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可以活得更好/健康昭光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场经典的对话,内容渗透各自的人生历练,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传递对生命的思考和认知。对于聆听者来说,实在是一堂难得的人生大课。希望更多朋友能够通过轻轻地阅读,聆听二位智者的对话,从中汲取到对自己生命有益的智慧。

内容推荐

是的。在刚刚经历了奥运的2008年,面对这个提问,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过去的三十年中,无数荒无人烟的原野变成了高楼林立的社区,不计其数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和轿车,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可以走进各式各样的学校,更多平头百姓成为财富和社会精英的代表。

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刚刚致富的农民会因一场大病而重返贫困,身家亿万的企业家却抛妻弃子英年早逝。令人羡慕的“白领”不得不面对职场竞争的心理重压。万人追宠的影视明星屡屡被癌症夺去生命……

于是,来自北京的著名健康大师洪昭光教授首度对话来自上海的著名励志专家余惕君。二位忘年之交的智者,一场精彩纷呈的对话,用他们心灵碰撞的火花点亮我们生活智慧的灯塔。

《你可以活得更好》可以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聆听”到二位智者的心灵对话,从字里行间汲取到滋润生命的营养。“健康不是一切,失去健康便失去一切”,“生活原本很简单,快乐其实很容易”,“健康有道,快乐无限”,“健康是核心,快乐是根本”。一段段经典的智者对话,渗透了他们各自的人生历练,充满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散发着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和认知。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缤纷繁杂的世界中常常忽略健康、丢失快乐时,这本小书会有助你活得更好。

目录

上篇 健康有道

人活百岁不是梦/3

 ·你的日子过得还好吗? /3

 ·自然凋亡,还是病理死亡? /5

 ·英年早逝为哪般? /6

 ·死于疾病?死于无知! /7

 ·储蓄金钱,透支健康,钱在银行,人到天堂/9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或身体孱弱/10

 ·健康百岁,关键是在前面60年/12

 ·五大因素决定你的健康长寿/13

食饮有节,吃好不如吃对/15

 ·你会喝牛奶吗? /16

 ·“牛奶是牛喝的”?! /17

 ·荤素搭配,营养加倍/18

 ·三四五顿,七八分饱/19

 ·五彩餐桌,聪明生活/21

 ·什么都吃,适可而止/25

 ·平常饭菜,一荤一素一菇/27

生命在于运动/29

 ·“忙”是对自己“懒”的最大放纵/30

 ·运动可以代替药物,但没有药物可以代替运动/31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32

 ·适量运动三五七/34

 ·中老年人冬练防误区/35

远离烟酒/37

 ·吸烟真的有害吗? /37

 ·“吸烟有害”最早是谁说的? /39

 ·吸烟是穷人的选择/40

 ·戒烟一定要心甘情愿/41

 ·酒是一把“双刃剑”/43

 ·“饱餐、酗酒、激动”——宴席猝死三联症/44

 ·酒可以喝到“君子”,也可以喝成“蠢猪”/45

心理平衡,健康保证/46

 ·人与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心态/46

 ·心理暗示,不容忽视/48

 ·着急恐慌,说死就死/50

 ·想看天安门,捡回一条命/52

 ·晚期癌症患者的冠军路/54

上医治未病/56

 ·让高血压低头/57

 ·跟糖尿病斗法/60

 ·冠心病可防可治/62

 ·不要被“中风”击倒/65

 ·摆脱抑郁的困扰/68

 ·生存勇气是战胜癌症的利器/69

下篇 快乐无限

生命的长度与厚度/75

 ·快乐是人生的根本/75

 ·寻找“我”的智慧/78

 ·快乐在身边/80

 ·快乐源自分享/82

 ·快乐生活“慢”中来/86

 ·学会不攀比,快乐常相随/88

心好一切好/95

 ·常看三座山,心境好平安/95

 ·爱心、洗心、开心/96

 ·养心八珍汤/98

态度由心定/101

 ·心情保持原生态/101

 ·苦乐在心/104

 ·怒:心之奴/106

 ·智慧在于调控心境/108

 ·情感带来幸福感/110

我爱我家,快乐源泉/111

 ·家庭健康是一架精细复杂的马车/111

 ·一步错位,一生错位/114

 ·家是人生最重要的驿站/116

 ·夫妻运是最大的运/118

 ·少说“但是”,多说“如果”/124

 ·对孩子也要常感恩/126

善待他人,善待工作与学习/133

 ·命与运/134

 ·放低自己,抬高别人/135

 ·常怀感恩心/137

 ·工作着并快乐着/139

 ·难行能行/142

 ·学习不知足常乐/148

健康与修养/149

 ·适者有寿/149

 ·培养兴趣,多彩人生/153

 ·能赚钱会花钱/155

 ·智商、情商与灵商/156

试读章节

·你的日子过得还好吗?

洪昭光:

今天我们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人能不能活得更好,怎样才能活得更好?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我看有一定的道理。当今中国正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让我们的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改善。据有关报道,截止到2007年,中国GDP总量为25万亿元,近4万亿美元:而美国是13万亿美元,如果按照现在两国各自的增长速度粗略来算,再过16年,中国的GDP总值就能赶上美国。这将是中国未来最伟大的成就,当然,一个国家的兴盛发展不能仅仅看GDP就行了,而要看综合指标。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整个国民的生存状态是不是有巨大的改善,我们每个人的日子是不是可以过得更好,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可以活得更好。我相信,这个问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是一个摆在我们很多人面前的重要问题。

余惕君:

应该说,今天我们算是过上好日子了,GDP总量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在提高。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随着国家的发展,把自己的好日子过好,是需要一定智慧的。我先向洪教授请教一个问题,人要活得更好,是不是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我相信,没有良好的身体状态,说活得好,就是一句空话。说得更实际些,您作为一位医学专家,从医学角度讲,是不是认为人人都能活到100岁?

洪昭光:

其实,过去的10多年里我一直在努力推广一个生活理念,就是:健康快乐一百岁。这其中有一层意思,就是“人活百岁不是梦”。因为根据生物学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一般是其生长期的5—6倍。人的生长期是到长出最后一颗牙齿的年龄,一般是20~25岁。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该是5乘20等于100岁,到6乘25是150岁。也就是说,人再长寿应该不会活过150岁,人再短命也不应该短于100岁,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寿命。从医学临床上看,大自然给我们身体设计的主要脏器,比如我们的心、肝、脾、肺、肾等也都足够人使用100年以上。

余惕君:

我理解这很像我们现在开的汽车。因为我所在的集团公司下属有生产大客车的工厂,车在出厂前,生产制造商已经设计了该车的使用寿命,比如是30万千米。那么,这辆车的主要零部件比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就都应该能保证车开到30万千米,基本没有问题。

洪昭光:

这个例子很说明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开车的人比较爱护,注意行车安全和定期保养,这辆车开30万千米应该很轻松。如果车开得比较猛,经常东磕西碰,又不注意保养,我想这辆车跑不到20万千米就得报废了。我们看山西那些运煤的大卡车,本来出厂设计的是载重量20吨,寿命跑20万千米没有问题。可他们现在是一趟要拉40吨甚至60吨煤。中间要走很多山路,上坡加大油门,下坡踩着刹车。这样一折腾,这辆车别说跑20万千米,10万千米能跑下来就不错了。所以,人人是不是都能活到100岁?大自然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看每个人自己怎么个活法。

余惕君:

您提出的新世纪健康新观念,这些年广为流传,深人人心,给中国老百姓的健康生活指明了方向。我自己也是您健康理念的追崇者。受您启发,我也开始更多思考人生的历程,生命的价值。特别是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同时,人们对于生活的认识,对于生命的价值都有了不同的判断和追求。现在人是房子越住越大,心胸却越来越小;关心外在的东西很多,关注内心的修养较少。  ·自然凋亡,还是病理死亡?

洪昭光:

人总是要死的。人的生老病死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一样是自然规律,但死也有不同。一种是自然凋亡,一种是病理死亡。自然凋亡,正如树儿春天发芽,夏日开花,秋天落叶,冬季枯黄一样。对人而言就是无病无痛,无疾而终,百岁之后,悄悄离去在睡梦中。就像一位国画大师,活到106岁,睡一觉就“走”了。最近有一事,我一个同事的老奶奶,105岁了,早上对女儿说特别想吃鸡蛋羹,因为她想起了100年前5岁的时候,妈妈第一次给她蒸了鸡蛋羹吃。孩子们一听,这很容易啊,中午给老太太蒸好送到床边,老太太吃完了,就午睡了。下午3点多,孩子叫老太太起床,发现她已经浑身凉了,赶紧打120叫救护车。抢救的医生来了一看,人已经没了。家里孩子们都很难过,放声大哭。医生劝他们,不要哭了,老太太如此安然离世,是喜事啊!我们羡慕都来不及呢!

然而,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病理死亡。据卫生部卫生统计年报公布的数据,我们中国人现在六成以上是死于三大疾病——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九成以上的人死于十大疾病,能无疾而终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是病理死亡。病理死亡犹如树木经风雨摧残,病虫损害,本来夏天正是枝繁叶茂的时节,却已经枯萎死亡。即提前得病,提早死亡。特别是很多社会精英人士事业有成,却英年早逝。这些人得病以后肉体痛苦,精神折磨,身心煎熬,人财两空。

·英年早逝为哪般?

洪昭光:

一位著名演员,演戏演得很棒,人缘也很好,却不幸得了肝癌。两次换肝花了将近100万元,钱花光了,罪也受了,最后人还是走了。另一位著名艺术家一幅画《黄河颂》拍卖4 020万元,可是他59岁就走了。如果他能像齐白石老人活到96岁,能给国家和社会创造多少艺术精品和无价之宝啊!

余惕君:

您讲的这些我是深有感触。我的一个同事,做了10年的市场总监,人非常能干,待人也很好。到医院一检查,肝癌晚期,只有3个月的生命。他临终前我去看他,人已经瘦得不像样子,他握着我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因为他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了。他对我说:余老师,我真是很后悔啊!虽说人生没有后悔药,但我还是很后悔。过去不该这样糟蹋自己啊!请务必转告同事们,千万不要步我的后尘啊!最后他活了4个月。“身体不仅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后一句话,之后就陷入深度昏迷,直到离开人世。我对他的去世真是非常感慨,也很受震动。因为他生前烟酒无度,我也专门写了一首小诗:人生至要是生命,众生畏果佛畏因,忍看朋辈成新鬼,控烟限酒倾力行。

P3-7

序言

昭光寄语

世界上最可宝贵的,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健康是金子,健康是责任,健康是节约,健康是和谐。影响人健康的有四大要素,其中遗传因素占15%,自然及社会环境占17%,医疗条件占8%,生活方式占60%。简单说来,就是四“生”——生身父母、生存环境,再加上医生和养生。对健康来说,医生不如养生,药疗不如食疗,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在养生的60%当中,自我心理平衡对健康影响的重要性要占到一半。可以说,好心态是事业和家庭平衡的基石,是人生健康和幸福的保证。

养生要及时,健康要管理,要做到上医治未病,四两拨千斤。研究表明,1元钱投入养生预防,可以节省医药费8.59元,相应地还可以节省重症抢救费大约100元,而且自己少受罪,家人少受累,何乐而不为呢?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基石,可以使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减少一半,使人的健康寿命延长十年,人们的生活幸福度大大提高。早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可以使70%的人做到自然凋亡,就像宋美龄活到106岁,睡觉中悄然逝去,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而不是像现在许多人,英年早逝,病理死亡。中年得病,花钱受罪,肉体痛苦,精神折磨,身心煎熬,人财两空!

1992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如果采取预防措施,导入健康生活方式,就可以减少600万人的死亡。他进一步提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的重大论断。他大声疾呼,要人们“不要死于愚昧,不要死于无知。” 但愿他的话能惊醒许多今天匆匆忙忙的“梦中人”。

人活百岁不是梦,重要的是从观念上理解健康的重要性,自觉接受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要从小抓起,让人人做到:20岁前养成好习惯,40岁前指标都正常,60岁以前没有慢性病,80岁以前轻易不衰老,轻轻松松活他一百岁,快快乐乐过上一辈子。

人活着是需要一点智慧的。不管社会如何变革,经济如何发展,生活如何改善,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一以贯之地乐观积极。我们一定要懂得关爱自己,就是关爱家人,关爱社会,关爱祖国。关注健康,就是自身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我和余惕君先生相识不久,交流中却似相知多年。这次所谓的对话本是一次极普通平常的朋友间闲聊,也许正是这种既无准备更无刻意的畅所欲言,让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人要过上好日子,需要聪明才干,人要把好日子过好,则需要智慧和勇气。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生活中学到智慧,用智慧让自己的生活更从容,更快乐,活的更好些!

最后,我谨代表余惕君先生和我本人,衷心感谢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陈冬牛先生和黄倩女士为将 “对话” 整理编辑成书所付出的辛勤努力。特别感谢安徽科技出版集团对本书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

洪昭光

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首席专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可以活得更好/健康昭光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昭光//余惕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741686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9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49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3
出版地 安徽
240
16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