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零距离感受德国警务--北京警察在柏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作为一名首都外事警官,多次参与中德之间特别是北京与柏林首都警察之间的警务交流,2004年至2005年,作者成为北京市公安局派往德国柏林进行奥运警务培训的人员之一,并由此和德国警方有了为期一年之久的零距离接触。本书记录了作者在以上多次交流活动中的经验及感受,对德国的警务规范、警务体制、警务战略策略等都进行了叙述,为研究德国警务提供了桥梁和纽带。

内容推荐

1972年慕尼黑惨案的阴影并未走远,2006年世界杯的喧哗仍在耳畔。德国警队重振雄风,以其严谨务实、高效集约的警务模式,成为现代警察的领头羊。柏林警察每年处置2000余起游行示威的经验、十余年来“五一”骚乱的根治,对足球流氓的重拳打击、世界杯安保的理念和措施,都是不可多得的实战经验。让我们零距离感受德国警务,纵深领略德国警务的精华。

目录

序一/1

序/1

前言/1

德国警察体制概述/1

 ·德国警察组织构建/l

 ·德国警察警衔/14

自由与秩序

——德国大型活动安保战略策略对

我们的启示/17

碑酒、足球、贝肯鲍尔

——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及重大赛事安保/27

 ·观球工作日志——我与贝肯鲍尔失之交臂/28

 ·我爱足球世界杯/35

 ·足球世界杯在柏林/43

 ·与“足球流氓”的“对话”/53

 ·足球世界杯安保上勤手册/61

 ·德国警方体育赛事安保方案体系/65

德国警察教育培训体制/86

 ·入学即入警教育/87

 ·在职培训/94

 ·新警招聘/101

 ·德国警察指挥学院简介/102

中庸之遒,化解之术

——从治理“五一骚乱”看德国警方处 置群体性事件/106

 ·暴力节日——柏林“五一骚乱”/106

 ·法无定法——用好用足法律/107

 ·克鲁格是怎样升官的/111

柏林警察重大勤务装备一瞥/123

外国人管理与社会融合/131

 ·柏林村里的土耳其城/133

 ·柏林外国人遣送站/139

与媒体的“较量”/143

 ·柏林警方的公共关系工作机制/143

 ·柏林警方的公共关系工作理念/148

 ·对立统一中的制衡/150

柏林特警三剑客

——特警队、谈判团、顾问团/153

 ·生龙活虎特警队/153

 ·处变不惊谈判团/160

 ·急中生智顾问团/166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柏林市局指挥中心和警情 分析中心/171

 ·柏林市局指挥中心/171

 ·柏林市局警情分析中心/176

 ·“柏林摸式”警务改基/182

 ·德国警察自身防卫训练/189

 ·柏林警犬中心/195

 ·柏林警用直升机梯队/200

 ·柏林交通特警队/203

 ·柏林警备队/210

 ·德国警务工作中理性思维/215

试读章节

二、警务体制中的理性

德国警务体制最大的特点是实战化,高效率,小机关大基层,真正做到了扁平化管理和警力沉入基层。首先,在领导体制上,警察局一般只设一正一副两位局长,设两位以上副局长的情况很少见。在业务领导和指挥上实行委任制(Auftrag),按德国同行的说法,委任制不同于命令制,命令制是一级压一级,上级事必躬亲,具体指导指示下级做什么、如何做,而委任制是基于上级对下级的信任,将一项任务或工作全权委任给下级完成,下级可以充分发挥原创性和主动性开展工作,具体措施做法上级不会干涉和介入,上级要看到的只是结果。就柏林市局来说,压力重的是实战层面的指挥员和各业务口的专家,如市局参谋部主任、指挥中心主任、警隋分析中心主任、各分局分局长、刑警局重特大案件值班长等,因为他们要代表市局在现场进行决策。特别是在发生重大案件后,在具体行动上是领导听专家的意见,后方听前线的意见,往往一个中层指挥员就能在现场干脆利落地按规定流程使案件得到圆满处置,省去了大量的请示报告和反馈环节。柏林市警察局局长格里驰先生对此谈到:各类警务工作都有规范可循,各个业务口都有专家坐镇,而作为宏观领导,要从繁杂的业务工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时间在一些大局问题上做出研究分析判断,用足够的精力来关心警员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和福利,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其次,在机构设置上,德国警方做到了扁平化管理。市局机关高度精简,一般只设人事、勤务、法律、保障、公共关系等少数几个综合性业务处室,分局直接面向市局,如柏林市局就在2003年实行了新领导体制改革(NDF),撤销了原来的治安警总署,由市局参谋部直接指导分局治安类警情处置及勤务事宜,分局原有的刑侦支队也被撤销,直接融入派出所。因此,德国警务的重心偏向基层和属地,这样也形成了属地的权威,譬如属地分局请调市局力量前来助战,勤务指挥权并不会旁落给市局,属地的临时指挥官具有最高指挥权,他可以指挥调动现场所有的人力设备资源。

三、警务工作中的理性

在德国,只要细心观察和体会,就能认识到德国警务工作中的理性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一)精细化的警务

1.警笛声在德国很少听见像纽约、费城一样标志性的警笛警报声,但只要在德国街区遇上,必定震耳欲聋,我本人也曾抱怨警察太粗鲁,警笛分贝太高,细心观察后才发现,警车一般只在过十字路口的时候才鸣笛,其他情况只亮警灯,德国同事告诉我,警车过路口时警笛声一定要大,以尽量减少事故,而且在德国警车的笛声不是最大的,火警和急救的警笛声更是发聋振聩。

2.接警员的挑选在德国警察局的指挥中心里,我们看到的是清一色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中年警官,他们以前都是基层摸爬滚打过的,接警时他们不只是扮演上传下达的机械作用,每个接警员都具有布警指挥能力和授权,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作出反应,直接调度某一巡逻车进行处警,并在处警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

3.免费乘坐公交。柏林警察坐地铁公交可以不花钱这一点让我感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经济,并不是警察靠这身“虎皮”免单,这是基于柏林公交集团的倡议,他们认为只要警察特别是制服警察出现在公共交通上,就能增加市民乘坐公交的安全感,提高见警率,因此主动和柏林市局签订了“免单”协议。

4.大型活动安保在大型体育赛事安全保卫工作中,德国警察在对“面”的控制同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人”的控制上,通过实行主客场球迷分区域售票分人口进场和分时段退场的策略,有效避免了敌对球迷群体间的碰面和接触;特别是针对重点人和极少数“足球流氓”,德国警方不计代价,必要情况下实行一对一的全线跟控,“足球流氓”飞到哪儿,掌握黑名单警官的目光就跟到哪儿。

5.群体性事件处置德国警方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如需要带离轻微犯规者,警官一般会以友好、微笑的姿态出现,不会采取剧烈的扣押动作,这样可以避免游行群众集体性地对警察产生的对立情绪;在示威游行队伍要闯线时,警方可能会使用“美女计”,在方阵第一排安排年轻漂亮的女警,这样游行群众就很规矩,不会冲闯警戒线,但德国警务指挥人员对此法不是特别推荐,因为尺度较难把握。

6.重特大暴力案件在处置人质劫持案件时,警方的谈判专家将犯罪分子的思想波动划分为几个波峰和波谷,高峰时敌进我退,尽量答应其条件,低谷时敌退我进,可主动激怒对方,等其精力注意力消耗到最低点的时候,就可以发动进攻了。2003年1月5日,一人驾驶滑翔机欲撞击德国法兰克福欧洲央行大楼,正是警察出动谈判专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劝服,才避免了这场新年的灾难。

(二)人性化的警务

德国警方非常重视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市局分局都专设了心理健康咨询部门,有的心理咨询部门直接隶属于局长。德国同事谈到,在德国也是一样,警员都不愿谈及自己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害怕事后被别人笑话,曾经有一位在现场击毙歹徒的警员,此后一直被心理问题困扰,但他没有及时就医或进行心理咨询,最后不得不回家休养。考虑到这种情况,德国警方心理咨询部门采取主动的攻势,即只要警员在现场开枪了或经历了比较惨烈的现场,事后心理医生会主动上门咨询或找其谈话,避免了因面子问题而讳疾忌医。实习中我还发现派出所的宝马巡逻车上l涂必备警用器械外,还有一支戴着警帽的玩具小熊,出于好奇我询问德国同事此物是否为车内装饰或个人爱好,答日:此乃巡逻车必备物品,用于安抚在(案)事件现场中受到惊吓的小朋友,将“小熊警官”送给小朋友,他就会有一种安全感,不易造成心理疾病。另外,德国警察在抓捕非现行或一般性违法犯罪嫌疑人时,不得在凌晨2~5时期间人户搜捕,这是为了避免执法扰民,在和德国外事警察抓捕在逃非法居留人员时,外事队长一般将行动时间选在5点到7点期间,他认为此时犯罪嫌疑人都在熟睡状态,警惕性不高。

P217-220

序言

现代社会人们喜欢用“安全感”一词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治安状况的好坏。在德国这个风景迤逦的国度里,安全和秩序让人有切肤的感受,就像“德国制造”四个字成为质量保证的代名词一样,德国的社会秩序也是很好的,这源自于发达的文明程度和健全的法律制度,也源自于执法者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在我国大量引进德国技术产品的同时,德国的智力成果“Know How”也不断为我国所借鉴吸收,其中不乏社会管理领域的经验和成果。近年来,中德警务交流硕果累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较大的拓展。作为一名首都外事警官,我多次参与了中德之间特别是北京与柏林首都警察之间的警务交流。让我倍感荣幸的是,为备战2008年奥运安保,我成为北京市公安局派往德国柏林进行奥运警务培训的人员之一,并由此和德国警方有了为期一年之久的零距离接触。肩负着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带着一丝日耳曼情结,我有了将几年来多次赴德警务交流的所见、所闻、所感付之于笔端的冲动。理性的德意志民族、理性的德国人,有着理性的警务模式和警务理念,有着务实的警务规范和成熟的警务体制,有着丰富的勤务经验和高效的勤务战略策略。德国历史上奥运安保的教训(慕尼黑惨案)、柏林警察平均每年处置2000余起游行示威的经验、2006年足球世界杯安保的成果,都是可供我们借鉴的宝贵资料。

多年来,业内还未有系统介绍德国警务的专业书籍问世,为填补这一缺失,我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我的德语专业优势和多次在德警务考察的优势,以中国首都警察的独特视角,为广大同仁架起了解德国警务的桥梁,也算是对领导、亲友和自己的一份回报。希望我的点滴所感所悟、走马观花式的考察调研、零敲碎打般的写作能给各位读者以启发、以思考。肤浅纰漏之处,万望不吝批评指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零距离感受德国警务--北京警察在柏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龙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91367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7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51.63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