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读点金融史(Ⅰ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了九个对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巨头,包括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三菱财阀、罗斯查尔德家族、汇丰集团、花旗集团、高盛投资银行以及在世界金融领域产生了相当影响的索罗斯和巴菲特。

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九大金融巨头的成长历史,对他们在创业中所显现的创新精神、在经营管理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韬略,以及在处理各种复杂的政经关系、人际关系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手腕进行了介绍。

内容推荐

《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扣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如果你想读懂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的战略布局,如果你想了解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资本企图……那么你可以阅读《每天读点金融史I: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

本书追溯至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兼并重组,讲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到寡头垄断时期的关键历史事件,并向你展现随詹发生的四次兼并浪潮是怎样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脉络,也颠覆了企业成长的路径模式。你会发现,探讨“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是深化对兼并重组认识的重要方法。

目录

第一章 早期的美国铁路大兼并/1

控制美国铁路的金融霸主/2

初步涉足铁路产业/5

控制纽约中央铁路/7

声东击西智取西岸铁路/13

实现铁路业的“摩根化”/16

北太平洋铁路控制权保卫战/19

第二章 标准石油的兼并之路/25

垄断百年的标准石油公司/26

鼓舞人心的第一笔贷款/29

谨慎进入石油业/32

与金融资本结盟垄断炼油业/34

反间计切断对手的资金来源/39

利用金融资本实现托拉斯梦想/42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完美结合/44

第三章 家喻户晓的卡内基钢铁并购案/47

兼并卡内基钢厂的大手笔/48

卡内基欲擒故纵诱使摩根高价并购/51

金融寡头对钢铁行业垂涎已久/55

摩根也是真正的赢家/57

第四章 反垄断法与垄断势力的较量/59

《谢尔曼法》的颁布背景/60

老罗斯福与垄断寡头的斗争/62

标准石油的拆分/68

反垄断结束了“镀金时代”/71

第五章 迅速扩张的大宇集团/73

临危受命兼并韩国机械/74

并购造就多元化的大宇集团/77

兼并的基础——金融后盾/81

资本滥用葬送大宇集团/84

第六章 财团控制下的通用汽车公司/87

兼并别克公司/88

新“通用”诞生/91

杜邦财团入主通用汽车/93

迂回战术:与对手合作/98

通过兼并建立高技术优势/101

第七章 垃圾债券主导下的美国第四次兼并浪潮/103

惊人的三角工业兼并国民制罐公司案/104

迈克尔·米尔肯结缘垃圾债券/109

发行垃圾债券并使它成为兼并利器/112

米尔肯取之不尽的资本资源/115

第八章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120

震惊全美的并购案/121

花旗银行总裁的考虑/125

违法交易得以合法化/127

从现金提款机到“权力中心”——花旗/129

花旗董事会最终选择了桑迪·威尔/132

第九章 钢铁业的新世纪并购/136

兼并的起因/137

各国政府的强烈反应/138

钢铁业强者之间的战争/142

独特的兼并模式/149

谁会成为下一个目标/151

第十章 《华尔街日报》易主/155

一部独立的商业新闻史/155

默多克入主《华尔街日报》/157

新闻独立精神与经济利益的较量/163

天价收购道琼斯的幕后动机/168

兼并的影响和启示/170

借助政治的资本力量/171

第十一章 海湾石油公司收购案/173

最初的收购/173

威胁收购/177

面对威胁的反应/18l

曲折的并购过程/182

第十二章 固特异收购与反收购/188

打破毒丸计划的兼并/188

准备充分的反击计划/192

力量强大的舆论攻势/196

戈德史密斯的明智选择/198

第十三章 揭秘并购战争中的日本商社/201

金融业新霸主的诞生/203

一波三折的持久并购战/205

兼并日联的前景与影响/208

难以磨灭的辉煌/210

人格化的稳定利益共同体/212

第十四章 印度塔塔集团的并购之路/218

塔塔巨人的发展历程/218

Tata Steel和CSN的收购大战/220

并购中存在问题的报价/221

激烈竞购的展开/223

塔塔钢铁公司的收购时机和方式/224

塔塔汽车公司与福特修成正果/226

印度式的并购思路/229

塔塔集团全球化的经验/230

第十五章 发人深省的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的合与分/232

汽车业的兼并高潮/232

两大汽车巨人联姻的缘由/234

残酷现实迫使梦想破碎/235

令人无奈的选择/237

汽车巨头的另一条道路/241

案例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启示/242

第十六章 欧洲钢铁大王克虏伯/245

强强联合的钢铁大鳄蒂森一克虏伯 /245

克虏伯公司的初始资本积累/247

劫后重生的克虏伯/250

资本运营大王——贝托尔特·拜茨/253

实现股份制转变/257

巧妙利用资本度过企业发展瓶颈/258

第十七章 沃达丰对曼内斯曼的世纪大收购/260

沃达丰成功敲开德国的大门/260

合并的双方风格迥异/264

两国政府斡旋其中/265

牵涉其中的中国富豪/267

兼并背后是投资银行的较量/269

四年后被指控存在“黑幕交易”/272

第十八章 网络新贵活力门挑战日本传统势力/275

活力门以小博大收购日本放送/275

政府拟动用法律武器维护传统势力/279

西方金融资本撼动日本社会/282

杀一儆百的“老朽复仇”/285

参考文献/290

后记/294

试读章节

反间计切断对手的资金来源

南方开发公司虽然解散了,但石油的运输通道——铁路公司,仍然由标准石油控制着。那时美国的铁路公司还没有实现“摩根化”,美国三大铁路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洛克菲勒的手中,他还主宰了石油运输的水路和陆路系统。因此产油区的业界人士还是要受到标准石油的剥削和控制,而且在实现了对炼油业的垄断之后,洛克菲勒又把目光投向了炼油业的上游企业——产油商身上,他想要实现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进一步扩大他的垄断控制。

为了反对洛克菲勒的垄断霸权,产油河区的石油生产商想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计划,即在原产地和五大湖区的水城之间架设油管,从而降低从产油区到五大湖区水城的石油运价,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也借此摆脱标准石油公司通过铁路对他们的控制。他们打算用油管将石油送至伊利湖,然后经船运到纽约。通过油管输送的方式来与标准石油控制的三大铁路竞争。

但是,这一预谋在得以实施之前,就已经被洛克菲勒所知晓。因为洛克菲勒早已在石油原产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收买安插了很多商业间谍。他答应这些间谍一旦被原产地业者联盟发现,标准石油公司愿意负责他们以后的全部生活费用。亚吉波多就是这些间谍的组织者和联络者。他负责将间谍们提供的零散的情报进行选择、分析、加工整理,最后再进行一定的过滤,然后向洛克菲勒提供一份比较可靠和系统的情报。在原产地业者同盟企图架设油管这件事情上,亚吉波多显示出他的超人之处,他不仅搜集到可靠的情报,还向洛克菲勒提供了一个有效应付的方案,即停止输送麻京郡的原油。这一方案正中原产地业者的痛处,因为麻京郡是当地业者刚刚开发出来的产油区,离产油河区比较远,出产的原油必须依靠标准石油公司的原油管道运到产油河区。洛克菲勒采用封锁该油田原油输送渠道的策略,使得麻京郡原油失去了价值,这将断了原产地业者的财路。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向标准石油公司妥协,放弃了铺设新的油管的计划。就这样,原产地业者同盟的第一次油管计划还没有真正运作就流产了。

然而,产油区业者并不想就此放弃,他们又策划了铺设连接产油区和东部地区的油管计划,这是产油区的最后一次反抗。这场耗资巨大的工程是由投资专家宾森看中的,宾森原为纽约州州长,有一股倔犟、不服输的劲头。宾森和原产地业者选中了贺普特准将来主持这项工程的建设。贺普特准将是位沉默寡言的工程师,在建筑方面有着非凡的才能。他带着宾森交给的任务,独自骑马在宾州北部尚未被开发的地区,默默进行着考察和买地的工作。为了不使铺设油管的计划让标准石油公司的洛克菲勒察觉,他没有通过不动产公司,而且所要的土地大都是只有樵夫砍伐的偏僻森林。经过艰苦的勘探,终于确定了铺设油管的线路,并很快开始了铺设工作。历时5年,这项架设油管的艰难工作终于大功告成,这项工程被称为“塔特华德油管”。其实,标准石油的情报系统早已探知了这项工程建设的消息,但洛克菲勒却迟迟没有动手阻挠,最多也不过做些破坏工作,并未把它作为一项非常严重的事情来看待。因为他一直抱着等等看的策略,甚至错误地估计该油管在越过山头时,是不可能将油输送过来的。令洛克菲勒没有想到的是宾森和贺普特最终克服了这一技术上的难题,使得油管在1879年5月28日开通。这样一来,从原产地的新油田到巴尔的摩,每桶油运价不超过0.3美元,即使到纽约,也只需0.6美元。这不仅使他们摆脱了铁路公司的高运费压榨,还通过降低成本,增强了自身在石油市场的竞争力。

在宾森和贺普特等人庆祝的时候,洛克菲勒非常震惊。油管运输的超低运价给铁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运费战一旦打响,铁路公司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洛克菲勒建设托拉斯的宏伟目标也会受到致命的打击。正当洛克菲勒等人垂头丧气之时,宾森前往欧洲贷款的消息又至。宾森回到美国,又直接赶往纽约,向纽约第一国际银行贷款200万美元,从而扩大了宾森的产油、运油规模。洛克菲勒感到非常沮丧,这是他生平遇到的最大挑战,对方的油管就像一条缠在他脖子上的锁链要把他和他的公司置于死地,但洛克菲勒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击败的。这期间,他_直在靠近中央公园的西54街一栋大楼的办公室里,反复阅读着有关宾森活动的消息,思索着反击的对策。

就在宾森洋洋自得,以为自己已经打败了“大蟒蛇”洛克菲勒的时候,洛克菲勒却率领着标准石油公司开始了猛烈的反击。这次洛克菲勒又故伎重演,还是利用他所收买的间谍攻击对方。帕塔森是洛克菲勒所走的第一步棋。他原来曾是石油原产地业者同盟的成员,也曾为驱赶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而摇旗呐喊,强烈反对过洛克菲勒。但后来他被亚吉波多所收买,投靠了洛克菲勒,成为了洛克菲勒埋藏在宾森集团里的一员伏兵。

在宾森取得第一国际银行的贷款时,洛克菲勒便派帕塔森到第一国际银行去告宾森的密,说塔特华德公司不值得信任,他们内部有人暗中贪污款项。虽然第一国际银行仍然相信宾森的资信程度,但对投资塔特华德的热情有所降温。所以当宾森向第一国际银行提出再贷款200万元的要求时,碰了一个软钉子,并被告知有人告密的事。这件事情让宾森十分恼火,他企图抓出这个可恶的告密者,但没有成功。事实上,即使他找出告密的人也已经于事无补了,洛克菲勒已经击中了他的软肋,那就是缺少资金的支持。就这样,洛克菲勒成功剥夺了宾森的资金来源,而失去金融资本支持的宾森,也很难再逃脱被洛克菲勒打败的厄运。

接着,洛克菲勒乘胜追击,命令帕塔森等人制造内乱,进行全面颠覆塔特华德的第二步骤。除了帕塔森。亚吉波多又召集了被宾森猜疑的几位股东一起制造事端。首先帕塔森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塔特华德的三分之一的股份,以公司内部管理混乱为由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抽回自己所拥有的全部股权。官司打到了地方法院,不久另外四个股东也公然站到了帕塔森这边做出反叛的架势。同时标准石油公司利用所控制的媒体,对帕塔森事件进行了大肆宣扬,使之成为报纸的头版头条。这一着给宾森公司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使行情一直很好的塔特华德公司股票陡然暴跌。标准石油公司趁机向当地股东大量收购股票,企图夺得控制权。

帕塔森等人的反叛行动日益公开化。他们制造了很多的股东空白委任状,还雇用了全副武装的黑人,对股东大会总会场进行戒严,这种强硬的半暴力行径,使他们很快从宾森手中夺得了公司的控制权。与此同时,标准石油的兼并行动也十分迅速。它投资500万美元成立了名为“美国运输”的油管公司。吞并塔特华德计划大功告成之后,又向美国运输公司增加投资3000万美元,作为铺设新油管的资金,以达到扩大了标准石油公司的运输能力的目的。它在石油原产地到克利夫兰,铺设了口径约11.5厘米的油管,另外,在原产地和匹兹堡之间,也铺设了口径为10厘米油管。至此,标准石油公司拥有了强大的运输网络。在铺设运输管道的技术上,洛克菲勒公司吸收和学习了很多塔特华德公司的经验,这些技术又将洛克菲勒的石油梦想推进了一步。

经过这次行动,标准石油不仅拥有了比铁路更有效的石油运输网络,成功控制了石油的运输渠道,而且还彻底打败了产油区的反对者,为实现对石油原产地的垄断铺平了道路。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洛克菲勒公司吞并塔特华德公司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原来该公司的坚实盟友第一国际银行提供的。洛克菲勒利用反间计,不但断了对手的资金来源,而且将过去为对手所用的资金为我所用,在金融资本的强力支持下实现了兼并的目的。

P39-42

序言

从2006年开始的牛市中,伴随着股指的不断升高,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三高经济”,是指中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股价、高房价、高通胀”的特征,然而2007年10月份之后,在股市“牛转熊”、房市“拐点论”的惊呼声中,人们忽然发现到了2008年,“三高经济”的特征似乎只有“高通胀”硕果仅存……中国经济到底发生了什么?即将又会发生什么?

曾经热衷于阅读《杰克·韦尔奇自传》的经济界人士和商界人士,如今大都阅读《世界是平的》和《货币战争》。《世界是平的》一书令人感叹世界真的变了,我们从西班牙人的航海探险开始认识到的圆圆的地球现在完全是任由资本和贸易竞赛的一张平面跑道,在这个跑道上。我们跑在前面还是后面,我们的位置在哪里?也许世界依然并非是平的,然而新的竞赛格局却是真的出现了!《货币战争》以匪夷所思的方式,揭开了金融世界不可告人的秘密,操纵政治、控制货币发行、战争阴谋、经济暴力、财富暴利……世界经济是否真的被玩弄于一小撮人的手中?到底有没有货币战争?半信半疑地合上书本,真真正正的一身冷汗。

肇始于美国地产业的次贷危机,爆发的形式如同海啸,起初只是深海中央的一点波浪,然而到了世界经济的岸边,则是排山倒海般的毁灭性力量。华尔街投资银行大亨贝尔斯登倒下的时候,媒体发问“下一个倒下的是谁”,世界还来不及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几乎是与此同时,拥有94年辉煌历史的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银行被美国银行低价收购;紧接着,美国第一和第二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宣布放弃现有法人地位。转型为普通商业银行……华尔街金融风暴!金融9·11!世界各大报纸的新闻头条都打出了最悲观的标题,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适时推出了“直击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时事评论性节目,收视率飙升。

以上的情景就发生在《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出版前的短短几个月内,随着次贷危机对世界各国影响的不断加深,美国开始救市、欧盟开始救市、日本开始救市、中国开始救市……救市还是救经济?当股市、房市错综复杂之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哪个才是启动下一轮繁荣的神奇钥匙?也许只是先后的问题,也许只是另一个永无答案的问题。

迷茫、悲观、急躁、盲动……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济危机下的情绪如同经济危机本身一样迅速蔓延到中国的人群之中。

然而,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实只不过是历史的重演。与其在现实中迷茫不堪,不如到现实背后去洞察其前世今生的故事。有因才有果,执着于果,不如反思于因。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说:“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

回顾经济史,我们会发现有如此多的经典事件供我们学习,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这些事件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深入地总结,从而为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在的经济现象和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段解决经济问题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说:“金融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机。”当《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的时候,相信已经为你找到了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最佳角度。

如果你想读懂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的战略布局,如果你想了解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资本企图……那么你可以阅读《每天读点金融史I: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本书追溯至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兼并重组,讲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到寡头垄断时期的关键历史事件,并向你展现随后发生的四次兼并浪潮是怎样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脉络,也颠覆了企业成长的路径模式。你会发现,探讨“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是深化对兼并重组认识的重要方法。

世界格局是否真的为一小撮财富精英所操弄?到底有没有货币战争?中国的国民经济安全吗?……建议你带着这些问题打开《每天读点金融史Ⅱ:影响世界的金融巨头》。金融巨头们不但在经济领域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他们在政府中也通常会安插一大批代理人,以左右各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这就是美国政界有不少人士把位于纽约市的洛克菲勒总部和摩根总部称作真正的国务院或影子政府的原因。本书选取了九个对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巨头,包括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三菱财阀、罗斯查尔德家族、汇丰集团、花旗集团、高盛投资银行以及在世界金融领域产生了相当影响的索罗斯和巴菲特。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九大金融巨头的成长历史,对他们在创业中所显现的创新精神、在经营管理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韬略,以及在处理各种复杂的政经关系、人际关系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手腕进行了介绍。

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金融风暴、从全球经济放缓到全球股灾、从人民币升值到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出口的冬天”……每一次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转型都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可是其周期性和规律性却是相似的。跌势何时止步,复苏何时开始?没有人能预测出精确的时间表,但是下一轮繁荣之曙光必将在最糟糕的黑夜里发出依稀的光亮,却是历史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你打开《每天读点金融史Ⅲ: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你会发现1929年“黑色星期二”前的狂热与2007年中国牛市中的“黄金十年论”是何等的相似!你还可以从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两个事件中看到,通过金融这一手段美国确立了自己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相反,欧元区的形成则显示出金融手段也可以用来对抗这些霸权,或者形成新的霸权。通过书中分析的一次次的世界经济危机,我们可以看到,本来是为人们服务的金融手段在这些事件中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情地吞噬一个国家的人民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另外,本书也对正在蔓延中的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相关分析,引导读者来看一下为华尔街引以为豪的金融创新是如何酿成这次“全球金融风暴”的。

CCTV的系列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片完整且系统地总结了15世纪以来主要世界大国的崛起之路。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国力已经逐渐增强的中国下一步如何走,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话题。如果我们以平和、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国家的崛起和衰落,我们就会发现下面这些无法避免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崛起到底是哪些因素的合力,而金融作为当今经济的核心,又对国家的兴衰有什么样的影响,世界的未来又与世界金融格局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每天读点金融史Ⅳ:金融霸权与大国崛起》会带给你观察大国崛起的金融视角。本书以金融这条主线再次回顾15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可以看出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国家金融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国在世界政治版图上的地位,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的替换,也伴随着荷兰—英国—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更迭: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德国的东山再起,也如影随形般地显现出东京、法兰克福的身影,历史长河为我们呈现出的这幅壮丽画卷,无疑点出了金融对国家崛起的重要意义。这无疑会给崛起中的中国带来非同寻常的启发。

显然,浩浩荡荡的金融史远非上面四本书所能概括,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也才刚刚开始。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后记

目前,兼并与收购已经成为企业迅速成长、扩张的主要途径,在当今社会,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单纯依靠内部积累而成长起来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百余年的经验,它们的并购形式从最初简单的“大鱼吃小鱼”而演变得丰富多样,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已经相当完善。而在并购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投资银行更是得到长足发展,它们不但提供的并购服务更加全面和专业化,还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使客户的并购及反并购意愿得以更加顺利地实施。

然而,纵观西方国家的兼并史,我们就会发现,资本主义国家里,在并购中起决定作用的始终是资本的力量,政府、法律、社会团体更多的是起到为本国资本财团服务的作用。虽然它们也有反垄断的举措,但这不过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使各大资本财团能够更健康、长远地发展而已。目前这种资本控制已经开始向世界的各个国家蔓延,自然中国也不例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到产权交易和资产重组中来,通过并购的方式达到优化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的目的。与此同时,国外的资本也开始盯上我国的优质资产。外资并购时有发生。本书希望通过分析西方国家近百年来的经典并购案例,对我国企业的并购与反并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特别是提醒我国企业应注重资本运作能力的提高。而资本能量的发挥主要依靠金融业的有利支持,因此,发展、完善金融业,扶持本土投资银行业的不断成熟、强大,使之具有顽强的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在全球化的兼并浪潮中能够增强抵抗能力的关键。

本书由孙健提出撰写框架和纲要,并主持全书的编写及统稿工作,由孙健和盖丽丽担任主编,此外,参与本书写作的还有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郭祥,其中盖丽丽撰写了第一章到第八章和第十六、十七、十八章,郭祥撰写了第九章到第十五章。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由于来源繁杂,有些不能在此一一列举,在此特别说明并向有关作者致谢。如有涉及版权方面的未尽事宜,请与主编联系(E—mail:gaililil980@163.com)。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读点金融史(Ⅰ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健//盖丽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88195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6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1.9-4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1: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