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咏史怀古诗研究》是张润静2002年夏天完成并通过了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对有唐一代咏史怀古诗进行的一次总体观照。作者紧紧地抓住咏史怀古诗这一文学体裁和文学样式的根本的审美特征,在唐代社会的大背景下,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史流程中,对唐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与艺术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审视,既有宏观的把握与概括,又有微观的抉发与论析,穷源溯流,综观正变,材料充分,论旨详明。
图书 | 唐代咏史怀古诗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唐代咏史怀古诗研究》是张润静2002年夏天完成并通过了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对有唐一代咏史怀古诗进行的一次总体观照。作者紧紧地抓住咏史怀古诗这一文学体裁和文学样式的根本的审美特征,在唐代社会的大背景下,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史流程中,对唐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与艺术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审视,既有宏观的把握与概括,又有微观的抉发与论析,穷源溯流,综观正变,材料充分,论旨详明。 目录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咏史与怀古的分合与名实 第二节 唐前咏史怀古诗的发展与成就 第二章 唐代咏史怀古诗繁荣原因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长期涵养 第二节 历史的诗性质素与诗人的审美心理 第三节 唐代社会的新形势、新趋尚 第三章 唐代咏史怀古诗发展历程 第一节 继往开来之初唐奠基期 第二节 厚积薄发之盛唐拓展期 第三节 与时俱进之中唐成熟期 第四节 群星炳耀之晚唐繁盛期 第四章 唐代咏史怀古诗热点题材 第一节 昭君古题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唐代诗人的金陵情结 第三节 武侯题材与唐代士人心态 第四节 李、杨题材——唐人的伤痕文学 第五章 唐代咏史怀古诗人举要 第一节 搅碎古今之李白 第二节 尚友古人之杜甫 第三节 寄兴深微刘禹锡 第四节 大能感慨之许浑 第五节 气俊思活杜牧之 第六节 深情冷眼李商隐 第六章余论 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代咏史怀古诗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润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290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