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总裁的智慧(2中国顶级CEO演讲录)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需要企业家的时代。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实现民主法制、社会整体进步的需要。这种需求已经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感受到这种缺位所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你想成为一个好总裁吗?你想学会如何做好企业的总裁吗?那么就来读一读本书吧!它将告诉你成功的中国顶级CEO是如何做的!

本书是《总裁的智慧》系列之一的《中国顶级CEO演讲录2》。

内容推荐

做企业最难的是抵抗“高利润的诱惑”。就是你只有10亿的资产。怎么能做需要七八十亿的事呢?但是,厚利当前,人往往都控制不住自己,总想着要跨大步。

一个企业最好的竞争力是最卓越地执行任务,而卓越的执行,一个是靠流程,另一个是靠班子的建设,也就是人才的发展。

本书告诉你中国的顶级CEO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目录

1 成功企业家的素质

 柳传志 企业家应有的素质

 延伸阅读一 柳传志给杨元庆的信

 延伸阅读二 柳传志看诸葛亮

 牛根生 如何做好一名总裁

 延伸阀读 牛根生管理语录

 冯仑 企业家钱以外的能力

2 企业发展的思考

 李东生 鹰的重生

 延伸阅读一 李东生经典语录

 延伸阅读二 鹰的重生(二)

 延伸阅读三 鹰的重生(三)

 马云 上市后没有变牛

 延伸阅读 马云经典语录

 俞敏洪 新东方的未来和发展

 延伸阅读 办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

 冯仑 中国民营企业的野蛮生长

 任正非 18年华为没有1项原创发明

 周厚健 忧患与挑战:海信的下个五年

 延伸阅读 周厚健经典语录

 徐少春 中国企业有个性才能发展

 延伸阅读  徐少春经典语录

 黄光裕 国美品牌与国际化经营

 延伸阅读 黄光裕经典语录

 鲁冠球 磨刀不误砍柴工

 延伸阅读 鲁冠球经典语录

3 人才与员工管理

 李开复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延伸阅读 李开复经典语录

 张瑞敏 由赵云、吕蒙想到常胜和成长

 延伸阅读 张瑞敏经典语录

 牛根生 最佳雇主:让员工“51%给自己干”

 任正非 直面员工忧郁症

 任正非 致新员工书

 刘积仁 经营你的人力资本

 延伸阅读 刘积仁经典语录

4 企业竞争力提升

 牛根生 强·大·强大

 延伸阅读 牛根生谈企业竞争优势

 唐骏 企业关键核心是资本的竞争

 延伸阅读 唐骏经典语录

 任正非 创业创新必须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

5 危机意识与变革

 郭为 伟大的企业在困境中成长

 延伸阅读 郭为经典语录

 任正非 华为的冬天

 延伸阅读 北国之春

 任正非 迎接挑战,苦练内功,迎接春天的到来

试读章节

内部选拔可能更对企业有感情,更会产生负责任的心理。应该讲企业家和经理人之间按我的说法没有截然的区别,很明显内部选拔比较外来的就更具有企业家的色彩。说到这,我又想再说一下,媒体在去年评优秀企业家,杨元庆、郭为都在企业家的行列,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不是为企业利益负责,具有事业心的领导人,我认为他们不是企业家,但是为什么要说一说?因为这种分法对我们不利,我们是希望把联想和神州数码办成百年老店,如果我们的员工以为是跟着经理人走,那么我觉得凝聚力小的多,企业未必能做到基业常青;如果联想和神州数码做大,做成规模企业,分析原因的时候,我觉得接班人选择条件之中有一条要有事业心,就是要有企业家素质的人担任,这是很重要的一条,这是专门下工夫的,我觉得对深远考虑应该是一个否定,所以觉得因为这个要说一说。

总之以我们这种定义,企业家和经理人之间是没有截然区分的。有的比如说按有没有股份来分的话,还有股份占多大,我大概占l%左右,到底是股东还是不是股东,这里有一个比例的问题。另外我看张维迎教授写的一篇文章,是企业家和经理人的信任问题,你的定义是企业家是企业的创办人,创办人是企业家,不是创办者只能是管理者,这一点我不同意,如果这样像GE的杰克·韦尔奇也只能是经理者,像沃尔森也应该是经理人,我觉得是我的定义更符合实际一点。

下面我想谈主要的正题,形成企业家能力的要素是什么?

第一点,企业家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只有理想层次越高的才是企业家。这个曲线底下根部往上走的那一块应该是很粗的,就像所有企业初创的原因都是一样,像我为了温饱,为了自身价值能够实现,大多数都是为了这个,全中国有200多万私营企业都是这样,达到温饱就横拐;有的达到温饱就往上走,买了捷达车或者是富康车,有的达到这点就拐了;有的还继续往上走,买奔驰车。越往上走越是追求,精神的追求吸引真正的企业家,真正的企业家可能更加重视精神。比如说为社会的责任,甚至民族情结等等,都会趋使你往高走。因此企业家本身,我认为大的企业家,我认为都是英雄主义者,不管是个人主义还是英雄主义都不谈,可能都是精神在起作用。但是往上走是代价、是风险,是付出,也可能是机会,也可能能力的原因上不去就掉下来,可能连低水平的层次都保不住这完全有可能,这就是大多数不肯向上的原因,或者是很多人宁愿在大的企业担任经理人,担任经理等等,往上走还要冒风险,这是第一个问题。企业家领导能力第一要素就是要有抱负,要有理想,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不是有理想,干保险的人都能当成优秀企业家?肯定不是这样,仅有愿望不行,还要有能力。这是什么能力?我简单说把所有能力合在一起,称为学习能力。学习能力表示什么?我做企业的时候,我从科学院出来,企业由小到大,业务上的事情全不懂,要学会怎么采购,怎么做生产,怎么做销售,怎么做市场,怎么做服务,先把饭吃到嘴,要把业务稳定,这本身肯定需要学习,但是这些稳定以后,以为行了,其实后面的事就来了。有很多作家和记者写到,说企业五年到十年要有大的振动,这是一个规律,产生规律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说一个企业,像我们开发的时候,有的企业开发了这样和那样的产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淘汰了,那是企业家本身没有做好战略准备,没有为锅里的饭做准备,这时候就出事了,为这个事出事的不占少数,这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企业初办的时候培训了很多员工,这些员工逐渐熟悉了企业的业务,但是企业的待遇,企业的经营方式没有改变,这些人就心生不满,而企业领导人不知道,就大规模跳槽,就立生振动。还有IT、家电领域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能力,企业管理者没有能力把成本不断下降,或者是没有开发商的投入,使毛利润不断提高,这时候企业也会遇到大的振动,这些问题怎么处理,在不同的阶段,其实就是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总结,然后要折腾,要改革,要创新,要变动,这种能力本身,我把它总结,全称为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不容易在哪?既要知道企业内部的情况,同时还要知道行业的情况,甚至要知道地域、世界的政治、经济情况,刚才我讲变革时代的领导力不好讲,花十分二十分讲不明白,但是还要讲,要开会总结,再把企业变动、调整创新、制定新的战略,这些都是学习能力。那么说到这,什么样的人能成功,什么样的人属于学习能力强呢?

我在这里总结了两点:

就是我刚才说企业家第一要有远大的抱负,第二要学习能力强。什么是学习能力强?就是肯向别人学习,这个话听起来简单,但承认别人学习能力强就是否定自己,向别人学习,但是企业家不好向别人学习,因为企业家领导的欲望非常强,主宰、自尊心非常强,在这样的强的情况下认真否定自己,去进行学习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举一个例子,毛主席非常伟大,1958年庐山会议的时候,中国的大跃进应该赶快停止,彭德怀的话刺耳了,但是还继续委任,其实企业家要克服自己的面子,向真理靠近,否定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觉得第一件事情就是说他要有矛盾的两种特质,肯努力学习,还要有领导的欲望。

第二条要会学习。会学习是指要抓住主要矛盾,理出头绪,善于归纳,每打一仗都知道赢在哪,败在哪,所以联想强调是能干会说,说本身不是表达能力多强,而实际上是与把各种边界条件都说出来,所以这是聪明变成智慧。第一是肯学,第二是能学。所以管理学家经常有这种说法,说优秀的企业家是先天的,他们老这么说,我们就得琢磨,什么地方是先天的?我琢磨完了我觉得也许有道理。有三条是先天的能力。P3-5

后记

这是一个需要企业家的时代。“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核心理念”。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中国成长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家,他们带领中国企业探索出了一条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企业家的强大力量和独特智慧。

中国企业家们,正在褪去浮躁和喧嚣,一步步走向理性和成熟。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主动参与到经营智慧传承的行列,他们登上不同的讲坛发表充满激情的演讲,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授给更多希望或正在创业的年轻人及企业经营管理者,用实际行动带动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让我们对这些在全球化与本土市场一线拼搏的中国优秀的企业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构筑一所没有围墙的商学院”是《总裁的智慧》项目组编辑精神的灵魂所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商学院”把目光聚焦在这批堪称中国顶尖的cEO、企业家们身上,将他们充满睿智的演讲与文章集结出版,让读者“零距离”聆听他们的创业思路、经营策略、管理理念、战略思维与商道真经,分享他们做人与做事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曾经的失败教训。

在某种意义上,《总裁的智慧》系列图书弥补了当今中国企业界与商界的一个空白,它将中国企业(家)二十多年的管理实践与经营智慧大规模、集体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在业界尚属首次,具有“传承商道智慧”的知识积累意义,这是我们项目组成员愿意“为之辛苦为之累”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积极致力于为读者构筑极具开放性的学习平台,也希望能得到更多企业家、总裁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与支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构筑这所没有围墙的商学院”是我们项目组最大,的心愿。

《总裁的智慧》系列图书是上至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政府官员,下至职业经理人、部门主管、员工、创业者、生意商人和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的经营管理智慧解读,希望我们都能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商学院”中汲取强大的企业家精神力量与睿智的商道智慧,有所启发,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中国的强大与富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企业家的不懈努力,希望我们的读者中能产生出新一代的企业家,参与全球经济舞台的角逐与竞争。

《总裁的智慧》系列图书在选编过程中,得到了各界人士、若干师友的热情关心和有力支持,并得到了相关企业总裁办、公关宣传部门的鼎力支持与积极合作。同时,我们在此也对积极举办各种论坛活动并推动中国企业家登上讲坛宣讲智慧的各媒体与高校,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另外,《总裁的智慧》系列图书在选编过程中,查阅、参考了与这些中国企业家演讲文章、语录等相关的大量的文献和作品,部分精彩文章未能(正确及时)注明来源及联系版权拥有者并支付稿酬,希望相关版权拥有者见到本声明后及时与我们联系(zongcaizhihui@126,com),我们都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向版权拥有者支付稿酬。在此,深深表示歉意与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最后,感谢《总裁的智慧2》的项目成员:刘良兴、赵英芬、王其雕、徐小有、张秀荣、周智海等人,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与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总裁的智慧》项目组

2008年8月

书评(媒体评论)

真的想做好总裁,首先要把人做好,因为总裁是带人的。如果带不好人,你的总裁再费力、再费劲也做不好。

——蒙牛乳业集团董事长 牛根生

我们说上市就像我们的加油站,不要到了加油站,就停下来不走,还得走,继续走。

——阿里巴巴集团CEO 例东生

《鹰》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不良的习惯和传统彻底抛弃,可能要放弃一些过往支持我们成功而今天已成为我们前进障碍的东西。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

——TCL集团公司大呢感市长兼总裁 李东升

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斗志,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斗志,那些事情才难以做到。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 张瑞敏

做企业最难的是抵抗“高利润的诱惑”。就是你只有10亿的资产。怎么能做需要七八十亿的事呢?但是,厚利当前,人往往都控制不住自己,总想着要跨大步。

——万向集团董事长 鲁冠球

我做事的习惯是,方向一旦明确,一般有三成把握我就去做。我要求速度,尽快实施。我不会花三个月来谋划。把规划书的标点都改清楚。

——国美集团董事长 黄光裕

一个企业最好的竞争力是最卓越地执行任务,而卓越的执行,一个是靠流程,另一个是靠班子的建设,也就是人才的发展。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CEO 郭为

我们一定要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是要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任正菲

企业经营有什么技巧?我的理解是,如果企业经营存在技巧的话,就在于如何把近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统一起来。稳健经营是发展的关键,但稳健经营既不是保守,更不是冒进,而是未雨绸缪。一个好的企业应在未雨绸缪中。兼顾企业近利与发展的统一。

——海信集团董事长 周厚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总裁的智慧(2中国顶级CEO演讲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总裁的智慧项目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72964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3
丛书名
印张 15.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5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