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南海探秘
内容
编辑推荐

穿越时空,走进神秘的中南海,打开红墙上的一扇窗,揭开发生在这里的种种秘闻趣事。

中南海,这个我们最熟悉的名字!然而又是我们感觉如此陌生、如此神秘的地方!

她与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对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内容推荐

对于许多人来说,中南海始终是一个谜,一个神奇而富有魅力的谜。多少年来,人们只能在北海的“琼岛春荫”遥望“太液秋波”,想象中南海的美丽和诗意;只能凭借片断的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推演中南海的历史与传奇;只能通过新华门的端庄和红墙的巍峨,感受中南海的神圣与庄严……

《中南海探秘》的诞生,为人们消弭了与中南海的距离,也为人们开启了神秘而沉重的历史帷幕——

一部中南海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千年中国史的缩影。在尘封虫蚀的纸堆里的历史,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遥远而隔膜的,而积淀在中南海的亭台楼阁和波光云影中的历史,则是鲜活而可触摸的。

目录

第一章 “三海”溯源与历史沿革

 一 十里湖光引玉泉

 二 荷花深处戏龙舟

 三 九重宫殿燕王府

 四 一片丹青太液池

 五 风雨百年换人间

第二章 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一 仙山何处访即此是蓬瀛

 二 亭台藏林壑楼阁聚王气

 三 引水多诗意叠石若天成

 四 庭树百年树花草铺锦绣

 五 匾额铭庄严楹联凝书香

第三章 中南海古迹一览

 一 南海-瀛台-宝月楼

 二 昆仑石-淑清院-鉴古堂

 三 丰泽园-静谷-涵春室

 四 瀛秀园-仪鸾殿-迎春堂

 五 紫光阁-时应官-福华门

 六 蕉园-万善殿-阳泽门

第四章 中南海千年大事记

 一 宋金元

 二 明

 三 清

 四 民国

后记

试读章节

追溯“三海”渊源,我们发现它与北京自辽、金迄清的城址(皇城)和河流水系的变迁紧密相关。北京自古即是缺水之地,历代在这里辖管建都时,都在引水入城方面做过尝试。

三国时代,曹魏刘靖就曾在永定河畔的梁山(今石景山)傍河筑坝,辟车箱渠与高梁河上游(今紫竹院附近)相连,引水灌溉。由于永定河流量时高时低,在一次特大洪水中,坝毁渠没,不得不废弃。

北京西郊的玉泉山,逶迤南北,六峰连绵,是西山的支脉。这里“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水清而碧,澄洁似玉”,因而被称为玉泉。金章宗完颜璨对“泉味甘冽”的玉泉水非常喜爱,曾于1190年在这里建“泉水院”,视为避暑之地。“以兹山之泉,逶迤曲折,蜿然其流若虹,故日玉泉垂虹。”后将“玉泉垂虹”列为“燕京八景”之一。从“垂虹”两字可见当年玉泉水源非常充沛,有诗赞叹:“雷波碧拥千崖高,落花点点淳寒瑶。日斜忽有五彩气,飞上太空横作桥。”

元、明两代,都在玉泉山建造过规模不等的寺院。那时,这里仍然是“山下泉流似玉虹,清冷不分众泉同”。从元代开始,引西郊玉泉水作为宫苑禁水。唯恐中途有所耗失,把泉水流经的金水河列为“濯手有禁”的水源。可见当时水的珍贵。一直到清朝,宫廷用水都取之于玉泉。据传乾隆皇帝还曾特制“银斗”来衡量天下名泉水质的轻重。其结果是,玉泉水斗重一两,济南趵突泉水斗重一两二厘,扬子金山泉水斗重一两三厘,江浙的惠山、虎跑二泉水斗重一两四厘,所以最后定玉泉为天下第一泉。从此,清朝宫廷中饮用的水都取之于玉泉,每天由插着龙旗的水车,经西直门运入宫中。直到清末,每天凌晨西直门一打开城门,第一个进城的就是皇宫运水车,上面盖着绣龙的大苫布,招摇过市。

数百年来,北京的人工与天然河流、湖泊历经变迁,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水系。在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意义的莲花河水系和高梁河水系,对辽、金以来皇朝宫苑园林的营建均起过重要的作用。

早在辽、金时,对“三海”一带自然湖泊就有开拓,湖名“金海”岛称“瑶屿”。1153年4月,金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后的两年,改燕京为中都,开始扩建都城。莲花河源自莲花池,辽、金时称西湖。这里“绿水澄澹,川亭望远,亦为游瞩之胜所也”。金代,今北海、中海及以北水面,因水中种植莲花而得名,统称白莲潭。当时,为了解决中都城的宫苑用水,就把源自西湖的洗马沟圈入城内,并营造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苑林区,名日同乐园,又称西华潭、鱼藻池。

高梁河地处金中都东北郊,与白莲潭相去四至六公里。金代时的白莲潭还只是一片经过人工整治的湖沼。中都建成之后,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开始在这里营建大宁离宫。

金中都城内聚集了各地技艺人才,大部分是金军攻破汴京时掳到北方的。这些汉族工匠心灵手巧,才智过人,得到金世宗、金章宗的高度重视。“金国主嗜习经史,一阅终身不复忘,见江南衣冠文物朝仪均慕之……”其中,尤以金章宗为甚。他甚至严令皇室亲军(侍卫部队)凡三十五岁以下的,都必须通读《孝经》、《论语》。从金海陵王到金章宗(1153-1194年),中都的城垣、宫殿、园囿、行宫营造工程连续不断,都是由汉族官员张浩等人主持,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制进行设计、施工而修建的。

金中都城,是在辽的陪都南京(燕京)城的基础上扩建的。“其宫阙壮丽,延亘阡陌,上切霄汉,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皇宫建筑群“为古今冠”。其中规模最宏丽、对后世北京城影响最大的建筑,就是中都城东北的太宁宫(即大宁宫)。此宫后来因金亡而毁废,但其遗址经元、明迄清数百年的开凿、营建、修整,筑成了风光万千的皇家禁苑——西苑。

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中都东北郊高梁河旁一座仿照北宋汴梁艮岳(著名园林名。“艮”是八卦名称之一,表示东北方)的离宫——太宁宫竣工(后改称宁寿宫、寿安宫)。太宁宫最重要的工程之一,是开挖“海子”。即利用宽阔的水面加以开拓,然后傍近东岸堆起一座岛屿。岛上奇石嶙峋,花草争妍,名琼华岛,是今天北海公园的一部分。

“海子”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北方苦旱,民众凡见到积水湖泊,动辄称之为“海”。金代太宁宫山名琼华岛,水叫西华潭。历代帝王都习惯把皇家园林中的水面称为“太液”,金代的太液池就是两华潭。

P5-9

序言

对于许多人来说,中南海始终是一个谜,一个神奇而富有魅力的谜。多少年来,人们只能在北海的“琼岛春荫”遥望“太液秋波”,想象中南海的美丽和诗意;只能凭借片断的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推演中南海的历史与传奇;只能通过新华门的端庄和红墙的巍峨,感受中南海的神圣与庄严……

《中南海探秘》的诞生,为人们消弭了与中南海的距离,也为人们开启了神秘而沉重的历史帷幕——

十里湖光引玉泉,荷花深处戏龙舟,九重宫殿燕王府,一片丹青太液池……作为皇家禁苑,自辽、金始凿,经元、明、清扩建,中南海早已是风景绝佳的天上宫阙,人间仙境:亭台藏林壑,楼阁聚王气;引水多诗意,叠石若天成;庭树百年枝,花草铺锦绣;楹联铭书香,匾额凝庄严……

作为东方古国几代王朝的政治中枢,中南海又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从明正德阅武筑平台、嘉靖蕉园祈长生,清顺治敬佛万善殿、康熙演耕丰泽园、乾隆纪功紫光阁、光绪泣血涵元殿,到庚子年联军践三海,帝国斜阳惨如血;从中华民国城头变幻大王旗,中南海里走马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里演绎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经历了多少历史的荣辱和兴衰!

一部中南海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千年中国史的缩影。写在尘封虫蚀的故纸堆里的历史,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遥远而隔膜的,而积淀在中南海的亭台楼阁和波光云影中的历史,则是鲜活而可触摸的。

“仙山何处访,即此是蓬瀛!”本书全面、翔实地描绘了中南海的万千气象和历史风云,让您应目、会心、畅神地置身其中,希望能带给您难得的愉悦,也给您少有的思索……

阎启英

2000年1月1日

后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中南海探秘》付梓之时,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此时此刻,除了收获的喜悦,就是对在本书编著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领导、同道和朋友们的感激之情。

“吹尽黄沙始见金,成如容易却艰辛。”往事如烟,史海浩茫,编著这样一部书,实非易事。如果没有来自各方面的真诚帮助,是难以完成的。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此,我衷心地道声谢谢!

感谢中央文献研究室有关单位、中央办公厅有关单位、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单位,正是由于他们的审读和指导,《中南海探秘》才得以顺利完成。

感谢胡宝成、陶永学同志,正是他们的远见卓识和大力支持,才使本书能够如期问世。

也感谢王伟、王儒林、李殿仁、田中、明振江、姜传茂、刘志庚、江溶、李朝鲜、黄河、张建辉、杜修贤、赵蕙蓉、杨宪金、曾庆泽、赵扬、王彦琦、艾承宏、朱春山、李欣、李智、李梅红、韦长江、陈喜保、吴会清、吴迪、时刚、杨玉凤、杨尚林,孟祥纯、张扬、林捷、徐连鹏、黄耀诚、梁风书、阎子阳、高志俊、郝振省。翁海光等同志,正是他们的睿智和切实帮助蠢才使我能够从容地驾驭这样一个复杂而沉重的题材。

当然,还要特别谢谢广大的读者朋友,他们对本书的期待,始终是我耕耘此书的动力。

言不尽意,谨向各界再致谢忱,并恳切地希望,《中南海探秘》问世后,继续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关心和支持。

阎启英

2009年1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南海探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阎启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04549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3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