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萧萧(沈从文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沈从文短篇小说集,增加了些沈从文过去旧作以外的文字。有杂感、有日记,有检查,有未完成的作品,这些篇章,或反映作者当时对社会、对文艺创作、对文史研究……的一些看法,或反映作者当时的处境,以及内心矛盾哀乐苦闷,把它们发表出来,容或有助于读者从较宽的角度对他的作品、对他的为人以及对当时的环境背景有进一步了解。

内容推荐

本书为沈从文短篇小说集。阅读本书,沿着这条温情脉脉的情感细流,在忆往里捕捉都市人生中无从寻觅的静谧与宁和,面对孤独并进而坚守,深化了沈从文敏感的体悟力,并进而凝炼成一种自觉的人生探索。《牛》、《菜园》以及同期的《柏子》、《阿金》等小说,显示出沈从文从早期乡土追忆的印象式书写向现实主义深入刻画的转变。不同的故事重复一个相同话题——偶然事变完全改变生命进程,由此萌芽了沈从文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对偶然、必然的思考,起始于他的早期创作,并一直延伸到他成熟期的创作。面对偶然的不同人物,层出不穷地散见在作者的文学世界里,他们既无法更改过去也不能把握未来,生命堕入注定的悲剧。

目录

男子须知

学吹箫的二哥

连长

船上岸上

上城里来的人

柏子

雨后

有学问的人

龙朱

阿金

媚金·豹子·与那羊

旅店

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

会明

菜园

夫妇

烟斗

萧萧

绅士的太太

丈夫

一个女人

三个男子和一个女人

山道中

神巫之爱

一个女剧员的生活

编后记

试读章节

这我得回头说一些我们相识的因缘。

民国七年,我出了故乡,随到一群约有一千五百的同乡伯伯叔叔哥子弟兄们,扛了刀刀枪枪,向外就食,大地方没有占到,于是我们把黔游击队放弃了的芷江的东乡几个大一点的村镇分头占领了。正因为是还有着所谓军民两长的清乡剿匪的委令,我们的同乡伯伯叔叔们,一到了砦里,在未来以前已有了命令,所传的保甲团总,把给养就接接连连送上来了。初到的四五天,我们便是在牛肉羊肉里过的生活,大吃大喝,甚至于有过颇多的忘了节制的弟兄们,为了不顾命的喝吃,得了颇久的病。不是为了大吃大喝,谁想离了有趣的家乡?吃以外我们一到像是还得了很多的钱。这钱立时就由团长伯伯为分配下来,按营按连,都很公平,照了职务等次,多少不等。营长叔叔是不是也拿?我可不知道了。团长伯伯的三百元,我是见到告示,说是全赏给普通弟兄们让大家瓜分的。我那时也只能怪我身个儿同年龄太小,用补充兵的名义,所以我第一次得来的钱,是三块七毛四。这只是比伙夫多七毛四分的一个数目而已。但也是我可喜的事。人家年长得多,身体又高又大,又曾打过仗,还比我这才人伍的孥孥④多得块多钱哩。

三块多钱处分的情形,除了我请过一次棚内哥弟吃过一对鸭子外,我记不清楚了。

我们就是那么活下来,非常调谐,非常自然。

住处是杨家祠堂。这祠堂大得怕人。差不多有五百人住下,却还有许多空处。住了有一年,我是甚至于有好些地方还不敢一人去,不单是鬼,就是那种空洞寥阔,也是异样怕人的。不知是怎么意思,当真把队伍扯出去打匪虽是不必做的事,但是,却连我最怕的每日三操也像是团长伯伯可怜我们而免了。把一根索子,缠了布片,将索子从枪眼里穿过,用手轻轻的拖过去,这种擦枪的工作,自然是应得像消遣自己来做做,不过又不打靶,是这样镇日的擦,各人的枪筒的来复线,也会就是那么擦融吧。当真是把枪口擦大,又怎么办?不久,我们的擦枪工作于是也就停下来了。

不知是那一个副官做得好事,却要我们补充兵来学打拳。这真是比在大田坪叉了手去学走慢步还要坏的一件事情!在吹起床号之后就得爬起,十分钟以内又得到戏台下去集合,接着是站桩子,练八进八退,拳师傅且口口声声说最好是大家学“金鸡独立”(到如今我还不知道这金鸡独立,把一只脚高高举起,是有什么用处)。把金鸡独立学会时,于是与我一样大小的人每天无事就比起久来了。小聪明我还有一点,是以我总能把许多大的小的比败。师傅真是给了我们一种娱乐。因为起得早,到空旷处吸了颇多的干净空气,身体像是日益强壮了,手膊子成了方形,吃饭也不让人,在我过去的全生活中,要算那时为最康健与快乐了吧。

我们第四棚,是经副官分配下来,住在戏台下左边的。楼上是秘书处,又是军法处,他们的人数总有我们两倍多,但也像并没有许多事可以送那些师爷们去做,从书记处那边栏杆空处,就时常见到飞下那类用公文纸画上如同戏台边的木刻画的东西来,这可以见出大家正是同样的无聊。我还记得我曾拾了两张白纸颇为细致的画像,一为大战杨再兴,一为张翼德把守芦花荡,最动人的是张飞,胡子朝两边分开,凶神恶煞,但又不失其为天真。据一个弟兄说这是军法长画的,我于是小心又小心,用饭把来妥妥贴贴粘在我睡处的墙上了。住处虽无床,用新锯的还有香气的柏木板子铺成,上头再用干稻草垫上,一个人一床棉被,也不见得冷。大家睡时是脚并脚头靠头,睡下来还可以轻轻的谈笑话的,这笑话不使楼上人听到,而大家又可乐。到排长来察时,各人把被蒙了头,立时假装的鼾声这里那里就起了。

P26-27

后记

1924年,沈从文从湘西到北京一年后,开始文学创作。到1927年,是他初学用笔阶段。以1928年8月《柏子》的问世为标识,创作进入向成熟期的过渡。本卷收录了截至1930年包括早期和过渡期的二十余篇小说,从中可以看到沈从文在艺术上行进的足迹。

苏雪林曾将沈从文早期小说概括为四种类型:“一、军队生活;二、湘西民族和苗族生活;三、普通社会事件;四、童话及旧传说的改作”,①这个阶段创作题材看似庞杂,实则简单,因为这四种类型的小说创作,均可分别归入乡土的回忆与都市体验。在本卷未能收入的早期以都市为题材的小说中,包括了自我抒情与都市讽刺两个基本类型。前者通过小说主人公的都市际遇,抒发作者对都市陌生、孤独、惶惑、冷漠的情感体验,带有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影响的明显印痕;后者则是对都市病态人生的暴露与讽刺。在以乡土回忆为主轴的湘西题材创作中,一方面,是偏处一隅的湘西各样风情,字里行间流动着温馨的情感细流;另一方面,文字的粗疏使描写流于表象,缺乏典型化的提炼,带一种自然主义的、印象式的特征,如《雪》、《连长》、《山鬼》一类作品。但仍有少数作品显示出一定的社会意义,收入本卷的《在别一个国度里》(后来更名为《男子须知》)、《学吹箫的二哥》(即《入伍后》)、《上城里来的人》(即《老魏的梦》),不同程度地透露出作者反世俗观念的倾向——在道德领域内替那些被统治者视为罪恶化身的具有反抗精神的下层人民翻案。但过于直露的主题和较单薄的内容又限制了这一倾向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我爱悦的一切还是存在,它们使我灵魂安宁,我的身体,却为都市生活揪着,不能挣扎。两面的认识给我大量的苦恼,这冲突,这不调和的生命,使我永远同幸福分手了。……坐在房间里,我耳朵永远响的是拉船人的声音,狗叫声,牛角声音。①

这饱受煎熬的心灵自白,内在地契合着沈从文早期的整体创作心理。沿着这条温情脉脉的情感细流,在忆往里捕捉都市人生中无从寻觅的静谧与宁和,面对孤独并进而坚守,深化了沈从文敏感的体悟力,并进而凝炼成一种自觉的人生探索。《牛》、《菜园》以及同期的《柏子》、《阿金》等小说,显示出沈从文从早期乡土追忆的印象式书写向现实主义深入刻画的转变。不同的故事重复一个相同话题——偶然事变完全改变生命进程,由此萌芽了沈从文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对偶然、必然的思考,起始于他的早期创作,并一直延伸到他成熟期的创作。面对偶然的不同人物,层出不穷地散见在作者的文学世界里,他们既无法更改过去也不能把握未来,生命堕入注定的悲剧。

一开始就沉浸在两个世界的相互疏离又相互接触中,其张力对抗随着沈从文多样手法试验告一段落,定型为一种两极人生情状的比照。在沈从文小说向成熟过渡时期,其题材迅速朝两个方向聚拢:都市上流社会和乡村下层人民各种生命形式的叙写。《有学问的人》、《绅士的太太》等作品,结束了沈从文早期都市讽刺的浅露,显示出沈从文小说世态讽刺的独有特征。从对都市上流社会的病态讽刺出发,发展为对上流社会一部分人的人性发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萧萧(沈从文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09974
开本 32开
页数 44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03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7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