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英伦迷梦之前尘恋
内容
编辑推荐

有琥珀色瞳仁的中国少女孟雪君,在和家人去英国旅游时遇见一系列惊悚事件,并为解救朋友不幸被关入伦敦塔,因此遇见伦敦塔中的女鬼伊西丝。

由于同情她前世未尽的感情,小君决定穿越时空帮助她弄清一切事情的真相。

然而,一切事情的原因,真的像她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么?

三世的情劫看透,静静守望的她,又该如何面对——那注定悲伤的结局?

内容推荐

睡梦中的那首夜歌,如此清晰的倒影在她脑海之中,让她心中微微的甜蜜,却隐约有丝缕的哀伤与茫然,仿佛在那极远的前世,她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究竟是谁,为她唱起了这首缠绵的歌儿,带走了她三世的情?这个人,如今,又是以怎样的身份,存在于她的身边?

穿着红色王袍的少年只是静默的坐在桌后,烛火修饰了他清俊如神祗的侧脸。抬眸的瞬间,原本冰冷的双眼中,隐约带了一点点令人难以察觉的温暖,迷离而隐忍,幽黑的眼凝视着她,仿佛被遗忘了多时的湖水,让她的心中,刹那间有了几丝如同大地回春的暖意。“我相信你。”

那个不甚出众的男孩子蹲在公园的一处花坛边,静默的凝视着一株开的正盛的百合花,向走近的她微微一笑,笑容温和如春水。

黑色袍子的他,手中执着白银酒杯,嘴角微笑如罂粟,传承了黑夜的神秘,让她无法将目光转开。

“我——终于找到你了。”

当那华美的英伦之梦蓦然惊醒,她又能否如同歌中所唱的那样,坚强的走下去?

“天上人间不能阻隔我与你,

纵然先前的华美变为废墟,我也坚定不移——”

这一世的情,注定了镜花水月,然而——她却无力将那已成形的命数改变。

三世的情感纠结,究竟能不能,在今生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试读章节

伦敦塔

“小君,起来啦!”耳边老妈的一声暴喝将正在和周公下棋的我从被窝里拉了出来。

揉一揉仍在肿胀的睡眼,我无限郁闷地将床头的闹钟关上——老妈也真是的,出差也就罢了,竟然把闹钟铃声全部改成了她的喊话,每天早上我的魂都要被吓飞好几次。

三下五除二地穿好校服,仍旧处于昏迷状态的我呆愣愣地挤好牙膏,目无表情地将牙刷在嘴里乱抹,眼睛微微扫过洗手间的化妆镜。

镜中凝视着我的,并不是令中国人骄傲的黑色瞳仁,而是浅浅的琥珀色。

因为这双怪眼,我小的时候没少被同学起外号,什么牛眼啦,怪胎啦……简直是数不胜数。以前还有点生气的力气,后来的我,已经进化到了完全麻木状态。

这也不奇怪,要知道,除了我拥有这样特殊颜色的眼睛之外,我家的所有亲戚都是黑发黑眼、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甚至谈不上漂亮。我的出生,完完全全的是个异数。据说当年老妈还怀疑自己是不是抱错了孩子。

最后,实在受不了的我从14岁开始就和隐形眼镜为伴,如今已经两年。一副黑色的隐形眼镜,虽然说没有先前那样惹人侧目,却也止住了不少议论我的流言。

叹了一口气,我极不情愿地将化妆台上的隐形眼镜塞进眼睛里,方才那个“外国人”,也便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随处可见的整形一族。

那也没办法,谁叫我是个怪人。因为那双颜色独特的怪眼!

随手拿过一片面包之后,我便拉开了家门。

还没有踏出门外,我就看到老爸收拾信箱的背影。

果不其然,信箱里又是满满的各色信件,简直要把那狭窄的空间撑爆。

“小君,又是你的信!”老爸无奈地叹息一声,将厚厚一沓子信封交到我手里,“今天一共有36封信,其中有23封来自你的死忠追求者,12封来自我也不认识的男生,还有一封是你姥姥的生日请柬。”老爸翻看一下信件,见怪不怪地向我汇报道。

我点点头,看都没看,就把其中的35封丢进旁边的一个快满了的大箱子里。

“小君,有时间的话记得把你这个情书箱子收拾一下,文笔太烂的别忘了扔掉!”老爸似乎是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清了清嗓子,向我补充了一句。

“以前你还简单看一下,现在怎么连看都不看了!你不是说以后写情书的时候用得到吗?可你长这么大,什么时候写过情书了,不写的话又留它做什么?”正在俯身整理信件的时候,老爸接下来的话让我不由得微微苦笑。

老爸又不是不知道,感情方面我完全就是一个植物人,不知是因为缘分未到,还是因为天生就没有那方面的功能,总之,如今的我还是单身,并且是现在进行时。

“这些卖掉,信封就很难看,剩下的那些我再慢慢看。”过了一会儿,我便从箱子里拎出一大堆信封来,抱到老爸的面前。

“我知道了,卖信纸的收入是你留着,还是放在我那里?”老爸从身后拿来一个垃圾袋,将所有信封全部搬入新家。

“你留着吧,我拿着那些钱也没什么用。”我淡淡地看了一眼信封满地的狼藉场面,和老爸告别后便径直走出了屋门。

“早啊!”刚刚出门,便看见死党周荷靠在一边,嘴里啃着苹果。见到我,微微一挥手。

“早啊!”我三口并作两口地将剩下一点面包塞进嘴里,拉着她去自行车棚取车。

“我说小君,你这个吃相,要是被你的仰慕者们看见,可是下不来台面哦!”周荷摇一摇齐肩短发,做纯情状,微微眨巴着眼睛看向我。

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是她的眼睛却是加了玻璃的窗户——还是最高级的防弹玻璃。她的视力很差,眼镜的厚度堪比奶瓶底,此时做这样的表情,倒是有些不伦不类。

“那么多,我都要受不了了,少点更好!”我很郁闷地摇摇头,摆出一张苦瓜脸来。

“我说小君,你可是咱校的校花……之一啊!你对男生真的没兴趣吗?”周荷仍然不放弃,拉住我的衣袖问个不停。

“啊呀呀,不要拉了,再拉就破掉了!”我更加郁闷,用力想将自己的袖子从她的手里抽出来,可她却加大了力气,不管我怎么使劲,都拽不出一丝一毫来。

“你要先回答我,我才会放手哦!”她的笑容灿烂得让人想打一拳。

“真的!”终于,我很无奈的,第N+1遍重复了这一句相同的话。

“对了,有些男生说隔壁班的女生陈惠比你好看,我看可不是。还是我的朋友小君最好看!哈哈!”周荷这回却一反常态的没有多问,但接着说出的话,让我彻底汗掉。

“我说小荷,你行了吧!不是就不是呗,那么在意干什么!”说的时候,我还要很辛苦地摆出一副苦呱相。

“听说陈惠几天前被一个模特公司选中,要去签约呢。好羡慕!我要是你的话,就一定要和她抢这个签约的名额!”周荷见我反应冷淡,闷闷地说了一句。

“不用了,你看我齐步走都不会,别说模特步了。估计在时装展示的时候,最丢面子的人肯定是我!”我回想起两个月前新生军训的时候自己那副惨相,就禁不住长吁短叹。

“练习一下啦!”周荷轻快地拍拍我的肩膀,笑容依旧灿烂。

唉!哪位天使姐姐能帮我个忙,我最不发达的就是运动细胞了。

“我说小荷,不要说我了,你和程岳的事情还没解决掉呢不是吗?他还是老样子,不答应你的告白吗?”我觉得话题不对,急忙打断她,自己说下去。

唉!那个程岳是我班班长,整个一言情小说中的白马王子。高,帅,学习成绩超棒,家庭条件超好……总之,所有形容人优点的词用在他的身上,统统不过分。

“呜呜呜,小君你是故意的!以前我给他写过的所有情书他都退回来了,说现在太小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是因为喜欢上了你,才说什么也不答应的。被拒绝的不止我一个,你可以去问班上的其他女生,她们都知道!”周荷听到这个,眼中便开启自来水管,噼里啪啦地掉下眼泪来。

唉!现在想哭的,应该是我才对!虽说程岳平时和我关系很不错,是我唯一的男生朋友,可我就是对他不来电(当然,不排除我自己误会的情况)。看来,为了这个,要把全班女生都得罪了。这可怎么解释才好!

“我说小君,你偶尔也要笑一笑嘛,不要每天都像南极冰山那样,冻死人不偿命!”周荷很快恢复了先前的笑容,打趣地说道。

“即便是这样,仰慕者都多得可以。万一我和善一点,后果难以想象!”我咽一口口水,嘴角略微抽搐了一下。

“那样更好啊!我们都巴望着这个样子哩。你这家伙身在福中不知福!”周荷很郁闷地抓抓头,满脸写的都是“难以置信”四个字。

“对了小君,你今天的讲话课题准备好了吗?”周荷看见我一副惨相,很识时务地转开了话题。

“当然了,你也太小瞧我这个语文课代表了。我准备的东西估计你们都不会说吧!”说完,我还不忘伸出手来,摆了个“胜利”的手势。

周荷不相信地摇摇头。“好啊,我就等着看你的哦。还有我家程岳的!”说话时,她的眼中猛地蹦出数以千万计的桃心形状,化成一支支利箭,直直向我飞来。

原来这种眼神也能杀人,如今,我真的是什么都见识到了。

今天的课题是谈论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各类风景名胜,而我准备的,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英国大家伙——大本钟。

不知为什么,从出生开始,我就对英国很有好感,一直都梦寐以求地想到英国。软磨硬泡下,老爸老妈总算答应十一假期时带我去。

哦耶,太棒了!离出门的时间不过一个月,数着日子都能到。

大本钟,伦敦塔桥,还有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只是想一想,我就说不出的激动!

看见我一副抽风相,周荷讷讷许久,才小心地捅我几下。

“啊,好痛!”我被戳中了软肋,疼得一哼。

一看表——8:00,我很没有形象地拉着周荷向自行车棚狂奔。

P1-4

序言

谭宇宏

这是一件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完成得比较困难的事。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把全部的感受告诉大家,怎么样给一个刚满18岁的少女的书写序,或者,她的书需不需要这个序。

因为,从偶然认识这本书的作者,到看到她的书,再读了她补写的后记,又通了多次的越洋电话后,我愈发觉得对她了解得越多,我可能就越无从下笔,因为我不愿意漏掉她思想中每一个闪光的火花,以及心灵中那越读越深的内里。

可是,我不能让序延误了这本书同读者的见面。

格格(我更喜欢叫梓涵的这个昵称),是个常常能给我惊喜的孩子。记得第一次见面,成人的聚会上,格格显得异常安静,像只不动声色的小梅花鹿。想象中,在国外留学的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是比较张扬的,服饰也是前卫时髦的,可格格全然不是。高挑的身材配着合体的学生装,纯净透明的眼神,时时抿住的嘴唇,使她显得娴雅又充满了书卷气,看得出,这是个从小受过良好而严格家教的孩子。

果然,面对大人们谈论的话题她都不插话,或是不太感兴趣罢,当我聊起当今许多人只知道汉·韩婴在《韩诗外传》中“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却不一定知道它的下一句时,格格慢慢地接了一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啊,我心里突然一暖,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子。

以后,从她的父亲那里了解到,格格从小就特别爱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也就拥有了属于她自己的、不愿意被外人所打扰的一个世界。然而,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她的小脑子里究竟储存了多少知识,在她的心中蕴含着怎样丰富的想象力,大人们还没来得及了解。所以,当她不声不响地拿出了这部她在英国留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写成的三十多万字的长篇时,所有的大人们都震惊了,而孩子们则迫不及待地在电脑上用U盘来传读这部小说,并一读而放不下了。

格格在后记里说,她为写这部小说耗费了太多的心力,有时甚至想抱着电脑大哭一场。我完全理解。

可以想象,在那个遥远的国度里,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这个女孩子在她的世界里,穿越了时空,用她的笔蘸着浓墨重彩,将家国、情感、战争、命运糅合在一起,创作出了这幅壮美、厚重而又精灵奇异的巨型“油画”。

因工作关系,我读过不少书,也写过一些序,然而,读完格格的这部处女作,不得不说,我很惊讶。

我惊讶于她对英国历史了解的全面及挑选过来做故事背景的魄力;惊讶于她架构这样一部大部头作品而游刃有余的能力;惊讶于她能将书中数十个人物巧妙地连接在一个故事里却不杂乱无章,反而引得读者时悲时喜,如梦似幻;更惊讶于她小小年纪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对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宿命、美丽与忧伤等等情感那一份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表面上看,这是一部魔幻小说,而我更感到的是主人公在这个曲折的故事中体味着的喜与悲,愁与乐,聚与别,及其中体现的格格这个小作者温馨而浪漫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而朦胧的爱情的憧憬。

笔调忧伤却字字用情,特立独行却下笔无声。

记得有人说过:“外表冷漠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脆弱。”格格外表给人的感觉是淡淡的,甚至是冷冷的,可如果你用心地读完了这本书,你会发现她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对爱的渴望。在这本书付梓期间,正值四川汶川地震不幸发生,得知消息的格格在英国给爸爸打电话,得知作为企业家的父亲已数次捐款赈灾,她很欣慰,同时她:郑重地请求爸爸,如果她的书能够赚到钱,她要捐给灾区的孩子;不赚钱也没关系,她会把书送给灾区那些需要梦想和爱心的孩子们。  所以,最后,我想说,这本书应该献给那些在熙攘的生活中已经开始淡忘了梦想和爱的人们,以及所有正在期待生活中出现梦想和爱的人,无论他们是少年或成人。

2008年7月8日

(作者系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

后记

关于我

2月14日,夜晚。

电脑屏幕闪着荧光,在寂静的夜里出奇的缄默。

我打完长篇小说的最后一个字,叹息一声,将头埋在键盘上,再也不愿动了。

我生命中第18个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也就这样仿佛不经意般地,飘然而过。

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个独特的日子完稿,也没有想到一向怠惰的自己竟会坚持住,把这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完成。

这篇长篇小说,已然耗费掉我太多心力——从一开始的资料与架构,到后来的数个不眠之夜,仿佛只要一坐在电脑前,自己的神智便被这个独特的故事所攫取,所有的感情全部随着书中的人物转个不停。

事实上,写文章的过程就是痛并快乐着的。我写文,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从小,我便对自己的能力不甚自信,仿佛我身边的一切人全部都凌驾于我之上,很轻易地就能让我溃败得极惨。正是这样的自卑,让我学会了在自己编造的梦境中沉迷,也便愈加地不合群起来。我知道这样并不对,但是——确切地说,那时候的我,并不寂寞。

后来,我这个东北女孩来到北京,又来到英国。

这样的环境强迫我再一次审视自己,我也是在这时才明白,人类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需要社交,即便——自己并不愿意。

或许,我该尝试着去改变,正如小说中我希望表达的,没有什么,能够永恒。

又或许,我会随着我的小说一起成长。

写文是一种历练,而我也必定会在这无数次情感洗礼中得到升华。

关于历史

看完我的文章,各位一定会对那位亨利八世记忆犹新吧!

第一次认识他是在很久很久之前,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子,无意中看了一本他的传记。很多字都不认识的情况下,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他无数次失败的婚姻。那个时候,我并不懂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只是觉得他就像童话故事里一向无法与正义并存的邪恶势力一样。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如何透过历史的记载,体会那早已湮灭在滚滚洪流中的爱恨情仇。

可以说,对于亨利八世,我明白了他的无奈,但是,依然无法对他的行为视作不见。毕竟他的行为害了自己的两个女儿,甚至他期盼已久的儿子,也害了他为数众多的妻子和情妇们。

所以,正是出于这样的一丝恨意,我没有让他当小说中的男主角,而是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儿子——那个在历史上记载少得可怜的少年国王。

一切的战争,伦敦塔,血雨腥风……

这之中的所有情节来了又去,我想表达的主题,却只有一个——世界与爱情,并不是像市面上那多如牛毛的小说中赞美的那样美好,穿越的结果,也并不会永远尽如人意。我想写的,只不过是这人人期盼的生活背后,那令人神伤的现实。

不管怎么说,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我所虚构的这个故事,只是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关于宫廷,关于战争。其实,我的看法已经悄悄融在了文章的字里行间,如果各位真地用心去读了,相信一定会体会到吧!

关于人物

相信各位也看出来了,我小说的主角有三位。每一位,都倾注了我极大的心血——毕竟是第一篇让我如此认真对待的小说,我揣度人物的性格时,也就格外地用心。

女主角小君是个现代人,所以她的性格中,也就带了现代人独有的坚强,与冷静。可以说,她是聪明的,无论在古代英国还是现代中国。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自己肩上的责任,也会想尽办法去将自己的承诺做到。还有一点,她懂得放弃——放弃现有的富裕生活,放弃她所习惯的科学,还有,放弃掉自己那一段无望的感情。

毕竟她只有16岁,思维还不成熟。她不会轻易与别人交心,很巧妙地将自己与周围人划开界限。她不敢承认自己的心动,却因此放弃了几乎是手到擒来的幸福。如果她稍微勇敢一点,不去担心那命运的判词,一切的结局,又会不会完全不一样?

对于程岳,或塞西里亲王,她因为前世的宿怨无法倾情相待。她当然明白对方的感情,但是——却是真的没办法回应。她是在乎他们的,所以,一次次地将他们推开,不顾自己的心中疼痛。她明白一段无望的感情会带给别人怎样的绝望,所以,她更要拒绝一份真心。

对于爱德华,也许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无意间闯入自己心中的少年,竟会占据这样重要的地位。喜欢一个人,就是要为他心伤,为他心痛。她是唯一一个看懂他的人,也就不愿让那宿命的判词应验,只有将他偶尔表露出的关心用冷脸推开。

只可惜,宿命,有时就是这般的无情。

古代部分的男主角爱德华,他一切都好,错就错在,他有亨利八世这个父亲。虽说他是亨利八世盼望已久的儿子,但是,他的生活却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充满了压抑与折磨。他只是被父亲安排好了前路,而且必须要走下去,无论那条路意味着什么。

所有人都相继离他而去,包括为他带来噩运的父亲和姐姐。他当然渴盼着亲情,也并不想坐上那个王位,然而,作为亨利八世唯一的继承人,他别无选择。一个被怀疑血统并不纯的少年挣扎于英国王座,其间的各种伤痛,又该是怎样极致的惨烈?

伊莲娜(小君)是他碰到的,唯一一个愿意用真心去对待他的人。他在无数次的背叛后,还是选择了相信她。为了保护她不被这风雨飘摇的宫廷所伤害,他已然倾尽全力,甚至,有几次,他选择放手。因为他知道,让她去法国,抑或是罗马,也好过将她强留在自己身边。为了让她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一走了之,他一次又一次地用冷言冷语伤害她,我不知众位看官是否读懂了他心中的痛。

他只能默默地,看似不经意地关心着她,这也是在那充满了明争暗斗的宫廷中,他唯一能够保护她的方式。

一次又一次被自己的血缘至亲所伤害,多次的背叛与威胁——可以说,从小,他便学会了不信任身边的任何人。对他来说,相信这个词的分量,实在太重。然而,这样的信任,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给了她——那个让他真正心伤并心痛的女孩。相信一词在这里,代表的是怎样的分量,我无法说。

对于他来说,情之一字,到了极致即为相信。那是一种将自己的一切交付给别人的信任,包括身体与灵魂——这也是在我理解中,知己一词的真谛。

也许,对于她,事情也是同样。

在某些方面他们是相似的,包括伪装,与放弃。一切的一切,最终仍是逃不过宿命。只有一夜的短暂相守,便是那早已定好的,最后的结局。

至于塞西里亲王,因为第一世的错,他在爱上伊莲娜之后,却突然间发现那个犹如阳光的女孩子竟是自己的妹妹。这世界上有什么痛,能比这更加难以割舍?

静静的古堡里,她的出现,便意味着生命的勃发,在这一片死寂之中,又是怎样地令人沉醉。那个初见的孩子,也就这样走入了他的心中,渐渐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想得到她——真正的她。

他看到了她的坚持,也就明白了今生的又一次错过。为了她,不论是大卫王、塞西里亲王、抑或是程岳,付出的,都已经太多。

或许,应该是给这份坚持一个回应的时候了。

虽说小君自始至终都不曾爱上程岳,但是这无爱却平淡的一生,对他来说,大约也足够了。

对于他来说,他的爱,体现在坚持。那就是永远站在爱人的身后,在她疲惫的时候,伸出有力的臂膀扶持她,即便是她的眼中并不曾有自己的影子,至少,也有了共同的记忆。

这个故事的结局看上去比较完满,但是,写完之后,我的心中却仍旧无声地冷痛。

不是每一次幸福的后面,都是真正的完满。但是,这样的选择,却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众人的进一步伤害。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谁叫人生的路上,选择一同,是超乎寻常的重要。这就是在这段纠缠了三生的三角恋情之中,我想表达的主题,有关真爱,有关选择。

关于主题

可以说,这个故事中我要表达的东西太多。

家国、穷富、伦常、情感、战争、宿命——我几乎将自己所想到的一切全部加入了这本小说之中,把自己的观点加在字里行间,仿佛一个处于单恋的少女,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心事藏起,害怕读者发现,又希望读者发现。

宫廷斗争,还有战争,是我小说中下了很大笔墨描述的。从古到今,没有一场战争不是以无辜人民的受苦受难来成就统治者的权利争夺。今天的我们,是否已经逃开了战争的阴影?

血统与伦理,曾被奉为至高无上的天规。然而,又有谁关心过,那高位之上的种种挣扎?所有人看到的,都只是一个华丽的表层,却看不到内里的明争暗斗,还有那伴随而来的孤独。不知道那些血统高贵的国王或是皇帝们,是否想过将手头的一切放弃,转而追求一段平凡而简单的幸福。

至于宿命一物,当真神奇。我笔下的男女主角挣扎于缘与份的边缘,最终仍旧逃不开命运的制裁。我想说的却是,人力并非不可对抗宿命,缘由天定,份在人为,不是吗?命运并不足惧,以人心的强大力量去试一试吧,说不定,一切的一切,都能够在我们的手中改变。如果真的无法改变自己接下来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就是尝试着去接受,微笑着去面对。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强者所做出的选择。只可惜,我的主角们没有做到。

结语

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我的女儿。我无数次重新为她缝制嫁衣,只希望她能以自己最美丽的方式,在这世界上绽放一次。

希望,她能带给你们深思。

因为,在我眼中,欣赏一部真正的小说,我们看的并不是她的外表,而是她的心灵。

如果我的“女儿”拥有吸引你们的心灵,我也就别无所求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英伦迷梦之前尘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子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84275
开本 16开
页数 4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6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0: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