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游园惊梦(白先勇文集第5卷戏剧电影)
内容
编辑推荐

广东省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这一套《白先勇文集》是迄今为止搜集白先勇的作品最完整的一部集子,各种文类都收齐了。小说、散文、论文、戏剧、电影脚本、访问、对谈,统统有,可以说相当全面的呈现了白先勇这些年的文学活动。

本书为文集的第五卷。全书分两辑,第一辑为剧本,第二辑是剧论。

内容推荐

本书为《白先勇文集》的第五卷。全书分两辑,第一辑为剧本,第二辑是剧论。全书共收录了《游园惊梦(话剧剧本)》、《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红楼梦>对<游园惊梦>的影响》、《游园惊梦——小说与戏剧》等内容。

目录

第一辑 剧本

 游园惊梦(话剧剧本)

 玉卿嫂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孤恋花

 最后的贵族(电影文学剧本)

 最后的贵族(电影剧本改编提纲)

 

第二辑 剧论

 《玉卿嫂》改编电影剧本的历程与构思

 香港电台文化组访问白先勇

——谈舞剧《玉卿嫂》及其改编

 《金大班》下片后的话题

 看自己小说上舞台

 《红楼梦》对《游园惊梦》的影响

 游园惊梦

——小说与戏剧

 将传统融入现代

 座谈白先勇的《游园惊梦》

——从小说到舞台剧

 为逝去的美造像

——谈《游园惊梦》的小说与演出

 白先勇与《游园惊梦》

 三度惊梦

——在广州观《游园惊梦》首演

 游园上海,惊梦广州

 白先勇写作年表

试读章节

《游园惊梦》这篇小说是我十几年前在《现代文学》发表的。当时我正着迷于昆曲,又有感于我国传统戏剧艺术之式微,乃创作《游园惊梦》。昆曲兴起于明朝中期,独霸中国剧坛近三百年,经过无数文学家、音乐家及戏剧家的千锤百炼,凝聚成一种最精致最完美的艺术形式。可惜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到了乾隆年间,渐为皮黄取代。民国以来,除了梅兰芳的几出昆曲戏目如《思凡》、《刺虎》、《游园惊梦》等,还能在菊坛一放异彩外,其余大多打入冷宫。记得十余年前初次接触昆曲,立刻震摄于其艺术之精美,复又为其没落而痛惋。当时我正在研究明代大文学家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这一则爱情征服死亡、超越时空的故事,是我国浪漫文学传统的一座里程碑,其中《惊梦》一折,达到了抒情诗的巅峰。由于昆曲《游园惊梦》及传奇《牡丹亭》的激发,我便试图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这两出戏剧的境界,这便是我最初写《游园惊梦》的创作动机。

《游园惊梦》的故事非常简单,是叙述一位昆曲艺人,在一个宴会中,重逢故旧,宴会余兴节目,有人清唱昆曲《游园惊梦》,触发了这位艺人今昔之感。这篇小说的故事性薄弱,着重于抒情与诗意的气氛酿造。这是我写得最辛苦的一篇短篇小说,前后写过五遍。因为头三遍都用传统叙述法,无法写出时空交错的回忆片段,一直到我尝试用意识流的手法,才打破时空限制,将昆曲的节奏与诗意融入小说情节中。可以说,昆曲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灵感泉源。

小说与戏剧的关系,说远也远,说近也近。有些小说只要加些舞台导演,就可以改成很完整的戏剧了,有的小说却绝对无法搬上舞台。狄更斯的小说改成舞台剧及电影都很成功,因为他的小说人物有趣情节热闹,引人人胜。卡缪的《异乡人》搬上银幕,却闷得人昏昏欲睡。好小说家,不一定能写得出好剧本。美国一代宗师亨利·詹姆士尝试写舞台剧,上演到一半,已经有人离场。大师一生引以为憾。英国毛姆的小说,不及詹姆士远甚,但他的剧本,风靡一时,他把他自己一篇小说《雨》改为舞台剧,在百老汇上演,历月不衰。

我的小说《游园惊梦》搬上舞台,却有点出人意料之外。一九七九年八月,香港政府举行首届“中文文学周”,邀请我参加香港小说评选,同时香港艺术中心上演由我小说改编成的舞台剧《游园惊梦》及《谪仙记》。《游园惊梦》是由以香港大学师生为主的“海豹剧团”演出,黄清霞博士导演,编剧大多按照小说原著形式。因为演员不谙昆曲,所以昆曲部分只好用配音,没有完全发挥昆曲的戏剧潜力;但导演手法颇新颖,演员称职,尤其是女主角非常卖力,观众反应热烈,两天都是满场。香港报纸的报导,亦颇称许。我回到台湾,跟台湾文化界的朋友论及此事,大家异口同声都说:“为什么不把《游园惊梦》搬回到台湾来演?”我想想也有道理,自己的文学作品,为什么不拿回来演出,让同胞来品评?当时新象活动推展中心的樊曼侬也在场,我们便一言为定,由新象出面制作。没想到这个计划传出去,马上得到海内外文化人士空前的热烈支持。大家都认为,台湾的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已经达到可以推展舞台剧的阶段,然而戏剧界多年的努力,台前台后各种人员已经有所训练。此时发展戏剧,应该恰逢其时。有了此一信念,我们便开始分头进行工作,为《游园惊梦》的演出而积极筹备。

首先是导演人选。因为《游园惊梦》的演出构想,是将传统融于现代,导演不仅需要精于西方现代舞台,而且对中国传统戏剧,尤其是昆曲,要有一定的修养。这样一位人选实在难寻。我们非常幸运,得到了杨世彭博士的全力支持。杨世彭毕业于台大外文系,赴美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专攻戏剧,执教于夏威夷大学期间,曾训练美国学生演出京戏《乌龙院》,得到全美学生戏剧比赛冠军。赴美京华盛顿甘乃迪中心演出,并由美国公共电视台转播。在美国戏剧界,亚洲人能获此殊荣,得来不易。后杨世彭转到科罗拉多大学戏剧系,曾任该系系主任多年,并主持科州莎士比亚节,每年夏季导演多出莎剧。去年杨世彭应香港政府邀请,赴香港在大会堂演出中文莎剧《驯悍记》。因为演出盛况空前,香港政府聘请杨世彭为艺术主任。杨世彭在百忙中,承担下《游园惊梦》的导演任务,除了他对《游园惊梦》本身产生浓厚兴趣外,也因为他在国外多年,导演过不少西洋戏剧,非常希望将他的经验才华贡献出来,所以才毅然答应挑起导演的重担。我们在旧金山会面,在旅馆里商讨了一整天,两人取得了默契,共同将《游园惊梦》的剧本编了出来。

其次是演员。这个剧本的演员也是非同寻常。两位女主角,除了需要丰富的舞台经验外,一位须会唱昆曲,另一位要唱花衫,而且最重要还需要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一位雍容华贵,一位明艳飞扬。又算我们幸运,找到了卢燕及胡锦,两位女士担任《游园惊梦》的女主角,实在不作第二人想。而且两人一口答应,卢燕将从美国不远千里归来共襄盛举。

新象的主持人许博允对艺术推展的狂热是筹备《游园惊梦》演出的主要动力。他四处奔走集合了国内一流的舞台剧人才,共同支援我们的计划。舞台设计是聂光炎先生,因为剧中需用多媒体来协助剧情发展,舞台设计相当复杂。聂光炎初步的构想是将中国传统的诗、画融入现代设计中,是完全中国的,亦是现代的。届时林怀民的云门舞集亦将拔刀相助。有了这么多文化人士的支持合作,又承中国时报、联合报、皇冠出版社,对这一舞台剧的演出,慷慨予以财务上的援助,我们的筹备计划才得初步成型。

因为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动员了海内外这么多一流文化人才,我们相信七月的观众对我们一定期望甚高,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兢兢业业的如履薄冰,以极谨慎虔诚的心情,全力以赴,来推进《游园惊梦》的演出。我们当然希望演出成功,能够在中国的舞台上写下一个纪录;如果失败了,我相信,这也是一次相当壮烈的艺术冒险。

P240-242

序言

广东省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这一套《白先勇文集》是迄今为止搜集我的作品最完整的一部集子,各种文类都收齐了。

小说、散文、论文、戏剧、电影脚本、访问、对谈,统统有,可以说相当全面的呈现了我这些年的文学活动。比较特殊的是,这个集子也收入了两本分析评论我作品的著作:欧阳子的《王谢堂前的燕子》以及刘俊的《悲悯情怀》。

欧阳子是我在台湾大学外文系的同学,当年我们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这本杂志持续出刊达二十多年,我的短篇小说大部分发表于《现文》,而我又常常与欧阳子讨论文学创作的问题,因此,她对我写小说的心路历程可谓了如指掌,在七十年代中期欧阳子终于写下了《王谢堂前的燕子》这部评论《台北人》的精心杰作。欧阳子自称这是一本《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事实上,这是欧阳子全面深入探讨《台北人》主旨涵义及小说艺术的一部论述巨著。欧阳子本身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分析小说家,深谙小说创作原理,在这本论著中,她采用了当时西方学术界影响至巨的“新批评”(New Crificism)方法,扣紧文本,由微观人手,从字里行间,解读出小说背后历史文化的宏观意义,《台北人》一共由十四篇短篇组成,欧阳子每篇都从不同的观点切入,层层剖析,将埋伏在小说写实架构最底层的象征内涵,挖掘出来。大陆美学评论家余秋雨教授在一篇论《台北人》的文章中曾如此称赞欧阳子这部书:“用心之细,联想之妙,让人叹为观止”。我也有同感。犹记当年,每读到一篇欧阳子评析《台北人》的这一系列论文时,就不禁感到一阵意外的惊喜,她能洞悉作者朦胧幽微,下意识中的创作动机明察秋毫,一一剖解,而又能解说得如此精微周到。叹服之余,我亦不禁庆幸,《台北人》终于有了解人,觅得知音。

《悲悯情怀》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刘俊撰写的一本“白先勇评传”,我的童年是在大陆度过的,但我的作品却都在海外台湾美国完成,时空的阻隔,大陆的读者与批评家对我作品的反应,令我十分好奇与关注。刘俊教授这本《悲悯情怀》让我看到了大陆学者对海外台湾作家异中有同的特殊视野。刘俊教授这部著作用功甚深,立论精辟,而态度又是出奇的包容。我很高兴,刘俊教授允许将《悲悯情怀》收在文集中,对我的小说创作的阅读,起了导航的作用。

这部文集,是由中山大学王晋民教授主编的,王晋民教授是第一位将我的作品引介给大陆读者的“功臣”。我非常感谢他替这部文集撰写的长序。执行编辑詹秀敏女士也为这部集子花费了惊人的心血,在这里,我要特别谢谢她。

2000年1月31日

书评(媒体评论)

白先勇才气纵横、不甘受拘;他尝试过各种不同样式的小说,处理过各种不同类型的题材。难得的是,他不仅尝试写,而且写出来的作品,差不多都非常成功。

——欧阳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游园惊梦(白先勇文集第5卷戏剧电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先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5193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5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0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5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