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武训大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未来的时代,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在地球上匆匆走过……

张学良:百年武训,行兼孔墨。读武训,就是读山东,读中国!

郭沫若说:“在吮吸别人的血以养肥自己的旧社会里面,武训的出现是一个奇迹。

武训是个奇人,伟人,更是个圣人!冯玉祥赞他“特立独行百世流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内容推荐

武训是个奇人。他大字不识,硬是靠乞讨讨出了三座规模超出当时的“希望小学”,且为学校置办了恒产。假如不是1949年转为官办,该校的学生和教师将永续至今,真正的义务免费教育。郭沫若说:“在吮吸别人的血以养肥自己的旧社会里面,武训的出现是一个奇迹。”

武训也是个伟人。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文化、进入《世界教育大辞典》的平民教育家。他让每一个穷人的孩子都能受到教育的梦想,是当时积弱的中国崛起的希望,也是那时贫穷的家庭摆脱苦难的曙光。张学良说武训是“行兼孔墨”。

武训更是个圣人。他执著一生,不婚不娶,为了“义”的办学目标和“善”的儒家信仰,积财无数却露宿风餐,把磨难当成使命,把苦难当成快乐。他的逝世,撼动三县,几万民众涌上街头,呼天抢地,泪恸八荒。冯玉祥赞他“特立独行百世流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试读章节

黄河从几千米高的高原甩下来,磅礴万里,在鲁西北一带几度改道,留下了厚厚的土末儿,堆成一派平原。一挂的黄褐色,内里像鼓荡着一股力量,浑浑莽莽,直抵天边。堆一条微凸的大弧,界划了天地。

在堂邑县武家庄北的田野上,零星点缀着一些杨、槐、榆、柳等树木,青灰的裸枝苍凉地举向空中。细黄的麦苗,枯白的荒草,稀疏蓬乱,如老人头上最后的毛发。远处的村舍,像一群灰色的甲虫,无精打采地匍匐在地面上。有风吹来,挟着低回的哨音,撮起几缕黄土,烟一样撒向空中。

这是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初冬的一天。

在田野南边的尽头,仿佛是从灰虚虚的地平线里吐出来似的,渐渐出现了一队人影。这影子越来越近,脚下蹬出了缕缕尘烟。是一队肩负着什么使命的兵卒,还是一些流民?等走近了,才看出来,这群人有百多人的样子,虽然有些青壮年,但多是老头、女人和孩子。个个衣衫破烂,多数挎着篮子,有的背着露出了黑棉絮的被盖卷儿。显然,他们不是兵卒,虽说像流民,但从多数都是老弱妇孺这一点上看,又不像。原来,他们是山东省堂邑县武家庄、小刘庄一带出来要饭的“老小帮”。

因为结伙出来要饭的,多是老的老小的小,所以这一带称他们为“老小帮”。不同的是,这个“老小帮”里还有一些手持棍子的青壮年,并且是一色的腊杆儿。他们是“老小帮”里边的棍子队,多出自武术之乡小刘庄。他们正常的时候也要饭,不过在必要的时候,就有守护“老小帮”安全的职责。不过,像这样要饭确实也异常,成群结伙的,不但少有卑微之气,路反倒走得有几分气势。

武家庄的武崔氏带着武让、武七哥俩,也走在这支队伍里。

这年武七七岁。他和哥哥武让都光筒儿穿着对襟式破夹袄,腰间束着一根草绳子,露出了黑黑的脖子和肩胛骨。下穿补丁摞补丁的直裆带腰裤,屁股和膝盖那儿都破了洞。脚穿露着指头的圆口破布鞋,敞着头,头发乱得像草窝。因为这支队伍的目的是要饭,不是赶路,所以走得挺从容。武七东看看,西瞅瞅,对路两边的景物还有几分新鲜劲儿。

他长一个团脸,淡眉淡眼,嘴稍向里窝,不太爱说话,一副老实相儿。或许,小刘庄的宋顺孩就是看中了他的老实,一路走来,总爱和他傍在一起。宋顺孩大他两岁,生性好动,手脚一不动就痒痒,经常冷不丁地戳武七一把。武七不太理他,一般是戳他几下后才回一次手,不耐烦地说一声:“干吗你?”不过宋顺孩比猴子还活络,武七总也戳不着他。

宋顺孩所在的小刘庄,习武是出了名的,大大小小的男人,几乎都有两把刷子。这“老小帮”里棍子队的首领宋景诗,就是宋顺孩的叔伯哥哥。别看宋顺孩年纪小,可从五六岁上起,就跟着大人在武馆里比画,几年过去,多少会一些拳脚。现在他手里也有一根腊木杆儿,平添了几分英武之气。所以说,武七在他身上是讨不着便宜的。不过好在就是闹着玩儿,也省得路上闷得慌。所以大人并不管他们。

这时,宋顺孩看见武七腰间的布带里扎着一件东西,便出手装作胳肢他的腋窝,武七抬手一防,显出了腰间的空当,宋顺孩一下就把那东西夹到手了。

这下武七真有些急了,抬起袖筒一抹鼻涕,红着脸,咬着嘴,向宋顺孩走去。宋顺孩跑开,他照样跟着。宋顺孩把腊杆一撑,身子腾空贴在杆上,倏地转了一个圈,复又跳下来,一个蹦儿蹦开了。武七又一抹鼻涕,还是跟过去。宋顺孩看他近了,又跳开。武七照旧跟着他。他跟得很怪,不做声,闭着嘴,只是跟着走。

这是个什么东西?宋顺孩低头看看,竟然是一支断成半截的快秃了的毛笔。什么宝贝呀?真是!他看武七又走近了,又连着几个蹦儿蹦出很远。武七照旧跟过来。宋顺孩突然觉得有股劲儿压着了他,隐隐有了些畏惧感。想了想,一个蹦儿蹦到他跟前,手指蜷起,装作要弹他的脑壳,在他眯眼躲开的时候,瞬间便把半截毛笔插回他腰带上了。武七睁眼一看,咧开嘴笑了。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块高粱饼子,掰开半截,递给了宋顺孩。要饭路上,像饼子这样的干粮,可是很珍贵的东西,看来是武七不舍得吃,留出来的。

宋顺孩不好意思,抽抽鼻涕,咽口唾沫,把饼子推回去,说:“不要!我不要!”

武七不吱声,尽管把饼子往宋顺孩手里塞。宋顺孩只好接了过去。自这以后,他再也不好意思戏弄武七了。

眼见得前边出现了一个挺齐整的村子。“老小帮”领头的,也就是武七的爷爷武景二传下口令,队伍向这个村子走去。

鲁西北这一块,大致为一府一州,府为东昌府,辖堂邑、冠县、东阿、馆陶、莘县、阳谷等县;州为临清州,辖武城、夏津、邱县三县。北边、西边以及西北、西南毗邻直隶、河南两省,东北接山东德州府,东临山东济南、泰安两府。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蜿蜒流淌,更有京杭大运河穿逾而过,促就了临清、东昌两个漕运中心。临清、东昌两城可谓富甲一方,声名远播。但多数地方,黄河故道留下的虚土和盐碱地,把肥田沃土都掩埋了,堆起的只是贫瘠。碰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地里打下的粮食只能勉强维持肚子,偏偏这里是十年九灾,再加上各种赋税,口粮根本不够,几乎每年秋末初冬,这一带的百姓收拾完了庄稼后,就要结伙出去要饭。他们一般是一路北上,顺着直隶省的大名府、河间府一直讨到直隶省的中部或者北部,那一带靠近京城,比较富庶。一出去就是几个月,讨到春节前才赶回家。凡穷苦人家,每家每户都要走出几个人,多是老人、女人领上几个孩子,这样一是可以省下口粮,使留在家里的人能填饱肚子;二是讨得好,还能带回家一些。更甚有的人家,干脆把门一关,全家都走了出去,反正家里也实在没什么叫人偷的。

可他们单门独户地出去要饭,经常被人欺负。这一带本来就有习武结社的风俗,人好抱团儿。加上出去要饭的时间差不多,一来二去的,就形成了数十成百的人聚成一伙,一块儿出门的习惯。后来就有目的地安排一些青壮年作为保镖,便更有了些声势。但这一来,有的团伙不免就依仗势众,做出些过火的事情。每到一村,只要看见有大户人家,便一拥而进,先是搜尽熟食,吃个一干二净,末了还要装上一些米面菜蔬,尽数带走。被抢的人家也不敢惹他们。因此这些年来,有些村子一旦见到这样的“老小帮”过来,就会加以防范。

不过,叫武景二领头,是干不出这种事情的。说起来,他是读过几年私塾的,并且在这一带,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风水先生。武家数代都有送一个读书人出来的想法,想读出个秀才、举人甚至进士来。但家里实在贫困,这想法就难以实现。武景二小时,爹咬牙把他送到私塾读书,可读了几年,爹得了一场大病,不久便死去了。一场出殡,连他生前治病的花销,家里一下穷穿了底儿。武景二只好退学了,曾恼恨得把一杆毛笔撅断了。从此跟一个风水先生学了徒,搞些阴阳风水、卜卦算命的勾当。其后他结婚生子,又待到唯一的儿子成家,。添了四女三男七个孩子。虽说经他多年拼命经营,家里也有了十六亩地,可正常年头,一亩地也就收百十斤粮食,逢灾年,更是只能收个几十斤甚至颗粒无收。他家老少三代十几口人,根本填不饱肚子。经历了几次大灾,老伴、儿子武宗禹和一个孙子先后得了重病,虽说卖了几亩地换钱医治,还是没能治过来。三个孙女也先后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武家的命苦啊!

武家就真的不能出来个读书人吗?武景二死也不甘心!决心把重点放在最小的孙子也就是武七身上。想用尽一切办法攒些钱,等他稍大些,就把他送进私塾。在武七四五岁的时候,就经常教他背什么《小儿语》(幼学琼林》《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书,下力气培养他。一次,武景二看到,七儿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他撅断的半截毛笔,常拿在手里玩儿。玩儿完了就揣进怀里,很在乎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欣慰。P1-3

书评(媒体评论)

无论是主动的把武训先生画入我们的小圈子,或是被动的让大家把武训先生向我们的小圈子里推,都是因为我们有了小圈子所以连累了武训先生也被封锁。我要声明:武训先生不属于我们的小圈子。他不属于一党一派。他是属于各党各派,无党无派。他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是属于四万万五千万人中之每一个人。让我们把武训先生从我们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吧。让武训先生从我们的圈子里飞出去,飞到四万万五千万人每一个人的头脑里去,使每一个人都自动的去兴学,都自动的去好学,都自动的去帮助人好学,以造成一个好学的中华民族,保证整个中华民族向前进,向上进。进步到万万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武训大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瞿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8638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51
17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