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极恶皇后(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晋版《丑女无敌》重磅出击!一部史上最丑皇后的奋斗史。

她是中国历史上最丑的皇后,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皇后之位的?她是如何把江山变成一个人的天下?……

看中国历史上最丑皇后的奋斗史,吕魏晋风流,这里有绝代美男潘安,有“洛阳纸贵”的左思,有富可敌国的石崇,还有倾国倾城的绿珠……

也许你以前读过很多宫斗小说,但是关于魏晋的,你可能没有读过。在这里,你可以读到富可敌国的石崇,倾国倾城的绿珠,“洛阳纸贵”的左思,更有才华横溢、有“中国第一美男”之称的大帅哥潘安,“竹林七贤”的山涛。总之,这里着汇聚着许多令人产生无限联想的才子佳人、帅哥美女。小说虽然描述的主要是丑女皇后,但是在作为背景人物,他们也在故事里纷纷粉墨登场,在特定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因此,在这个故事里,你不但可以读到扣人心弦的宫斗,还能与其中的才子佳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分享他们的快乐与忧愁。

内容推荐

小说的主人公贾南风是历史上最丑的皇后,大名鼎鼎的“恐龙”。据《晋书·惠贾皇后传》记载,此人生得粗、短、黑,面貌奇丑,眉后有疣痣,而且性格暴躁,妒忌心重,残酷冷血,根本不宜做太子妃。然而,就是这样的人,却摇身一变变成了尊贵一时的皇后。

小说讲述了贾南风如何从一名普通的邻家少女少女一步步走向皇后之位的过程,期间有缠绵悱恻的情感纠葛,也有扣人心弦、扑朔迷离的宫廷斗争。尽管如此,贾南风还是以独有的智慧和手段辅佐她的夫君登上了权力的顶峰——皇位,而且自己最终也成了能呼风唤雨的皇后。

试读章节

1.我的父亲母亲

首先我声明:我很爱很爱我的父亲母亲。

其次,我要对我的父亲母亲进行一番客观、公允、恰如其分的评价。

我对我父亲的总的评价是两个字:无耻。

但我必须承认,我喜欢他的无耻。

因为我们贾家现有的一切,我所有的一切,都于他的无耻。没有他的无耻,我们贾家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可能不存在,我也不可能爬到皇太子妃的位置。

如果说当年我爷爷是用他的英勇忠直把贾氏家族由一介平民提升成了贵族,我父亲则用奸狡权变把家族从一般贵族提升成了超级豪门,把爷爷在的时候的六百户食邑变成了八千户。这可是个惊人的数字,因为,连直系亲王的食邑一般也不超过一万户的。

也因此,我这个相貌平平的女人才成了皇太子妃的钦定人选,并在最后二选一的淘汰战中,靠着父亲的手腕,打败了一个据说美貌绝伦的对手——名闻天下的美男子卫玠的姐姐卫瑾——坐上了皇太子妃的宝座。

如果一个人的一切都得益于其父的无耻,无耻是让这个家族真正显赫的发迹之钥,决定因,第一推动力,请问她有什么立场鄙视这种无耻?

在我看来,鄙视这种无耻,才是真正的无耻。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我这样说,只能说明我是我父亲的好女儿,却绝不是我爷爷的好孙女。我爷爷如果地下有知的话,只怕会跳起来灭了我们父女俩。当然,他最先灭的会是我父亲,那样恐怕就根本没有我了。

我爷爷是曹魏的忠臣,我父亲却是曹魏的叛徒、大奸臣,因为他是当时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权者——大将军司马昭的心腹,是司马昭最倚重也最信任的人。据说司马昭的许多坏主意都是他出的,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也都是派他去干的,外界直指我父亲乃是司马昭飬养的最阴险狡诈的“鹰犬”。

司马昭早在继任父亲司马懿的大将军职位之初,就已经有了废掉傀儡皇帝自立的打算。只是不敢贸然行事,而是先派我父亲四处去打探,收集各方消息,看舆论倒向如何。

父亲先把朝廷内的各个大臣调查得差不多了,又向司马昭献计,请他派人去慰劳“四征”,也就是去慰劳魏国在国境四方设置的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位将军。

父亲自己去了淮南。在同征南将军诸葛诞谈论时事的时候,故意装做很随意地问:“天下人皆愿禅代,将军以为如何?”

诸葛诞听了这话,当场发火,厉声对我父亲说:“你不是贾逵的儿子吗?你父亲可是个大忠臣!你们父子俩都受了魏君的大恩,你怎么能想到把社稷让给别人呢?老实告诉你,要是谁敢打这个主意,我就跟他拚了这条老命!”

父亲回去后,就向司马昭报告说:“诸葛诞已有了谋反之心,必须赶紧撤了他的军职,把他调回京师。”司马昭倒有些犹豫,怕万一调不动诸葛诞,反逼得他造反。父亲又说:“早反祸小,迟反祸大!”司马昭听了,这才下定了决心,请魏帝曹髦下了一道诏书,拜诸葛诞为司空,叫他速回京师上任,将兵符交给扬州刺史乐林。

诸葛诞接到诏书后,果然兴兵抗拒,并向东吴称臣求救。司马昭亲自督军二十六万南征,父亲也随同前往。

诸葛诞调动了十几万大军固守寿春,东吴也发兵三万助战。双方打了几仗,魏兵都占不了上风。

父亲又向司马昭进计说:“楚兵轻而锐,善于攻而不善于守,如果我们深沟高垒围城,就可以不战而克。”

司马昭采纳了我父亲的的意见,把诸葛诞围困于寿春城。父亲又用计去诸葛诞内部策反,使诸葛诞在困守孤城的同时还要面临激烈的内讧。

围了两个月后,魏兵轻易地攻破了寿春城,杀死了诸葛诞。

由于在这次“平叛”中又立大功,父亲被进爵为宣阳乡侯,增邑千户,官迁廷尉。也就掌管天下刑狱,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司马昭虽然公开篡位的计划被迫推迟了,但这时候的曹魏王朝基本上成了空壳子,被司马家彻底架空了。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不断累积、不断升级,终于在魏帝曹髦的景元元年来了一次总爆发。

这年夏天,曹髦又一次在早朝时跟司马昭争执了起来,并且在满朝文武明显的一面倒中落了下风。

忿忿地退朝后,曹髦越想越生气。因为他一个皇帝,居然被自己的臣子当庭奚落,满朝文武,不是帮着司马昭就是袖手站在一旁装白痴。

而此前的每次争执皆如此,无不是以司马昭的胜利和自己的失败告终的。他成了朝堂上的笑话,地道的傀儡皇帝。年方二十的曹髦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如何受得了这种羞辱?

同时他也越想越害怕。因为他的堂兄,也就是在他之前的魏帝曹芳,就是被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废黜的,他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遭遇同样的命运。

如果他们曹家兄弟俩依次被司马家兄弟俩废黜了,那不是要“名垂史册”、贻笑天下了?

于是年轻气盛的皇帝召来了一帮他自以为很忠心的大臣,如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人,很愤怒地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朕不能在此坐受羞辱,坐等废黜了。朕决定,今日就与卿等一起去讨伐他!”

王经还算忠厚的,苦苦相劝,要皇上暂时隐忍。王沈、王业只假意附和了几句,就一溜烟地跑到司马昭家里加油添醋地告诉了一番。

司马昭听了只是不屑地一笑,心想我留着你作傀儡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你倒是活得不耐烦了,那我就成全你!当即命令我父亲下去部署,随时准备行动。

几天后,机会来了。我父亲接到线报:曹髦带着宫中宿卫、太监等数百人出宫了。

我父亲立即领着数千名禁军赶了上去,在铜雀大街的街尾拦住了皇帝的銮驾。

曹髦一看銮驾被围,慌得站在座位上挥剑乱砍。禁军见了皇上,还是有些畏缩的,不敢跟皇上对砍,节节后退。

眼看着皇帝的队伍就要杀出一条血路,禁军前锋成济不知所措,回头向我父亲问道:“情况不妙了,怎么办?”我父亲回答说:“司马公恩养你等,正是为了今日。现在该怎么办,你还需要问我吗?”

成济粗人一个,头脑简单、性格冲动,听了这话,当即抽刀猛刺曹髦。

曹髦一向养尊取优,哪里是成济的对手?只一击便栽倒在车下,成济再补上一刀,立即毙命。

曹髦带的人见皇帝死了,一哄而散,连给皇帝合上眼帘的人都没有,任由他倒在铜雀大街上死不瞑目。

解决了曹髦后,司马昭和我父亲一合计,觉得暂时还不是公开篡权的时候。朝廷内还有一帮曹家的忠臣,老百姓也还当曹魏是正统。于是司马昭很谨慎地对弑君事件做一番表面文章,首先自然是收敛尸体,自己披麻带孝地前去哭丧。

滴了几滴鳄鱼眼泪后,司马昭问站在一旁的尚书仆射陈泰:“明公认为这次事件该如何处理呢?”

陈泰是个梗直之人,素来与我父亲互相看不顺眼,当即毫不犹豫地说:“弑君之罪,罪恶滔天,当然是杀无赦,并诛其九族。为今之计,只有杀了首犯贾充,才能告慰陛下的在天之灵,也才能平息天下百姓的愤怒。”  司马昭沉吟良久,又问:“可不可以杀个不要紧的人,留下贾充?”。陈泰答道:“弑君这种大事,杀个不要紧的人如何服众?”

司马昭听了,一言不发,撇下陈泰走了。

很快命令下来,将成济判了剐刑,诛灭三族。同时将曹操的另一个孙子,十五岁的曹奂扶上去做了新的傀儡皇帝。

不久,又用太后的名义下诏,以不敬太后、自寻死路的罪名将曹髦的皇帝名位废掉,仅以高贵乡公之礼下葬了。

至于我父亲这个“首犯”,在“弑君案”的整个审讯和宣判的过程中,只是片言只语轻轻带过,没有给予任何惩罚。

陈泰和一帮依然心向曹魏的大臣不服,在朝堂上当面质疑此事。

父亲振振有词地说:“我只是领着禁军前去保护銮驾,我哪知道成济会突然行刺皇上?”

陈泰那边立刻有人指证我父亲当时曾鼓动成济,并把那两句对话一字不漏地复述了出来。我父亲还是面不变色心不跳地说:“我只是让他自己拿主意,不需要问我,我根本什么都没说啊,怎么能诬赖我鼓动他呢?”

陈泰说:“‘司马公恩养你等,正是为了今日’,这个‘正是为了今日’,不就是鼓动成济去刺杀皇上吗?”

我父亲义正辞严地说:“不要以你的小人之心度我的君子之腹!我这句话的意思是:司马公恩养你等,正是为了今日好好保护皇上,为他打退乱臣贼子。如果成济误解了我的话,就像你现在误解我一样,那不是我的错,而是你们的错!你们这样居心叵测,任意曲解,不仅玷污了我的忠诚,更玷污了司马公的一片忠心。”

陈泰气结。我父亲和司马昭相视而笑,就差当场击掌了。

此事之后,父亲以阴险而闻名天下。因为在那种紧张状态下,还能把话说得滴水不漏的人,其城府之深,非常人所及。

就这样,我父亲领兵杀了皇帝,不仅未受到任何惩罚,还被司马昭借新皇登基,普天同庆的名义,再进封为安阳乡侯,增邑一千二百户,统领京城内外诸军,加散骑常侍。

五年后,司马昭去世,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公公司马炎即位。

司马炎即位后,父亲不仅没有因为换了新主人而受到冷落,反而比以前更受重用了。

这自然也是因为是我父亲最善于钻营,懂得见风使舵,适时找准靠山。他一方面趋奉司马昭,一方面又努力地为下一任主子效力,早早地就为将来铺好了路。可以说,是我父亲一手扶持,鼎立相助,才把司马炎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司马昭儿子众多,嫡出的却只有两个,司马炎和司马攸。司马昭自封晋王后,照常理,王太子的人选就在这两个嫡子之间产生了。

司马炎是嫡长子,又比司马攸大了十二岁,做太子的胜算应该更大一些。

可他的父亲司马昭却并不怎么喜欢他,而是喜欢他的弟弟司马攸。司马攸论人品,论聪明才智都比司马炎更胜一筹,人也长得特别的俊,司马炎跟他站在一起就像山鸡比凤凰。

司马昭对这个又聪明又俊美的小儿子喜欢得不得了,特地在自己的王座旁专门设了一个座位,戏称为“桃符专座”,桃符,就是司马攸的小名。司马昭与臣僚议事的时候经常带着这个心爱的小儿子一起坐在上面,小小年纪就让他与闻朝政,有问题的时候还会征求他的意见,有意磨练他处理政事的能力。

司马昭的这番举动,在臣僚们看来,同样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虽然还没有正式册封,大家已经差不多当司马攸是太子了。

司马炎看见这个势头,心里那个急啊。又不敢明里表现出来,只能在背地里使力,拼命笼络司马昭身边的红人。这首当其冲要笼络的,自然就是我父亲了。

司马炎的示好行为可以说正中了我父亲的下怀。

司马炎只比我父亲小十几岁,司马攸却比他小了近三十岁。对他来说,把筹码押在司马炎这边比押在司马攸那边要靠得住得多。毕竟,司马炎已经是个二十几岁的成人了,而司马攸却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根本还没有定性。谁知道他将来会怎么变?他长大后还会不会把我父亲放在眼里?这样没把握的事,我父亲不会做。

于是父亲开始在司马昭面前拼命为司马炎说好话,称赞司马炎“宽仁,有人君之德”,“又居长,宜奉社稷”。司马昭这个时候身体也不行了,渐渐卧病不起,我父亲又趁机进言,“理应早立储君,以安定人心”。司马昭果然立了司马炎为太子。

几个月后,司马昭病逝。逝世之前,他见朝廷之事被儿子打点的好好的,深感安慰,在病榻上对司马炎感叹道:“还是贾公闾最了解你啊。”

公闾是我父亲的字。司马炎听了这句话,焉能不对我父亲感激入骨?

平心而论,我父亲推举新君是出于私心,但司马炎也的确没有辜负他的溢美之词,所以司马昭死的时候对这个继承人还是很满意的。

司马炎即位不久就仿效魏武帝曹丕的做法,强迫魏帝曹奂禅位于己,改元泰始,国号为晋。魏国从此正式宣告灭亡。

魏国自曹丕逼汉献帝禅位正式称帝,到曹奂被逼禅位于晋,总共才四十五年。

短短的四十五间,历史就完成了一次轮回。曹魏怎样从别人那里抢来的江山,也怎样被别人抢去。历史轮回的迅疾与残酷,叫人触目惊心。

而我们贾家,却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由寒门一跃成了最显赫的家族。我父亲也成了新朝廷最显赫的特权人物。

司马炎称帝后,进封我父亲为鲁郡公,我祖母柳氏为鲁国太夫人,我母亲郭氏为广城君,食邑加到了八千户。

我父亲的特权甚至表现在家庭体制上:他有两个正妻。

这本来是不合礼仪的,混乱了嫡庶之分。可是由于有我英明的公公司马炎的御旨特批,这不合礼仪的事儿就变得不仅很合礼仪,而且简直成了光荣的象征:除了我父亲,谁还有那个本事能让皇上在日理万机中亲自过问他的家事?

这两个正妻并不是同时娶的。第一个原配李夫人是魏中书令李丰之女,嫁给我父亲后,据说感情十分和洽,还生了两个美丽的女儿。

可惜好景不长,几年之后,李丰与当时的皇后之父张缉、夏候玄等人合谋,想要除去司马师,还政于魏帝曹芳。只是那帮蠢才谋事又不秘,八字还没一撇就先被司马师知道了。司马师怒不可遏,当即派人把李丰叫去问话。

李丰如果贼一点,知道大事不妙,赶紧找个借口溜掉,再带上一家老小从后门逃命去,兴许还有一线生机。偏偏他又是个不知死活的家伙,这个时候了还乖乖地跟着司马师的人走。好嘛,到了司马师那儿,立刻就成了阶下囚。司马师问他话,他还不识时务赶紧招,愣着装傻。

司马师也是悍到极点了,一个朝廷重臣,他当场就拔出刀来把他像劈柴那样劈成了两半,根本审都懒得再审了。同时发出指令,搜捕所有的同党,诛灭他们的宗族。

我父亲那时正跟朋友下棋玩呢,一听说岳父出了事,立刻散了棋局,跑进书房忙活了一阵,穿上朝服就往宫里跑。家人在后面追着,到了宫里,才知道并不是为岳家求情,而是向皇帝上表请求离婚。

皇帝当时自身都难保了,哪管他这些烂事。最后还是司马家兄弟接了表,准予我父亲离婚。同时格外开恩,赦免了李夫人的死罪,只将她发配到边疆充军。  P3-9

书评(媒体评论)

爱,并不是一个事件、一种追寻,也不针对任何一个确定的对方。不是拿来满足自己自私及自大内心的工具,也不是用来对抗虚无本质的武器。它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信仰。

——安妮宝贝

人生就是这样的吧,结束,开始,再开始,再结束……不论如何,我们都将背负着各自的灾难和幸福,往前走,不回头。

——饶雪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极恶皇后(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蓝惜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45320
开本 16开
页数 5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57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4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64
3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