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新诗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新诗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4个章节,着重为我们揭示了这些或显豁或隐秘的古今诗学联系,以求为理解中国文学的现代处境提供新的思路,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中国现代新诗的历史形态、文化传统中的个体、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本文结构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中国现代新诗在思想、语言及审美形态上都与传统诗歌有很大的差异,但同时也有着更深刻的关联。从胡适等人与中国古典的“宋诗运动”之密切关系开始,中间经过了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之于晚唐五代诸传统的汲取,直到最“现代化”的中国新诗派,莫不留着中国古典诗歌精神的印记。本书着重为我们揭示这些或显豁或隐秘的古今诗学联系,以求为理解中国文学的现代处境提供新的思路。

目录

导论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

 一 中国新诗:创作和阐释的艰难

 二 进入新诗本体

 三 传统:百年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关键词

 四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

 五 旧传统与新传统

第一章 物态化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化特征

 一 兴与中国现代新诗的生成

 二 比与中国现代新诗的修辞

 三 比兴传统与中国现代新诗的物态化特征

 四 意志化与物态化的消长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新诗的历史形态

 一 屈骚与中国现代新诗的自由形态

 二 魏晋唐诗宋词与中国现代新诗的自觉形态

 三 宋诗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反传统趋向

 四 《国风》、《乐府》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歌谣化趋向

第三章 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本文结构

 一 辨与忘:中国现代新诗的文法追求

 二 协畅与拗峭:中国现代新诗的音韵特色

第四章 文化传统中的个体

 一 胡适:两种诗歌文化的慢流

 二 郭沫若:中国诗文化的自由形态与自觉形态

 三 闻一多:传统心理结构的自我拆解

 四 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五 李金发:沟通与不通

 六 戴望舒:中国灵魂的世纪病

 七 何其芳:欧风美雨中的佳人芳草

 八 卞之琳:楼下的风景

 九 梁宗岱:意志化的辉光与物态化的迷醉

 十 艾青:中国传统的“弃儿”与叛逆

 十一 穆旦:反传统与中国新诗的新传统

 十二 任洪渊:当代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十三 鲁迅:面对传统的“打边鼓”

附录 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特征问题

初版后记

台湾新版后记

增订版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新诗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30162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4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