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风景--文化名人的背影之二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影》的姊妹篇。

那些卓而不群的背影,在时光的流逝中渐行渐远:有说国民党是“破毡帽”,共产党是“电灯胆”的民国元老、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敢把大勋章当扇坠,站在总统府门前,吆喝袁世凯“出来!”的章疯子(太炎);“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的诗人、书法家、国民政府检察院长于右任;傲睨万物、目空千古、骂遍同列、酗酒丧命的国学大师黄侃;即是明天要死,也要把今天该做的事做完的实干科学家丁文江;不因政治忘哲学,不因哲学忘政治,批评国民党、攻击共产党,非黑非白的张君劢。以及仁者胡适,“闲话”惹得一身骚的陈西滢,一抔黄土掩风流的袁昌英,“花落入亡有入知”的苏青,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石评梅、高君宇等……

内容推荐

关于这本书的名字,有人建议我起得开放点、响亮点、刺激点,以争取卖点。在“书卖一张皮”的当今,这不失为一种攻略。我思虑再三,不敢采纳。因我笔下的人物,几乎是清一色的文人。人文关怀是他们的本务,不媚不俗是他们的风骨,温润儒雅是他们的特质,书名起得冲淡些、平和些、书卷气些或更为宜。凌志兄点拨我:既然计划以《曾经风雅》为基调,分3部写100位人物,书名在形式上何不做一个整体的构想,相互呼应一下呢?我觉得有道理,于是冠以《民国风景》。

本书写了多位民国人物,不妨依齿序摘要介绍前6位传主,有说国民党是“破毡帽”,共产党是“电灯胆”的民国元老、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敢把大勋章当扇坠,站在总统府门前,吆喝袁世凯“出来!”的章疯子(太炎);“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的诗人、书法家、国民政府检察院长于右任;傲睨物、目空千古、骂遍同列、酗酒丧命的国学大师黄侃;即是明天要死,也要把今天该做的事做完的实干科学家丁文江;不因政治忘哲学,不因哲学忘政治,批评国民党、攻击共产党,非黑非白的张君劢。以及仁者胡适,“闲话”惹得一身骚的陈西滢,一抔黄土掩风流的袁昌英,“花落入亡有入知”的苏青,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石评梅、高君宇等……

目录

自序

民国风景——政治圈外的吴稚晖

拾趣者说——章太炎的诚、智、疯、怪

一蓑烟雨任平生——官场外的于右任

零缣断简话黄侃

天下你我应识君——丁文江这个人

非黑非白张君劢

远东最美丽的珍珠——顾维钧第三任夫人黄蕙兰女士

胡适三题

一抔净土掩风流——“四级教授”袁昌英

闲话西滢

许广平在鲁迅生前身后

自古红颜多薄命——悲情庐隐

岁月的书签——苏雪林日记中的七七八八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

大千的世界,世界的大千——张大千素描

毛彦文的往事

文理大师顾毓绣

陈存仁“另眼”看名人

高兰:中国诗朗诵先驱

花落人亡有人知——乱世才女苏青

赵清阁流芳

“对不起,谢谢!”——纪念戴乃迭逝世十周年

留得残荷听雨声——石评梅与高君宇

被漏植的诗行——陆晶清与王礼锡

共患共难,同枕同穴——陈白尘与金玲

茶,不说话——我所知道的张香华和柏杨

试读章节

吴稚晖富辩才,其如珠的妙言,能把稻草说成金条,能使死人开口,也能把活人笑死。他是民国的“名骂”,他的骂人艺术有“根”。吴氏早年在地摊上读到一本名日《何典》的小书,开篇首词为:“不会谈天论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间捣鬼,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吴读后大悟,文风为之丕变,“有话直说,有屁直放。”文章中充满俗语俚词,污秽到连生殖器官都可搬上作武器,并以滑稽诙谐、冷嘲热讽为特色。时人评他的文章“幽默而诙谐,诙谐而幽默。”

1907年,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李石曾等共同在法国创办《新世纪》,鼓吹革命,发表大量排满文章,詈骂太后、皇帝及当朝大臣,继而骂曹锟,骂章士钊。吴用对话体写《卖淫实状》,把慈禧太后说成是一个比娼妓还下贱的淫妇和恶魔,污秽到笔者不敢征引。

慈禧、光绪暴卒后,他撰文讥讽:“独闻狐后鼠帝之死,淡然不知可悲之故。有如溽暑夜卧,暗中摸索,得一物焉,以其扰人清梦之可恶,以两指捻毙之。闻其余腥,使我喉中作恶不止。此物何耶?即最污秽最不足惜之毒虫也。”他把慈禧喻为狐后、光绪比作鼠帝,而将其死当作捻死两只臭虫而大快。不仅如此,他在此类文章中,常把皇帝称为“畜生”,称张之洞、袁世凯之流为“狗头名士”,称清朝皇族为“长白山中野狗”,称朝廷上下全是“贼皇狗臣”,是耗子,是痨虫,是鳄鱼。骂康有为、陈宝琛等遗老是“挟有另一类骗法的痞棍,昼伏夜出”;骂罗振玉“专贩国粹”、“造假古董”;骂郑孝胥勾结奸商,专吃回扣……

吴稚晖是从八股堆里爬出来的,但他不屑国故与国粹。他提倡物质文明,科学救国。他说“我是深信达尔文进化论的,人类一定要进化的。”他在《箴洋八股化的理学》中抨击国故说:“这国故的臭东西,他本同小老婆、吸鸦片相依为命。小老婆、吸鸦片,又同升官发财相依为命。国学大盛,政治无不腐败。因为孔孟、老墨便是春秋战国乱世的产物,非再把他丢在茅厕里三十年。”他崇尚物质文明,又说“人家用机关枪打来,我也用机关枪对打,把中国站住了,再整理什么国故毫不嫌迟。”

吴稚晖与章士钊的私交本不错,同为反清斗士。但他不满教育总长章士钊的“读经救国”的复古行为,写了一篇《友丧》,挖苦章“鬼附在他身上”、“他竟吃饱了饭”“做体面人儿呀”等,还郑重其事地拟一告丧文,称:“不友吴敬恒等罪孽深重,不自陨灭,祸延敝友学士大夫府君:府君生于前甲寅,病于后甲寅,无疾而终。不友等亲视含殓,遵古心丧,惭愧昏迷,不便多说,哀此讣闻。”弄得章士钊哭笑不得。又讥《章氏丛书》出版“真是他老年的污点”。他还在《猪生狗养之中国人》中对政见不同的梁启超恶语相向,文辞也粗俗不堪:“梁贼,梁强盗,梁乌龟,梁猪,梁狗,梁畜生,所谓梁启超者,无端倡满洲皇统万世一系之说,洗净了屁股,拉鸡巴来干,然用其此雌雄之声,犹有什么政治革命、责任政府等之屁话,自欺欺人。”还斥说梁启超“放着那极腐烂策论式的屁毒,是葬送新世界青年,有害于人的。”

吴稚晖重科学,轻文学,鄙哲学,薄文不为。他说:宁做没世无名小卒,不愿做乌烟瘴气的文学家。1935年他在西南之行的一次演讲中说:“文学不死,大难不止。”他断言“文学是胡说八道,哲学是调和现实,科学才是真情实话。”

1924年泰戈尔来华讲学,盛况空前。他不以为然,撰《婉告泰戈尔》,挖苦说:“泰先生心知帝国主义的暴秦的可恨,却不给国人一些能力,只想叫老石器人民(指印度人)抱无抵抗主义,候使用铁器的客帝(指英人)自己恶贯满盈,那正如我们乡里有句俗话:‘把自己作烂菜叶,卧在地上,希望叫强盗滑倒’同一滑稽呀!”他提醒泰戈尔不要用自己的文学作英人的点缀,自己去拿诺贝尔奖金,忘了国耻。

吴稚晖骂得最刻薄的是汪精卫。不只因为汪与蒋对立,主要是汪精卫投降日本。他在《卖国贼是世界上最丑恶的毒物——汪精怪夫妇因学三等娼妓而为之》等文中,大加痛斥:“你们这班贼男女,狗男女,竞为了区区短命富贵,乃昧着天良,替敌人骗同胞,真狗彘不如的怪物。什么和议,真是放狗屁,放狗屁,放狗屁。秦桧易名缪丑,精卫是填海的小鸟,如何给你这小白脸来污辱。我今权且送你一个易名大典,名日汪精怪……至于你千秋的大名,或日顽钝,或日缪丑,自有将来铸铁像时再替你易名。”还把陈璧君叫做“陈屁裙”,把褚民谊叫做“鼠蚁蚁”,称周佛海为“周狒黑”。骂褚民谊时还说:“唯有做汉奸,臭了自己,臭了国家,还臭祖宗,更臭子孙,真是畜类。”

吴、汪本是同志,当年汪精卫在刺杀摄政王载沣时,曾写信给吴稚晖请教如何制造炸药事,可见关系之密。汪被捕后曾作“口占”明志:“慷慨赴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被传诵一时。1939年汪精卫叛国逃到河内,吴稚晖奉送两句名骂:“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汪精卫见后,气得3天吃不下饭。

P4-6

序言

《民国风景——文化名人的背影之二》是《曾经风雅》的姊妹篇,读者只要一看书名,便知他们同姓同宗。我希望并相信喜欢姐姐的人,也会喜欢妹妹。

记得“风雅”出版后,一位不肯明示身份的年轻读者打电话给我,说我的书是扫盲课本,说我是扫盲教师。我听之一愣,问此话怎么说。他说你写的人物我们年轻人都觉得陌生,以前我们只知道五四运动,哪知道罗家伦、傅斯年……褒乎?贬乎?我不介意,只觉得这个比喻真好玩。

感谢读者朋友的关注,“风雅”在半年内印了3次,真令我高兴。诸多师友和读者给我不少热情的鼓励、中肯的建议或意见。八十高龄的孙法理先生通览全文,为我指谬匡正,令我感动。他希望我“一路写下去”。我不敢懈怠,以“不叫一日闲过”自律,在耕耘两度春秋后,收获了《民国风景》这片旧时月色。

关于这本书的名字,有人建议我起得开放点、响亮点、刺激点,以争取卖点。在“书卖一张皮”的当今,这不失为一种攻略。我思虑再三,不敢采纳。因我笔下的人物,几乎是清一色的文人。人文关怀是他们的本务,不媚不俗是他们的风骨,温润儒雅是他们的特质,书名起得冲淡些、平和些、书卷气些或更为宜。凌志兄点拨我:既然计划以《曾经风雅》为基调,分3部写100位人物,书名在形式上何不做一个整体的构想,相互呼应一下呢?我觉得有道理,于是冠以《民国风景》。

人,自然包括伟人、名人,都不过是偶然窜入历史长河的一尾小鱼,生命的短暂与能量的微末,犹如水面泛起的一朵浪花。即令我的传主们,有不少享有百年人生,在事业上也有不俗的建树,甚而是辉煌,也不过是岁月记忆中的一个脚注,历史长卷里一枚书签而已。不过,脚注是历史学家不能忽视的,书签是可资把玩的,那浸染春雨秋霜的书签就更值得玩味了。方寸天地可窥大千世界呢!

本书写了多位民国人物,不妨依齿序摘要介绍前6位传主,有说国民党是“破毡帽”,共产党是“电灯胆”的民国元老、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敢把大勋章当扇坠,站在总统府门前,吆喝袁世凯“出来!”的章疯子(太炎);“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的诗人、书法家、国民政府检察院长于右任;傲睨万物、目空千古、骂遍同列、酗酒丧命的国学大师黄侃;即是明天要死,也要把今天该做的事做完的实干科学家丁文江;不因政治忘哲学,不因哲学忘政治,批评国民党、攻击共产党,非黑非白的张君劢。以及仁者胡适,“闲话”惹得一身骚的陈西滢,一抔黄土掩风流的袁昌英,“花落入亡有入知”的苏青,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石评梅、高君宇等。而我要特别推荐的是写杨宪益夫人戴乃迭的那篇《“对不起,谢谢!”》。

有人质疑我专做“翻案”文章。我要说我只不过是,曾有人把汗衫说成短裤,我现在把短裤说成汗衫或修改了尺寸而已。

我努力告诫自己,决不因钩沉某人而故扬其善、故隐其恶。我只据占有的史料,力求把人物写得丰满些、鲜活些,还他庐山真面目罢了。吴稚晖一辈子玩世不恭,蒋氏父子都尊之为师。吴为联手汪精卫反共,不惜老脸向小他10岁的汪下跪,足见其对蒋的愚忠与反动。他一生3次下跪,值得玩味的是没有一次下跪是为自己!章太炎在袁世凯面前器宇昂轩,是“神”,但在孔方兄面前,他是“人”,一个未能免俗的人。于右任虽是廉政、清明的君子,诗酒风流的名士,然寻花问柳之俗亦未能免。黄侃骂人恶名在外,但他事母至孝,兵荒岁月竟背着老母的棺木颠沛流离,感人至深。丁文江致他弟弟的那封拒开后门的信,那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操雪精神,岂止教我辈汗颜!毕生为中国服务的英籍女士戴乃迭的命运,又让人感慨何止万千!

倘若本书能作为一枚小小的“书签”,夹杂在你的藏书之中,分享你阅读的一份时光,那将令我感到无限的欣慰。

我本是一个大海拾贝者。本书征引、参考了诸多前辈以及当代学人的文字资料或照片,光增了篇幅;一些传主及其家属(杨静远、陈小滢、海婴、潘乃穆、顾慰庆、郭君陵、赵蘅和陈虹等)给予大力的支持,我谨向他们三鞠躬。曹凌志先生,对拙著的创作自始至终予以密切的关注、支持;东方出版社慨然接纳书稿,赵立小姐在编辑工作中付出了许多辛劳,我向他们拱手致谢并欢迎读者、方家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风景--文化名人的背影之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昌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33848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5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6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