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运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史学名家,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武汉国民政府、人物研究、五四运动史的研究上,均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此文集分“抗战与中国走向”、“抗战与抗战精神”、“战役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社会”、“历史不容篡改”、“我的治学之路”及附录的数篇魏宏运先生采访文章组成,多是荣退后他陆续发表的,主要集中于抗日战争史及其相关问题上。
图书 | 锲斋文存 |
内容 | 编辑推荐 魏宏运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史学名家,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武汉国民政府、人物研究、五四运动史的研究上,均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此文集分“抗战与中国走向”、“抗战与抗战精神”、“战役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社会”、“历史不容篡改”、“我的治学之路”及附录的数篇魏宏运先生采访文章组成,多是荣退后他陆续发表的,主要集中于抗日战争史及其相关问题上。 目录 代序 我的书屋 抗战与中国走向 中国现代史研究的热点与走势 关于卢沟桥之战的几个问题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战争 抗战胜利后中国发展趋向 抗战与抗战精神 寻求延安精神 太行精神和太行道路 山西抗战的历史地位 抗战初期范筑先的爱国情操 读两本同名书《抗日的第八路军》感言 华北抗战和八路军 八路军和新四军反限制斗争的胜利 战役研究 反“九路围攻”和台儿庄大捷的历史思考 1938年羊城遭燹的罪责和教训 1939年中日赣鄂湘战争评述 抗战时期怒江战争的若干思考 抗战时期的中国社会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商业贸易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励精图治 雷霆万钧 春风化雨——抗战时期太行山抗日民主政府对封建会道门的整治 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的整理 华北北部敌占区1943年的饥荒 陈嘉庚笔下的延安和重庆社会 历史不容篡改 中国人的日本观——中国社会研究会第13届年会特别演讲稿 “南京大屠杀事件”论争在日本 历史不容篡改 正确认识日本投降和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的历史价值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目的何在? 日本推出“侵略有理”的新版历史教科书 我的治学道路 我的“治史”道路 我的教学实践与经验 附录 魏宏运:奠基中国现代史研究 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与老黄牛——魏宏运教授的学术之路 开展社会调查,记录中国农村的历史巨变——访历史学家魏宏运教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魏宏运先生访谈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锲斋文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魏宏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06751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4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65.07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