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感动中国的天使(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熊宁是朴素的。她的朴素在于她做了一些只要有爱,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情。熊宁是伟大的。她的伟大在于不求回报,默默奉献;在于不事张扬,持之以恒;在于把爱与奉献作为自己追求的一种人生价值;在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愿有苦有难的人都能摆脱困境的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担当。

根据熊宁事迹精心编写的《感动中国的天使》,是一首讴歌和弘扬熊宁精神的青春赞歌,是一册真实记录熊宁生平和爱心历程的编年体文本。通过这本书,让我们实实在在感知英雄中的“人”。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熊宁亲属的回忆、许多当事人及媒体记者的追述、熊宁事迹的珍贵资料、作者亲历见闻撰写而成。围绕熊宁奉献社会、传承爱心这条主线和事情发展的基本脉络,用新闻纪实等艺术表现手法,详细记述了熊宁“大仁大义、尽善尽美,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生命历程,追忆了熊宁的童年、学生时代的成长经历,记录了熊宁事迹引起的强烈社会反响,着重描述了她动员亲人、好友和身边的青年志愿者在西安儿童福利院和赴青海献爱心的前后经过,着力渲染了她与藏族同胞的深厚友情,展现了她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民族团结所作出的贡献和瑰丽人生。

目录

引言

出征:溯源西行

1、古城西安美丽天使

 青海玉树悄然折翅

2、三月桃花嫣然开放

 春天播撇爱心火种

3、天鹅冉冉升向苍穹

 万众泪别最美女孩

4、爱心浪潮席卷古城

 百万市民志愿行动

5、熊宁事迹全国巡讲

 爱心天使震撼神州

6、天使熊宁未了心愿

 亲密伴侣接力完成

华彩:美丽映像

7、大爱之路善心铺就

 格桑花儿高原绽放

8、生死时刻不忘同伴

 遇难瞬间触目惊心

9、漂亮闺女永留心闻

 公公婆婆痛思爱媳

10、大洋彼岸特殊问候

 诺奖得主盛赞熊宁

11、昂文求达想念阿妈

 立志长大传递爱心

12、汉藏姐妹永结同心

 民族团结传颂佳话

芳踪:落英缤纷

13、文成公主度母化身

 慈善路上芬芳誓言

14、秋英兰措最后足迹

 藏族同胞千里拜谒

15、三江源头血包印迹

 神秘包裹天外弋鸿

16、红衣女孩阳光灿烂

 母校三中尊德治行

17、母子情深感天动地

 福利院里温暖如家

18、都市丽人从善如流

 伟志集团如数家珍

19、塑造时代青春偶像

 有所追求勇于担当

天路:大爱无涯

20、传承熊宁公益精神

 树立当代青年楷模

21、清明时节诗词寄情

 怀念美丽邻家女孩

22、青诲人民崇离敬意

 爱心丰碑矗立高原

23、凤凰涅槃烈火永生

 携爱疾进雪域高原

24、中央媒体纷纷聚焦

 熊宁事迹名扬全国

寄思:爱如潮水

25、万里开疆丝绸之路

 天堑飞架爱的桥梁

26、改革开放新生—代

 青春榜样大爱无疆

27、富人慈善春暖花开

 点燃希望万紫千红

28、众星唱响爱的怀念

 乐坛巨擘力荐谭晶

29、雁塔寄思爱如潮水

 市民群众激情燃烧

30、满城飘起橙色丝带

 雨季到来心潮澎湃

终章:感动中国

31、青山秀水长眠霸陵

 汉玉雕像坦荡秦川

32、风尚行动一往无前

 朝圣之旅净化心灵

33、高朋满座庆典生日

 倾力打造艺术经典

34、文明之花竞相开放

 巾帼女杰誉满华夏

35、熊宁精神星火燎原

 志愿服务呼唤立法

36、为熊宁多投一票

 让中国多一份感动

后记 李瑞斌

试读章节

1 古城西安美丽天使 青海玉树悄然折翅

轻轻的,她走了,如那山巅的雪莲,冰清玉洁,暗香涌动;

静静的,她走了,留下灿烂的笑颜,跨越雪域,飞向中原;

慢慢的,她走了,骤然乍起的清风,拂面吹过,沁人心田;

大爱无形,大德无语。她走了,却撒豆成兵,号角连营,给人世间播下了大爱的种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渐渐发芽、开花……

事件:从青海玉树传来不幸消息

2008年3月10日下午,古城西安,阳光明媚,空气中散发着春的气息。

刚刚从青海捐赠救灾物资回家的黄晨,脑海中还时时闪现出青海受灾牧民的一些画面。想到这里,黄晨便加紧收拾几天前他和妻子一起去青海灾区时没带上的救灾物品,准备再次送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灾区称多县。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乱了他内心的平静。拿起电话,黄晨不禁打了个寒战。电话里传来了他爱人熊宁在青海省玉树州玛多县境内出车祸身亡的噩耗,电话前顿时响起男人撕心裂肺的号啕……

“这对我们家简直就是灭顶之灾。”熊宁的妈妈哭着说,她和熊宁的生日只差一天,因此,每年的生日她俩都放在一起过,这样的习惯已经有6年了,但是,熊宁再也不能和她一起过生日了。

熊宁去世后,她的爸爸吃不下饭,流着泪写下对女儿的怀念:

“你就像白天鹅一样,

冉冉升起飞向天空,

飞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沐浴着阳光,

走进天堂!”

熊宁的爸爸哽咽着读这首写给女儿的诗,一旁的妈妈和亲属都泪流满面。平静之后,老人说:“我们准备办完丧事后,将贝贝(熊宁的小名)的衣服、鞋子,连同上次没带走的3包救灾物资全部送往青海的灾区,给那里最需要的人!”对于熊宁父亲的想法,全家人都表示赞同,他们觉得这样做熊宁一定会很高兴!

“看到你们,我就想起贝贝……”看见和熊宁年龄相仿的高红、熊晴,熊宁的妈妈哽咽着这样说。熊宁的姑姑、舅舅等亲戚都来了,西安熊宁的家里弥漫着忧伤的气氛。

家里很多地方都摆着熊宁的照片,熊宁的妈妈拿出照片不停地说:“多么可爱的孩子,养了29年,说走就走了……”

在整理熊宁的遗物时,家人看到了几大包风湿膏药,熊宁的妈妈说,这是她在网上买的膏药,以前她奶奶用过,效果非常好。考虑到灾区气温低,又遭遇了雪灾,患有风湿病的人肯定不少,细心的熊宁就在网上定购了很多,但是,膏药寄到熊家的时候熊宁已经“走”了。熊宁的妈妈说,这些膏药,以后也会和熊宁的遗物一起送往灾区。

非常疼爱孙女的老奶奶今年已80多岁,一提起熊宁的名字,就止不住地抽泣。熊宁出事后,家人怕奶奶接受不了这个噩耗,所以一直瞒着奶奶,直到后来熊宁的事迹被社会广为传颂之后,家人才慢慢把真相告诉奶奶。熊宁的奶奶说熊宁非常孝顺,这次临去青海前,还专门给她家里安装了一台“浴霸”,是不想让奶奶在洗澡时受凉生病。“但她自己却跑去那么远的地方,没想到,孝顺的孙女这一去就再也见不到了。”熊宁的奶奶又一次哽咽难语。

熊宁出事后,熊宁的婆婆、公公和姐姐当天就从广州飞到西安。在婆婆口中,一切美好的词语都与熊宁有关,“漂亮能干、乖巧懂事、孝顺善良,找着这样的好媳妇不知道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啊!”这么多年来,俩人的感情亲如母女,“有时连我女儿都妒忌,说我喜欢贝贝呢。”熊宁特别孝顺,每年都要回去一两次看他们,并经常寄东西给他们。她是个特别有心的人,公公的身体不好,她专门买了有关保健的碟片寄回去。“年前,贝贝给我打电话说等我60大寿的时候,一定回来给我祝寿,没想到……”今年阴历五月初一就是熊宁的婆婆60岁大寿了,想到此,老人禁不住又是一阵伤心。

“熊宁对我父母的关心有时比我还多。她特别细心,去年12月份我生日时,她还织了条围巾寄给我。”黄晨的姐姐黄娟说起熊宁,也忍不住落泪了。

熊宁是家里的独生女,是个漂亮的女孩,几乎所有照片上她都有着一张灿烂的笑脸。然而,这个漂亮的女孩再也回不到她的亲人身边了。

记忆:“熊宁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3月11日下午,熊宁的家人赶到了西宁,悲伤写在每个人的脸上。熊宁的叔叔说:“多好的一个姑娘,以前,她经常把孤儿院的孩子带到我跟前,炫耀她照顾的孩子开心、健康。”此时,她叔叔眼中满含热泪。在场的几名西宁市民,得知了熊宁的事后眼圈也红了。

其实,说起熊宁,很多青海人都对她比较熟悉。贡奔香巴林民族文化技能(孤儿)学校的校长三智才让说,几年前,熊宁来过他们的学校,捐赠了一批衣物和1万元现金。

P5-8

序言

由熊宁所想到的……

——兼谈英雄中的“神”与“人”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时代“生产”英雄,时代也需要英雄。

英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造就着英雄。英雄的成长在推动着历史,英雄常常成为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成为时代的精神引领者。

他们有的是“精神长城”,光照千秋;有的如涓涓溪流,滋润心田;有的是擎天巨擘,高山仰止;有的如扑面春风,沁人心脾……无疑,他们是我们精神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是共和国的精神脊梁。

我们的时代有“大”英雄。他们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振聋发聩。他们对我们的影响更多的是精神引领,理想照耀。我把这种英雄,称为英雄中的“神”,我们的时代需要这种“神”。我们的时代也有另一种英雄,他们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没有感天憾地的光环,他们生活在百姓中,过着平凡的生活,干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身上所洋溢的精、气、神,体现着百姓的质朴、纯真、善良。平凡中透着高尚,平实中含着伟大。他们亲切、亲近、亲和,让人可感、可知、可触、可摸。似日常生活中的朋友、兄弟、姐妹。我把这种英雄,称为英雄中的“人”。英雄中的“神”和英雄中的“人”同属英雄,展示着时代英雄群像的不同侧面,闪烁着别样的时代光辉,其社会价值并不因其“神”与“人”的界定,而丝毫受影响。他们有着同样的精神价值,共同引领着时代。这些“神”和“人”的社会引领、示范功能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各有侧重,却“殊途”同归。

我以为:熊宁是属于英雄中的“人”的。她是一名默默地、执著地用自己生命追求爱的奉献的普通女孩,也是一名最先被百姓发现,在民间传扬,被媒体自发报道继而被省市有关部门组织宣传、学习,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并深受百姓爱戴的“真心英雄”。她更是一名生活在我们大家中间可触、可感的邻家女孩,是一名可爱、可敬的邻居姐妹。熊宁的这种可触、可感、可爱、可敬,使她具有了每一个社会成员“可学”的珍贵的社会价值。

熊宁是朴素的。她的朴素在于她做了一些只要有爱,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情。熊宁是伟大的。她的伟大在于不求回报,默默奉献;在于不事张扬,持之以恒;在于把爱与奉献作为自己追求的一种人生价值;在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愿有苦有难的人都能摆脱困境的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担当。尽管她的作用可能是渺小的,尽管她的力量可能是有限的,尽管她的想法不一定完全能够实现,但她的这种追求、这种情怀、这种境界、这种担当,这种对生活的理解却能够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世间存在着一种永恒,一种人类需要的、具有永恒意义的普世价值。

根据熊宁事迹精心编写的《感动中国的天使》,是一首讴歌和弘扬熊宁精神的青春赞歌,是一册真实记录熊宁生平和爱心历程的编年体文本。通过这本书,让我们实实在在感知英雄中的“人”。

由熊宁想起了英雄中的“神”和英雄中的“人”,感言如上,是为序。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陕西省学习熊宁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 薛保勤

2009年2月13日

后记

(一)

生命之歌,且行且吟,熊宁用29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人间赞歌。她普通平凡,默默奉献,就如同一缕春风、一泓清泉,曾经被英勇感动、被壮烈感动、被执著感动、被亲情感动的我们正被她的美丽和爱心感动。熊宁的感人事迹在全国掀起“爱心风暴”,整个中国为之感动!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一个人就是一条谜,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任何一个平凡的角色都孕育着写入史册的力量。熊宁,一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名字,为什么会长时间在神州大地萦绕盘桓,经久不息?因为我们看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块温馨而柔软的芳草地,只是社会的芜杂与浮躁,麻痹了一些人的神经和良知。我们要做的,恰恰就是揭开人们被世俗尘埃所蒙蔽的感动,被浮华与名利冰封的爱心。

走近熊宁的世界,那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轰轰烈烈,也没有高大全式的激昂豪迈,有的只是纯粹而简单——执着地把乐善好施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把帮助别人当成最大的快乐,把大写的“爱”字化为一次又一次的志愿行动……我们隆基集团所属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赵海涛是熊宁生前的好友,他们曾结伴行程数千里,跋涉青甘陕,奔赴青海玉树播撒爱心火种。鉴于这种机缘,使我们认识了熊宁,熊宁给我们留下了清纯靓丽、活泼可爱、健康向上的印象,就如同一位见面常打招呼的邻家小妹。这种机缘使我们关心起了熊宁,就如同一位亲切、忠诚、积极奉献的隆基兄弟姐妹:这种渊源使我们很多人学习起了熊宁,甘当爱心使者,甘愿默默奉献,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思想觉悟和人生境界。正是基于这种觉悟,我们希望能够凝聚力量,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于是孕育出了我们心中的《感动中国的天使》!

(二)

大爱机缘,让我们大家又走到了一起,特别是与作者张红喜,携手并肩,共同促成了《感动中国的天使》付梓出版。张红喜是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一名新闻工作者,因地缘关系和工作需要,使他在《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等报刊发表了第一篇代表官方声音的新闻报道,引起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他有幸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及省市等各大媒体合作,亲历了采访报道熊宁事迹的全过程,并参与了系列追思悼念活动,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先后发表了“熊宁爱心社”“熊宁小组”成立、熊宁事迹报告巡讲、熊宁入选央视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红喜为人善良,勤奋刻苦,他用其所长,弘扬美德,传递爱心,他的执著追求和满腔热情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他自幼受家庭熏陶喜好文学,十来岁就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辍学后于1987年10月从陕西周至应征入伍,辗转新疆、甘肃等地,1992年7月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20多年来发表新闻及文学作品上千篇,撰写各类机关公文200多份,策划大型文化社会活动10余场(篇)。2005年编著的历史传记文学《元世祖忽必烈百谜》出版,至今已有百余万字的作品问世。曾在《中国青年报×人民军队》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等全国及省市多家报刊获得新闻大奖。由他编著的《感动中国的天使》一书是一种机缘,也是命运的安排。他为之而幸,也为之而累:为之而乐,也为之而苦;为之而悦,也为之而悲。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写作多么艰辛,他都像一个辛勤耕田的农夫一样,依然义无反顾地向着前方、向着远方,默默地耕作着、前行着……

一年之后,这部凝聚着编委会和作者的辛勤劳动,凝聚着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的集体智慧的长篇纪实文学终于问世,这对“天使”的英灵及亲属也是很好的告慰和安抚。

(三)

古往今来,多少风雨变幻,多少世事沧桑,多少人事变迁,只有一个话题亘古流传,那就是——爱!屈原被人纪念,是因为对国家之爱;岳飞流芳千古,是因为对民族之爱;雷锋精神永存,是因为对社会之爱;张海迪自强不息,是因为对生活之爱;熊宁让人缅怀,是因为对众生之爱。比照熊宁,只要我们有爱心、有信心、有恒心、有雄心、有决心、有耐心,哪怕再大的困难和阻力,我们也能逾越和战胜。

爱的力量超越一切,爱的力量催人奋进。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完整的经过,真实再现了一个我们身边平凡人中的英雄,英雄中的平凡人,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形象,一个爱的天使。她的故事让我们的心灵与远在天际的天使沟通交流,常常是泪流脸颊而不知,时空交错而不晓。她的精神使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受到净化和强烈的震撼!

2009年春节期间,文友崔彦在认真读完这本书的样稿后,赋诗一首《写给熊宁》:天空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去三江源头的路程/把爱和美奉献给那片苦难的土地雪山呼喊/熊宁——熊宁——你醒醒/长江黄河澜沧江呼喊/熊宁——熊宁——你醒醒/熊宁她没有走啊/就在我们身边/藏族同胞的心目中/我们的热泪中……

(四)

2008年,熊宁的善行善举感动了中国;2008年,隆基人接过熊宁的“爱心接力棒”,一往无前播撒人间大爱。集团内隆基智能赵海涛等多个公司和个人进行了几十场熊宁事迹报告巡讲和献爱心活动。这一年的“十·一”黄金周,我们又踏着熊宁的足迹,组织声势浩大的百名隆基志愿者奔赴美丽而神奇的青藏高原,开展“传承熊宁精神,奉献隆基爱心”活动,表达对这位“西安最美女孩”的深切缅怀之情。还举办了纪念熊宁精神的“隆基爱心之旅”大型图片展,制作了“大爱隆基”主题画册,和西安音乐舞蹈艺术学院等单位一起组织了大型文艺演唱会“感恩的心”,宣传熊宁事迹,并张贴了数千张宣扬熊宁的海报。为弘扬熊宁精神举办各类活动累计投入近百万元。隆基人作为爱的传播者,美的传递者,善的追随者,永远心存善意,拥有爱心,关爱他人,弘扬美德,奉献社会,一如既往地传承熊宁精神,彰显人间大爱。

一种叫做温暖的力量,正像普罗米修斯历经苦难得来的火种一样融化着生活的冰霜,像光明的太阳一样,照亮了我们踽踽前行的道路。我们与作者一道组织编辑出版《感动中国的天使》和我们以前做的一些关于熊宁的事情,仅仅是我们奉献社会很小的一部分,和社会众多的爱心单位和个人相比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但是有一点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烙印:传承熊宁精神,奉献隆基爱心!

(五)

为了增加本书的观赏性,我们收录了陕西省书画界的各位前辈和顶尖级名家,如吴三大、罗国士、骞国政、茹桂、雷珍民等为之特别奉献的爱心书画作品,增添了本书的文化含量和艺术收藏价值。

爱心涌动,激情巨献,为熊宁而作的诗词歌赋大量涌现,一首首吟颂表达对熊宁的缅怀,一曲曲歌咏唱响爱的怀念。本次我们精选了薛保勤的诗作,还特选了著名青年歌手谭晶、葛欣等演唱的专为熊宁谱写的歌曲,收录了西安市委秘书长郭艳文等演唱的爱心歌曲、。同时也得到了“十三狼”秦歌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使我们这份爱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趣,为读者奉献了一道丰盛的精神盛宴!

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在这里,我们感谢熊宁的父母熊金宝、柏莉莉两位老人及熊宁爱人黄展先生;感谢西安市委宣传部朱继春、程锐、王晓林,陕西日报焦永兴,三秦都市报沉浮、杨立、孙涛、张佳、付亚娟,华商报卢红曼、曹旭刚、胡志勇,华商网乔静,西安日报郝迎利、文艳、拓玲、张万山,西安晚报王丽、刘振、赵辉、周瑞,西海都市报朱西全,文友何华生、千惠、冯雪等;还有新浪、搜狐、天涯等门户网站设立的各种纪念熊宁的网页及论坛,以及许许多多热衷于宣传熊宁事迹、弘扬熊宁精神的网民和一些不留姓名的社会爱心人士,如果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这本书是很难写成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感动中国的天使(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红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24917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7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4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59
18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