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雁字回时--中国现在才女浓情美文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的烟云,她们看过;艰辛的人生,她们走过;太多的悲欢离合,她们品味过。正是如此,她们的文字才能够将世事用奇异的色彩和悲切的哀婉叙述出来,真实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享受到这丰厚的精神盛宴。

内容推荐

她们是现代文学史上一道道亮丽夺目的风景,她们用浪漫、反叛、才华横溢和歌哭言笑的文字,记录了一段段真挚动人的情感,她们在朋党如水的夜幕下,哀婉叙述着亲情与性情……

目录

九一八致弟弟书

别后

父亲的绳衣

我的童年(节选)

初冬

怀念姊妹家庭

海上

祖父死了的时候

我的父亲

离家的一年

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母亲

母亲

家族以外的人

我的祖父

最早的艺术冲动(节选)

饿

梦呓

我入了贝满中斋

莎菲女士的日记(节选)

我所见于诗人朱湘者

欧罗巴旅馆

县宣传部长章品——节选《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李妈——节选《童年琐忆》

父亲的“野”孩子

曼丽

马伯乐(节选)

六一姊

杜晚香

相片

哑子伯伯的“古听”

试读章节

可弟:

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

世事恍恍惚惚的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那时间短到如何程度,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

记得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离开家的时候,那一天的早晨你还在大门外和一群孩子们玩着,那时你才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你什么也不懂,你看着我离开家向南大道上奔去,向着那白银似的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你连招呼都不招呼,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

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有时写信给我,因为我的漂流不定,信有时收到,有时收不到。但在收到信中我读了之后,竟看不见你,不是因为那信不是你写的,而是在那信里边你所说的话,都不像是你说的。这个不怪你,都只怪我的记忆力顽强,我就总记着,那顽皮的孩子是你,会写了这样的信的,会说了这样的话的,哪能够是你。比方说——生活在这边,前途是没有希望,等等……

这是什么人给我的信,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但心里边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为我总有一个印象,你晓得什么,你小孩子,所以我回你的信的时候,总是愿意说一些空话,问一问家里的櫻桃树这几年结樱桃多少?红玫瑰依旧开花否?或者是看门的大白狗怎样了?关于你的回信,说祖父的坟头上长了一棵小树。在这样的话里,我才体味到这信是弟弟写给我的。

但是没有读过你的几封这样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离得你远了,从前是离着你千百里远,那以后就是几千里了。

而后你追到我最先住的那地方,去找我,看门的人说,我已不在了。

而后婉转的你又来了信,说为着我在那地方,才转学也到那地方来念书。可是你扑空了。我已经从海上走了。

可弟,我们都是自幼没有见过海的孩子,可是要沿着海往南下去了,海是生疏的,我们怕,但是也就上了海船,飘飘荡荡的,前边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也就往前走了。

那时到海上来的,还没有你们,而我是最初的。我想起来一个笑话,我们小的时候,祖父常讲给我们听,我们本是山东人,我们的曾祖,担着担子逃荒到关东的。而我们又将是那个未来的曾祖了,我们的后代也许会在那里说着,从前他们也有一个曾祖,坐着渔船,逃荒到南方的。

我来到南方,你就不再有信来。一年多又不知道你那方面的情形了。

不知多久,忽然又有信来,是来自东京的,说你是在那边念书了。恰巧那年我也要到东京去看看。立刻我写了一封信给你,你说暑假要回家的,我写信问你,是不是想看看我,我大概七月下旬可到。

我想这一次可以看到你了。这是多么出奇的一个奇遇。因为想也想不到,会在这样一个地方相遇的。

我二到东京就写信给你,你住的是神田町,多少多少番。本来你那地方是很近的,我可以请朋友带了我去找你。但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一个国度的人了,姐姐是另一国的人,弟弟又是另一国的人。直接的找你,怕与你有什么不便。信写去了,约的是第三天的下午六点在某某饭馆等我。

那天,我特别穿了一件红衣裳,使你很容易的可以看见我。我五点钟就等在那里,因为我在猜想,你如果来,你一定要早来的。我想你看到了我,你多少喜欢。而我也想到了,假如到了六点钟不来,那大概就是已经不在了。

一直到了六点钟,没有人来,我又多等了一刻钟,我又多等了半点钟,我想或者你有事情会来晚了的。到最后的几分钟,竟想到,大概你来过了,或者已经不认识我,因为始终看不见你,第二天,我想还是到你住的地方看一趟,你那小房是很小的。有一个老婆婆,穿着灰色大袖子衣裳,她说你已经在月初走了,离开了东京了,但你那房子里还下着竹帘子呢。帘子里头静悄悄的,好像你在里边睡午觉的。

半年之后,我还没有回上海,不知怎么的,你又来了信,这信是来自上海的,说你已经到了上海,是到上海找我的。

我想这可糟了,又来了一个小吉卜西。

这流浪的生活,怕你过不惯,也怕你受不住。

但你说:“你可以过得惯,为什么我过不惯。”

于是你就在上海住下了。

等我一回到上海,你每天到我的住处来,有时我不在家,你就在楼廊等着,你就睡在楼廊的椅子上,我看见了你的黑黑的人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慌乱。我想这些流浪的年轻人,都将流浪到哪里去,常常在街上碰到你们的一伙,你们都是年轻的,都是北方的粗直的青年。内心充满了力量,你们是被逼着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地方,你们都怀着万分的勇敢,只有向前,没有回头。但是你们都充满了饥饿,所以每天到处找工作。你们是可怕的一群,在街上落叶似的被秋风卷着,寒冷来的时候,只有弯着腰,抱着膀,打着寒颤。肚里饿着的时候,我猜得到,你们彼此的乱跑,到处看看,谁有可吃的东西。

在这种情形之下,从家跑来的人,还是一天一天的增加,这自然都说是以往,而并非是现在。现在我们已经抗战四年了。在世界上还有谁不知我们中国的英勇,自然而今你们都是战士了。

不过在那时候,因此我就有许多不安。我想将来你到什么地方去,并且做什么?

那时你不知我心里的忧郁,你总是早上来笑着,晚上来笑着。似乎不知道为什么你已经得到了无限的安慰了。似乎是你所存在的地方,已经绝对的安然了,进到我屋子来,看到可吃的就吃,看到书就翻,累了,躺在床上就休息。

你那种傻里傻气的样子,我看了,有的时候,觉得讨厌,有的时候也觉得喜欢,虽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

你走了,你的眼睛不大看我,我也没有同你讲什么话。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了院里,你就走了。那时我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愿意让你走,还是不愿意。只觉得恍恍惚惚的,把过去的许多年的生活都翻了一个新,事事都显得特别真切,又都显得特别的模糊,真所谓有如梦寐了。

可弟,你从小就苍白,不健康,而今虽然长得很高了,仍旧是苍白不健康,看你的读书,行路,一切都是勉强支持。精神是好的,体力是坏的,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因为你的心里充满了诱惑,你的眼里充满了禁果。

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因为我的心里充满了微笑。虽然我给你的信,你没有收到,我也没能看见你,但我不知为什么竟很放心,就像见到了你的一样。因为你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于是我就把你忘了。  但是从那以后,你的音信一点也没有的。而至今已经四年了,你到底没有信来。

我本来不常想你,不过现在想起你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信。

于是我想,这都是我的不好,我在前边引诱了你。

今天又快到九一八了,写了以上这些,以遣胸中的忧闷。

愿你在远方快乐和健康。

P1-4

序言

伴随着婉约细膩的古代才女的浅吟低唱,沉湎于书墨余香的你有没有在某个瞬间,想起几乎被我们淡忘的近代才女?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这首小诗,像是一首难忘的歌,始终回荡着优美的旋律,甚至是带着淡淡的忧伤,就是那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所表达出的情感也不过如此。亲情啊,就是一种倾尽最后一丝力气,完成对下一代生命的守护的力量,这种护犊情深之举使一个普通生命焕发出夺目异彩。

这就是人类最伟大而永恒的亲情。不同时代的文人,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叙述方式,写着同样令人感动的亲情。前朝文人墨客如是,近代才子佳人亦是。

说起近代才女,可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张爱玲、三毛,读得多的也是这两个人的作品。但近代才女却不仅仅是这两个,还有才华横溢却年仅31岁便香消玉殒的萧红;“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与才子徐志摩轰轰烈烈地相爱却惨淡收场、才貌双全的陆小曼;自比狡兔三窟的孟尝君、灵魂却无处安放的庐隐;善于发现,有“学术界福尔摩斯”之称的苏雪林;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的石评梅;与波澜壮阔的20世纪同行、满是爱心的冰心;红色政权里闪亮的一颗星辰丁玲……

她们兰心意质、率真勇敢;她们细腻敏感、柔情似水。品读她们的文字,仿若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她们的世界,那里展现的是一幅与当今截然不同的画卷。

《雁字回时》一书是围绕着亲情和性情这两个主题,精心挑选的这些才女们的佳作合集而成。亲情是母亲灯前的白发,每一根都在对儿女的期待里被时光无情地染白。“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雁书归来的那一刻,月光如水,发白如霜。千年的惆怅与哀愁,千年之后的才女们情依旧,词不同。非性情中人,难以写文。“才女,一个悲凉而美丽的手势!”从这个手勢,我们看到了她们遗世独立的个性,品评着她们正直率真的情感,欣赏着她们曼妙的美文。

历史的烟云,她们看过;艰辛的人生,她们走过;太多的悲欢离合,她们品味过。正是如此,她们的文字才能够将世事用奇异的色彩和悲切的哀婉叙述出来,真实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享受到这丰厚的精神盛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雁字回时--中国现在才女浓情美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评梅//丁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19685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