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是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重要著作之一。此书的内容原为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多次演讲,后经他的学生爱德华德·干斯整理出版而成。
在三、四十年代,我国翻译界就将该书的内容部分或全部译介给中国读者。1956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由王造时先生根据J.Sibree的英译本转译的《历史哲学》中文译本,迄今未曾再版,一般研究者现在要利用这个译本很不容易。鉴于此书是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历史哲学的重要参考资料,特此出版本书。
图书 | 历史哲学/世纪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历史哲学》是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重要著作之一。此书的内容原为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多次演讲,后经他的学生爱德华德·干斯整理出版而成。 在三、四十年代,我国翻译界就将该书的内容部分或全部译介给中国读者。1956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由王造时先生根据J.Sibree的英译本转译的《历史哲学》中文译本,迄今未曾再版,一般研究者现在要利用这个译本很不容易。鉴于此书是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历史哲学的重要参考资料,特此出版本书。 内容推荐 自问世以来,学术界公认为进入和研究黑格尔哲学系统的入门书籍;又因原为对应一般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而表述,故体例格式不必谨严深奥的高头讲章,照搬《哲学的传记史》作者鲁维斯所言,此书乃其“生平所读这类著作中最愉快的一部”,而占据全书篇幅甚多的例证解释,对于研究哲学不深的读者也是很熟悉的。其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用一个截然新颖的观点来论列“历史”上各种主要事实,从而使人可能比较顺利地把握住黑格尔哲学的主导概念,再由此带动对该系统各个方面的深入认知。王造时先生的译述,复以平实雅正、忠实本义而著闻。 目录 重印说明 英译者序言 干斯博士为原书第一版所作的序言 查理·黑格尔博士为原书第二版所作的序言 绪论 第一部 东方世界 第一篇 中国 第二篇 印度 第二篇(续) 印度——佛教 第三篇 波斯 第二部 希腊世界 第一篇 希腊精神的元素 第二篇 美的个性形态 第三篇 希腊精神的衰落 第三部 罗马世界 第一篇 从罗马开国到第二次普尼克战争 第二篇 从第二次普尼克战争到皇帝当政时期 第三篇 第一章 皇帝专政时期 第二章 基督教 第三章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 第四部 日尔曼世界 第一篇 基督教日尔曼世界的元素 第二篇 中古时代 第三篇 现代 附录一 重要词语对照表 附录二 人名对照表 附录三 地名对照表 附录四 引用书名对照表 附录五 其他固有名词对照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哲学/世纪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黑格尔 |
译者 | 王造时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847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0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01 |
丛书名 | |
印张 | 35.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9 |
宽 | 151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