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鸡尾酒会及其他》《美国去来》两本合成。《鸡尾酒会及其他》收录作者作于1952年9月到1957年9月五年间的作品共14篇,大略按照内容分为三辑,所写均为生活中常见的人事,以及由此而来的感悟和体会。末了《小襟人物》独成一辑,以小襟人物描述小人物的人生,读来颇令人唏嘘,却也勾画出一种文人的生活场景,以及文人的无奈。《美国去来》初版于1953年,为作者访问美国的回忆集结,内容上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介绍了作者视野所及的美国社会的诸多方面。
图书 | 鸡尾酒会及其他(美国去来)/吴鲁芹作品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由《鸡尾酒会及其他》《美国去来》两本合成。《鸡尾酒会及其他》收录作者作于1952年9月到1957年9月五年间的作品共14篇,大略按照内容分为三辑,所写均为生活中常见的人事,以及由此而来的感悟和体会。末了《小襟人物》独成一辑,以小襟人物描述小人物的人生,读来颇令人唏嘘,却也勾画出一种文人的生活场景,以及文人的无奈。《美国去来》初版于1953年,为作者访问美国的回忆集结,内容上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介绍了作者视野所及的美国社会的诸多方面。 内容推荐 作者一生译著颇富,但以散文创作的成就最高。早年作品可以《鸡尾酒会及其他》为里程碑,尤以《鸡尾酒会》一篇最为生动有趣。本书展露他英国式幽默的散文,对生活琐事观察入微,有其独到的见解,往往谑而不虐,谨刺却不刻薄,并且引经据典,中西典籍运用灵活,特别是擅长自我解嘲,幽默诙谐形成其独门的「吴鲁芹式散文」。 中研院院士李欧梵先生赞誉:「吴先生是小品文的大家,可以和梁实秋先生媲美,更是林语堂大师的传人。他流露在文中的幽默感,在我心目中和他翩翩的绅士风度配合得天衣无缝,令我这个新竹来的『土包子』可望而不可及,在真正的『鸡尾酒会』上(其实我参加得极少)更不敢接近。」 目录 鸡尾酒会及其他 前记 序 一辑: 鸡尾酒会 置电话记 中西小宴异同异 “答客问” 番语之累 二辑: 我和书 懒散 请客 邻居 约会 谈说谎 文人怀无行 三辑: 小襟人物 美国去来 楔子 闲人请进 家庭与妇女 政治篇——上 政治篇——下 民为贵 美国人 种族问题 农村 我的同胞 札记 跋 试读章节 鸡尾酒会 从什么时候起,在我的生活项目中,多了一项鸡尾酒会的点缀,已无从稽考,但总之是件十分不幸的事。点缀云云,是聊备一格的意思,是指次数并不多。然而“区区此数”,已足够令人烦恼和不快,偶尔有个把月,未见到“五时半至七时半酒会候光”的传票,心中不免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好像这世界光明多了。 或有人要说,既如此,你又何必去自投罗网呢?我自己也曾如此问过,结果我还是去了,明知此去凶多吉少,受罪无疑,居然从容就义,那精神是很有“赴汤蹈火,皆所不辞”的气概的。是的,凭什么要自讨苦吃?某一天,偶然碰到一位友邦的“同罪”,才找到一种概论式的解释。 “同罪”一词,系我杜撰。我们称志同道合者为同志,志不同道不合而同隶一党者亦互称同志;另外有同窗同乡之谊,同事同年之雅。他既觉得参加鸡尾酒会为大受罪事,于我自然是谊属同罪了。我发现他,当然是在同感受罪的场合。我敢说,同感受罪的,必定还大有人在,但发现则迥非易事。在衣香鬓影中,嘴角上永远挂着微笑,是真是假虚实难说。要找待决之囚的罪相,当然是很困难的。独有一次,在一座大花园里,瞥见一位仁兄,背对着人群,手中虽有杯酒,而目送飞鸿,那姿势是“把酒问青天”,大有拿一肚子的委屈,向苍天问罪的意思。我站在一旁,注视良久,心中暗自高兴说:“此吾党也。” 于是我移樽就教。 既然决定他谊属同罪,客套也就免了,我直截了当地说:“看上去阁下不很喜欢这种酒会吧?” “我敢打赌,你也未必。否则你不会问出这种不合时宜的问题。” 我说,就我而言,不喜欢是一种很客气的说法。我讨厌它,一如我讨厌一个人名片上五行官衔或私衔,而且逢人更像散传单一样普发。但是我不能请他少印一行,也不能要他不发我一张。我不能不让别人“酒会候光”,而且也不能不来“忝陪末站”——无处可坐也,但往往我找不出何以要来受罪的理由。于是他教我如何分类,大约总不出两种:社交上的必需(sodal obligalLtion)和业务上的必需(business obligation)。 “假使有谁真乐此不疲,”我的新朋友说,“他定不是个平平常常的人。” 此后我们在此种场合一碰到,第—件事必抢先表明自己的立场,为了礼貌或者方便,我们是用缩写作暗号的。 “我今天是B.O.。” “我是S.O.。” 然后,“把酒问青天”,目送飞鸿走远,看天上淡淡的云朵,在夕阳余晖中,摊开瞬夕万变的瑰丽。于是礼貌上的半点钟就挨过了。 但是如此自在,也并不可多得,因为有人不愿意冷落了你。好像这世界真是温暖的,至少在鸡尾酒会里。有人擦肩而过,嘴里支吾一句“嗨——”,表示在此处,立足地几乎平等之意。似曾相识的就要机械地和你握手了。在“好久不见”这句后面,究竟是表示庆幸、可惜,或者根本就不表示什么,是应该有各色各种注解的。更有好事之徒,周旋于各界人士之间,唯恐某名士对另一名媛,或某闻人对另一学者,失此良机,未遂识荆之愿。不免“来来来,我来介绍某某……”结论当然是皆大欢喜,因为彼此都过了某种瘾了。有时此种厚意,亦惠及庶民,若追究其动机,是颇令人感激涕零的。为的怕你受冷落,忽然觉得人生甚少意义,出了什么三长两短。但结果有时颇叫人啼笑皆非。好事之徒总爱先给你封上一个头衔,即使是间接的也好,如此他才觉得对得起对方,你之区区不足道,既成定局,总该有个太太是画家吧,再不然,令嫒或者是歌唱家。令尊呢?总之你必定是某某人的什么,既然你自己不是什么。否则,他想不出了,他几乎要问你还活着为什么。 我曾经无辜地碰到这样的处境,做了这类善意的好事之徒的牺牲品。 场合当然是鸡尾酒会中,衣香鬓影依旧,谈笑风生依旧,我的心情当然也依旧。有谁忽然在我肩上拍了两下,幸得贱躯顽健,但是那分量还是够受的,我心中暗自忖度,莫非这就是“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的初步?总之,这一击使我暂时忘却绚烂的晚霞,使我暂时忘却手中的杯酒,我的神情想必很像一个待罪的羔羊了。至少我是被顺手牵羊牵了五步之远,与另一衣冠楚楚、满头是汗的先生互道久仰起来了。说久仰不一定是违心或盲目,而是查无实据,因为我并未听清他的名字,那位好事之徒的介绍言词,是喷气时代的,快到不可捉摸,不像晚风送来远处古庙的钟声,可任你玩味。 悲剧的部分,马上就上演了。 “我在燕京时念了××先生的社会学的。”绅士说。 “呵。”我不知道绅士希望我答什么,说“师承有自”当然还确当,但绅士并不像把“师承”看得有多少重量的人。 彼此沉默了一分钟,很难堪的沉默,像是足足有十分钟。 “××先生讲课时的神情我至今还记得。” “您真好记性。”这句话我觉得十分得体,可是我无以为继,我又重复说了一遍,这期间间隔了有一分钟,已经颇为不得体了,我想借故走开,但是绅士的眼睛瞪着我。 又是一段难堪的沉默。 “你知道令兄的下落吧?”绅士说。 “家兄?” “是的。” “早去世了。” “真的?” “我在三岁时他就去世了。” 绅士像受了什么打击,神色十分颓丧,渐渐由颓丧而变为不屑。P11-14 序言 本集共收散文十四篇。最早的一篇,系一九五二年九、十月间所写;最末一篇,写于本年九月半。平均每年仅得万余字,寒酸极矣。 平心而论,就连万余字,也是意外之获,得归功或归咎于编杂志的几位朋友。他们真是宁枉勿纵,对一个与文字无甚渊源之人,亦不轻易放过。集中所辑,几乎篇篇都是聂华苓、彭歌、夏济安、徐讦诸先生催促下的急就章。其中且有杂志已付排,尚缺数页,临时命题凑数者,质地低劣可知。我想在此对曾受我糟蹋过若干宝贵篇幅,现在又同意我汇印成册的《自由中国》、《自由谈》、《文学杂志》、《论语》等刊物,敬致谢意。 取名“鸡尾酒会”,一是因为斯篇乃集中最早写的一篇;另一原因,乃是听说鸡尾酒系由威士忌或杜松子等酒加白糖、香料、苦酒、冰块配成,是一种杂拌儿,与集中诸篇之内容芜杂,颇为相称。又据懂得酒的人说,此种酒,质地可以相差很远,端视用的材料是否精纯,调法是否得宜,此中高低,不啻霄壤。低的喝起来自然不十分够劲,甚至于有人说可以归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类,这更是斯集诸文的最好注脚——当然下一句是对敝帚自珍的作者而言。 读者到此,掩卷可也。 一九五七年十月台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鸡尾酒会及其他(美国去来)/吴鲁芹作品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鲁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879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3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4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