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译本)/企鹅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莎士比亚在运用这个诗体时,极为得心应手,主要表现为语汇丰富、用词洗练、比喻新颖、结构巧妙、音调铿锵悦耳。而其最擅长的是最后两行诗,往往构思奇诡,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点睛之作,又自成一联警语格言。

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

内容推荐

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发源于意大利,流行于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陆。其语句整齐、短小精悍、格律严谨、富于音乐效果,内容以歌咏爱情为主。16世纪中叶传入英国,不久便风行于英国诗坛。

莎士比亚是英国十四行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打破原有诗体的惯例,独树一帜,被称为“莎体”。《十四行诗》以吟咏缠绵悱恻、坚定执著的爱情为主,被誉为“爱情圣经”,在莎士比亚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试读章节

我们要美丽的生灵不断蕃息,

能这样,美的玫瑰才永不消亡,

既然成熟的东西都不免要谢世,

娇嫩的子孙就应当来承继芬芳:

但是你跟你明亮的眼睛结了亲,

把自身当柴烧,烧出了眼睛的光彩,

这就在丰收的地方造成了饥馑,

你是跟自己作对,教自己受害。

如今你是世界上鲜艳的珍品,

只有你能够替灿烂的春天开路,

你却在自己的花蕾里埋葬了自身,

温柔的怪物啊,用吝啬浪费了全部。

可怜这世界吧,世界应得的东西

别让你和坟墓吞吃到一无所遗!

译解

据传统的解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至126首,是献给一青年男子的;第127至152首是献给一黑肤女郎的。我们也可以怀疑这种解释。

“译解”里用“爱友”一词即意味着不一定指男性,可以指朋友(男性),也可以指情人(女性)。“爱友”也不一定限于指某一固定的人。在有些篇章里,假定对方为男性比较讲得通,如开头的若干首,特别是第3、第20首以及第40-42首等。

这首诗里诗人对爱友说:“美的东西老了都要死,须得子孙来承继那美。但你跟自己的美(‘明亮的眼睛’)结了亲,也就是说,你只靠自己,只欣赏自己的美,来维持自己的美,而不靠别人,不同别人结婚,不让子孙来承继美,这,固然维持了你的美,同时却与自己为敌,因为你不跟别人合作,你的美将不能留传后世。你名为吝啬,实则浪费;好像温柔,其实顽固。请你为世界设想,结婚吧,这样,你的美就能由子孙来传给世界。否则,你就等于毁灭了世界应得的东西,因为你的美是世界(人类)应当继承的东西呀!”

在诗人看来,他的朋友的美质不应是仅属于他个人的,而应当属于世界,属于人类。这里,莎翁的思想同“不教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接续香火”毫无共同之处。后者的着眼点在祖宗,前者的着眼点在后代。一个是向后看,一个是向前看。莎翁把独身主义同自私联系起来,正是由于他着眼于人类的未来。

P2-3

序言

1609年,四十五岁的莎士比亚,已经创作了很多令他名声鹊起的剧作,这一年,一本题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首次出版》的小书,出现在伦敦的威廉·埃利和约翰·赖特书店里。詹姆士一世时代的伦敦人,走出教堂,花上几便士,就可买到这本含有154首十四行诗和一首题为《爱人的怨诉》的长诗的书。

显然,这本书的第一组即前126首诗,是写给一个俊美的年轻男士的。很明显,这些诗里面所关注的东西是多样的,有贵族气质,生育后代,性的背叛,诗歌,绘画,化妆以及时间的劫掠一切的力量等。这组诗以那首双行一押韵共六韵十二行的、献给年轻男士的诗(即第126首)圆满结束。

从第127首到152首,诗中的重点,就从年轻男士转移到一位迷人却不忠的黑肤女人身上。里面写到了她的魅力,诗人对她的迷恋以及后来当发现她的背叛后,诗人对她的厌恶感。大多数读者认为,这些十四行诗,跟写给那位年轻男士的诗,是互相关联的。从语调、内容和上下文来看,都可以找到相互关系,如第40首,“把我对别人的爱全拿去吧,爱人”,此处,诗人忏悔般地原谅了那位被他的情人勾引的年轻男士,而在那些满怀愠怒却又近乎恳求般的诗行里,诗人质问着这位黑肤女郎,质问她为什么不仅俘获了诗人,还不放过他那可爱的朋友(见133—134首)。

尽管125—152首十四行诗与1—126首这一组有关联,但125—152首明显的是后续系列。而以上的两组,与153—154首却并无明显关系。153—154首进一步构成了另外的一组。这本1609年版的书在十四行诗之外还收入了长诗《爱人的怨诉》。

问题是,莎士比亚这部作品包含着不同风格题材的诗,是否令他的早期读者感到迷惑不解呢?

答案是否定的。尽管现代批评家们施展伎俩,渲染这些十四行诗的“神秘性”,之后,再向世人宣布,他们已找到一些令人吃惊的揭开谜底的办法:比如,他们将这些诗重新排列,这样,就形成一组叙述上更加前后连贯的诗作;再比如,他们会认定诗中的年轻男士和黑肤女人都是莎翁认识的当年实际生活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人。那些更关注诗作本身的学者们,会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是错误的。但是,阅读这部作品,在结构上,一定要对它有个恰当的把握,否则,就容易产生这样的倾向。比如威尔森-奈特,忽略了遣词造句的结构,以此而去构筑意象,或如诺思罗普·弗莱,则完全用神话来消解诗中发生的事件,再比如威廉·爱普森,也写出了精彩贴切的分析,也许分析本身有助于人们理解莎翁的作品,但是,对于诗与诗之间以及整部作品渗透的微妙联系,却并未给出恰当的解释。这使得理解莎翁的十四行诗,不仅要全神贯注,还得反复吟诵,方能解其中之意。

这些诗作前后的连贯性,本身是很明显的。比如以下几对诗,关于失眠的27—28首,写到土、水、火、风四元素的44—45首,写马背上旅行的50—51首,讲述情感奴役的57—58首,它们是不可分割的。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译本)/企鹅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莎士比亚
译者 屠岸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89886
开本 32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2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0
13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