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梁漱溟(乱世中特立而独行)/大象人物聚焦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看他的照片,是一个总是抿着嘴、不苟言笑的、倔倔的个性老人。

他一生在儒佛间行走。

他就是——梁漱溟,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他一生不断追求的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大众眼中特立独行的梁漱溟,曾经有过怎样的挣扎、苦闷或是从容、豁达,曾经给过家人怎样的慈爱和要求?本书将带你走近这位伟大的老人。

内容推荐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书中并不是完全按照传记的方式来写人物,而是尽量以人物一生为背景,来扫描、来透视作者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本书还特意以“补白”方式选摘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等文字。

试读章节

梁漱溟为乡村建设亟亟奔走的前后,也是中国政局持续动荡的年代,国共冲突越来越激烈,直至水火不容;同时,蒋介石频频发起根除非嫡系军阀的战争,与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即是其一。内忧未平,外患又起,“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北三省。中国大地上,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农村经济破产,农村社会面临崩溃。

当时,各方力量不约而同都把目光投向乡村。中共的农民运动向有传统,还在大革命前,湘鄂赣苏区的农民运动就呈轰轰烈烈之势,打土豪,分田地,让世人第一次看到中国农民被动员起来后焕发出的惊人能量。毛泽东出身农家,对农民、农村有切肤的体会。当年,他考察湖南农运,写下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后,他对中国革命走向的考虑,对均贫富、世界大同的理想,在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中,更清晰地体现出来。在他后来的革命生涯中,逐步形成、完善了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使中共革命带上了鲜明的农民革命的色彩。

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开始了乡村重建的工作,虽然事实上,他们更多的是联合农村中的“中产阶层”,意图将散乱的农村、农民重新收拢在政府的羽翼之下,消解共产党曾经留下的影响。国民政府颁发《农会法》,也不得不容忍各地兴起的在野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运动,并谋求与各地乡建领袖的合作。当年,蒋介石曾参观晓庄,会见陶行知,并邀请梁漱溟往南京一见,但被一贯对政府怀有戒心的梁所拒绝。

后来,由国民政府内政部牵头,组织了一个九人委员会,各省乡建领袖被任命为委员;并在随后通过一个章程,在各省建立一至四个县政试验区,这些试验县不受政府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进行新的政治形式和组织的试验。由是,一批具有相对行政独立色彩的乡建试验区有了合法地位。

梁漱溟的邹平试验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继续着探索的步伐。

一直到晚年,梁漱溟依然坚信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国家的新生,制度的重建,社会危机的避免,新农村“苗芽之茁长以至成长”,等等,端赖于教育。实际上,他是政治改革家的同时,又足教育改革家。1933年,在参加国民政府关于地方自治会议的同时,梁漱溟应邀参加教育部召集的民众教育专家会议,并被推举起草有关方案,呼吁中国教育应以民众教育为本。这样,当他在山东有了实践的机会时,便将教育纳入到行政组织的建构当中,将教育和民众(农民)新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这就是乡农学校,实践了他“复兴古人讲学之风,使讲学与社会运动打成一片”的理想。

乡农学校的最初摹本,可以追溯到宋儒吕大钧的《吕氏乡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延伸到梁漱溟设计的乡农学校,则是“大家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乡约本是一个旧东西,他拿来用以培养新风俗,并拟了长篇详细的《乡学村学须知》,说明这个新事物。邹平取消了所有旧属的区乡镇公所,乡设乡学,村设村学,既是行政组织,又是教育机构,乡、村都变成了学校,男_殳老幼皆为学众,把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部纳入到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之中,期望由此培育出新的社会组织结构。按梁漱溟的理论,乡农学校是农村的最基层组织,在整个乡村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切与乡村进步有关的工作,都借助于乡农学校的教育方式。

P20-22

序言

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

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此话颇有道理。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主导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单单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历史陈迹的异军突起,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他们越来越愿意从历史图片中阅读人物、阅读历史。的确,一个个生活场景,一张张肖像,乃至一页页手稿,往往能蕴含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更为特别的内容,因而也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诱发读者的想像。

这些年来,每次出国访问,总要买上一些图书。在它们中间,我特别喜欢文字简练、图片丰富并且两者相得益彰的人物图书,如《凡高兄弟》、《弗吉丽亚·伍尔芙》等。这些图书,在结构、编排、开本诸方面,都给入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受到这些图书的启发,我产生了编辑一套人物画传类型的丛书的想法。非常幸运的是,我的这一想法,得到大象出版社诸位朋友的热情支持,这便是“大象人物聚焦书系”的由来。

说“聚焦”而非“传记”,是因为严格地讲,书系中的作品并不是完全按照传记的方式来写人物,而是尽量以人物一生为背景,来扫描、来透视作者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几年前在“沧桑看云系列”中,我曾采用过这种写法。这样的文字假如能与历史照片、图片找到合适的形式结合起来,当然也就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画传。同时,在正文之外,本书系还特意以“补白”方式选摘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等文字。图片的说明也改变通常的模式,尽量使之较为活泼,更具内涵。我想,这样的编排,能够使一个人物的一生,在较小的篇幅中多层次、多侧面、更生动地呈现出来。

任何形式的聚焦,都是为了凸现历史场景中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审视他们,实际上也就是在审视现实中的知识分子本身。这便是我对这套描述历史人物的书系情有独钟、乐此不疲的原因。

2000年、2001年两年里,我先后完成了对巴金、梁思成、丁聪等十位人物图书的出版。我很高兴这一图文并茂的形式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行家的好评,为此,自2002年起,我将广邀新的作者加盟,“书系”不再仅限于我个人的创作,而是由更多的作者来描述更多的人物。我的设想是,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该书系能够以它特有的形式,构成百年中国历史人物的斑斓长卷。

愿这一设想早日成为现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梁漱溟(乱世中特立而独行)/大象人物聚焦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50335
开本 16开
页数 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0
181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