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灾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描述了人类历史上19次巨大灾难给人类造成的剧痛。尽管许多灾难已经过去百年之久,但它们给我们心灵所造成的创伤,依然在隐隐作痛。然而,人类正是在灾难面前和与灾难的搏斗中,不断地步入更高的文明时代——因为地震,我们不断发明更好和更先进的预测和预报仪器;因为瘟疫,我们发明了一种又一种的疫苗和新药;因为战争。我们开始关注人权,呼吁和平;因为污染的大雾,我们将目光转向生我养我的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

我们深信,无论怎样的灾难,都不能令人类退缩。灾难只能令我们思考,赋予我们更高级的头脑和更坚强的毅力。

而人类,也在与灾难的斗争中,一步步走向新的文明……

内容推荐

人类的历史,就是灾难与发展共存的历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令人恐惧、令人刻骨铭心、令人终生不能忘怀的灾难,始终沉淀在人类的记忆中,一代代流传……

经过这些灾难洗礼的人类,却无比坚强、无比决绝——他们从灾难中奋起,与灾难抗争,任何苦难都不曾令高傲的人类屈服。他们。终于成为自然的强者,成为生命之最伟大者。

在这儿,我们追溯着历史的记忆,回顾那惨烈的一幕幕往事;我们试图展现在灾难面前那最坚强的人类的灵魂,以此献给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始终与灾难相抗争的伟大生灵。

目录

一、过度自信引发的灾难:“泰坦尼克”号沉没

二、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

三、桀骜不驯的魔鬼: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四、和平的代价: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五、新珍珠港:9·11恐怖袭击事件

六、浴火重生:芝加哥大火

七、雾都劫难:1952年伦敦大雾

八、地球在咆哮:鲁伊斯火山大喷发

九、白色面具下的死神:秘鲁雪崩

十、并不美丽的“西班牙女郎”:1918年大流感

十一、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决战:抗击SARS病毒

十二、绵延超过300年的死亡阴影:黑死病

十三、19世纪的世界病:霍乱

十四、天灾?人祸?:“卡特里娜”飓风灾难

十五、大海成为生命的墓地:印度洋海啸

十六、侥幸的代价:缅甸热带风暴

十七、地震之国的天灾人祸:日本关东大地震

十八、震惊世界的晃动:1976年唐山大地震

十九、震痛中国:汶川大地震

试读章节

现在你如果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关于‘泰坦尼克’号,你会想起什么?”可能大多数人告诉你的内容都来自于那部著名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露丝和杰克的生死之恋、美得惊心动魄的海洋之心、那句著名的台词“我是世界之王”……时光倒流到96年前,当你面带向往的微笑,提着行李走向英国南安普敦的码头,你口袋中露出的“泰坦尼克”号船票,足以为你赢得周围所有人的艳羡眼光。

但当时谁都不会想到,这艘举世闻名的巨轮仅仅航行了四天就沉没了。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它一样是一艘超级轮船。“泰坦尼克”号重达46328吨,排水量66000吨,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超过四万吨吨位的客轮。船身全长260米,最大宽度为28米;4个可以容纳两列并排行驶的火车还绰绰有余的烟囱;159个炉膛每行驶3千米就要消耗2吨煤;船舵重量超过100吨;一共有3只桨,中间最小的桨也重达22吨,两侧的桨则有40吨重,桨叶长7米。这个钢铁庞然大物的最高航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0海里(约55.6公里)。

“泰坦尼克”号还是当时一艘顶级豪华的船。客轮上下共11层,拥有762个舱室、7公里长的走廊和游步甲板。船上有超级水准的豪华餐厅、酒吧、吸烟室、游戏厅、舞厅、游泳池等等,吃、喝、玩、乐设施应有尽有,设备均极尽奢靡华丽。大体育馆内配备有从德国引进的各种现代体育器械,甚至还备有供摄影家们冲洗胶片的暗室。客舱内装饰着高级灯饰、铺着厚厚的地毯,连天花板也极尽奢华。船上的低等客舱都比其他客轮的一般客舱条件好得多。“泰坦尼克”号如同一个豪华都市的缩影,一座壮丽而巍峨的海上浮动宫殿。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最先进、最科学的设计产物。它建有双层船底,船的内部建有利用水压的16个密封舱室。这种水密室装置可以利用电气或人力,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进水的舱室封闭,即使其中的4个密封舱室灌满了水,也无关紧要,船也不会沉没。银星公司骄傲地宣称:“泰坦尼克”号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船。然而不幸的是,设计者只考虑到了船体的正面冲击问题,却忽视了可能与冰山的高速侧撞。而这正是后来造成“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致命原因。

为了“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银星轮船公司做了十分精心和细致的准备。为了满足船上人员的饮食与娱乐需要,船上的食品舱中贮备了44吨鱼、肉、禽,2.7万瓶啤酒和矿泉水,3.5吨鸡蛋,40吨马铃薯,5吨糖。另外还有5架大钢琴、2.6万个银碟和银托盘,30箱高尔夫球棍和网球拍。船长和船员也经过严格的挑选,担任船长的是在银星轮船公司工作了38年的J.E.史密斯,是该公司最有经验的船长。史密斯船长心情很激动,因为指挥“泰坦尼克”号首航横渡大西洋将为他的航海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为了亲身体验“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银星轮船公司总经理J.布鲁斯·伊斯梅和“泰坦尼克”号的总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也登上了这艘巨轮。

一、“海上女王”移步纽约

1912年4月10日,星期三,英国的南安普敦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那天风和日丽、波平浪静。停靠在港口的“泰坦尼克”号犹如刚刚出阁的白衣少女,漂亮、沉稳、丰满、楚楚动人,船身挂满五彩缤纷的纸带。午后一点,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长鸣,在无数照相机的镁光灯闪动中,新的海上女王“泰坦尼克”号起锚,慢慢地离开码头,驶向蔚蓝色的大海。送行和观看的人群中响起久久的欢呼声。她将从南安普敦驶向纽约,开始她的首次航行。然而,在欢乐、惜别的气氛中,谁能想到,无尽的恐怖正在大海中等待着这位雍容华贵的女王。

“泰坦尼克”号预定的单程时间为七天。经英吉利海峡后,将于第二天驶达爱尔兰的昆士敦港作短暂停泊。由于船员在离港前最后一分钟的变化,以及旅客数字报告中的差异,“泰坦尼克”号上的人数统计值至今仍不够确切。据估计,船上共有2208人:船员892人,乘客1316人。头等舱的乘客都是当时的显贵人士,有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贴身顾问阿奇博尔德·W.巴特少校、美国国会议员、梅西公司总经理伊萨多‘斯特劳德、美国百万富翁本杰明·古根海姆、约翰·阿斯特上校和他年轻的新娘等。二等舱乘客为800名中等阶层的游客和度蜜月的新婚夫妇。三等舱的乘客聚集在“泰坦尼克”号的公共起坐厅、走廊里和楼梯上,估计有462名男子、165名妇女和79名儿童,其中大多数是不懂英语的德国、瑞典的年轻工人和移民,他们较为贫穷,准备到美国这个“新世界”去谋生。

海面上风平浪静,“泰坦尼克”号像一座浮动的水上城堡在大西洋中顺利地航行,史密斯船长执行了银星轮船公司每艘新船都要慢速前进的规定,使“泰坦尼克”号以每小时22海里(约40.7公里)的保守速度前进。在当时,即使照这种速度,仍能创下横渡大西洋的最快纪录。强大的螺旋桨搅动着海水,平稳而又快速地推动着这个庞然大物驶向纽约。船长和船员们都十分兴奋,“泰坦尼克”号的二副莱托勒说:“每当客轮向前行驶一程,船上所有的人对巨轮的敬慕之情便增加一分。‘泰坦尼克’号以它的舒适、豪华和平稳征服了所有的旅客,连船员也不例外。乘坐‘泰坦尼克’号的旅客中有许多名人和富翁,他们都不想错过在这艘船的第一次航行中出一番风头的机会,同时也尽情饱览海上风情。”

旅客们在餐厅里谈笑风生、觥筹交错;豪华的大厅里总是一片流光溢彩,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旅客们沉醉在欢乐的气氛之中;咖啡厅里人们高谈阔论;体育馆里时时传出欢乐的笑声;甲板上是纵情悠闲观海的乘客和一对对甜蜜的情侣;就连身着笔挺制服的服务生在忙进忙出之际,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二、预警:沉没前夕的狂欢

为了航行安全,银星轮船公司根据所有关于冰山的情报,特意为“泰坦尼克”号标出一条偏南的航线,横跨大西洋洋面向北美大陆航行,目的是尽可能地避过北面的冰山。这条航线的洋面上常常是波涛汹涌、巨浪滔天。但在春天,这条航线上不会刮台风,更何况“泰坦尼克”号能够抵挡住10级以下风暴的袭击。而且,无论是帆船还是汽船,北大西洋航线上的海难事故并不多发,人们一直认为这条航线是一条安全可靠的航线。但是,“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的那年冬天是那几年中最暖和的冬天,正因如此,从北极漂人大西洋的冰山要比往年多一些。不幸的是,这正是一条“死亡之旅”的路线。白色的“流浪者”已经向偏南的方向漂去,“泰坦尼克”号正一无所知地向冰山驶去。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的第四天。这一天,洋面平静美丽,没有任何异常现象出现。旅客们陆续走出自己的房间,呼吸着海面上宜人的新鲜空气,欣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大副墨多克和二副莱托勒在晾望台上注视着海面的情况。他们报告说,海面平静无事,海水看上去像一面镜子。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风平浪静、满天星斗的春夜里,重大的灾难在悄悄逼近。“泰坦尼克”号此时已距北美大陆不远,进人了北大西洋的多冰山海域。那些巨型冰块构成的冰山是从格陵兰岛沿岸陡峭的冰层边缘断裂后坠人大西洋的。巨大的冰块经多年沉积、封冻,坚实庞大,大的有方圆几公里,活像漂浮在洋面上的连绵山脉。通常情况下,这些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只占其总体积的十分之一左右,更大的部分隐蔽在海水水面以下,巨大莫测。有时从表面上看去,冰山距船体尚有一段距离,但实际上冰山水面以下部分可能已触及到船体。所以,冰山真正对航船构成的巨大威胁是其水下部分。“泰坦尼克”号就是被冰山的水下部分撞沉的。

上午9时,“卡罗莱娜”号轮船发来电报:“‘泰坦尼克’号船长——西行轮船报告:在北纬42度,西经49至51度处发现有冰山、小冰山和冰原。致意——巴尔。”史密斯收到译报后回电:“谢谢!”

正午,“波罗的海”号轮船发来电报,称“泰坦尼克”的航线上有冰山。电报员杰克·菲利普斯将译报交给船长。史密斯船长在甲板上一边散步,一边看着这条消息。他似乎并没有被发现冰山的险隋所触动,只是一言不发地把字条交给了身边一同散步的银星轮船公司总经理伊斯梅。伊斯梅正陪两位妇女散步,接过电报后瞧了一眼,把它塞进口袋,告诉两位妇女关于有冰山的事情,就又散步去了。

傍晚,报务员哈罗德·布赖德又收听到离“泰坦尼克”最近的荷兰轮船公司客轮“加利福尼亚人”号呼叫,说它遇到了冰山。布赖德正忙于手头的工作,对此并没有多加注意,也未记下电文。

晚上9时40分,在“泰坦尼克”号正前方航行的“美萨巴”号发来电报,告知已经发现冰山,并一再强调:“发现沉重的浮冰块和无数硕大的冰山,还有冰原。天气晴朗。”无线电报室一号发报员约翰·乔治·菲利普此时正忙得不可开交。“泰坦尼克”号上的富翁、达官贵人们要把许多电报发往纽约,要求船靠岸时有人来接待。此外,菲利普一整天多次收到冰山警告的电报,“美萨巴”号的电报仅仅是众多电报中的一封,他已见怪不怪了。菲利普并不知道“泰坦尼克”号的准确方位,也弄不清楚冰山距离他所在的客轮有多远。就这样,他将“美萨巴”号电报放置一边,继续忙着拍发旅客电报。

晚上10点,大副墨多克接二副莱托勒的班。莱托勒借助星光,看到地平线上有一道如刀锋般的光亮。群星沉落,光亮掠过洋面,墨多克和莱托勒意识到,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冰山,于是增派水手监视晾望,对可怕的冰山进行提防。

10时45分,舱外的气温已降至-2℃~3℃,旅客们纷纷回到自己的船舱,准备好好休息,养足精神,为明天早上巨轮进港下船做好准备。此时,“泰坦尼克”号仍然不断接到过往北大西洋的船只发来的电文,至少有7条是提醒“泰坦尼克”号:拉布拉多洋流携带的巨冰块比往日多,巨冰块已进入主航线。但是,巨轮仍以22海里的速度,快速地划过海面,冲破夜色,直向几乎触手可及的大陆奔去……

P2-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灾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正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89604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4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