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的学问十讲
内容
编辑推荐

“生命的学问”是一生中需要不断学习的必修课,不论低潮还是高潮,我们都要给自己关注心灵的时间和空间,从传统智慧中吸取能量,活出充满关爱、智慧、喜悦、活力的人生。

本书虽然讲述的是“生命的学问”,但既没有故作高深的论道,也没有盛气凌人的说教。王教授他将源远流长的儒、释、道智慧融人现代生活,以平实话语娓娓讲述人生智慧。读来宛如与智者促膝谈心,温暖、平和,不时豁然开朗。

内容推荐

你是否感到身心疲惫,有无法承受的压力?

你是否感到亲情和人际关系都成为负担?

怎样避免情感变质,防止佳偶变怨偶?

怎样帮助儿女走出欲理还乱的叛逆青春期?

这些是每个现代人一生中都会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智慧便是“生命的学问”。著名哲学家牟宗三说:“中国哲人的学问是生命的学问。”

本书虽然讲述的是“生命的学问”,但既没有故作高深的论道,也没有盛气凌人的说教。王教授他将源远流长的儒、释、道智慧融人现代生活,以平实话语娓娓讲述人生智慧。读来宛如与智者促膝谈心,温暖、平和,不时豁然开朗。

目录

第一讲 说世道

第二讲 说圆融

第三讲 说生死

第四讲 说宗教

第五讲 说生命情缘

第六讲 说父母经

第七讲 说第二故乡

第八讲 说人文与自然

第九讲 说生命本相

第十讲 说真相与真我

试读章节

人是一个个体。不过,若只是一个人,生命会很孤单寂寞,所以我们会去找朋友。找朋友建立人际关系是人生最大的事业,因为我们从中会找到成就感。我有好多朋友,人缘很好,声望因被接受的程度高而提高,这就是用成就感来换取安全感。有的人没有朋友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但这也是人生的必经路。人际关系的主体是人,人不外乎人性。人性有两大需求,一是安全感,安全感的获得靠家庭、靠父母。从小到大,父母的爱就是我们最大的安全感,家可以保护我们。二是成就感,成就感大多来自外界。通过和同学、同事、朋友相处,我们渐渐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对这两者,有时候我们是又期待又怕受伤害。

现在流行讲“酷”。所谓“酷”是:你内心其实很想要、很在乎,是燃烧的热情,但摆出来的姿态却是冷漠,不在乎,这叫“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新新人类大概都是这样,为什么在乎而又说不在乎呢?在乎是因为我们的成就感,不在乎是因为害怕安全感受伤害,所以先摆出一副我不在乎的姿态。我想这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两难。一个从学校出来的新人,为人处世上自当采取一种学习的态度,那才是真正的成长。我们在学校里学的是知识和理论,把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社会则是要印证,所以一进入社会不要先想到自己能有多大的成就、利益,应该先想怎么跟人家学习。跟着先辈、前人的脚步,让他们的智慧成为自己成长的养分,这样才是比较好的态度。

我觉得,一个新人如果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感觉陌生,没有受到照顾,那么这个机构要负责任。中国人比较保守,同事有时想关心你或照顾你,却不知如何表达,我们缺乏沟通的渠道。另外有一种现象是担心自己变成异类,如果同事都是男士,女士就会感觉像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单飞。这就需要男士们多一点体贴、一点照顾。体贴就是尊重少数族群,懂得怎么样照顾他们、体会他们的感受,这是多数族群应该做的。

我讲句很乡土的话,我们应该跟他们“兄弟兄弟”。人际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别人“兄弟兄弟”,跟别人“姊妹姊妹”。一定要能融入别人,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人家就会开始接受你,就像注册一样,你会感觉融人其中,就有团队感了。

我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缺陷的。我是男人,就不能是女人;我念了中文系、哲学研究院,就不可能念电机化工、信息、企业管理。所以我们命定是有缺陷的,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包括我们的命、我们的际遇。所以不要把所谓的完美标准强加在自己身上,也不要拿来要求别人,因为你自己都受不了,别人也会受不了。如果可以善用人际关系来弥合缺陷,就意味着我们是共同创造一种完美。这种美是我们共有的,不是你个人的,也不是我自己的。因为假定只是我的,别人就会抗拒,别人会想:我为什么要做你的后援、你的拉拉队呢?完美是属于我们大家每个人的,由缺陷走向完美,也许在这里会有个接合点。

很多青年朋友刚开始踏人社会时都充满理想、抱负,但是后来就有重大的挫折感。有没有可能我们先承认人是有限的、人间是有缺憾的,然后因为我们有此缺陷、有此遗憾,就刚好留了一点缺口让别人可以进来?很多有缺点的人有很多朋友,因为大家觉得跟他在一起有安全感,因为不会被比下去。像我一照相,全部的人都挤过来,因为站在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变得很帅、很挺拔。我想这个缺陷也就是我的优点,缺陷也可以变成优点,让别人愿意和我们接近,和我们站在一起会有一个余地。这样,尽管在刚起步时会有很多困难,但是只要你能改变观念,路途会走得比较平顺。

在我的人生哲学里,人天生是不平等的,在出发点上就是不平等的。尽管很多妈妈要把最好的给儿女,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但我们还是要承认人生是不平等的。我们所有的优势——不管是比人家漂亮、比人家精明还是比人家能干,我们所有的优点都是会得罪人的,所以我们要怀着充满歉意的心情。因此我才会提议,青年学生考第一名时要向全班道歉,一定要说纯属偶然,请各位不要放在心上。

我们要学会收藏。不要太过张扬自己的优点,而要学会内敛、虚心、体贴朋友。这样就会比较容易被别人接受。这一点不是不得已的妥协,而是人世间的道义或者说是江湖道义。江湖道义就是不要让所有的好事都落在你一个人身上,一定要在展现自己的优点时,也尽快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例如,你语文考了90分,就要夸奖别人:“你数学得了95分!”要这样来回报对方,而且立刻让他觉得自己和你平等,或高你一等,他就会有安全感。所以,有没有可能我们转换一下,用发现别人优点的态度来对待别人?“发现”是我发自内心对朋友的一种回报,一种体贴。这样想是不是会觉得很委屈?为什么有优点一定要藏起来?就因为我比别人强?比别人强错了吗?事实上,从人生哲学的观点来看,比别人强是错的,因为这等于压迫别人。所以我们应该很体贴地、发自内心地把锋芒收藏起来。P2-5

序言

本书上一版《世道》出版多年,不免寂寞。对当代人而言,说“道”过于沉重,世途多艰,人心或许承受不了“任重而道远”的压力吧!

其实,“道”不就是人生要走出来的路吗?人生是人物走在人间,人物要立得住,人间要行得通。老子说:“跛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起脚跟反而站不稳,拉开大步反而走不远,所谓“道”,也不过是行走人间的一点灵光解悟罢了!

人生在世,自我要挺立人间,也要让天下人和我一样挺立人间;自我要通达人间,也要让天下人和我一样通达人间。原来,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只是人之常情而已!

庄子《人间世》中说,自我摆出想去救天下人的姿态,等同于扮演“灾人”的反面角色。因为,救人之先,已迫使对方因处境堪怜,而痛失尊严!问题出在“未达人心”,也“未达人气”,你的心在他的心之外,你的气在他的气之外,你是旁观者,又是局外人,救人的好意反成了伤人的傲气。所以,行走人间,一者要贴心,二者要体贴,我的心跟他的心同在,我的气跟他的气同行。人我之间,生命同体流行,人人挺立自我,人人通达人间,这就是作者著本书的一点心意和一分憧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的学问十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邦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101125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