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罪与罚(插图本)/全球百大名著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他们都想要说话,可是谁也说不出来。他们都热泪盈眶,他们都面色苍白。两个人都很瘦,但是在这两张仍然带有病容的苍白脸上已经闪烁着获得崭新、未来的曙光。爱情使他们获得了新生,这一个人的心包含有滋养另一颗心的生活源泉。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揭示人物内心道德冲突,善恶交替的心理小说,是陀恩妥耶夫斯基最伟大的代表作之一,曾被誉为“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

书中描写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了验证自己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人”工具的普通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举起斧头杀死了刻薄毒辣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那恰巧赶来的妹妹。事后,虽然事情没有败露,他逃过了法律的严惩,但他发现自己内心有一种力量使他陷入痛苦的挣扎之中,他生命中美好的事物仿佛都离他远去了,那是来自良心的惩罚。最后他受到不幸沦为妓女、品质却善良高尚的索妮雅的感化,终于投案自首。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试读章节

刚刚去老太婆那儿的时候,他就有一种压抑不安、极端厌恶的感觉,现在这种心情变得更加强烈,他不知道该躲到哪里,才能逃避自己的忧愁。他发现自己站在一家小酒馆旁,想也没想就走了进去。在此之前他从未去过酒馆,但是现在他感到头昏脑涨,火烧般的干渴正折磨着他。他坐到阴暗角落里一张有点黏糊的小桌旁,要了一杯啤酒,贪婪地喝光了它。立刻一切都消失了,他的头脑也清醒了。他仿佛突然摆脱了某种可怕而沉重的负担,并扫视了一下店里的客人。

这时,小酒馆里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目光停留在一位看似退休官员的客人身上,他望着自己的酒杯,独自坐在一张桌子旁,偶尔喝一口酒,并向四周看看,他似乎也有点儿焦虑不安。

拉斯科尔尼科夫不习惯与人来往,他总是逃避一切交际应酬,特别是最近这段日子。但现在他突然想跟人接触了。整整一个月独自忍受强烈的忧愁,忍受忧郁紧张的折磨,他已经非常疲倦,他渴望找人谈话。

他不断地打量那位官员,那人也一直盯着他看,而且看得出来,对方似乎很想跟他说话。这是一个已经年过半百的人,身材中等,体格健壮,鬓有白发,头顶上秃了一大块,由于经常酗酒,浮肿的黄脸甚至有点发绿,微肿的眼皮底下,一双微微发红、只看得见两条细缝但很有精神的小眼睛闪闪发亮。那个男人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黑色旧燕尾服,钮扣几乎都掉光了,他就是用仅剩的一颗钮扣把衣服扣上的,似乎是想保持体面。他显得烦躁不安,把头发弄得乱蓬蓬的。最后,他看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一眼,高声而诚恳地说:“先生,抱歉打扰了,不知能否和您聊几句?虽然您的衣着并不讲究,但凭我的经验却能看出,您是一位受过教育且不常喝酒的人。我一向尊重受过教育且真诚的人。马尔梅拉多夫——这是我的姓,我还是个九品文官呢。恕我冒昧,请问您在工作吗?”

“不,我还在念书。”拉斯科尔尼科夫回答。他感到十分惊讶,一方面是因为对方说话的语气矫揉造作,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方竟然那么直截了当地和他说话。尽管不久前有那么一瞬间他想与人接触,可是一旦真的有人和他说话时,他却又突然感到厌恶和恼怒了。对所有和他接触或想要和他接触的人,他通常都会产生这种厌恶和恼怒的感觉。

“这么说,您是大学生了,或者之前是大学生!”马尔梅拉多夫高声说,他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拿起自己的酒瓶和酒杯,坐到拉斯科尔尼科夫旁边。他喝醉了,不过说话仍然相当流利,只是偶尔会驴唇不对马嘴。

“先生,”他郑重其事地说道,“贫穷不是罪恶,这是真理,我知道,酗酒不是美德,这更是真理。可是一贫如洗,先生,一贫如洗却是罪恶。贫穷的时候,您还能保持高尚的气节,但是在一贫如洗的情况下,无论是谁都做不到。在一贫如洗的情况下,我首先就准备凌辱自己,于是就来喝酒!先生,一个月以前,我太太被列别贾特尼科夫先生痛打了一顿,不过我太太可不是我这种人!”

他的话好像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柜台后面的两个男孩子扑哧笑了起来,老板也特地从楼上的房间下来,想听听这个“逗趣儿的家伙”在说什么。显然,马尔梅拉多夫是这里的常客。他之所以用矫揉造作的语气说话,大概是因为他习惯和酒馆里形形色色的人谈话,这种习惯对某些酒鬼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需要,尤其是那些家里管得很严、各方面都受到压抑的人。因此,他们在同样嗜酒如命的这些人面前,总是竭力表白,仿佛是在为自己辩解,如果可能的话,甚至试图博得别人的尊敬。

“既然你是个官员,干吗不去工作?”老板高声说。  “我为什么不去工作?”马尔梅拉多夫接着说,“难道我自轻自贱、贬低自己的身份,自己不觉得心痛吗?一个月以前,当列别贾特尼科夫先生动手打我太太的时候,我喝得醉醺醺躺在床上,难道我不痛苦吗?年轻人,你有没有过虽然明知毫无希望,但却不得不开口向人借钱的经历?虽然早就知道对方不会借钱给我,但我还是去了。我的大女儿头一次去拉生意的时候,”他附加一句,有点不安地看了看拉斯科尔尼科夫,“忘了跟你说,我女儿靠黄色执照生活。”

拉斯科尔尼科夫一言不发,他又接着说:“嗯,就当我是畜生吧,但卡捷琳娜,我的妻子,是受过教育的人,是高级军官的女儿。当她揪着我头发的时侯,我并不感到难为情,因为我是天生的畜生,我连她的长袜都拿去卖掉,买酒喝了!我们住在不能御寒的屋子里,这个冬天她着了凉,不停地咳嗽,还咳得咯血。我们有三个孩子,卡捷琳娜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擦桌抹地,给孩子们洗澡,因为她从小就爱干净,但她的肺不健康,很可能害了肺结核,这我也感觉到了。其实啊,酒喝得越多,感觉就越敏锐。我喝酒,是因为我想得到加倍的痛苦!”说着,他仿佛十分绝望地垂下了头。

P6-8

序言

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1821年生于莫斯科,是19世纪俄国大文豪,高尔基将他和列夫·托尔斯泰喻为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作家,其作品对西方文学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1849年因参加革命团体,被判死刑,后改流放西伯利亚。流放期间对革命失去信心,想从宗教中找寻出路。从此之后,他眼里所看到的,只有贫穷、压迫、道德沦丧、资产阶级的胜利,以及19世纪60年代沙俄社会的种种黑暗面。因此,在《罪与罚》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三餐不济的大学生,穷途潦倒的低级公务员惨死于马蹄之下,发疯的寡妇带着儿女沿街乞讨,刻薄的老太婆放高利贷压榨穷人。高尔基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艺术成就,只有莎士比亚能与他相提并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卓越的艺术力量,塑造出那些庄严而痛苦的悲剧形象,深刻描绘出并存于人类心中的善与恶、尊与卑、爱与恨,将人生的苦难、羞辱、悲惨和哀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呈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写犯罪者的变态心理和内心冲突,道出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辛酸和血泪。

在作者笔下,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他热心助人、富有正义感,但同时也是个性情孤僻、阴郁,甚至冷漠无情的人。他认为,一般人可以分为“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两类,平凡的人个性保守温顺,循规蹈矩;不平凡的人具有天赋或天才,能在社会上发表新见解,他们都会为了创造美好的未来而破坏现状或触犯法律,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们甚至必须跨过尸体和血泊。前者负责保全世界,后者则能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甚至能为后人所敬仰。

由于来自家中的接济中断,拉斯科尔尼科夫过着三餐不济的生活,住在一间又窄又脏的斗室里。工作丢了,付不起房租,加上放高利贷的刻薄老太婆的剥削,让自认为“不平凡”的拉斯科尔尼科夫萌生了杀人的念头,幻想能为人类造福,像拿破仑那样抓住权力。于是,他基于自己所认为的正义感,决心为社会除去这个祸害,便举起斧头砍死了这个刻薄的老太婆,并且杀死了刚好撞见这一幕的死者之妹。

拉斯科尔尼科夫虽然侥幸逃过了法律的制裁,却无法逃避良心和道德的谴责,使他的灵魂饱受折磨,陷入了无法摆脱的矛盾之中。事实证明,他不是拿破仑,他无法取得权力,成为不平凡的人,他杀死的不是老太婆,而是他自己。

后来,他遇上为了家中生计而沦落风尘的不幸少女索妮雅。索妮雅是人类苦难的象征,她承受了一切痛苦,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圣洁善良的索妮雅,在苦难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让拉斯科尔尼科夫深受感动,终于向她坦承一切,抒发心中积压已久的情绪,并且在索妮雅的鼓励下,向警方自首,因为唯有受苦才能减轻他心中的痛苦。经过审判之后,拉斯科尔尼科夫被判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索妮雅也一路跟着他,始终对他不离不弃,最后他决定以真挚的爱来补偿索妮雅所承受的一切苦难,并决定和她一起踏上追求信仰的道路,挥别那个被杀死的自己,获得重生。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犯罪心理小说,作者并未以大篇幅描写主人公如何定下杀人计划,而着重于描写他杀人后内心的煎熬与挣扎。作者强调的不是“罪”,而是“罚”,借由描写主人公在肉体和精神上所受到的惩罚,来探讨宗教信仰的价值,并通过争辩、幻觉、梦境和内心独白等手法,让读者看见人性最深幽隐微的部分。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对比的方式,来增加整部小说的张力,例如,拉斯科尔尼科夫是读法律的,却知法犯法,谋财害命,并且在自己所建构的理论和内在良知之间挣扎;索妮雅是个被世俗所轻视的妓女,却拥有高尚、纯洁的灵魂。这样的对比也可以说是一种讽刺,带给读者极大的震撼。

《罪与罚》寄寓着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展现了作者的宗教思想,他认为,犯了罪的人,唯有接受法律的制裁,承受苦难,才能净化灵魂,获得重生。然而,作者也提出了几个问题:犯罪可以跟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划上等号吗?犯罪真的只是社会问题所引起的吗?人性中是否有其他导致犯罪的邪恶因素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也表现出作者对俄国日趋严重的社会矛盾的不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罪与罚(插图本)/全球百大名著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酆哲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34488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5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