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海明禅师,四川省大竹县人氏,19岁出家,受慧然法师、憨山德清、无异元来、闻谷广印、雪峤圆信、湛然圆澄及密云圆悟等佛门大德的提点,终成一代禅门巨擘,从浙江嘉禾东塔广福禅寺传法开始,后到巴蜀辗转弘法30余年,历兴寺庵14处,传法弟子87人,宗门薪火相继,祖灯代代相续,使西南地区的佛教在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再度勃兴,被誉为西南地区的禅门中兴祖师。
本书研究的是这位佛教界名人的生平及其思想渊源,破山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破山禅学的教育特色,破山的历史地位等内容。
图书 | 破山禅学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破山海明禅师,四川省大竹县人氏,19岁出家,受慧然法师、憨山德清、无异元来、闻谷广印、雪峤圆信、湛然圆澄及密云圆悟等佛门大德的提点,终成一代禅门巨擘,从浙江嘉禾东塔广福禅寺传法开始,后到巴蜀辗转弘法30余年,历兴寺庵14处,传法弟子87人,宗门薪火相继,祖灯代代相续,使西南地区的佛教在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再度勃兴,被誉为西南地区的禅门中兴祖师。 本书研究的是这位佛教界名人的生平及其思想渊源,破山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破山禅学的教育特色,破山的历史地位等内容。 目录 《华岩文丛》缘起 绪论 一、史料综述 二、破山生活的时代背景 第一章 破山的生平及其思想渊源 一、破山海明族源考 二、破山海明的在家生活考察(1597—1615) 三、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1615—1629) 四、破山海明的弘法历程(1629—1666) 第二章 破山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 一、破山禅学的人道要门 二、破山海明的修行论 三、破山禅学的终极关怀 四、对聚云禅系的批判 五、破山海明的圆融统一思想 六、破戒止杀的公案 第三章 破山禅学的教育特色 一、指导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参禅悟道 二、“遇境生疑,逢缘理会”,提起疑情是开悟的根本 三、“痛棒热喝,杜绝情识”,是破山接引学人的重要方法 四、开启学业禅堂,为丛林学院一体化之端绪 第四章 破山的历史地位 一、注重对社会名流的教化 二、破山法脉的四方流布 结束语 双桂破山明禅师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破山禅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道坚法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4091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8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