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楂林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山楂林的故事》讲述爱尔兰罗斯摩尔镇外的一片山楂林,连同林中那个相传非常灵验的圣安娜井,是镇里人心灵的慰藉与寄托。人们在此留下无尽的温馨记忆,以及段段难以言传的感情。新开辟的公路即将穿过山楂林,毁坏圣井。于是,人们纷纷诉说起自己与圣安娜井相联的人生往事……失落的灵魂发出了幽微的低语,而深藏于心的爱也终于荡溢出阵阵暖意。

《山楂林的故事》通过二十多个不同的角色,讲述了有关贪婪、出轨、禁恋、犯罪、精神困扰、独身生活、现代职业妇女困境等问题的故事,笔触生动而感人。作者以绝妙的手法,使一系列故事结合成浑然一体的长篇小说,同时展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深度”和“文学宗师的技巧”。

内容推荐

《山楂林的故事》突出描写了西方天主教国家如今面临的困境:在这个越来越世俗化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怀疑主义时代”,人们不再坚定不移地信仰宗教,但生活依旧充满了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他们该何去何从?小说的核心是位于小城罗斯摩尔郊外山楂林中的圣安娜井;当地许多居民从来不去教堂做礼拜,却认为水井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教堂的助理神父布莱恩·弗林清楚地知道耶稣的外婆圣安娜从来不曾踏足爱尔兰,却对这种近乎迷信的狂热崇拜一筹莫展。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正统的天主教和现代世俗观念之间的冲突逐渐变得无足轻重,因为围绕圣安娜井展开的,是各种温暖人心的凡人故事。梅芙·宾奇的了不起之处,正在于她从小生活在天主教的爱尔兰,接受的也是正统的天主教教育,却能理智地看待宗教在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变化,并且清楚地认识到,维护宗教的权威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每个普通人都能过着幸福的日子。

目录

第一章 公路、树林和水井(一)

第二章 抽屉里最锋利的刀

第三章 单身旅行团

第四章 友谊

第五章 计划

第六章 假日宴会

第七章 谁是谁非

第八章 公路、树林和水井(二)

第九章 与梅塞德斯交谈

第十章 茱恩的生日

第十一章 告诉我为什么

第十二章 周年纪念日

第十三章 去酒吧

第十四章 你的十一点钟女士

第十五章 智力测试

第十六章 公路、树林和水井(三)

试读章节

他之前跟丽莉·瑞安说过他将会登门拜访,跟她说说她丈夫埃丹在牢里过得怎么样。她依然爱他,也经常为作证指控他而后悔。但她似乎别无其他选择,他的拳打脚踢厉害得让她住进了医院,而她还有三个孩子需要照顾。

他觉得自己心情不好,不适合和她交谈。可是他上次心情好的时候是哪年哪月的事情啦?他把车开进了她家所在的那条狭窄的街道。

他们家最小的儿子唐纳尔去年上了昆仲学校。他不会在家。

“你真是个可靠的人,对吧,神父?”

丽莉见到他很高兴。尽管他并没有给她带来好消息,但想到别人认为自己可靠,毕竟觉得有点宽慰。她的厨房和他刚刚离开的那个截然不同。窗台上摆着鲜花,铜制的平底锅和圆锅擦得闪闪发亮;屋角有张写字台,她在那儿编制填字游戏,以此谋生,写字台上的一切都有条不紊。

她将一盘饼干摆上了桌子。

“我还是不吃了,”他懊恼地说,“在上一户人家,我听到别人说我胖得像头猪。”

“你没有那么胖啦,”她看都没看他半眼就说,“再说你可以到树林里散步,把身上的肥肉减掉,对吧?快点告诉我,他今天怎么样?”

弗林神父使尽浑身解数,在交谈中努力改编当天早晨他和埃丹·瑞安见面的情况,以便使这个妻子得到些许安慰。埃丹过去对她大打出手,如今又拒绝她去探监。他真的相信她把他们的长女卖给某个过路人。

弗林神父查阅过当年的报纸,他知道在二十年前,瑞安家的女婴在城里某家商店外面被人从婴儿车抱走。

她后来一直没有被找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为了尽量让她保持希望,弗林神父滔滔不绝地说着一长串诸如耶和华是善良的、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的事情、重要的是认真过好每一天之类的陈词滥调。

丽莉突然打断他的话头,问道:“你相信圣安娜吗?”

“嗯,是的,我是说,我当然相信历史上确有此人,还有……”他开始变得磕磕巴巴了,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什么。

“但是你认为她真的在井边聆听人们的祈祷吗?”丽莉追问。

“一切都是相对的,丽莉,我的意思是,几百年来人们一直非常虔诚地朝拜那个水井,它本身带有一定的重要性。圣安娜当然和其他圣徒一样,也在天堂为我们求情……”

“我知道,神父,我也不相信那个水井,”丽莉插口说,“但我上星期去过那边,老实说,它真让我吃惊。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有那么多人去那里,它会让人感到意外的!”

弗林神父在脸上装出高兴的吃惊表情。但装得不是很好。

“我知道,神父,过去我的感觉也和你一样。你知道的,我每年都去那儿,在特雷莎的生日前后。特雷莎是我女儿的名字,她在你来这个堂区之前很多年就失踪了。往年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上星期我觉得事情发生了变化。仿佛圣安娜真的在倾听我的诉说。我把特雷莎失踪之后引起的所有麻烦都告诉她了,还跟她说自从那件事以后埃丹这个短命鬼就没有正常过。但我主要是求她让我知道特雷莎是否过得好好的,不管她在哪里。如果她在某个地方过着快乐的日子,我想我的内心会好受一点。”

弗林神父哑口无言地看着这个女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帮助她。

“但是不管怎么说,神父,人们总是说他们看到神像移动,听到圣像说话,我知道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但是那里有点神奇,神父,那里真的有点神奇。”

他依然一言不发,但是点了点头,以便她继续说下去。  “当时那里大概有二十个人,每个人都说着他们自己的事情。有个女人说话很响亮,大家都听到了。她说:‘唉呀,圣安娜,求求你,让他别再对我那么冷淡,让他不要再对我不闻不问……’每个人都听得见她说的话,都知道她的事情。但是我们没有人用心在听。我们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然后,突然之间,我感觉到特雷莎过得很好,几年前她举办过盛大的二十一岁生日宴会,她身体健康,而且很快乐。仿佛圣安娜亲口跟我说别再担心。嗯,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唐,神父,但我心里确实好受多了,你说这有什么害处呢?”

“当圣安娜说出这句话或者想着这句话或者将这句话输入我的脑袋或者无论她做了什么的时候,我只希望埃丹那个短命鬼也在那里。那样的话他也将会获得安宁。”

弗林神父尽管觉得耶和华不会以各种神秘的方式行事,但不想与她发生争吵,免得她抛出莎士比亚那句“贺瑞寿,天上人间的事情比你那套哲学所能梦想到的多得多”的名言来。于是他离开了这座小小的房子,驱车来到山楂林的边缘。

他走进树林,沿途有很多人跟他打招呼;这些人有的在遛狗,有些人穿着运动服正在慢跑,按照他嫂子的说法,他显然也需要进行这项运动。几个女人推着婴儿车,他会停下来称赞她们的婴儿。司铎过去常常说,如果你碰到某个婴儿车中的孩子,带着玩笑的口气说出“这是谁家的孩子啊?”这句问候语,你就能够脱身了。这句话对男婴女婴都适用,而且就算你想不起他们的名字,别人也不会听出来。其他人将会围过来,这样你就能够从婴儿车旁边离开了——真是个很棒的小男孩,或者她是个很乖的小姑娘?

他遇见卡索尔·钱伯斯,他是本地银行的经理。钱伯斯说他到山楂林来清理思绪。P11-14

序言

梅芙·宾奇和《山楂林的故事》

当代爱尔兰最著名的女作家梅芙·宾奇生于1940年,曾先后在几所女子学校担任教职。在任教期间,她利用假期四处游历,包括去以色列的集体农场体验生活和去美国充当夏令营教师。据说她外出旅游时通常都会写信回家,其中有一封家书写得特别好,她的父母将其投给了《爱尔兰时报》,并且得到了刊发。因为这封公开发表的家书,梅芙·宾奇的写作才华得到了认可,随后她辞去教职,成为《爱尔兰时报》的专栏作家。她幽默风趣、自我嘲弄的笔触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这些每两个星期发表一篇的文章后来结集出版,不过如今已经绝版多年。真正让梅芙·宾奇成为爱尔兰家喻户晓的作家的,是她于1982年出版的小说《点燃希望的烛火》(Light a Penny Candle)。

《点燃希望的烛火》描述的是二战期间两名女孩在随后二十年间的故事。二战期间,伦敦遭到空袭,伊丽莎白被送往爱尔兰避难,并和艾斯琳成为了终生不渝的好朋友。小说通过叙述伊丽莎白和艾斯琳两令人各自的命运,巧妙地展示了英格兰和爱尔兰之间的差异。这本书虽然是梅芙·宾奇的第一部小说,却初步展示了她独特的写作风格:准确的地点、美好的故事和令人感动的角色。我们能够在这本书中遇到她后来所有小说中的典型人物:能干的家庭主妇、慈爱而粗心的父亲、善良的医生、修女、神父、被宠坏的孩子等等。

自1982年以后,梅芙·宾奇陆续出版了《丁香公车》(The Lilac Bus)、《镜湖》(The Glass Lake)等作品,其间要算1998年出版的《塔拉路》(Tara Road)最为成功。1999年,美国前总统夫人芭芭拉·布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梅芙·宾奇是她最喜欢的作家,令后者在美国声名大振,《塔拉路》也被著名的“奥普拉读书会”选为推荐书目。根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提供的数据,该书当年在美国售出了95万册,是当年美国销量第十名的虚构类图书;而在加拿大和英国,这本书的销量也分别达到了惊人的110万本和66万本。就在那一年,梅芙·宾奇获得了英国图书奖评委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随后几年,《塔拉路》每年都卖出了上百万册,并被翻译成将近二十种语言,作者自此成为全世界知名的作家。

读者诸君即将看到的这本《山楂林的故事》是她于2006年8月初版的作品,曾高居英格兰《卫报》、爱尔兰《独立报》、加拿大《蒙特利尔报》和美国《纽约时报》等报纸的畅销图书排行榜首位。

《山楂林的故事》突出描写了西方天主教国家如今面临的困境:在这个越来越世俗化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怀疑主义时代”,人们不再坚定不移地信仰宗教,但生活依旧充满了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他们该何去何从?小说的核心是位于小城罗斯摩尔郊外山楂林中的圣安娜井;当地许多居民从来不去教堂做礼拜,却认为水井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教堂的助理神父布莱恩·弗林清楚地知道耶稣的外婆圣安娜从来不曾踏足爱尔兰,却对这种近乎迷信的狂热崇拜一筹莫展。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正统的天主教和现代世俗观念之间的冲突逐渐变得无足轻重,因为围绕圣安娜井展开的,是各种温暖人心的凡人故事。梅芙·宾奇的了不起之处,正在于她虽从小生活在天主教的爱尔兰,接受的也是正统的天主教教育,却能理智地看待宗教在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变化,并且清楚地认识到,维护宗教的权威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每个普通人都能过着幸福的日子。

请读者诸君不要误以为《山楂林的故事》是关于宗教的乏味小说。这本书和作者先前的《丁香公车》和《山毛榉》(The Copper Beech)相同,是由十几个感人的故事组成的长篇小说。作者采用了爱尔兰流浪说书人的技巧,用幽默风趣的文字,将几十个普通爱尔兰人的生活故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一幅当代爱尔兰社会生活风情的画卷。我在手不释卷地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或心酸难忍,或忍俊不禁,或啼笑皆非,或怅然若失,但始终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我相信诸君也会有相同的阅读体验。

值得专门提及的是这本小说的语言风格。梅芙·宾奇的文风素来以朴实著称,《山楂林的故事》更是如此。虽然中国也有脱胎于说书底本的小说,但经过时代变迁和编撰者的修缮,我们现在看到的三言两拍乃至《儒林外史》等章回小说已经不再完全具有平白如话的风格,现当代也很少有完全脱离书面语的汉语小说,而《山楂林的故事》中使用的语言则纯粹是书面化了的当代爱尔兰口语,展现了汉语小说中较为罕见的叙事技巧。实际上,本书的第十章就曾经在英国广播电台播出。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尽量保持了这种特点,让译文也具备琅琅上口的属性,希望有心的读者能够体会得到。

李继宏

2008年4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楂林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爱尔兰)梅芙·宾奇
译者 李继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4410
开本 32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2.45
丛书名
印张 11.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48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9-2008-590
版权提供者 Apple Tuttle-Mori Agency
定价
印数 8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