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韩非子/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法家经典《韩非子》。全书结构包括原文、译文及注释,注释详实,通俗易懂,让读者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代文学的渊源。本书将提高读者您自身的文化修养,激发您对古典文学的探寻兴趣,这是一本优秀的课外教育读物,不妨一阅。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诸子百家卷》之一,旨在为普通读者提供一个通俗易懂的读本。

全书以清代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为底本,个别地方参校其他版本。“集解”中的研究成果酌情采用,未作特别说明。

《韩非子》全书二十卷五十五篇,因篇幅所限,本书择其精华加以注译。在取舍上,侧重于故事性强、可读性强的《说林》、《内储说》、《外储说》等,并依据原文设立小标题,以便于读者理解。

本书注释力求简洁,译文力求准确、通俗易懂,以直译为主,适当辅以意译。

目录

前言/001

韩非其人其书(代序)

 (姚奠中)/001

初见秦/001

爱臣/008

主道/011

有度/015

二柄/021

孤愤/025

说难/031

和氏/037

亡征/040

说林上/046

说林下/060

观行/073

用人/075

内储说上·七术/079

 一、众端参观/079

 二、必罚明威/084

 三、信赏尽能/090

 四、一听责下/092

 五、疑诏诡使/094

 六、抉知而问/096

 七、倒言反事/097

内储说下·六微/099

 一、权借在下/099

 二、利异外借/101

 三、托于似类/102

 四、利害有反/105

 五、参疑内争/106

 六、敌国废置/108

外储说·左上/112

 一、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112

 二、人主之听言,以功用为的/115

 三、挟夫相为则责望,自为则事行/118

 四、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123

 五、“不躬不亲,庶民不信”/124

 六、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127

外储说·左下/131

 一、以罪受诛,人不怨上;以功受赏,臣不德君/131

 二、有术之主,信赏以尽能,必罚以禁邪/133

 三、失臣主之理,则文王自履而矜;不易朝燕之处,则季孙终身庄而遇贼/135

 四、利所禁,禁所利,虽神不行;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138

 五、臣以卑俭为行,则爵不足以观赏;宠光无节,则臣下侵逼/141

 六、公室卑,则忌直言;私行胜,则少公功/145

外储说·右上/146

 一、势不足以化,则除之/146

 二、人主者,利害之轺毂也/151

 三、术之不行,有故/153

外储说·右下/156

 一、赏罚共则禁令不行/156

 二、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157

 三、明主之道,如周行人之却卫侯也/158

 四、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160

 五、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161

五蠹/163

附录

 《韩非子》名言警句/180

 《韩非子》主要版本/181

 《韩非子》重要研究著述/182

试读章节

译文

为臣我听说:天下各诸侯国以赵国为中心,北面连结燕国,南面连结魏国,并且联合楚国,加强与齐国之间的联系,再拉拢韩国,形成了南北相连的“合纵”联盟,打算向西出击,从而与秦国全力作对。为臣我暗自取笑他们的作为。人世间有三种使国家灭亡的途径,天下各个诸侯国都有了,也许正是指这种联合起来攻击秦国的作为吧!为臣我曾听说过这样的话:“凭借混乱的国家去攻击安定的国家,一定会灭亡;凭借邪恶的国家去攻击正直的国家,一定会灭亡;凭借倒行逆施的国家去攻击顺应自然的国家,一定会灭亡。”如今天下各诸侯国的国库不充足,粮仓空虚,却调集全部的老百姓,部署成千上万的部队,这中间在统帅面前叩头发誓、希望头戴羽毛替统帅战死于前线的人成千上万都不止,他们发誓要视死如归。但真的展开战斗时,敌人闪闪发光的刀口呈现在面前之时,即使腰斩的刑具放在身后处罚逃兵,这些人仍要逃跑而不能拼死战斗。并不是这些民众不能拼死战斗,而是六国的君主们没有办法让他们去拼命。说是有功要赏,可是真的有功却不兑现赏赐;说是有罪要罚,可是真的有罪却不施行惩罚,赏赐与惩罚不讲信用,所以民众不会拼死命去战斗。如今的秦国发出号令施行赏罚,有功与无功都依据实际的情形论定。秦国的民众从父母的怀抱中长大成人以来,有生之年还未见过敌人,可是一听说要打仗,便英勇地顿足赤膊,迎着敌人闪闪发光的刀剑,脚踏敌人设置的火红的炉炭,战死于前线的人比比皆是。战死于前线与苟且偷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可秦国的民众情愿战死,那是因为秦国的君主极力推崇奋勇战死的精神。一个人奋勇死战可以对付十个敌人,十个人奋勇死战可以对付一百个敌人,一百个人奋勇死战可以对付一千个敌人,一千个人奋勇死战可以对付一万个敌人,一万个人奋勇死战,就可以征服整个天下了。如今秦国的国土截长补短,方圆有数千里,闻名天下的部队有数十百万。秦国所推行的号令、赏罚以及地势上的便利,其他各国没有哪一个可以比得上。凭借这些条件去攻取天下,天下还不够秦国吞并和占有。所以秦国征战而没有不胜利的,攻城而没有不取得的,阻击的敌人没有不被打败的,新开辟的疆土有几千里,这是秦国的伟大功绩啊!可是如今的秦国却兵甲破旧,士民疲惫,积蓄花光,田地荒芜,粮仓窄虚,四面相邻的诸侯国都不归服,称霸称王的英名不能成就。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只是因为秦国的谋划之臣都没有竭尽他们的忠心。

请允许我大胆地陈述这种情况吧:过去齐国在南面打败了楚国,在东面打败了宋国,在西面让秦国臣服,在北面打败了燕国,在中部可以驱使韩国和魏国,国土广阔而兵力强盛,战无不克,攻无不取,号令天下。齐国境内那清澈的济水,浑浊的黄河,足以成为天然的防线;长城和巨防。也足以成为要塞。齐国,是一个血次取得大的战役胜利的国家,然而因为一次战役的失利便失去了齐国固有的威力。由此看来,战争关系到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的生死存亡。况且为臣我还听说过这样的话:“砍削树木不要留下树根,为人处事不要与灾祸邻近,这样灾祸便不会发生。”秦国曾与楚国交战,大败楚国,袭击了郢都,一度占领了洞庭、五湖、江南一带,楚国的君臣们狼狈逃跑,来到东方的陈城保命防守。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秦国若派兵紧追楚军,那么楚国即可攻取;一旦攻取了楚国,那么楚国的民众足以满足贪心,国土资源足以利用,再凭借此向东削弱齐国、燕国,在中原欺凌韩、赵、魏。这样看来,只要当时追击一下楚国的军队,那么霸王之名即可成就,四方的诸侯国即来朝拜,可是谋臣们却没有谋划到这一步,反而率部队退回,又与楚国人达成了和解的协议。致使楚国的君主得以收拾破亡的国家,聚集逃散的民众,树立社稷坛上的神主,设置宗庙祭祀的官员,与天下其他各诸侯国向西与秦国作对。这本来就是已失去的第一次称王称霸的良机。接着,天下各诸侯国又合伙驻兵于华山之下,与秦为敌,大王下令,一举击败他们,秦国的军队乘胜追击,挺进到魏国国都大梁的外城之下。此时,只要围攻大梁几十天,那么大梁即可攻取;一旦攻取了大梁,那么魏国即可取得;取得了魏国,那么楚国和赵国联合与秦作对的念头就会打消;楚国和赵国的这一念头打消了,那么赵国便相当危险了;赵国一危险,楚国就犹豫不决;再凭借此向东削弱齐国和燕国,在中原凌驾于韩、赵、魏之上。这样看来,只要当时围攻大梁几十日,那么霸王之名即可成就,四方的诸侯国即来朝拜。可是谋臣们却没有谋划到这一步,反而率部队退回,又与魏国达成了和解的协议。致使魏国的君主得以收拾破亡的国家,聚集逃散的民众,树立社稷的神主,设立宗庙祭祀的官员。这本来就是已失去的第二次称王称霸的良机。先前穰侯魏冉治理秦国之时,企图用一个国家的兵力来成就两个国家的功业,所以士兵终生在国外风吹日晒,民众则在国内疲惫不堪,称王称霸的功名难以成就。这本来就是已经失去的第三次称王称霸的良机。

那赵国,是地处中央的国家,各地的民众杂居于此,国内的民众轻狂而不易役使,法律条令没有头绪,奖赏与惩罚不讲信用,地理形势不利于防守,对下又不能让全国的百姓竭尽全力保家卫国。它本来就有了亡国的征兆,又不爱惜民众,征调全部兵士驻扎于长平城下,来争夺韩国的上党郡。大王您下命令打败了他们,攻取了武安城。此时此刻,赵国君臣上下不和睦,上级与下级互不信任。在此情形之下,赵国的邯郸城是守不住的。此时秦国若攻取了邯郸,那么就控制了太行山以东的河间地区;若再率军离开那儿,向西攻打惰武,翻过羊肠要塞,即可以降服代郡和上党郡。如此一来,代郡的四十六个县,上党郡的七十个县,不用一副铠甲,不劳苦一个士兵,就可以成为秦国的领地。这样的话,代郡和上党郡不经过战斗便全部为秦国所有,东阳、滹沱河外一带不经过战斗反而全部为齐国所有,中山故国、滹沱河以北的地区不经过战斗却全部为燕国所有。这样一来,赵国便被夺取了;赵国被夺取,韩国也会灭亡;韩国一灭亡,那么楚国和魏国便不可能独立存在;楚国和魏国不能独立存在,那么这一攻取邯郸的军事行动,便毁灭了韩国,蛀蚀了魏国,控制了楚国,向东还可以削弱齐国和燕国的力量,决开白马渡口还可以水淹魏国,这是采取一个军事行动便使韩、赵、魏三国灭亡,让合纵的联盟解体的关键之战啊!大王您只要垂衣拱手相待,天下各国便会接二连三地前来归顺,称王称霸的功名即可成就。可是谋划的臣子却未考虑到这一点,反而带领部队撤退,又与赵国人讲和。凭大王您的圣明,秦国士兵的强盛,抛弃称王称霸的功业不做,土地也不曾取得,反而还被行将灭亡的赵国所欺骗,这说明出谋划策的谋臣太笨拙了。况且那赵国理当灭亡却不亡,秦国理当称霸而不霸,天下各国本来已经初次衡量出秦国谋臣的水平了。接着,秦国竟然又动用全部士卒去攻打邯郸,结果未能攻下,只好丢弃盔甲兵器,战战兢兢地向后退却,天下各国已再次衡量出秦国的实力了。此后,秦国的部队又返回来,汇聚于邯郸外城之下,大王您又派来增援的部队,此时,与敌人作战不能战胜他们,主动撤退也不现实,直到部队疲惫不堪时才逃走,天下各国又第三次衡量出秦国的实力。人家对内看透了我们的谋臣,对外耗尽了我们的兵力。由此看来,我以为天下各国联合抗秦,几乎不是什么难事。在国内,我们的铠甲兵器破旧不堪,士兵疲惫,积蓄缺少,田地荒芜,粮仓空虚;在国外,天下各国联合抗秦的意图十分坚定。希望大王您对这种形势有所考虑。

况且为臣我还听说过这样的话:“胆战心惊,一天比一天谨慎,假若能慎重地遵循正确的原则,那么便可以拥有天下。”凭什么知道这样的结果呢?先前商纣王当天子,统帅天下百万雄师,部队东边在淇溪喝水,西边在洹溪喝水,结果淇溪被喝干了,洹溪也因为水少而不能流动,商纣王就是凭借这样庞大的部队来与周武王作对。可是,周武王统帅着为周文王服丧的、穿着白色铠甲的士兵三千人,在甲子日战斗一天,便攻破了商朝的国都,商纣王本人也被活捉,周武王占有了商朝的土地,拥有了商朝的民众,天下之人没有谁可怜纣王。智伯曾率领智氏、韩氏、魏氏三国的部队到晋阳攻打赵襄子,决开河堤水淹晋阳城达三个月,晋阳城将要被攻克厂,赵襄子用钻烧龟壳、排列蓍草的方式占卜预测占凶,看该向谁投降。于是派出臣子张孟谈。张孟谈这才偷偷潜出晋阳城,策动韩、魏背叛智伯,再联合这两国的军队来攻打智伯,将智伯活捉,恢复了赵襄子固有的地位。如今秦国的土地截长补短,方圆几千里,有名的精锐之师有近百万。秦国法令的严明,赏罚的信誉,地形的便利,天下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比得上。凭这些有利条件去攻取天下,天下各国都可以被兼并占有。为臣我冒着死罪希望能拜见大王您,阐述破坏天下六国的合纵之约、攻取赵国、灭亡韩国、让楚国与魏国臣服、使齐国与燕国来亲附,进而成就您称王称霸的功名、让四方的诸侯园前来朝拜的计谋。大王您果真听从了我的计谋,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可是天下六国的合纵之约不被破坏,赵国没有攻取,韩国没有灭亡,楚国、魏国不来称臣,齐国、燕国不来亲附,称王称霸的英名不能成就,四方的渚侯国不来朝拜,那么请大王您将我杀掉在全国示众,将我当作不忠心地为大王出谋划策的典型加以处置好了。

P2-7

序言

本书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诸子百家卷》之一,旨在为普通读者提供一个通俗易懂的读本。

全书以清代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为底本,个别地方参校其他版本。“集解”中的研究成果酌情采用,未作特别说明。

《韩非子》全书二十卷五十五篇,因篇幅所限,本书择其精华加以注译。在取舍上,侧重于故事性强、可读性强的《说林》、《内储说》、《外储说》等,并依据原文设立小标题,以便于读者理解。

本书注释力求简洁,译文力求准确、通俗易懂,以直译为主,适当辅以意译。

《韩非子》享有先秦散文“四大台柱”(《孟子》、《庄子》、《苟子》、《韩非子》)之誉,气势磅礴,激情澎湃,尤其是其中的许多寓言故事,至今仍然流传。为此,书末特附“《韩非子》名言警句”,并在正文中相应的句下用着重号标出,便于读者检索和查阅。

《韩非子》自诞生以来,研究它的著作汗牛充栋。为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书末附有“《韩非子》主要版本”及“《韩非子》重要研究著述”。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多有不完善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译注者

2008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韩非子/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贾桂梓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989129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6.5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0
16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6: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