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超越新闻(2008抗风雪中的广州传媒)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那些经常报道采写别人的新闻工作者,在这本书里,成了被报道的主角。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在刚刚过去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广州抗灾救灾保春运的斗争中,他们打了一场漂亮的新闻之战,在广州的新闻史上写下了感人而壮丽的诗篇。

内容推荐

2008年春节前夕,冰雪漫天而来,持续时间之久、覆盖地域之广、严重程度之强历史罕见,郁郁葱葱的南国家园蓦然变成了白茫茫的冰封世界,一场由冰雪引发的大灾难突袭而至。雪灾袭来时正是春运高峰期。春运工作面临巨大困难和严重威胁。特别是广州火车站地区,由于铁路运输受阻,造成数百万旅客滞留,形成空前险峻的公共安全危机。广州新闻工作者深入抗灾救灾和春运最艰苦、最危险的第一线,昼夜奋战,采写了大量导向正确、主题鲜明、生动感人的优秀新闻作品。在半个月时间里,采写刊播新闻、评论、专题、信息2023篇,图片1492幅,准确报道了春运动态,全方位反映了广州春运和抗灾救灾斗争的艰难历程,及时传达了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和返乡外来工的亲切关怀,真实记录了奋战在抗灾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公安民警、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不畏艰难困苦、连续作战的动人事迹,热情讴歌了党政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生动情景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为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化解危机,战胜困难,夺取抗灾救灾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目录

引子 广州传媒的2008之春

上篇 媒体的超越

 第一章 今夜暴风雪

 第二章 奔赴冰雪线

 第三章 三大传媒全线出击

 第四章 告诉老百姓真相

 第五章 记者故事

 第六章 聚焦火车站:心有千千结

 第七章 采访温总理

下篇 超越的媒体

 第八章 平安是对家人最深切的爱

 第九章 号外!号外之外

 第十章 面对《饥饿的小女孩》

 第十一章 “第三只眼睛”

 第十二章 经典的定格:镜头下的“四个大兵”

 第十三章 超越中的升华

尾声 如果灾难明天重来

试读章节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不变的情结。谁也不曾想到,它竟成为一场出乎意外的“劫难”。“每逢佳节倍思亲”,漫天冰雪可以封住铁路、公路和机场,却封不住一颗火热的归家之心。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渴望回家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固执地挺立在雨雪之中,手中紧紧握着一张票,焦急地看着无数晚点和被取消的班次;一天、两天……有人开始昏倒,焦虑和失望的情绪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10万人、20万人……滞留的人潮有增无减,一场抗击暴风雪的战斗箭在弦上,刻不容缓地打响。

作为南北交通之枢纽,铁路运输受阻导致广州火车站旅客大量滞留。其态势之危急、情况之复杂、涉及人员数量之庞大,都创下了历史之最:从2008年1月26日至2月5日这11天,广州火车站共疏导、转移和安置旅客达350余万人次。

广州,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南方大都市、这座罕见下雪的英雄城市,这一次却意外地因为冰雪灾害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铁路部门能够动用的力量已经全部动用上了。

警察、武警、军队、志愿者紧急出动。

中央及省、市领导坐镇指挥。

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广州。

这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斗,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

整个战斗过程中,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打砸抢烧事件,没有发生群死群伤事件,最终取得了春运安全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温家宝总理所希望“让大家回家过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这场雪灾,考验了中国社会的危机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考验了中国南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运转能力,也考验了新闻媒体的行动力。

广州,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当代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古往今来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广州地区媒体在全国举足轻重。这里有广告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有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有最具实力的报业集团……

在这个面向世界的窗口,从“山西黑煤窑”到“华南虎假照”、从“许霆案”到“冰雪灾害保春运”……每一个洗礼普罗大众、让心灵颤抖的重大新闻事件,都会看到广州传媒人的靓丽身影。

读者阅读本书后就会发现,广州传媒以他们的勇气、良心和智慧,对冰雪灾害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报道,将公民的知情权与媒体的职责、政府的公信力紧密衔接,成为新闻的经典成功范式。

2008年的冰雪灾难,时哉运哉。我们的传媒精英凭借这方恢弘的舞台,背衬南国明媚的天空,镀上了美轮美奂的时尚金色。中国的传媒,在这里,在这场灾难的春季,张开双臂拥抱全人类共享的先进新闻理念。犹如滚滚春潮,冲开了思想的堤坝,荡涤了灵魂的尘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新闻媒体是时代的传播者。广州地区新闻媒体,有的发挥党报优势,安定民心;有的连线最真实的现场;有的各部门协同,以多种形式抗灾安民;有的利用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春运信息。新方法,新举措,新思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迎着明媚的春光茁壮成长。

新闻是时代的新闻,也是大众的新闻。处于灾难核心中的广州地区媒体,紧急行动起来,深入到广州火车站滞留的人群中,深入到断电断水的京广大动脉,深入到冰雪封锁的京珠高速路,及时地提供了真实准确的雪灾第一手信息。

李希光、赵心树所著的《媒体的力量》中说:“现代媒体不仅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而且还有能力通过事实和信源的选择及有倾向性地提供信息和观点,影响公众在某个突发事件或重大问题上采取的立场。”  正是媒体的力量,协助党和政府沉着应战,作出迅速有效的决策;

正是媒体的力量,让出行的旅客准确地了解交通信息,顾全大局地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

正是媒体的力量,让普通的市民了解灾情,纷纷捐款捐物,帮助滞留旅客渡过难关;

在这次抗击冰雪灾害报道中,广州舆论的先锋队,呼唤理性,再现本真,追求美好,捍卫公义,鞭挞丑恶,打了一场漂亮仗,也为自身赢得了公信力和影响力。

有媒体记者回顾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记者编辑主动放弃休假,要求坚守采编工作第一线;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广告商不停地追加公益广告,而我们不得不将新闻版面改了又改;从来没有见过,从中央到地方宣传管理部门,一致给予媒体如此高度的鼓励和赞扬。”

春回大地,短暂的寒流并不能阻止春天的到来。

灾难过去,春天般温暖的情怀已成为我们永远的铭记。

珠江奔涌,直济沧海。广州传媒,承载着春天的梦想,奔赴远方!

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总有一些情感令人感慨万千,总有一些情节让人泪流满面……P2-4

序言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那些经常报道采写别人的新闻工作者,在这本书里,成了被报道的主角。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在刚刚过去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广州抗灾救灾保春运的斗争中,他们打了一场漂亮的新闻之战,在广州的新闻史上写下了感人而壮丽的诗篇。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各省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广州的经济社会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尤其是春运工作,也因此而面临巨大困难和严重威胁。特别是广州火车站地区,由于铁路运输受阻,造成数百万旅客滞留,形成空前险峻的公共安全危机。广州新闻工作者深入抗灾救灾和春运最艰苦、最危险的第一线,昼夜奋战,采写了大量导向正确、主题鲜明、生动感人的优秀新闻作品。在半个月时间里,采写刊播新闻、评论、专题、信息2023篇,图片1492幅,准确报道了春运动态,全方位反映了广州春运和抗灾救灾斗争的艰难历程,及时传达了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和返乡外来工的亲切关怀,真实记录了奋战在抗灾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公安民警、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不畏艰难困苦、连续作战的动人事迹,热情讴歌了党政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生动情景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为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化解危机,战胜困难,夺取抗灾救灾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在这场抗灾救灾的人民战争中,广州新闻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参加战斗。他们是战士,具有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敢于牺牲、冲锋陷阵的英勇斗争精神,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总能看到记者们的身影。灾情就是命令,火线更见精神,他们把饥饿、寒冷、困倦甚至伤病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阐释了“铁肩担道义”的媒体人责任。他们是志愿者,在常规信息传播无效、信息受阻的紧急情况下,他们磕磕绊绊地艰难穿行于广州火车站广场密不透风的人群,将数十万份号外《春运服务紧急指南》特刊,一份一份免费送到旅客手中,使滞留旅客第一时间掌握春运与灾情信息,以及政府的措施办法。他们是传媒人,没有满足于完成一般的新闻报道,而是把对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社会防灾减灾能力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并进而把对生态环境、人类生存状态、发展模式、民生,特别是外来工的生存状态等相关重大问题的探讨,体现在深度报道之中。广州新闻工作者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灾害面前,创造了现代新闻工作的成功范式。他们迅速反应,主动出击,日夜坚守,把真相告诉老百姓,以勇气、良心和智慧,将公民的知情权与媒体的采访权、政府的发布权亲密链接,以超常的组织策划,显示出政治家办报办台的能力和素养;以卓越的团队优势,彰显了主流媒体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出色表现,铸造了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新闻工作者群像。

对于广州新闻工作者来说,这是一场特殊的新闻大战,也是一场自我提升之战。我们在这本书中欣喜地看到,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不仅创造了奇迹,而且锻造了精神。这是一种临危不惧、攻坚克难的无畏精神,这是一种科学决策、沉着应对的理性精神,这是一种服从大局、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理解包容、同舟共济的和谐精神。几十年不遇的冰雪灾害终归是暂时的,崇高精神境界却是永恒的。这些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岭南文化的内在精华,承继交融,相互辉映,为新时期广州人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必将成为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激励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广州新闻工作者在面对这次抗冰灾的严峻考验中,还表现出新闻人的责任感。这包括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忙而不添乱的角色,关注命运的情怀。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在关键时刻始终铭记政治家办新闻媒体的宗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只有牢牢坚持“三贴近”原则,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使新闻作品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只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和高效的指挥调度,才能使我们的新闻工作队伍步调一致,呈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只有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做大做好主流新闻,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的心声,得到党和人民的充分信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产品”。广大新闻工作者也要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坚持与时代共脉搏,与人民共命运,自觉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向人民群众学习,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生活源泉中去”。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寻找精神力量,在火热的斗争中寻找灵感。以我们的新闻作品使人民群众感奋起来,团结起来,推动历史的前进。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

广州市委书记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朱小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超越新闻(2008抗风雪中的广州传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哲夫//管智坚//刘长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17616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2
18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1: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