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人文与社会译丛”系列之一,梳理了现代初期的三百年间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态度与认识上的变化。在理性与科技的启蒙中,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象征词汇被逐渐清除,自然与人类之间厂力史悠久的感应观念随之断裂。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的深入,一种非功利地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新感觉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冲突中演进。
图书 | 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人文与社会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人文与社会译丛”系列之一,梳理了现代初期的三百年间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态度与认识上的变化。在理性与科技的启蒙中,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象征词汇被逐渐清除,自然与人类之间厂力史悠久的感应观念随之断裂。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的深入,一种非功利地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新感觉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冲突中演进。 内容推荐 本书梳理了现代初期的三百年间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态度与认识上的变化。在理性与科技的启蒙中,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象征词汇被逐渐清除,自然与人类之间厂力史悠久的感应观念随之断裂。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的深入,一种非功利地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新感觉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冲突中演进。 本书努力再现往昔的观念世界,引证史料丰富具体,涉及许多科学家、文学家和其他人物,并大量引用诗歌和文学资料,为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明的轨迹打开了一扇窗。 目录 前言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人类优越性 一 神学基础 二 征服自然界 三 人类独一无二 四 维持疆界 五 低等人类 第二章 博物学与民间错误 一 分类 二 民间错误 三 术语 四 变化的观点 第三章 人与动物 一 驯服的同伴 二 特权物种 三 缩小的差距 四 动物灵魂 第四章 对野蛮造物的同情 一 残忍性 二 新论点 三 废黜人类 四 新感性 五 新条件 第五章 树木与花卉 一 原始林地 二 植树 三 树木崇拜 四 花卉 第六章 人类的两难处境 一 要城镇还是要乡村? 二 要耕耘还是要荒野? 三 要征服还是要保护? 四 要杀生还是要慈悲? 五 结语 缩略语 注释 插图出处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人文与社会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国)基思·托马斯 |
译者 | 宋丽丽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0742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2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X-095.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6-348号 |
版权提供者 |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td.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