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口红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今年时兴无色唇膏和黑色眼影——远看,如同鬼魅;近看,真相大白。床——在床上寂寞使年轻女人忘记自己的魅力,在床上繁忙使年轻女人忽略了自己的愚蠢。女性的时尚天堂:不戴胸罩,穿男人内裤!

鲜红唇膏:我的嘴唇吹出谎言,引你春心荡漾!信口雌红。

作家出版社春季隆重推出刘索拉新书《口红集》,一本真实女人书,给男人看给女人读,男人读了明白女人,女人知道怎么做女人!

内容推荐

刘索拉新作《口红集》辑录了近些年刘索拉的精美散文,该书内容涵盖广泛,话题涉及男女、音乐、时尚闲谈、游记散文等等,书里辑录的文章哪怕话题严重口气也“轻薄”,这本书应该是索拉创作中最好读,也是话题最轻松贴近读者的一本书。照索拉的话说:“这种说小话的写作本事一是为杂志写专栏练出来的,二还可以推论到自己是女的,真嘴大‘难养’,故结《口红集》。”《口红集》里还穿插着作者平日里随笔记录的各种短句,在书中短兵相接。

目录

 漫谈中国女人

 女人,女人,女人

 唐璜精神

 音乐词典对生活的启示

 从远古传来的爱情信息

 理想情人

 男女问题A-Z

 我赞美男人

 某女搜男记

 古城小游

 威尼斯一瞥

 工人阶级在历史中的永久作用

 曼哈顿随笔

 横聊

 时装故事

胡画胡说

 无法分析男女情

 女人心病

 生活中的音乐

 忏悔的假象

 文字的假象

 有些事儿是不能比赛的

 细节

 精神和物质的PK

 糖精

 整容的争论

 梦想与现实

 钢笔的语言

 爱情现实说

 物质与艺术作品

我说

浅谈音乐与神秘主义

试读章节

小的时候从我妈妈的言传身教里,我体会到中国第一代女权主义者的威力。那时候为了表示反叛,我发誓不论女权。八十年代后期,我和老一代女作家杨沫女士及中国妇联领导和加拿大女权主义代表团有过一次会面。我非常幼稚地强调中国女性不需要女权,因为我们的妈妈早就女权了,我就盼着当家庭妇女!后来在英国,遇到英国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尽管她们比我大不了多少,但是一见到她们就想起我妈妈来。见多了这类知识分子,我开始对妈妈那一代女权主义者产生了好奇,同时又有了一种肃敬: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真早呀。

女权主义是现代文明文化的产物,当妇女意识到自己的独立身份和才能,意识到自己独立的思想价值后,对社会中的男权主宰现象进行反抗,要强调自己的独立社会地位。二十世纪初期,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和城市中,女权主义非常猖狂。几乎是同时,中国也有了女权主义者。因为中国开始有了受新教育的女性,这些女性自然把女权主义接受过来。蔡畅,丁玲,冰心,梅娘,杨沫,乃至绝代才女佳人林徽因、张爱玲等,尽管不高唱女权,她们的作为,都是极端女性主义的。

革命和女权不是一回事

但是中国的大多数女权主义者们很快就被战争和革命卷入到一种鲜明的政治运动中去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和抗战。比如像我妈妈那种年轻一些的专科生,刚刚开始思考社会和自我问题(我看到妈妈在高中时期写了很多诗句),二战就来了,日本人来了,战争来了,马上决定加入抗日战争。还没来得及想清楚自己的女性问题,就成了抗日战争大学的革命战士。到了抗大,男女马上平等,什么都不用想了,每天唱着战歌等着党给派活儿。远不及年长一些的女知识分子们幸运,比如丁玲虽到了延安,她知道自己还是接着当作家。

也许是一直没来得及真正体验女性主义,而取而代之的是革命工作(女权和革命是两码事),妈妈在学生时代的女权意识一直保持下来,显得比很多同代同等资历的女性要绝对和极端。这可能源于她在去延安之前受教育的地区一上海,也可能源于她在河南上学时卷入的学生运动和文学活动等。幸亏如今我能有幸结识到梅娘女士,她曾是抗战时期杰出的年轻女作家,同时是一位鲜明的女权主义者,和我妈妈同龄。她至今保持着女权主义的态度,成熟而不刻板,看到她我再一次感受到中国女权主义的早熟,也更明白了妈妈的很多忧虑。

她们曾经忧虑什么呢?肯定是下一代的事情。比如像我这种完全没有受过任何女性教育的人,从小只知道空泛的男女平等口号。妈妈在我上大学时期,见到我就追在我屁股后面强调女性的独立精神,我以为她指的就是毕业后要多挣钱,自己靠自己生活,但等我终于混出来点儿可以夸耀的事情,又发现她要求的并不是这个。我们以为爱情就是过小家家,衣服就是时髦的好,事业就是听个响儿。结果无论我怎么臭显摆,妈妈似乎都不满意。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回味,我才明白了妈妈的苦心,明白了什么叫女权主义。女权主义不是要求女人的脸上都长胡子,那都是初级女权,女权主义是要女人真正地美丽。

我们这一代女性是在共产主义男女平等的旗帜下长大的。男女平等的口号实际上把女性的特征给抹了。没有女性特征当然也就不会再议论女权。仅有的关于女权的讨论是妇联关于农村拐骗妇女抛弃女婴的事情,那又似乎离城市女人的生活非常遥远。尤其是八十年代,国家开放了,有了物质的生活,有了大批的进口外国人和货,年轻女人们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大放异彩了,别说什么女权女性意识了,什么意识都没了,只剩下种种好奇的欲望。

男女平等的意识不足以教育女性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从来没有过私人住宅——无论高低档的住宅,都是公家分的,有私人财产的家庭也早都充公了;也从来没有过私人的汽车——建国后所有汽车是公家分派的,有私车的也早都公产了;然后在“文革”期间铲除了城市里的猫狗宠物;一般的家庭,丈夫的工资养不起一个太太;解放后长大的男人们从来没有受过献花的训练,女人从来不知道剃汗毛的用处……我们一懂人事,就知道男女平等,工作至上。

而在西方,女人们正在为了不当别墅中的主妇而斗争。P3-6

序言

本书收了一些早期发表于《iLook》和《乐》杂志的文章及一些分别在各杂志发表的散文,还有一些娱乐性的对媒体采访的回答。可以称为一本废话杂志了,里面大多是关于男女的废话,时尚闲谈,调侃性假广告,还有一些游记散文等,哪怕话题严重口气也轻薄,这种说小话和废话的写作本事一是为杂志写专栏练出来的(当然也因为平时废话不断),二还可以推论到自己是女的,真嘴大“难养”,故结《口红集》,还得谢谢杂志们的支持。我在曼哈顿住的时候,最喜欢有一家服装店,里面躺着猫和狗,挂着鸟笼,衣服懒散地挂在各处,或搭在古董沙发上,到处是丝绒幔帐,幔帐后面是穿衣镜,全部衣服减价到百分之九十,女士们试衣时猫在后面跟着看。店主分明更酷爱玩儿夸张(camp),而意不在销售。当然,这种店如何在21世纪和Armani之类竞争呢?它没了。所以别为了《口红集》问我文学问题。

2008年北京紫竹院

刘索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口红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索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46054
开本 32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4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