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整理的九位农民企业家的奋斗事迹以及成功素材,事迹真实感人,激励人心。书中人物的成功之路各不相同,但都极为深刻地体现了一个主题,即成功不是偶然的因素,正是这些农民企业家紧跟时代潮流,以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刻苦拼搏的创业劲头,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他们奋斗中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真实可信。希望读者通过了解他们的创业史,能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信心。
图书 | 农民企业家成功之路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整理的九位农民企业家的奋斗事迹以及成功素材,事迹真实感人,激励人心。书中人物的成功之路各不相同,但都极为深刻地体现了一个主题,即成功不是偶然的因素,正是这些农民企业家紧跟时代潮流,以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刻苦拼搏的创业劲头,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他们奋斗中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真实可信。希望读者通过了解他们的创业史,能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信心。 内容推荐 成功的企业家很多,但他们中许多人的成功经历可望而不可即。本书所介绍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农民企业家,大多从平凡处做起,他们奋斗中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真实可信。尽管不是每个人,特别是农民都能成为企业家,尤其想成为杰出企业家更难。但通过了解他们的创业史,或多或少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信心。 创业成功的道路往往是不可复制的,但看别人走过的路,再选择自己能走的路,本书将在此方面给读者,特别是给有志创业的农民朋友以积极的启迪。 目录 映日荷花别样红 皓月当空情洒人间 走过桥坡 永远忠实于脚下土地的农民企业家赖达雄 杨兴义:改革开放造就的农民企业家 一位与命运对决的农民企业家 农民企业家章仕福的执著追求 鲁冠球:中国最会赚钱的农民 吴仁宝:中国农民企业家中的智慧之树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映日荷花别样红——记农民水生花卉培植专家、企业家丁跃生 初生牛犊 1994年7月,在“四面荷花三面柳,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在大明湖公园里正召开第七届全国荷花展览会。大明湖内莲叶接天,红荷映日。荷展区内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荷花在池内、缸里、盆中争奇斗妍,如美女比美。 在会议大厅内,中外各地植荷专家、学者会聚一堂研讨交流各自成果。当日本教授渡边达三在他的学术报告中提到日本古莲“大贺莲”种子距今有2000年历史时,一个土头土脑的农民模样的中国青年皱起了眉头,一场学术争辩的风波在酝酿之中。而当渡边达三讲完了报告让听众自由提问时,那个土头土脑的中国青年站了起来,充满自信地问:“渡边先生,你说‘大贺莲’有2000年的历史有什么根据吗?据我所知,‘大贺莲’并没有2000年的历史。” 这一发问使大明湖大风骤起,莲叶翻浪。 而渡边先生问他:“你是什么人?”那青年说:“我是南京的农民。” “农民?” 这一问一答让大明湖上雷霆骤响,大厅内人声哗然。 ——在这专家学者云集之地,哪来这么一头“牛犊”闯进来顶撞外国的“大老虎”? 等会场静下来时,渡边达三为避免尴尬场面持续下去不好收场,便托辞说:“这个问题一言难尽,让我们散会后再交流好吗?” 散会后的争论终以渡边达三的坦然承认言过其实而告终。在交谈中渡边达三谈及南京的碗莲品种时,渡边达三说:“我刚从南京来,南京没有好的碗莲品种。”而这位中国青年农民则说:“南京不是没有好的碗莲品种,而是你没找准地方,在我的荷圃里就有名贵品种,渡边先生你愿意来看看吗?” 这交谈又让渡边达三在辗转其他各地考察之后,真的来到了他的荷圃。渡边达三对他的荷圃除了赞不绝口,还买了他700枝花,并把他接到南京,在古南都宾馆继续交谈。另一日本客商还与这位青年签订了两万元的碗莲订购单。其中“相思红”的碗莲第二年在日本获日本皇太子奖。 这位青年农民是谁? ——他就是南京郊区江浦县(现归属浦口区)城东乡龙华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地道的泥腿子农民丁跃生。而现在则是被中国同行们誉为农民企业家,被教授、学者们誉为农民水生植物专家的丁跃生。 因穷思变 丁跃生所住的龙华村是江浦县城东离城最近的一个村子。 可是在丁跃生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年代(1979年),依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挣不到一元钱”的穷日子。丁跃生和社员们一道听着队长的哨音下田插秧、耘田、施肥、割稻,和社员一道从田东头干到田西头,从日出干到日落。只不过他多了一个“记工员”的职务,因为他是高中毕业生,有“文化”。 也许是因为丁跃生身上有着父辈留给他的勇于“革命”的基因,也许是读书生活给了他善思求索的种子,也许是两年脚踏实地务农的经历给了他促使“种子”萌动的水分。而1982年村里分田到户的形势终于敲开了“千年铁莲子”的外壳,丁跃生思变的种子萌芽了,和乡亲们一样,在种好自家的两亩大田之余,各自做着“发财”的梦。 开始,丁跃生的创业之路就像许多创业者一样,他养过黄鳝、种过平菇、栽过树苗,那都是当时正“时兴”的“事业”,有人也因此发了小财。但丁跃生都失败了,不是技术不到位就是销路不畅。穷家当赔了本更是雪上加霜,有人会因此而掐死了这求变的种芽,而丁跃生则陷入了深思:技术不到位可以去学,问题是走大家都走的路即使技术到位了,产品出来了,又怎么能销得出、销得畅、销得俏? 对,要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走我自己独创的路! 敢为人先,敢为人所无,这就是成就丁跃生人生传奇的基因品质。 丁跃生从此天天往县城的图书馆跑,去看报纸、杂志,他不再是瞄着左邻右舍们的“事业”,而是放开眼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大千世界里去觅取信息。终于,他从《大众花卉》杂志上看到了王其超介绍“碗莲”的文章,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开始了他“艺莲”的人生传奇。P1-4 后记 “农家书屋”是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问题,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将为农民朋友找到一个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命运的文化平台。实施这项工程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完善农村文化体系,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农家书屋”工程开展以来,宁夏人民出版社围绕大局,积极策划实用性强、可读性强、贴近农民生活的图书。正因如此,也就有了这本《农民企业家成功之路》。该书收集整理的九位农民企业家的奋斗事迹以及成功素材,事迹真实感人,激励人心。书中人物的成功之路各不相同,但都极为深刻地体现了一个主题,即成功不是偶然的因素,正是这些农民企业家紧跟时代潮流,以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刻苦拼搏的创业劲头,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正如编者牛国元研究员在书中所写到的“他们奋斗中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真实可信。”“创业成功的道路往往是不可复制的,但看别人走过的路,再选择自己能走的路,本书将在此方面给读者,特别是给有志创业的农民朋友以积极的启迪。”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书部分作品的原作者对主人公事迹的报道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在此,我们向原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由于条件所限,我们无法和每篇文章的原作者一一取得联系,望看到这本书后及时和我们联系。此外,刘艳华、易静华两位同志也为该书的编著付出了积极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李莉 2009.04.1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农民企业家成功之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牛国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70414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5 |
出版时间 | 2009-04-01 |
首版时间 | 2009-04-01 |
印刷时间 | 200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38 |
丛书名 | |
印张 | 5.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宁夏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15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