟大。没有改革开放,何谈举办奥运?2007年初,美国《时代》杂志的一期封面故事,用了一幅血红色的图片来展示中国:一个巨大的五星升起在万里长城之上,金光闪闪,在风起云涌的大千世界投下万道霞光。光芒中跳出一行字来:“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出现”。(China:Dawn of a New Dynasty)。这期封面故事长达11页,按照他们的描述,在这个刚刚开始的世纪里,美国的力量会走下坡路,而中国的力量将上扬。中国正将它的经济影响转变为强大的政治威力。因此,“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一点也不夸张。”

从1993年中国第一次申办奥运会,到2001年7月13日第二次申奥终于成功,其实正是中国综合国力发展带来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最好证明。

能与2008年并称的还有1949年。一个西方记者开玩笑告诉我,他只知道中国发生了两件事:一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奥运会,一向是西方经济强国的专利,在亚洲,只有两个国家举办过奥运会,一个是日本,一个是韩国。无一例外的是,在这两个国家举办奥运会的时候,都是经济迅速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而反过来,奥运会的举办更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国际上的形象,促进了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1960年底,池田内阁将东京举办奥运会纳入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举办奥运会扩建了城市,改进了交通网点,兴建了体育场馆和其它服务设施。这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运输、通讯等行业的强劲发展,使日本出现了经济的持续繁荣,形成了1962-1964年的“奥林匹克景气”。

1988年汉城奥运会,使韩国完成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一些经济学家在分析该国经济起飞的原因时,高度评价88年汉城奥运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景气,并称之为“奥林匹克生产效应”。

奥运会注定在国家历史上会有浓墨重彩的一页,在我们普通个人心灵史,也足以留下磨灭不掉的记忆。个人、国家与奥运会,联系得如此紧密。

30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成年礼,现在到了一个需要认真总结的时代。而奥运会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让我们总结、深思。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大大的“和”字诉说了当代中国的追求。本书《和局:后奥运会时代》致力于探索奥运会带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次影响。与所有国家一样,中国远远称不上完美,指望通过举办一次奥运会就消除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和隔阂,显然也不现实,但底线是中国一点一点在进步。

环顾当今世界,有的战火乱像纷飞,有的金融经济危机。而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一片繁荣安详,怎不令人自豪?接下来,神七上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还有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都需要我们费思量总结。

后记

2005年1月5日,一份散发着清香的《北京奥运特刊》随《人民日报海外版》飞向世界,为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生以及所有关注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人们打开一扇美丽而独特的窗口,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专门为此发来贺电。

3年多来,我们采访世界各地跟奥运有关的人士,搜集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资料。我们设置了几个比较有影响的栏目,比如说全球知名华人寄语奥运,这些华人认为奥运会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形象。我们还有一个栏目叫“全球驻华大使看北京奥运”,让外国人客观地看待中国的情况,我们让驻华大使说出来他们的亲身感受,大使们每天感受到我们的主办奥运会带来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发言具有非常大的代表性。我们还联系了所有的国家驻华媒体,比如说美联社、CNN,他们准备带着多少人报道奥运会,这几年的报道情况,奥运会不仅仅是金牌之间的关系。也反应了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感谢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关注,感谢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的长期支持。同时感谢我们的领导和同事:陈昭、缪鲁、郑红深、朱凯、张保淑、罗俊、王凡、王嵩、李樱、李娜等。

感谢中国经济出版社以及本书的责编刘艳女士。

让我们一起关注后奥运时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和局(后奥运时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宣国祥//张永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88057
开本 16开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2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4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