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美国经济学家、社会批评家凡勃伦的这部《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等教育》甫一出版,便在美国文化界、教育界造成轩然大波,引起广泛热议。书中,凡勃伦直击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点评美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对当时美国大学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当道、学术理想遭致搁浅、学者境遇堪忧等等状况进行深刻阐发。而反观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我们在自省之时不禁唏嘘不已,暗叹90年前的美国与当下的中国竟是何其地相似!本书90年来一版再版,时刻叩问着我们——大学为何?大学何为?
图书 | 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等教育) |
内容 | 编辑推荐 90年前,美国经济学家、社会批评家凡勃伦的这部《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等教育》甫一出版,便在美国文化界、教育界造成轩然大波,引起广泛热议。书中,凡勃伦直击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点评美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对当时美国大学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当道、学术理想遭致搁浅、学者境遇堪忧等等状况进行深刻阐发。而反观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我们在自省之时不禁唏嘘不已,暗叹90年前的美国与当下的中国竟是何其地相似!本书90年来一版再版,时刻叩问着我们——大学为何?大学何为? 内容推荐 90年前,作为一个声名显赫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批评家,凡勃伦借着本书抨击美国大学的结构和作用,攻讦诸多学者屈从于商业利益、秉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他认为对金钱的狂热追逐理应让位于对知识、对学术的不合追求;认为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一道使学者们陷入了一种难以摆脱的危险境地,从而使得“博学的统帅”们难以形成真正的学术事业;认为真正的大学应该致力于“随意的好奇心”,而这便是凡勃伦关于高等教育的理想所在,一如陈寅恪先生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90年前的美国高等教育弊病丛生,那么,90年后的今天呢? 目录 再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序言:大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 第二章 大学董事会 第三章 大学管理及其政策 第四章 大学声望和物质设备 第五章 大学教职员 第六章 学者的命运 第七章 职业培训 第八章 概要与得失汇总比较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等教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索尔斯坦·凡勃伦 |
译者 | 惠圣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828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2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49.7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2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