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浙江历史文化专题史系列》丛书之一。主要根据时间顺序介绍了浙江省的丝绸文化。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曙光初现,吴越桑曲,走出低谷,崛起东南,走向辉煌,江南丝府,湖丝遍天下,落日辉煌,工业化进程,蚕花烂漫和《蚕织图》及其流传。
图书 | 浙江丝绸文化史/浙江历史文化专题史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浙江历史文化专题史系列》丛书之一。主要根据时间顺序介绍了浙江省的丝绸文化。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曙光初现,吴越桑曲,走出低谷,崛起东南,走向辉煌,江南丝府,湖丝遍天下,落日辉煌,工业化进程,蚕花烂漫和《蚕织图》及其流传。 目录 第一章 曙光初现——史前时期的浙江丝绸 一、杖首上的蚕纹 二、最早的纺织品 三、丝衣玉饰 四、起源契机 五、传播之谜 第二章 吴越桑曲——先秦时期的浙江丝绸业 一、又现钱山漾 二、吴越滥觞 三、扬州贡织贝 四、丝绸业与霸业 五、剑与丝 第三章 走出低谷——汉晋南朝的浙江丝绸 一、相对沉寂 二、孙吴经营 三、走出低谷 四、聘问海南 第四章 崛起东南——隋唐五代的浙江丝绸 一、神奇的耀光绫 二、崭露头角 三、崛起东南 四、我且闭关修蚕织 五、海陆丝绸之路 第五章 走向辉煌——两宋时期的浙江丝绸 一、鼎立之势 二、重心南移 三、千年《蚕织图》 四、都市繁胜 第六章 江南丝府——元代的浙江丝绸 一、新征服的土地 二、产区变迁 三、发达的官营织造 四、天城记忆 五、贩丝海外 第七章 湖丝遍天下——明代的浙江丝绸 一、湖丝遍天下 二、繁荣的丝绸市镇 三、先进的技术 四、红门局变迁 五、海禁与贸易 第八章 落日辉煌——清代的浙江丝绸 一、康乾盛况 二、战后格局 三、近代缫丝业兴起 四、最后的官营织造 五、局织与民织产品 第九章 工业化进程——民国时期的浙江丝绸 一、兴衰变奏曲 二、产业革命 三、丝绸品种创新 四、教育、人才、实业 五、丝绸贸易 第十章 蚕花烂漫——浙江丝绸风俗与传说 一、蚕神崇拜 二、神圣的蚕月 三、蚕乡节日 四、传说与文学 五、瓯绸恋歌 第十一章 《蚕织图》及其流传 一、楼踌及其《耕织图》 二、南宋《蚕织图》的重要版本 三、宋以后《蚕织图》的版本流传 四、《蚕织图》在国外 五、有关吴本《蚕织图》的几个问题 附录一 浙江湖州南浔丝车调查 一、南浔丝车分析 二、南浔丝车缫丝工艺 三、南浔丝车探源 附录二 浙江历代蚕桑丝绸著作 一、早期蚕桑丝绸文献 二、宋元时期的蚕桑丝绸著作 三、明代蚕桑丝绸著作 四、清代蚕桑丝绸著作 五、民国时期的蚕桑丝绸专著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浙江丝绸文化史/浙江历史文化专题史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袁宣萍//徐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杭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802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14-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5 |
宽 | 17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