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嬗变中的东方帝国)/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故事化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式;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文明的精彩瞬间,组成一部孳生的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历史》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新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每一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历史,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

内容推荐

白山黑水,孕育了女真人的豪放和骁勇。铁骑入关,定鼎燕京(今北京),八旗席卷南北。削藩平叛、出兵西北、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功业泽被后世。市井繁华,国库充盈,文化昌盛,铸就百年盛世。但盛世中也潜藏着无限的隐患与危机,康乾盛世之后,嘉道中衰。内忧频繁,外患渐重。外夷枪炮轰鸣,惊醒了天朝上国的晨梦;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涤荡着封建王朝的腐朽。

目录

清朝·6

 努尔哈赤建后金/8

 萨尔浒之战/10

 皇太极建清/12

 解裘收明将/14

 福临登基/16

 吴三桂开关引清兵/20

 定鼎北京/22

 李白成败死九宫山/24

 宁断头,不剃发/26

专题:清朝妇女服饰/30

 明末清初三先生/32

 达赖五世进京朝觐/34

 科场舞弊案/36

专题:文房四宝/38

 金圣叹哭庙案/40

 郑成功收复台湾/42

 八旗圈地/46

 少年康熙智擒鳌拜/48

 历法之争/50

 王锡阐和梅文鼎/54

 三藩之乱/56

 统一台湾/59

 天下第一廉吏/62

 靳辅治黄河/64

 雅克萨之战/66

专题:清朝官服/68

 落第才子的鬼狐世界/70

 “南洪北孔”写传奇/72

 康熙帝南巡/74

 三征噶尔丹/78

 “踹匠”叫歇/82

 《古今图书集成》/84

 康熙帝崇理学/86

 骨肉相残争皇位/88

 雍正帝改革/92

 《大义觉迷录》/96

 乾隆大帝/98

 郑板桥当县官/101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104

 赊酒食粥著《红楼》/106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08

 乾隆帝六下江南/112

 编纂《四库全书》/114

 金瓶掣签/118

 马戛尔尼来华/120

 大贪官和珅/122

 白莲教起义/126

 林清事变/128

 “不拘一格降人才”/130

 虎门销烟惊中外/132

 三元里抗英/135

 魏源和《海国图志》/138

 金田起义/140

 农民军构想的理想国/142

 曾国藩屡败屡战/144

 大功未成,内乱先起/146

 火烧圆明园/150

专题:皇宫与皇家园林/152

 叔嫂合议谋政变/154

 垂帘听政/156

专题:京剧/158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160

 天国末路/162

 捻军反清/166

 李鸿章创办兵工厂/168

 红顶商人胡雪岩/170

专题:徽州明清建筑/172

 福州船政局/174

 左宗棠收复新疆/176

 安德海出京丧命/178

 天津教案/180

 慈禧太后选帝/182

 镇南关大捷/184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186

 郑观应“盛世”发危言/188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190

 爱国诗人黄遵宪/192

 中日甲午战争/194

 《马关条约》割台湾/196

 严复和《天演论》/198

 公车上书/200

 百日维新/202

 光绪帝被囚瀛台/204

 流血请自嗣同始/206

 梁启超和新文体/208

 义和团廊坊大捷/210

 八国联军进北京/212

专题:清朝金银器/214

 状元张謇实业救国/216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218

 《苏报》案/220

 孙中山成立同盟会/222

 民主革命家黄兴/226

 鉴湖女侠秋瑾/228

 五大臣出洋/230

 武昌起义/232

晚清不平等条约/234

帝王世系表/236

历史年表/237

试读章节

努尔哈赤建后金

八旗制度的形成

女真人早在原始社会氏族制度时期,就存在着一种叫“牛录”的组织。出猎或行军时,参加者按族寨(满语称为“嘎山”)结合,10人为一“牛录”(箭的意思)。“牛录”作为一种临时的组织,出行则合,归寨则散。这既是当时女真部落涣散条件下的产物,又反过来延续了女真族的分裂。

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军事行动中,努尔哈赤把不断合并的诸申、伊尔根(自由民)编人“牛录”,并把它加以扩大。规定300人为一牛录,每一牛录设置一名牛录额真(主的意思,汉译为“佐领”);5个牛录组成一“甲喇”(汉义“世、代”的意思,汉译为“参领”);5个甲喇组成一“固山”。每固山以1旗为标志,所以固山为旗,固山额真就是旗主(汉译为“都统”)。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正式建立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又增设镶边的黄、白、红、蓝四旗,这样就形成了满洲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八旗之间,各树己帜,互不统属;努尔哈赤为八旗最高统帅,亲领正黄、镶黄两旗,其他六旗由努尔哈赤的子弟掌领。

八旗制度不仅是军事制度,还兼有征赋、服役的职能。后金国筑造城寨、运输物资等力役,都按旗分派各牛录人丁担任。官用谷粮、战时急需的战马和舟船,也由各牛录备办。同时,八旗制又是后金进入辽沈之前特殊的政权组织形式。八旗的各级额真既要执行汗的命令,佥派人夫屯田服役,统率士兵作战;又要尊奉汗谕,统辖下属人员。

八旗壮丁平时耕猎放牧,战时披甲出征。努尔哈赤、皇太极平素重视军队操练,严格军纪,屡颁军令,奖勇惩懦,经常举行操练和检阅,还以身作则,奋勇冲杀。在君汗的激励和带动下,八旗军队成为一支骁勇善战、屡败强敌、所向披靡的劲旅,先后大败明兵于萨尔浒、平阳桥、松山,多次入边,千里突袭,直抵北京城下,为进取中原奠定了坚实基础。创建满文

长期以来,女真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好讲女真语,写蒙古文,这日益成为女真社会发展的一个障碍。努尔哈赤遂倡议并主持创制了满文。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努尔哈赤令当时最有学问的额尔德尼和噶盖参照蒙文字母,结合女真语音,拼读成句,创制出了满文。这种草创的满文,没有圈点,后人称之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从此,满族有了,自己的拼音文字。满文制成后,努尔哈赤下令在统一的女真地区推行,成为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精神纽带。后金建立后,统治者用满文大量翻译汉文典籍,大力汲取汉文化,特别是中原封建王朝的统治经验,加速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满族文化的进步。同时,满文记载和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

建立后金政权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注意策略,远交近攻,武力征服与和平手段结合:拉拢蒙古、朝鲜,表示和睦;对明朝表示恭顺,多次亲赴北京朝贡;建设赫图阿拉(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作为政冶、经济和文化中心,初步厘定法律;同明朝加强贸易,换取粮食、布匹、铁器等生活和军事物资,加强补给和储备;注意延揽人才,选贤任能。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称“承奉天命覆育列国英明汗”,定都赫图阿拉,建立金国政权,年号天命,史称“后金”。

萨尔浒之战

激战萨尔浒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初,明廷任命杨镐为经略,出兵10余万,号称20万,分四路进攻后金,同时出兵的还有朝鲜的军队和女真族叶赫部的军队。明军原计划四路军合围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但由于赫图阿拉地区大雪封山,再加上明军长途跋涉,极其疲惫,没能按照原计划如期合围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听说明军来了四路人马,笑着说:“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同年三月,明军总兵杜松所率的2万多人的西路军到达萨尔浒(今辽宁省抚顺市东大伙房水库所在地),在山麓扎下营寨。随后,明军派出部队攻击驻扎在附近一座小山上的少数后金军。此时,四贝勒皇太极带领的后金先头部队赶到,两面夹击明军,明军大乱。当天下午,努尔哈赤的大军赶到,立刻冲击明军的营垒。明军只这一路人马,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再加上地形不熟,远道疲惫,渐渐抵挡不住,结果杜松这一路人马全军覆没,杜松死难。

此时,明军北路马林部已经进驻尚间崖。第二天,努尔哈赤带领军队进攻马林的军队。努尔哈赤本想让自己的军队登上山顶,试图居高临下攻击明军。可此时明军已经列好阵势准备冲击,努尔哈赤赶紧命令军队停止登山,列阵准备迎战。大贝勒代善不等努尔哈赤下令,带领自己的部队冲向明军。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不甘落后,也带领本旗人马冲人明军阵中。后金军其他六旗已经来不及布阵,纷纷催马杀向明军。后金军各路人马已没有了配合,只是各自为战,明军在后金军人马的冲击下也失去了章法。几个贝勒从明军阵前直杀到阵后,又从后面往回杀,形成后金军两面夹击明军之势,明军彻底崩溃,马林只身逃走。之后,后金军又击溃明朝的第三路军,第三路军的主将阵亡。明朝的第四路军闻风丧胆,不战而走。萨尔浒之战历经4天,后金军集中兵力,逐个击破明军四路人马,歼灭明军6万余人,迫使援明的朝鲜军投降,叶赫部的军队逃走,后金军大获全胜。

战役影响

萨尔浒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显示了努尔哈赤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显示出后金军的锐气。努尔哈赤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各个击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萨尔浒之战对于后金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战。此战,明朝出动的只是部分军队,而后金军出动了它的全部精锐。此战如果败北,后金就会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乾隆皇帝后来评价说:由于萨尔浒之战的胜利,才能“克辽东,取沈阳,王基开,帝业定”。

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军先出兵灭掉了女真族叶赫部,实现了女真族的统一。在后方安定后,努尔哈赤于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开始大举出击,攻破明朝沈阳城,斩杀明军7万余人;又乘胜在辽阳城外大败明军五路人马,以里应外合攻克辽阳。辽阳是明朝的关外重镇,辽阳一失,辽东各城堡受到震动。数日间,70余城堡纷纷投降后金,辽河以东都成了后金的领土。

P10-13

序言

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治乱兴替的内在规律,可以洞悉修齐治平的永恒智慧。然而,让人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掌握中国历史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下五千年之中,人物多,事件多,神话与传说并存,正史与野史交错,头绪繁多,内容庞杂。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思想、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如果未经梳理就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那么往往会使读者一头雾水。除了典籍史料所承载的历史之外,文物、遗址、古迹、艺术作品等等,也同样反映着历史的真实。如何把这些东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让读者能够清晰明白地去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真实,无疑成为编辑出版《话说中国历史》一书的缘起。

《话说中国历史》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新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每一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历史,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与中国历史再次进行亲密接触,深入地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随机穿插的知识花絮、专题和附录,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历史镜像。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阅读图片中的历史。图片与文字相互映衬,可以立体地反映中国历史,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这种结合,使得文字信息更为生动,更为多彩,使读者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在讨论荣与辱的时候,阅读历史、了解历史、把握历史真实,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历史是民族复兴的内在动力之所在,是何者为荣、何者为耻的感性事例的集中体现和理性判断的一个标尺。在不远的将来,阅读历史、了解历史会成为一种时尚,人们通过历史,可以感受到如何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寻找到寄托心灵的精神殿堂。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图文字并茂,体裁多样,通过精心选取的一千余个历史故事,引人入胜地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全书历史脉络清晰,史实细节具体,文字简明生动,图片丰富悦目,是一部有品位的历史知识读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童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嬗变中的东方帝国)/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龚书铎//刘德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03277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1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