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当作人杰(历代励志诗鉴赏)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本社古诗分类鉴赏系列之一。共收录历代励志诗百篇,所选作品大多为名家名篇,由古典文学专家钟振振、周啸天、何满子、吴小如、张铁明、高原、刘文忠等撰文鉴赏,分析精到,行文摇曵多姿,值得细细咀嚼。

内容推荐

本书以南宋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为书名,精心选录了历代有关励志的诗篇101篇,多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又特邀当代古典文学专家逐篇导读鉴赏,可谓发明大义、催人奋进;读者可以从同一主题,领略不同的艺术旨趣、不同的人生感悟,并通过比较,明了诗歌风格的承袭流变,从而获得丰富多样的审美享受。

目录

大风歌  [汉]刘邦(1)

见志诗二首  [汉]郦炎(3)

短歌行  [三国·魏]曹操(6)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三国·魏]曹操(9)

杂诗七首(其六)  [三国·魏]曹植(12)

白马篇  [三国·魏]曹植(15)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八)  [三国·魏]阮籍(18)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九)  [三国·魏]阮籍(21)

酌贪泉  [晋]吴隐之(24)

壮士篇  [晋]张华(26)

猛虎行  [晋]陆机(28)

咏史八首(其一)  [晋]左思(32)

咏荆轲  [晋]陶渊明(35)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晋]陶渊明(38)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晋]陶渊明(41)

古剑篇  [唐]郭震(44)

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46)

望蓟门  [唐]祖咏(48)

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51)

行路难三首(其一二)  [唐]李白(54)

江汉  [唐]杜甫(57)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59)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唐]岑参(6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65)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67)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70)

题乌江亭  [唐]杜牧(72)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问禅师李忱(74)

题菊花  [唐]黄巢(76)

菊花  [唐]黄巢(79)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81)

感愤  [宋]王令(83)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85)

送范德孺知庆州  [宋]黄庭坚(89)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宋]贺铸(93)

夏El绝句  [宋]李清照(98)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

壁韵  [宋]胡世将(100)

雨中再赋海山楼  [宋]陈与义(103)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宋]张元斡(106)

水调歌头·追和  [宋]张元斡(109)

题青泥市壁  [宋]岳飞(111)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113)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116)

金错刀行  [宋]陆游(118)

长歌行  [宋]陆游(122)

书愤  [宋]陆游(126)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四首  [宋]陆游(128)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陆游(131)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陆游(134)

书愤二首  [宋]陆游(135)

示儿  [宋]陆游(138)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宋]张孝祥(140)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宋]张孝祥(144)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宋]辛弃疾(148)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15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157)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162)

念奴娇·登多景楼  [宋]陈亮(166)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宋]刘过(170)

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

走笔答之  [宋]刘克庄(173)

酹江月·淮城感兴  [宋]张绍文(176)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宋]陈人杰(179)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宋]文天祥(183)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187)

酹江月·和  [宋]文天祥(190)

正气歌  [宋]文天祥(193)

书文山卷后  [宋]谢翱(199)

题画屏  [金]完颜亮(201)

石灰吟  [明]于谦(203)

平凉  [明]李攀龙(205)

就义诗  [明]杨继盛(208)

马上作  [明]戚继光(210)

盘山绝顶  [明]戚继光(212)

九日登一览楼  [明]陈子龙(215)

甲辰八月辞故里  [明]张煌言(218)

别云间  [明]夏完淳(221)

精卫  [清]顾炎武(224)

读陈胜传  [清]屈大均(227)

竹石  [清]郑燮(229)

梅花岭吊史阁部  [清]蒋士铨(231)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近代]林则徐(234)

关将军挽歌  [近代]朱琦(237)

戊戌八月感事  [近代]严复(241)

春愁  [近代]丘逢甲(243)

出都留别诸公(五首之:)  [近代]康有为(245)

秋登越王台  [近代]康有为(248)

有感  [近代]蒋智由(250)

崆峒  [近代]谭嗣同(253)

狱中题壁  [近代]谭嗣同(256)

挽刘道一  [近代]孙中山(258)

狱中赠邹容  [近代]章炳麟(261)

自励二首(其二)  [近代]梁启超(264)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  [近代]陈去病(267)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近代]秋瑾(269)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

地图  [近代]秋瑾(271)

对酒  [近代]秋瑾(274)

试读章节

出都留别诸公(五首之二)

[近代]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  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  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  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  千山风雨啸青锋!

这似乎是一个屈原式的穷愁而又瑰奇的梦。不过梦中的主人公,却是两千年后的忧国志士康有为。1888年11月,他以布衣之身发愤上书,“极言时危”,请求变法。这一近世罕闻的举动,却因清廷守旧派的阻挠而告失败——年轻的光绪帝,竟连康有为上书的片言只字也未读到。

国势日蹙,雾瘴满天。这位“许身不自量,窃比稷、契属”的热血之士,既不能叩血阊阖以达天听,又不能手执风雷扫涤神州,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他痛苦的呢?于是就只能做那《离骚》般的幻梦了。他恍见自己正骑着蜿蜒“天龙”,从帝关悠悠飞降;身后也一样有雷师、虹霓、月御等“万灵”,纷纭奔随。云气“缥缈”中忽见有一座奇峰,从远处“飞来”;转眼间,众灵皆隐,只剩下诗人孤清一身,“独立”在浮转不定的云峰之巅——这正是诗之开篇涌现的境界。瑰奇的想象,将自我提升到了驭龙而飞的神境;骑从雍容的渲染,忽而又化为幽峰独立的孤清。这一切似乎都在暗示读者:诗人那奇幻的神游,也正如《离骚》的主人公一样,决不是欢悦的。

诗人究竟要去往何处?天地间哪是他梦魂牵绕的地方?“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二句,即对此作出了痛切的回答。前句化用《离骚》芳草美人之喻,表现诗人怀清抱洁、志趣高远,正充满热望寻求救国之路,欲以一腔变革之志辅助君王。后句却又猛然一折,展示诗人站在高高的峰巅四望,但见天上地下、茫茫四海(“宙合”),到处均为重重雾障所充塞,哪里能找到一线生机和光明!一位“芳馨”远播、“兰”香在握的峻洁志士,就这样面对着充塞天地的千重迷雾,能不忧愤扼腕、怫郁喟叹?据《康南海自编年谱》光绪十四年条称,当时的清政府已腐败到了“士夫掩口,言路结舌,群僚皆以贿进”、“不独不能变法,即旧政风纪,亦败坏扫地”的地步。康有为以布衣身份上书,竟也被视为“未闻”之奇事,而造成朝野“大哗”,“乡人至有创论欲相逐者”!这正可作为“纵横宙合雾千重”的注脚。它所带给诗人的,该是怎样深切的失望和痛心!

一面是清政府的腐败,一面则是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入侵。当诗人从茫然四顾中慨然收目,透过凝重的烟霭俯瞰神州大地时,又骇然发现,这曾经被陈亮自豪地称之为“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堂堂中国,而今竞成了列强争相宰割的屠戮之场!“眼中战国成争鹿”一句,正是在展开于幻觉中的巨大空间上,化出了一幅列强侵华的血迹斑斑图景。读者恍可听到,其间有英国军舰攻陷定海、轰击虎门的炮声,有英法联军劫掠北京、火烧圆明园的烈火,以及日、俄等国入侵台湾、抢占伊犁的狰狞狂笑。诗人义愤填膺,诗中由此震荡起一声怫郁的问叹:海内人才孰卧龙?遥想诸葛亮当年,身虽隐卧隆中,心却常系天下,终于以经天纬地之才,辅助刘备创立了足与曹、孙抗衡的帝业。而今国家危亡,四海之内,难道就没有“卧龙”奋起,拯救中国于列强“争鹿”之秋?!

这“卧龙”,其实正是康有为郁勃感奋中的慨然自喻。它说得又苍郁、又雄迈,真切地表现了诗人虽然上书失败,救国意气却直干云天而不坠的壮怀。由于它发自“独立”云峰的高处,更觉有一种震荡九霄、笼盖四海的气势。所以,当诗人终于掩涕转身,在想象中描摹自己的离京南归情景时,诗中便突然化出一派凄壮的风雨:“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诗人无疑不甘心于此次上书的失败,他是在泫然号呼中“抚剑”归去的。神州在沉落,列强在肆虐,他岂能坐视家国之危亡而不顾?他还要回来,他还要联合更多的中华士子,“公车上书”、推动变法!请听一听吧,就连诗人身佩的三尺“青锋”,不也在迎着千山万壑的风雨,震响慷慨不平的啸鸣?诗之结句以凄迷的风雨,烘托诗人号歌啸剑的奇情,将诗境引向了一个悲慨、壮奇和充满寄望的未来。

康有为在清末,不仅是一位改革家,也是一位推动“诗界革命”的杰出诗人。梁启超称他“元气淋漓”,足与黄遵宪、金和鼎足而三;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称他“反虚入浑,积健为雄”,“直有抉天心,探地肺之奇,不仅巨刃摩天而已也”!读这首《出都留别诸公》,人们正可领略他出入诗骚,融汇李杜,以宏伟气魄,驭瑰奇想象,写胸中壮思的风貌之一斑。

(徐旭文)

P245-248

序言

源远流长、名家辈出的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学遗产。这些汗牛充栋的诗篇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反映了社会生活、自然风光的方方面面,它们中的一些名篇更是字字珠玑、千古流传。为了丰富读者的审美情趣,开拓艺术视野,我们特从题材内容的角度,以分类编排、专题鉴赏的形式,裒辑有关励志、爱情、友情、春天、山水等专题的历代诗歌(包括词、曲)名篇,各汇编成册,以飨中国文学爱好者。

本书以南宋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为书名,精心选录了历代有关励志的诗篇101篇,多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又特邀当代古典文学专家逐篇导读鉴赏,可谓发明大义、催人奋进;读者可以从同一主题,领略不同的艺术旨趣、不同的人生感悟,并通过比较,明了诗歌风格的承袭流变,从而获得丰富多样的审美享受。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2009.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当作人杰(历代励志诗鉴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26991
开本 24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