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德国附庸国在内的190个师,3712辆战车,7184门火炮,60万辆人员运输车和4950架战机,共计五百五十万人,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在德国的代号为「巴巴罗沙作战」,二战苏德战争,亦即所谓的东线从此正式展开。
图书 | 东线(第三帝国的黑洞)/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德国附庸国在内的190个师,3712辆战车,7184门火炮,60万辆人员运输车和4950架战机,共计五百五十万人,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在德国的代号为「巴巴罗沙作战」,二战苏德战争,亦即所谓的东线从此正式展开。 内容推荐 本书为“经典战史回眸”系列丛书之一,德军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在德国的代号为「巴巴罗沙作战」,二战苏德战争,亦即所谓的东线从此正式展开。 目录 暗红破坏神 ——“巴巴罗萨”前夕的苏联红军战备状况 巴巴罗萨计划 ——全世界屏息震惊的最长一日 崇山下的较量 ——苏德高加索会战序曲 半岛悲情 ——1944年苏德克里木半岛攻防战(暨苏联红军“第三次打击”) “要塞”的疯狂 ——记捷尔诺波尔小城攻防战 匈牙利之血 ——“狂暴的南风” 试读章节 根据1941年1月1日的统计,苏联红军共有各级指挥员57958 1人,其中包括空军113086人和红海军39533人。 红军的指挥机构在1934年至1941年的政治风波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大批有经验的高级指挥员遭到莫须有的指控和逮捕。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时期为N.叶若夫任内务人民委员的1936年中期至1938年底。在肃反扩大化的1937年5月至1939年9月间,约有36761名红军各级指挥员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对高级干部的打击尤为严重:5名苏联元帅中3人遇害,15名一级和二级集团军指挥员中13人被处决,85名军级指挥员中62人被处决,195名师级指挥员中110人被处决,406名旅级指挥员中220人被处决。此外,75%的上校受到肃反波及,上校以下的指挥员则有10%被波及。65%以上的红军政工干部也被肃反打击,甚至损失了政治部主任加马年科(一级政治委员,1937年5月拒捕自杀)。 政治风波的影响经常被夸大,必须指出的是,在肃反高潮过去之后,于1939年至1940年期间,共有超过13000名被波及的红军指挥员得以恢复名誉并重返岗位。但肃反最大的恶果便是极大地抹杀了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和其对手——德国军官团及国防军士官阶层的精神面貌正好相反;在战争初期的红军中,下到连长、上至军区司令员,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找上级汇报请示才敢作出决定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思想包袱无疑是肃反阴影加在红军指挥员身上的无形枷锁,严重制约了红军战斗力的正常发挥。 P8-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线(第三帝国的黑洞)/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旻杰//卫队//程鑫彬//马文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0656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7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195.2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