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起潮涌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是第一个赞助“美帆赛”的中国人,他被誉为中国最敢玩VC的富人,他说,他要做中国的“巴菲特”!从山村走向华尔街,30美元闯美国,他游刃有余;从大摩到信中利,10亿资本运作,他长袖善舞,他的创业史,书写的似乎是一个顺风顺水的传奇!

本书为您揭开资本的神秘面纱,解密风投家汪潮涌的财富密码!

内容推荐

本书以汪潮涌的个人成长轨迹为主线,通过流畅的语言,力求客观真实地展现其从推独轮车的穷小子,到今天拥有10亿资产的风险财神的蜕变。这个浪漫而喜欢冒险的风投家,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如鱼得水:他跳出华尔街,与中国市场零距离接触;他东学西渐,立志做中国的巴菲特,很少失手,甚至在互联网泡沫中也能步步为“赢”;他不甘屈辱,不仅成功创立了信中利,还勇敢问鼎被称为西方人专利的“美洲杯”……

其中,汪潮涌的投资生涯是本书的主体,书中着重描写了汪潮涌与投资对象、竞争对手的博弈过程,体现了汪潮涌巴菲特式的投资技巧及理念,从而为后来者提供了不可复制的成功标杆。这对中国的风投行业及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而且,本书还用较少的笔墨刻画了汪潮涌,在资本市场“诗意”的栖居。“写诗、投资、过生活”,在书中,一个在资本界具有浪漫情怀的骑士跃然纸上。

目录

前言 蓝天,蓝海,潮涌天际线

第一章 辉煌信中利,人生如潮涌/1

 第一节 20年前,华尔街离中国很遥远/1

 第二节 辉煌信中利/4

 第三节 传奇汪潮涌/7

第二章 寒门少年:大别山的儿子/12

 第一节 动乱岁月:一个时代的记忆/12

蕲春:神话开始的地方/13

噩梦突袭武陵人/14

世界这么大,何处是我家/17

 第二节 大别山下:一段珍藏的往事/18

陌生的峡谷/18

非转农,是对,是错/19

山间放牛娃:我们都是好孩子/20

 第三节 苦难童年:一曲燃情的歌谣/21

8岁的劳动力/21

危险的独轮车/22

会武功的中药师/24

第三章 与学结缘:年轻的求知者/27

 第一节 15岁,名校大学生/27

挑战命运:我的选择我做主/28

专业选择:管理不是儿戏/3D

金榜题名:象牙塔的前世今生/32

大学中的三个关键词:英语、哈佛和电子商务/33

 第二节 19岁,清华最年轻的MBA/35

朱镕基的学生/36

会作诗的工科人/37

院长钦点:留学新泽西/38

 第三节 义无反顾:30美元闯美国/40

孤独的飞机场/40

出师不利:不懂股票的工商硕士/42

守住清贫:求学与兼职两点一线/45

第四章 初闯华尔街:当资本照进梦想/47

 第一节 一个誓言:正当凌云壮志时/47

金融中心:挡不住的诱惑/48

激情燃烧:我说我的眼里只有你/50

 第二节 杀人大通/5I

目标:大通,条条大道通罗马152

过程:过五关、斩六将/53

结果:美国人的尊重/54

 第二节 一次机会:进入普尔的视野156

资本市场的金钥匙/56

人在普尔:又见树木,又见森林/58

中国力量:载入“工商名人录”/59

第五章 激流勇进:只有天,才是极限/61

 第一节 抬望眼:由华尔街到长城/61

摩根士丹利:上帝融资的选择/62

抢滩大陆:来自中国的诱惑/64

一个月,四份投行邀请函/65

 第二节 忆往昔:在摩根的那几年/66

10年轮回,人生是本书/66

天堑变通途:助力中国企业登陆海外/67

耐心:在中国的最大收获/68

虎口夺食:摩根PK高盛/70

第三节 赤子心:一块钱薪水的全职顾问/73

  金融危机:想为国家做点事/74

  打造中国金融核武器/7艿

  好事多磨:《证券法》的冲击/78

第六章 横刀立马:信中利,心中立/81

 第一节 水到渠成:“用自己的钱,圆中国梦”

告别摩根:辞职其实不容易/82

改写未来:把握经济的脉搏/83

站在排头兵的行列/85

 第二节 创办信中利:“相信中国就会有利润”

从成功者到创业者/87

三岔路口:敲定“巴菲特模式”/89

雪中送炭:当民企遇上信中利/93

华尔街风度/94

在不规范中创造规范/96

阳光下的科技富豪/99

 第三节 碧海潮声:做中国的巴菲特/102

汪潮涌的偶像/103

走“巴菲特”之路/105

东学西渐=巴菲特精髓+中国国情/107

第七章 非常6+1:不得不说的投资秘笈/109

 第一节 一投青鸟:扶摇直上九万里/109

香港上市:青鸟东南飞/110

双向选择:不只是吸引/112

准备起飞:以股权重组开始/115

越飞越高:奋进在赢的世纪/117

 第二节 二投朗新:赌一个意外/119

朗新的迷茫/119

天作之合:相识缘于演讲/121

重返华尔街: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123

 第三节 三投搜狐:名气满天下/126

失之交臂:损失千万美元/126

泡沫之年:Nasdaq的暴风雪/128

棋行险招:汪潮涌救了张朝阳/131

 第四节 四投百度:梦里寻他千百“次”/134

百度:今夜无眠/134

目光犀利:四年如一日/136

穷追不舍:终于搭上了末班车/137

 第五节 五投瑞星:该出手时就出手/139

瑞星生死沉浮/139

三次会面,20位员5_-与800万元/141

及时放手:“只”赚了三四倍。/142

 第六节 六投华谊:信中利进军“娱乐圈”/144

夫人外交:结识王中军/144

王中军的资金难题/145

神话上演:5000万元到4亿元/147

东突西进:信中利的成绩单/148

第八章 海上游戏:最浪漫的投资家1150

 第一节 中国最敢玩的富人1151

美帆赛上的中国人/151

奢侈榜上的“非富豪”/153

时尚先生“不时尚”/154

 第二节 大国崛起:不仅是钱的问题/156

命中之水:一生潮涌一生梦/156

结缘美帆赛1159

新航海:强国盛宴/161

创造历史:我来填中国空白/163

第一人:这条路并不好走/165

 第三节 “菜鸟”经历:爱拼才会赢/170

龙之子:尽管只是小米加步枪门70

被尊重的感觉很好以73

“赢别人没有意义,赢甲骨文才让人刻骨铭心!”

期待未来:下次会更好门77

 第四节 “烧钱”逻辑:赚钱靠智慧,花钱看境界

  诗人的浪漫:航海如创业/180

  美帆赛的蓝海/183

  移植创造奇迹/184

  品牌输出价值/185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88

第九章 运筹帷幄:投资决胜千里/191

  第一节 掘宝:商机无处不在/192

 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商机/192

 趋势而为:立投资潮头/193

 数字人生:汪潮涌投资哲学/195

 寻找下一个淘金点/197

第二节 选择:我有我的标准/198

 适合的,才是正确的/198

 创业者:投资的关键/200

 第四次浪潮:情定高新企业/202

 产业:我选择我喜欢/2D5

第三节 冒险:没有的就是机会/207

 无冒险,无成功馏/207

 风投不是疯投馏/208

第四节 执著:上帝也能感动/211

 金石可镂:诚心打动红帽董事长/211

 锲而不舍:感动客户、感动自己/213

第五节 时机:一切尽在掌握中/215

  争取时机:风险投资的timing/215

  等待时机:蛰伏是为了爆发/217

  利用时机:夹缝中游刃有余/219

  创造时机:聪明人一举两得/221

第六节 知彼:百战不殆的动力/222

 了解而后动:不打无准备之仗/223

 不仅知己知彼,还要彼此相依/226

第七节 整合:四两拨千斤/229

  以一当十:汪潮涌投资优势/229

  取长补短:信中利存在理由/231

第十章 爱的港湾:宁静的桃花岛/234

  第一节 异域情缘:中美爱情联合演习/234

有缘,千里能相会/235

无缘,对面手难牵/236

邂逅,转角遇见爱/237

好合,红地毯上结伉俪/239

  第二节 神雕侠侣:一人吹箫,一人舞剑/241

夫妻比翼:白手起家再冒险/242

《时尚》先生与《财富》女士/244

  第三节 完美家庭:唯有爱是永恒的神话/248

 一子一女:爱的结晶不能少/249

 放线的风筝/250

 和谐生活:四心相随自在飞/252

  第四节 中西合璧:西方绅士与传统大夫/255

 爱上高尔夫/255

特立独行的读书人/257

话说李鸿章/260

写诗、投资、过生活/263

追求自由:无暇打理式/264

男人四十/266

  第五节 善者情怀:不为良相为良商/267

 慈善:达则兼济天下/267

 基金:公益事业夫妻档/270

 母校:百万奖学金

 故乡:亿万开发人文资源——李时珍/272

尾声 感性的男人最性感

试读章节

20年前,华尔街离中国很遥远;20年后,一批批企业家将华尔街的航船拉近中国,汪潮涌便是这纤夫中的一个。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重要的会议,后来被党史专家定性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另一个遵义会议。原因在于这次会议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中国这艘干疮百孑L的航母,将要把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并且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历经风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重新站在了时代的起跑线上。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前来中国考察,他走过了中国很多地方,最后宣布了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震惊的结论:中国没有企业!

20年前,国内没有自由竞争的民营实体,没有金融投资,没有股市,至于华尔街,很多人闻所未闻。

30年的改革开放,弹指一挥间。中国这片干涸广袤的大地,敞开心胸,把一切先进的文化和科技知识吸收过来。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思想空前解放。任何新鲜的东西,似乎一夜便可消化。

1981年,中国第一家经批准注册成立的个体工商企业——北京的一家餐馆开业,从此拉开了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帷幕。几百元,甚至几十元,是他们最初的资本。但后来却发展出了如四通、万向等众人皆知的企业。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中国第二代民营企业家创业的浪潮。与第一代创业者相比,第二代创业者更加年轻。“下海”是当时流行的口号。许多人甚至丢掉“金”饭碗,到“海洋”中放手一搏。长江后浪推前浪,托普、中国国际期货等的崛起,迅速掩盖了第一代企业的辉煌。

1998年北京“两会”,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提出了重要的“一号提案”,呼吁加大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又一扇门被打开。大批留学生怀揣百万、千万美元,携带着国际先进的技术、理念,回国创业。国内的优秀人才也不甘落后,他们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和高校的科研力量,毅然举起创业大旗。与此同时,很多外企职业经理人,也在这股创业浪潮的感召之下,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尝试着利用他们积累的资源优势再次开发中国市场。

相比前两代创业者,第三代创业者学历高、起点高、技术好。利用中国开放的政策和创业者中西合璧的优势,许多第三代企业迅速与国际接轨,在美国或中国香港上市。网易、搜狐、新浪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一滴水中见世界。从一个个体身上,就可以折射出这一代企业家的风采:

“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市场机会正令国际瞩目。正是因为有一批愿意把想不到的事情变为现实的人在推动,社会才会进步。我们在国外的时候,见证了这个过程。20世纪80年代去美国留学,我们是很屈辱的一批人,国家太穷,什么事情在老外的眼里都是:中国怎么可能做?”说这段话的人叫汪潮涌,一个见证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艰辛之路的第三代企业家。

不甘屈辱的汪潮涌不仅成功创立了信中利,而且勇敢问鼎被称为西方人专利的“美洲杯”。汪潮涌说:“我选择了‘美洲杯’,不管它大小,至少在这个领域是填补了一个空白。”这就是第三代年轻创业者的勇气。

回顾20年,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说“历史是一本书”,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20年前,一个梦想诞生,建成一个中国的世界名牌;20年来,千千万万个用户和我们一起圆梦。”

而汪潮涌等众多第三代企业家的加入,使华尔街和中国市场迅速拉近距离,甚至密不可分。20年后,华尔街不再遥远,一切不再遥远!P2-3

序言

蓝天,蓝海,潮涌天际线

2008年,金融危机猝然爆发。这之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汪潮涌却身在南半球眺望海天一线。这不是度假,但胜似任何假期——因为汪潮涌热爱帆船赛。大洋洲的风光旖旎,新西兰的毛利风情,似乎提示着这位中国顶尖投资人,一切都是风平浪静,尽在掌握之中。

汪潮涌是谁?为什么全球投资领域遭遇空前海啸,他却能一如既往,我行我素?

熟悉他的人说,汪潮涌是幸运儿,15岁考上大学,19岁被时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的朱锫基钦点公派出国,34岁缔造投资公司信中利,经历如斯,旁人谁能企及?

不熟悉他的人说,汪潮涌身负创业异秉,胸怀投资天才,搏击蓝海,屡战屡胜。

汪潮涌自己却说:人到中年,四十不惑。

在这个星球上,绝大多数男人都会等到四十不惑的这一天。问题在于,究竟何谓不惑?倘若自己真觉天地境界,豁然开朗,山登绝顶,领袖群伦,那么这种感悟是人生如梦,抑或人生如歌?

汪潮涌,是从大别山走出的当代金融家。山区十二年,赋予他稳重、深邃;十五岁读大学,证明他机敏、聪慧;在美利坚打工读书,从此他低调、坚韧;从摩根士丹利亚洲副总裁的位置上辞职,助力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显示他爱国、忠诚;亲手创办信中利,用头脑指挥资本的千军万马,昭示他专注、勇毅。这些或许别人需要用一生来建立的功业,汪潮涌在四十岁之前,一一完成,干净利落。

不过,但凡经历过沧桑世事,反而习惯于轻描淡写,汪潮涌亦不例外。四十余年里,他曾少年得志,春风得意,也曾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辉煌的巅峰,诗意的苦难,最终让他一身瘦骨,稳稳地立在世间。这些无不证明,一切惊世骇俗神话的背后,皆是古老格言的经典复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金融危机袭来,人称史无前例,人称资本冬季,但汪潮涌并不手忙脚乱。媒体的信息泛滥,淹没不了信中利的点点滴滴。我们看到,信中利仍然在募集资金投资中国农业;我们看到,汪潮涌频频亮相中西方高级商务会议商讨对策。金融危机的硝烟已然弥漫,中国资本行业的烽火却悄然升起。是重新闭关锁国还是“北京欢迎你”?全球化的种种原罪,或许正是中国企业家真正跃上顶尖舞台的机遇。

已经驶人蓝海深处,纵然台风巨浪又怎能回头?

更何况,汪潮涌是一个热爱海洋和帆船的人。2005年,四十岁的汪潮涌组建了中国帆船的“中国之队”,首次参加美洲杯帆船赛。与名次无关,与金钱无关,汪潮涌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聪明的舵手,不会满足于领略蓝天蓝海的水天一色。天际线,才是目光凝注之所在。曾有的辉煌,汪潮涌淡然处之。而从今天起,他就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乘船出海,春暖花开。他许诺要与妻子游遍中国的每一座名山,他许诺去爱每一个人:爱生意上的伙伴与朋友,爱公司的所有员工。若亲人因为他而感到幸福,员工因为他而感到自豪,汪潮涌心满意足。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轮回的朴素昭示了亘古的真理。在他人眼中纵横捭阖、驰骋万里的人,内心或许朴素而平和。汪潮涌亦然。

他如何将这种新世纪的内圣外王组合成完美的人格?传统知识分子的在世追求,永远都在试图打通人性的方方面面。笔者同样疑惑,于是欣然寻绎答案。他的博客笔者时常光顾,没有炫目的点击率,记录的只是他旅行世界的足迹。当窗外传来金融危机的喧嚣时,笔者写下这些新鲜的叙事,也许答案尽在字里行间,也许并没有标准答案,只是笔落之时,自有人拈花微笑。  汪潮涌常说:人生如海心如帆。

心动,抑是帆动?

汪潮涌,难道真如他的名字所预示的,商海汪洋,唯我潮涌?

唯有天际线来作证。

张向荣

后记

感性的男人最性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汪潮涌不是圣人,但是对于自己人生的发展,他同样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感悟。

青少年的时候,他的目标就是求学,要获得好的知识,通过上好的大学,来当一个好学生;参加工作的时候,他的目标就是要当一个非常专业的、尽职尽责的员工;进入事业高峰的时候,他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创业之后,他的目标就变成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汪潮涌始终觉得自己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事业上不断求索,而在生活中,对于汪潮涌和李亦非来说,抓住身边的幸福就已经足够了。他们有着美满的家庭,有着聪慧可爱的子女。两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段充裕的时间,不是去以往度假的地中海、瑞士、夏威夷,而是穿上球鞋、破牛仔裤,然后背上大包,像两个大学生一样把中国所有的名山爬一遍,来个痛痛快快的野游。

吹箫舞剑,夫唱妇随。对于这份浪漫,汪潮涌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说:“倒不在于我的笛子吹得怎么样,她的剑舞得怎么样。我觉得这个倒是代表了一个我们的心境,我们觉得笑傲江湖。这个侠士风尚其实非常适合我们今天在商场拼搏的这么一种意境,尤其是像我从大别山的一个山村里面到美国去逛一圈,现在又回到中国,中国的商场上。其实心里支持我们最重要的一个精神就是江湖的一种豪气。”

人生如梦,四十不惑,而汪潮涌则说人生如海。

“像大海一样永远蕴涵着浪潮一样的激情,在平静的时候可以非常深邃和安宁,需要有力量的时候也有巨大的承载力。人只有到了40岁这个年龄,才能够体验到这种境界。”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汪潮涌,这个从大别山走出来的现代金融家、企业家,内敛而刚毅,冒险而谨慎,浪漫而务实,谦虚而自信,在他儒雅的外表下,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激情和深邃的宁静。

“人生如海心如帆”,汪潮涌载着自己的梦想,载着爱与希望,在碧海蓝天中扬帆远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起潮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向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64484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9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4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8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