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领袖兵法(中国式领导力12项修炼)
内容
编辑推荐

兵法乃用兵之法,竞争之道。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在历经大风大浪之后,大批的企业悄然消失在历史的舞台,而更多的企业在竞争中顽强地生存和发展,作为一个企业的领袖,在带领团队波给予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时,该如何与兵法结合,决胜于千里之外呢?

本书说古论今,从道、术、心三个方面一一解说了成就卓越领导的12项修炼。

内容推荐

本书说古论今,从道、术、心三个方面一一解说了成就卓越领导的12项修炼,比如如何做决断、怎样才能更好地吸纳人才,领导该修炼怎样的心性等,从价值观到管理之策,广征博引史实、经典,对中国式领导力的内涵做了生动活泼的阐释。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兵法之道

第1章 领袖兵法第1项修炼:决断中道

 决断是领导力的前提

 正确决断的难点在哪里

 怎样做出正确的决断

 决策中道法则

第2章 领袖兵法第2项修炼:合众若水

 怎样才能聚合更多人才

 领袖如海,方能人才云集

 中国的水型企业领导者

 西方的沉静型领导(Leading Quietly)

第3章 领袖兵法第3项修炼:贩卖希望

 给人们带来希望的领导者

 贩卖希望,描绘愿景

 愿景是如何描述的,希望是如何唤起的

第4章 领袖兵法第4项修炼:给予无取

 耶稣的领导哲学

 古老的心理学原则:如何影响他人

 亨利·福特的生意经

第二篇 兵法之外

第5章 领袖兵法第5项修炼:兵道为一

 兵道即权道1: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兵道即权道2:圣人治吏不治民

 兵道即权道3:威不两措,政不二门

第6章 领袖兵法第6项修炼:制胜加法

 三国格局毁在谁的手里

 从胡雪岩的成败加减法说起

 朱元璋的加法PK李自成的减法

 成功领袖的五项加法

第7章 领袖兵法第7项修炼:弃巧成道

 一位老板的皇帝瘾

 赵匡胤PK王莽

 秦皇汉武的治理之道

 圣人之道,去智与巧

第8章 领袖兵法第8项修炼:赏罚贵信

 赏罚的关键在于威信

 统御部属的两件法宝

 奖罚贵信的六大要素

第三篇 兵法之心

第9章 领袖兵法第9项修炼:治才烹鲜

 刘备与孔明的人才治理

 曹操PK刘邦的治才观

 治理人才的九种方法

第10章 领袖兵法第10项修炼:谨守五事

 领导了自己,就领导了别人

 卓越领袖自我管理的“五事”

 康熙与忽必烈的差别

 领导者的四大素质

第11章 领袖兵法第11项修炼:六贼七害

 六贼:六种坏事要注意

 七害:七类坏人要警惕

第12章 领袖兵法第12项修炼:坚忍无敌

 耶稣的名言:打右脸送左脸

 领袖成长法则:柔而不弱

 企业家生存法则:坚忍无敌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决断是领导力的前提

领导就是做决断。领导成功与否,往往首先取决于决断正确与否。

不管什么样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领导者在关键时刻的拍板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者是否有能力、有智慧,人们首先看他在关键时候怎么决断。

如果说“执行”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那么“决断”就是如何明确任务的艺术。

决断是执行的前提。没有正确的“决断”,“执行”就可能会让组织走上事与愿违的道路,离既定的目标越来越远。

从领导力的角度看,中国奶业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企业领导者没有在合适的时候果断采取措施改正错误,从而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其实,每个组织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决断的过程,企业发展历程就是领导者不断做决断的过程。我们可以看一下历史上决断对事件的影响。

看看项羽和刘邦在历史上的决断:

对秦王子婴,刘邦放了他并给他出路,从而收买了人心,项羽却把他给杀了。对阿房宫,刘邦是保留着,让百姓感受到了仁心,而项羽却一把火把它给烧掉了,让百姓感受到他的残暴;对俘虏,刘邦是看怎样能保存到自己的队伍里,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减少自己的敌人;项羽往往是全部坑埋,这不是将大批力量推向刘邦就是为自己树立了至死顽抗的对手。

这一个个鲜活的决断产生的结果,项羽把大部分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无论是仇人还是朋友;刘邦正则把一个个人都拉到了自己这边。正是决断的差异使得彼此力量转化了,劣势一方逐步占据了优势。

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决断曾发生在18世纪的美国,华盛顿因其卓越的功勋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四年后,他再次当选。但在1796年,华盛顿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断,他宣布:

“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就是我已下定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

他主动放弃了继续当选美国总统的权利。

华盛顿的这一举动开创了一个先例,那就是在美国,没有人可以成为终身总统,也不允许连任三届,从而为美国的民主做出了典范。

假如华盛顿坚持继续当总统呢?

假如华盛顿听从了某些人的主意而当上美国国王呢?

美国现在……

同样是历史上的重大决断曾发生在1949年的中国。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避免了和国民党的划江而治,使中国以统一的姿态站立在世界人民面前。邓小平1978年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决断则使中国30年的高速增长和经济腾飞成为可能,成就了中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使中国人民逐渐富裕了起来。 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希特勒在侵略波兰的那一刻,他根本不知道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他只认定一点:前边把捷克、奥地利占领了,苏联人和英国人都没说话,把波兰再拿下,别人估计也不会说话。因为德国和苏联已经有友好条约了,先把苏联稳住,再打波兰。结果最后却触发了世界大战。希特勒如果能想到四五年后的情况,他还会不会贸然做这个决断?

假如希特勒不出兵希腊,而坚持集中兵力攻击苏联……

假如希特勒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前做出准确的决断……

假如……

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政治人物和军事领导者是这样,企业人物其实也是这样。每一项决断都是一次选择,选择了所领导的组织的命运。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存储器以极低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全球存储器市场,英特尔被挤出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市场领地。到1985年秋,英特尔已连续六季度出现亏损,产业界都普遍怀疑英特尔是否能继续生存下去了。作为英特尔的领导者,安德鲁·格鲁夫必须做出决断。

在办公室里,格鲁夫与董事长摩尔单独会谈,那时英特尔已在争论中徘徊了一年。格鲁夫问摩尔,如果我们下了台,你认为新当选的CEO会采取什么行动?

摩尔犹豫了一会儿说,他会放弃生产存储器。

格鲁夫坚决地说:“你我为什么自己不走出这个怪圈呢?”

实际上,这个决心是很难下的,因为在当时英特尔就等于存储器。最终,格鲁夫说服了摩尔,他力排众议、顶着重重压力,坚决砍掉存储器的生产,而把生产微处理器作为英特尔的新利润增长点。

到1992年,英特尔在微处理器上的巨大成功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企业。1987年至1997年的10年间,英特尔的年投资回报率平均高于44%。格鲁夫也两度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佳企业领导人。

正是由于格鲁夫的决断才拯救了英特尔。他认为:在一个企业感到自己即将被激流和旋涡吞没时,往往也是企业面临着一个新的战略转型的时候。在这时,犹豫不决只会使威胁变得更大,这个时候最需要领导者当机立断。P2-5

序言

所谓兵法,就是战胜对手、获取胜利之道!所谓领袖兵法,就是成就卓越领袖的核心策略;就是企业领导者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策略;就是领导者打造强大团队、建设持续基业的策略。

秦朝末年!

刘邦和项羽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聚众起事反抗秦王朝。

当时,“项羽27岁,青春年少,活力十足,乃楚国大将军项燕后代,可谓名门望族;其结交的人不是有权的人就是有钱的人,人脉关系非常广,其个人的能力自然不用说——“力拔山兮气盖世!”

反观刘邦,起事的时候已经42岁了,当时的职务仅仅是亭长,类似于现在乡镇派出所的所长,是个级别不能再低的小官吏。他出生于典型的农家,除了认识杀猪的就是认识卖狗肉的,几乎不认识一个贵族,个人的能力恐怕也与项羽是无法相比的。

假设你生活在他们那个时代,那么你根据上述“硬件”来判断一下这两个人谁最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帝?

恐怕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说——“项羽”。但是,历史经常令人大跌眼镜。

不起眼的刘邦最后打败了万人注目的“明星”项羽,创立了汉王朝。

如果仔细斟酌那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具备出类拔萃的人才吸纳力

刘邦非常注重把不同的人集合在自己的旗帜下。其实,刘邦身边的人都是有一点缺陷的。

比如韩信,他很能打仗,指挥能力极强,但是忠诚度有问题,心高气傲,动不动有点自己的私念。谋士陈平在当地的口碑并不好,据载,其个人品质确实也有问题。但是这个人富有智慧,往往能够临机善变。

所以,刘邦身边文臣有张良、陈平,武将有韩信、周勃、灌婴,后方有萧何,身边有樊哙。这些都说明刘邦的人才组织能力比较强,能够将这些有这样那样缺点的人吸纳在一起合作,并为他做事。

第二,具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

刘邦有一个能力值得注意,那就是他的忍耐力超一流。大家都知道,他父亲被项羽抓住了,包括老婆孩子一家人都被人家抓住了。项羽要把刘太公煮成肉粥。

很多人遇到这个情况就心理崩溃了。但是,这个时候,刘邦说:项老弟,咱俩是拜把子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把你的父亲煮粥了没关系,到时候可要记得分我一杯喝啊。他说这话的时候面不改色心不跳,而项羽却不敢煮了,他想想也是,“我们是兄弟,把兄弟的父亲煮了影响不太好。”

而且,刘邦在与项羽争锋的数次战役中,自己带的队伍几乎没有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总是被项羽追着跑,狼狈不堪,直到最后一仗才大胜,将项羽逼到了乌江边上。如果刘邦也像项羽那样暴躁,打一个败仗就要自杀的话,那江山估计早就是项羽的了。

第三,超乎人们想象的利益分享观

刘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会与他人分享成果(至少在创业打天下的时候是如此)。对于跟随者,他是该封王的封王,该分地的分地,因为他知道只有做到了利益共享,才能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够得天下。

刘氏部队最早冲进咸阳,按照约定,谁先进咸阳谁就是王。刘邦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在谋臣的建议下退出咸阳,将都城交给了项羽。项羽则蛮不讲理,还火烧了阿房宫,杀了秦王子婴。这说明刘邦当时就具有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眼光。相反,项羽则连个大将军的称号都舍不得赏赐给别人,谁还会愿意为他卖命呢?  项羽和刘邦是两个非常不同的领导者,刘邦知道关键的时候怎么做、知道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知道如何面对竞争对手、如何获取胜利——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兵法。

所谓兵法,就是战胜对手、获取胜利之道!

所谓领袖兵法,就是成就卓越领袖的核心策略;就是企业领导者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策略;就是领导者打造强大团队、建设持续基业的策略。

刘邦作为起义军的领袖,他用的就是影响力,不仅仅是权力。如果用强权,张良这些人可能早就跑掉了。这就是一种策略的体现,是一种成就领袖力的策略。

笔者将成就领袖力的兵法归纳为12项策略,可以用一个领袖兵法的模型表达出来,见图1:

在这个模型中,12项策略共有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叫兵法之道,具体有:决断中道、合众若水、贩卖希望、给予无取。

第二部分叫兵法之术:兵道合一、致胜加法、弃巧成道、赏罚贵信。

第三部分叫兵法之心,即核心原则,也有四项,分别是:治才烹鲜、谨守五事、六贼七害、坚忍无敌。

坚忍是核心,是其他十一项的基础。如果没有坚忍,没有坚持和忍耐,其他做得再好也无法取得持续的胜利。

从历史上看,所有的领袖,不管是商界领袖还是政治领袖,忍耐力都是最基本的,只有忍耐才能让你活着,才能让你持续,才能让其他的能力和策略发挥作用。

后记

与我以前的书相比,这本书有点特殊,它是根据我的一门课程“领袖兵法”整理而成的。先有电子版的VCD(于2008年12月出版),而后才有了本书。所以,书中的语言比较“白话”。

同时,这本书还是我另外一本书《江山永续:从历代王朝兴衰看帝王管理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的姊妹篇,是我在写作《江山永续》一书时思想的扩散和延续。

本书之所以能够及时与广大读者见面,首先归功于机械工业出版社经管分社谢小梅社长的慧眼,是她“发现”了本书并“迫使”我加快了成书的进度。

最应该感谢的是本书合作者、我的同事陈正侠先生,正是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运用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流畅的笔触、难得的敬业精神,不辞辛苦地对于零散的观点和材料进行整理,其中不少地方都是他自己的创造!

周永亮

己丑年正月初一

书评(媒体评论)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孙武

《孙子兵法》里讲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对商业是很大的启发。从做事方法上讲就是“守正出奇”。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柳传志

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于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

——《曾胡治兵语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领袖兵法(中国式领导力12项修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永亮//陈正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63111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4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3-49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