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拉摩的侄儿(全译本)/企鹅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拉摩的侄儿》 法国作家,哲学家狄德罗创作于1762年,至1799年定稿。但在作者生前并未发表。

该书是一部对话体的哲理小说,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它通过一个放荡无耻的人物“拉摩的侄儿”的言语,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并就道德、艺术等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马克思称这部小说为“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的杰作”。他在戏剧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严肃戏剧”的概念。这种戏剧突破了传统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是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即后世的正剧。他也是资产阶级现实主义美学的先驱者之一。

内容推荐

《拉摩的侄儿》是法国百科全书作家狄德罗的长篇小说。拉摩的侄儿在书中是个流浪汉,统治阶级的帮闲,因此他低三下四,任人作践;但他又坦率耿直,无情地唾骂、鄙视醉生梦死的上层社会。在他身上,才智与愚蠢,高雅与庸俗,疯狂与沉静,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卑鄙低劣与光明磊落奇怪地融为一体。作者对当时法国社会众生的刻画和辛辣的评论不仅反映了封建制度下人与人的真实关系,而且揭示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心理特征。

试读章节

不论天气晴朗还是恶劣,每天傍晚五点钟左右到王宫花园去散步,这是我的习惯。人们看到总是独自一人在阿尔让松的长凳上梦想的这个人,便是我。我与我自己谈论政治、爱情、兴趣或哲学。我让我的灵魂彻底放纵。我让它自己做主追随那第一个出现的聪明的或愚蠢的念头,就像人们在福瓦林荫道上看着我们的那些放荡青年在追逐一位神情轻佻、面带微笑、目光闪烁、鼻尖翘起的妓女,又为了另一位而离开这一位,向所有的妓女进攻,却不依恋于任何一位。我的思想,也就是我的妓女。如果天气太冷或者雨太大,我就躲进摄政咖啡馆;我在那里以看别人下象棋来消磨时间。巴黎是全世界玩这种游戏最好的地方,而摄政咖啡馆则又是全巴黎玩得最好的地方。正是在莱伊的家中,高深的雷加尔,狡猾的菲利多尔啣稳重的迈约进行了竞赛;正是在这里人们看到了最惊人的招数,听到了最坏的谈话;因为,如果人们能够成为一个像雷加尔那样的风趣的人兼伟大的象棋手,他也就能够成为一个像福贝尔和迈约那样的伟大的象棋手兼傻瓜。一天下午,我正在那里,多看,少说,尽量少听,这个国家最奇异的人中的一个过来与我攀谈,上帝并没有使这个国家缺少这种人。这是一个崇高和卑下,良好见解和不理智的复合体。正直的观念和不道德的观念一定是非常奇特地在他的头脑中混杂在一起,因为他既不带炫耀地表现出自然所给予他的良好品质,又毫无羞耻地表现出他从自然哪里接收到的恶劣品质。另外,他天生具有一副强健的身体结构,热烈而独特的想象,和不寻常的肺部力量。如果您曾经遇到他而他的古怪特征没有使您停下来,要么您就将您的手指塞进您的耳朵里,要么您就逃走。上帝,多么可怕的肺啊!没有任何东西比他自己更不像他自己的了。有时候,他消瘦苍白得像一个到了痨病晚期的病人;人们能够隔着他的面颊数出他的牙齿,好像他已有好几天没有吃东西,或者是从缄口派苦修会出来的。下一个月,他又肥胖臃肿得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位大富翁的餐桌,或者是他一直被关在一所圣伯纳尔会的修道院里。今天,他穿着脏衬衣,破的短套裤,浑身上下缀满了破布片,几乎没有穿鞋子,低着头走路,躲躲闪闪,人们都想要叫住他施舍给他钱。明天,他搽满香粉,穿着鞋子,卷着发,穿戴体面,昂着头走路,展现自己,您几乎要将他当成一个正派人。他过一天算一天,根据情况而悲哀或欢快。早晨起来时,他的第一个需要,是知道在哪里吃中餐;中餐之后,他就想他将到哪里去吃晚饭。夜晚给他带来不安,或者是他徒步返回他住的小阁楼,如果房东太太还没有因为不耐烦等待他的房钱而向他讨还钥匙;或者是他在郊区的某个小酒馆里转着圈,在一小块面包和一罐啤酒之间等着天亮。当他口袋里连十个苏都没有时,他有时遇到这种事情,他或者求助于朋友们的出租马车车夫,或者求助于某位大老爷的车夫,车夫在马旁边的草上给他一张床。早晨,他的头发里还带着他的床垫的一部分。如果季节温暖,他就整夜在林荫道大街或香榭丽舍大街上迈着大步。他和白天一起又重新出现在这个城市里,在前一夜就为明天穿好了衣服,有时候在明天就为这星期剩下的日子穿好了衣服。我不尊重这些古怪的人;有些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密的熟人,甚至是自己的朋友。他们每年在我遇到他们时使我停下来一次,因为他们的性格与其他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打破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的惯例、我们的习惯的礼节所导致的令人厌倦的单调。如果他们中的一个出现在聚会中,这便是一粒酵母,它发酵,使每个人都恢复了其一部分自然的特性。他动摇,他煽动,他使人们赞同或指责,他使真理露出来,他使人们认识正直的人,他揭穿无赖;正是在这时候,通情达理的人聆听并且分辨他的世界。

我认识这一位已经很长时间。他那时常去一户他的才干为他打开大门的人家。那里有一个独生女儿。他向那位父亲和那位母亲发誓说要娶他们的女儿。他们耸耸肩,当面耻笑他,对他说他疯了,我当时看到事情已经完结。他向我借了几个埃居,我给了他。我不知道他是如何进入一些正派人家的,他在那些人家有他的一副餐具,但有一个条件,不经许可不得说话。他不说话,疯狂地吃着;他在这种约束中的样子是极为好看的。如果他想要不守约定而张开了嘴,他刚说第一个字,全体同桌吃饭的人便喊道:“哦!拉摩!”于是怒火在他的眼里闪烁,他重又更加疯狂地吃起来。您一直想知道这人的名字,现在您知道了。这便是那位将我们从我们单调地吟诵了一百多年的吕利的素歌中解放出来的著名的音乐家的侄子,这位音乐家关于音乐理论写了那么多难以理解的幻象和像启示录一般隐晦的真理,而他和任何人永远也不会明白其中的任何东西,我们有属于他的若干歌剧,在这里面有和谐的声音、短小的声乐片段、不连贯的意念、喧闹、飞翔、凯旋、长枪、荣誉、低语、上气不接下气的胜利、永久延续的舞曲,他在埋葬TJ]I~位佛罗伦萨人之后,又将要被意大利的高手们埋葬,他预感到了这一点,这使他变得阴郁、悲哀、脾气坏;因为没有谁,就是一位起床时发现鼻子上长了颗脓疱的漂亮妇女也一样,像一位害怕比自己的名望活得更久的作家那样心情不好,马利佛和小克莱比雍可以作证。

他上前与我说话……“啊!啊!您在这里,哲学家先生,您在这里,在这群游手好闲的人中间做什么?是不是您也将您的时间浪费在推木头上?”(人们是这样轻蔑地称玩象棋或玩跳棋的。)

我——不,但是当我没有更好的事做时,我乐于看一会儿推得好的人。

他——在这种情况下,您就很少能得到快乐了,除了雷加尔和菲利多尔,别的人对此都是一无所知。

我——那么德·比西先生?

他——这一位作为玩象棋的人就如同克莱隆小姐*作为演员一样。他们两人关于这些游戏只知道别人能够学到的东西。

我——您太苛刻了,我看您只崇敬那些卓越的人。

他——是的,在象棋、跳棋、诗、雄辩、音乐和其他这一类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在这类事情上面平庸又有什么用呢?

我——只有很小的用处,我承认。但这是因为必须要有很多的人在这方面努力以使天才的人显露出来。在众多之中才有一个。不过且不谈这些。我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有见到您。当我看不到您时,我几乎想不到您;但再见到时您总使我高兴。您都做了些什么?

他——您、我和所有其他人都做的,好事、坏事和没有事。然后我饿了,当机会出现时我便吃;吃好了,我觉得渴,有时候我喝。这时胡子长了;当它长起来了,我让人将它剃去。

我——您做错了。您要做一个智者,缺的就是这样东西。

他——是吗?我有着大而多皱纹的额头、闪亮的眼睛、突起的鼻子、宽广的面颊、又黑又密的眉毛、宽阔的嘴巴、翻卷的嘴唇和方形的脸面。如果这个大下巴被一部长胡子遮蔽住,您知道这在一尊铜像或大理石像上相称吗?

我——在一尊恺撒、马尔克一奥莱尔、苏格拉底的像旁边。

他——不,我在狄奥盖纳和福吕奈之间会更好。我像前一位一样放肆,而且我又乐于经常来往后一类人的家。

我——您身体总是很好吗?

他——是的,通常是这样;但今天不是特别好。

我——怎么?可您此刻正带着西莱纳的肚子和一张……

他——张人们会认为是他敌人的脸。这是因为使我叔父憔悴的那种脾性从外表上养肥了他的侄子。

我——说起这位叔父,您有时看见他?

他——是的,看见他在街上走过。  我——他没有给您任何好处吗?

P1-7

序言

《拉摩的侄儿》是同类作品中独一无二的杰作,但并无神秘性。几乎它的方方面面,包括时间、目的和含义,都可以拿来公开讨论,而当我们试探性地为各个层面下结论的时候,却发现这些结论之间充满矛盾,相互否定。

这篇文章的脉络其实很容易理清。伟大的作曲家让-菲利普。拉摩的侄儿,像他的叔叔一样,从第戎来到了巴黎。他性格古怪——或者说——即使并不古怪,但是在狄德罗的对话中,却被刻画得相当古怪,在巴黎教唱歌与键盘,生活并不稳定,寄生于大户人家和时尚咖啡馆。故事中,某日,他于法国皇宫的花园中遇到了狄德罗,二人开始了上流社会和半上流社会流行的兜风,之后开始对谈。拉摩很沮丧,因为在被称为富裕的财富聚会的家中,他直言不讳,得罪了这家主人当时的情妇。这位情妇就是《法兰西喜剧》中的女演员,一个谄媚者和乖顺的弄臣。之后,拉摩的侄儿失去了在这个家里的舒适地位。这场谈话涉及热门与冷门话题,包括社会、音乐、文学、教育、政治、道德、哲学等,中间不时被拉摩有趣的哑剧模拟所打断,后来因为拉摩必须要去歌剧院,二人就此告别。

这篇极具可读性的对话,流淌着一个思维极为活跃的人物时而欢欣时而怒狂的思想,他好似一个拉伯雷式的充满喜剧色彩的创造,而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相当复杂而艰深的问题,一代代的研究者和评论家们,至今依然仍无法给出清晰的答案。其实,每个人的猜测都是有意思的,各说各有理,几乎不相上下。这篇序言的以下部分,并不是对一些既定事实的阐述,而是人们的一些猜测或者观点,读者对此也可以提出异议,就如大多数文学经典尤其是那些深刻探讨人性的作品一样,在时间的光年中,它们被反复思考、解读。

问题是: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写的呢?我们手中的这个版本是最佳版本吗?狄德罗称其为讽刺作品又为何意呢?讽刺的又是什么呢?作者期望读者站在“他”那一面还是“我”那一面呢?如果“我”代表狄德罗的话,那么,为什么最重要最有趣的部分给了“他”呢?那是否可以说“我”只是一个陪衬,“我”的存在只是为了激出他有趣的回答呢?倘若这篇文章真正的有趣点在于“他”的性格与观点的话,那我们是否可以假定,狄德罗本人是赞同这位“他”的无政府主义和愤世嫉俗呢?若真是这样,那么这一切与狄德罗——这位公众眼中的《百科全书》的作者和编者的大多数官方观点完全背道而驰。若真如此,那么是否可以说,这部作品所体现的,才是真实的狄德罗呢?而它只是为他自己和少数几个朋友所写的呢?那么是否可以说,这不过是对我们骨子里的伪善和愤世嫉俗的一种剥离呢——这种心态,我们每个人不也都时常有之吗?当我们故意而为之,讥诮我们平时所声称所昭示尊崇的一切,当我们某一刻面对真实,却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所作所为所呈现的一切,其实什么也不是,只不过是一枚保护我们的烟雾弹,当我们为了生存,裹着一层面具,顺应着官方的言论等等这些时刻,暴露的不都是我们的这种心态吗?

上述的最后一组猜想,又引发了一个最令人疑惑的问题:

话说回来,这篇文章,是一篇详述的辩论,还是一篇讨伐《百科全书》大争论中那些敌人们的檄文?或者,这是对他的那个时代的肮脏与堕落的残酷揭露?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场关于《乡村占卜者》这部歌剧的掐架?当时,这场争论遍及歌剧院,大家争执着究竟是意大利式音乐优美还是法式音乐优美,此书是不是亨德尔与博农奇尼那场在伦敦的小题大做的伯仲之争的法国版呢?

若说它只是一篇关于音乐的小册子,也不尽然,因为后来人们很快将它视为严肃作品,因为音乐那部分所占比例很小,而暗含的一些关乎道德、社会、哲学的命题却占据首要地位。

如果这是狄德罗对他的文学和思想敌人的一篇檄文,如果这是对某些堕落的人们的讥讽,如果它只是一场关于意大利与法国音乐之争,那么为什么狄德罗没有发表它呢?这种解释很容易行得通,狄德罗不声张地发表这部作品,因为当中暗含着很多危险的言论,尤其是狄德罗的《布干维尔游记补遗》和《达朗贝尔的梦》中那些骇人的关于性的文字,但我们不能立刻就认为,狄德罗从不打算出版它就是因为文中那些危险的道德言论;而同时,它又对文中那些被点名的人——也就是真实存在的敌人们进行了攻击。倘若他从不想出版这部作品,那为什么,他对那些圈定的敌手进行苛刻无情的人身攻击呢?借此似乎可以衍生出这样一个观点:狄德罗写出这样一篇言辞激烈的檄文,是为了发泄私欲,因为他知道,这部作品在他和他的大多数敌人死后,很有可能公布于众。

……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场争论可以最终得到一个真正清晰而毋庸置疑的答案,尤其是面对这样一个涉及方方面面多种多样的话题的大讨论。因为最深刻的哲学原因,对这部作品是不可能最终下出一个清晰的结论的,但又必须得如此,因为人类本身的行为和艺术上的真理,要求它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结局。在酒吧中的两个人,或者是在花园的长椅上的二人——其实我们并不很清楚他们究竟在哪儿——这二人,发现没时间后,就匆忙地告别了,就像现实中的人们被问道是否还会回来一样,回答是:“我不知道”。

莱昂纳多·坦考克(Leonard Tancock)

王凌云 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拉摩的侄儿(全译本)/企鹅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狄德罗
译者 陆元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90387
开本 32开
页数 1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6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4.1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1
137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