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抗震精神(用伟大的抗震精神提升企业员工的战斗力)/文轩财经培训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特别推出!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13亿,都会变得战无不胜!抗震精神,帮助企业在危机中突破经营困境,帮助员工在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书从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在抗震救灾中所产生的感人事例入手,将其中彰显出来的抗震精神进行总结与升华,并转接到企业及其员工上来。在弘扬抗震精神的同时,更将抗震精神落实到了企业和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使得抗震精神脱离了抽象的概念意义,而成为一种可遵之实行的行为和素质培养指导。

内容推荐

本书正是从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在抗震救灾中所产生的感人事例入手,将其中彰显出来的抗震精神进行总结与升华,并转接到企业及其员工上来。在弘扬抗震精神的同时,更将抗震精神落实到了企业和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使得抗震精神脱离了抽象的概念意义,而成为一种可遵之实行的行为和素质培养指导。在体例上,本书板块简单明了;在案例的选择上,则多采用国内外企业最新的案例,与抗震精神相得益彰。

目录

绪章 抗震精神

——唤醒内心的职业激情

多难兴邦,灾难唤起抗震精神/2

抗震精神是一种强大的生产力/5

企业为什么需要抗震精神/7

第一章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团结协作,群策群力

“汶川,我们和你在一起”:团结协作直面困境/10

“我们都是汶川人”:共同目标催生强大凝聚力/12

善心乘以13亿,汇成爱的海洋:凝聚产生力量/15

军民鱼水情:互信共享,打造无坚不摧的团队/19

绿丝带系起巨大合力:人人助我,我助人人/22

国际救援:成功需要尽可能多的人的合作/24

第二章 迎难而上,百折不挠

——工作面前,不找借口找方法

军人使命:执行没有借口/28

“这是命令”:用结果来复命/31

连夜出发,进入汶川:第一时间行动起来/34

由“伞降”到“机降”:聪明执行,高质高效/37

第三章 全力以赴,应对挑战

——在挑战中塑造卓越

写好请战书上战场:破釜沉舟,全力以赴/42

“把锯子给我,我来锯”:像雄鹰一样挑战自我/45

废墟里的歌声:用希望驱散内心的“恐惧”/48

三个不眠夜:在挑战中塑造卓越/50

第四章 自强不息,永不言弃

——不抛弃,不放弃

“首先要自救”:自强自立,生生不息/54

“一定要挺住”:在坚持中守候成功/57

“我一定会活下去”:拥有信念,才能超越自己/60

生命是顽强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63

“叔叔一定救你”:我承诺,我兑现/66

第五章 互救互助,共克时艰

——携手同行,互助共赢

两双紧握的小手:珍惜身边的同事/70

“千万不要睡”:相互鼓励,共同进步/73

爱的呼唤:携手同行,互助共赢/75

为救同学,永不后悔:将互助作为职业美德/78

第六章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与企业共命运

“因为我是校长”:培养主人翁精神/82

从头再来:为公司创造商机/85

“你们去救别人”:利益面前,大局为重/88

第七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勇于奉献,大爱无疆

辗转震中,忧民失怙:大德无言,大爱无形/92

“受困群众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与人和谐相处/95

力量微小,重在有心:用心对待每份工作/98

贫穷的乞丐富裕的心灵: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态度/101

“我是来干活的”:因为爱,所以工作/104

第八章 视民如伤,仁者爱人

——以人为本,尊人爱人

有人就有希望:人是最有价值的资本/108

当务之急是救人:人永远是主语/112

“我们要去救命啊”:灾难中散发的人性光芒/115

哀悼日:关爱生命,尊人爱人/118

第九章 临危不惧,舍生忘死

——责任铸就辉煌

构筑生命的围墙:责任是上天赋予的使命/122

摘下自己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全心全意,尽职尽责/125

国家的男人:坚守责任才能践行使命/127

放弃者就是逃兵:责任所在,义不容辞/130

逃生的老师:逃避责任是一种耻辱/133

“让我再救一个”:让责任成为生活态度/136

第十章 感恩苦难,多难兴邦

——学会感恩,激发责任感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传递爱的力量/140

多救伤员告慰妻儿:关照别人等于关照自己/143

现在,我要怎么请你:珍惜幸福,感激身边的人/147

“我长大了也要当医生”:学会感恩,成就事业和人生的辉煌/149

第十一章 乐观坚强,人定胜天

——心态决定成败

“不向困难低头”:坚强是优秀的禀赋/154

“叔叔,我是不是最勇敢的”: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156

“叔叔,我不慌张”:乐观自信,无畏无惧/158

废墟下最动听的儿歌:用乐观感染他人/161

第十二章 危而不乱,沉着应对

——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危机

“大家不要慌”:危机面前,保持镇静/166

火速救灾:快速反应,有序行动/169

“关键的关键在汶川”:找准症结,对症下药/173

第十三章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快速行动,高效高能

“不能再等”:一分钟也不能拖延/178

“时间越早越好”: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优势/181

步行入川:战胜自己就能赢得时间/184

“没有时间伤心”:分清轻重缓急/186

第十四章 不能靠近你,也要温暖你

——工作无“疆界”

“不救人,我会感到很惭愧”:工作中没有“不关我的事”/192

希望大家顶起来:配合虚拟团队工作,所有人都是贡献者/195

把通讯生命线留给灾区:无障碍沟通,信息也是竞争利器/198

网友速译《地震安全手册》:无隙合作,更高、更快、更强/201

试读章节

抗震语录

“子弟兵来了,我们有救了……”

“求求你们收下吧!”

——受灾群众

背景回放

场景一:某部官兵冒着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的危险,翻越高山,徒步进入汶川,翘首以待的当地群众见到解放军的身影,立刻哽咽着奔走相告:“子弟兵来了,我们有救了……”子弟兵们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抢救受困群众的战斗中。

场景二:武警某部22名官兵在映秀镇抢救伤员,尚大爷得知后带着一袋饼干翻山越岭20公里赶过来送给武警官兵吃。要知道,在此时的灾区一袋饼干是多么贵重的“礼物”呀,武警官兵怎能收下?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尚大爷突然跪在地上,哭着说:“求求你们收下吧!”

场景三:当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官兵奉命在四川绵竹救灾时,一位89岁高龄的老大娘领着5个儿女,义务为官兵们煮粥送粥。尽管官兵们在救援一线日夜奋战,又饥又渴,但他们仍推辞说:“我们不饿,你们吃吧,你们现在最需要吃的。”这位老大娘却坚持说:“你们吃,吃了好去救人,我们已经吃过了,这是专门为你们熬的粥。”

当官兵问老大娘的姓名和住址时,老大娘却说:“我们叫老百姓。”

职场链接

毛主席曾说过,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今天,在受灾群众最危急的时刻,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冲在了最前列,他们就是再累也要坚持着多救几个群众,再饿也要把随身的干粮分给挨饿的群众。而感激万分的老百姓,即使官兵们不吃,他们也都用热忱的心搜集各种食物“逼”着官兵们吃。这种相互信任的鱼水深情,给百废待举的灾区点燃了新的希望,同时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值得每一个团队学习。一个团队只有相互信任、精诚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望。过度猜疑则会害人害己。

英特尔的一个分公司要进行人事调动,主管杰克对年轻的约翰说:“你把手头的工作安排一下,到销售部去报到,我觉得那里更适合你,你有什么意见吗?”

约翰嘴巴动了动,心想:“我有意见有什么用,你是主管,还不是你说了算?”不过他并没有将这番话说出来,而是默默地离开了。

当时英特尔的销售情况很一般,销售部的工作也不太好做,约翰暗地里想:“这一次把我调到最糟糕的销售部,一定是杰克在搞鬼,见我在这边工作出色所以嫉妒我,怕我抢他的位置。哼,我们以后走着瞧!”

到了销售部后,约翰整天板着脸,对所有新同事都是爱理不理,工作也不积极,别人问他工作的事,他也只是随便应付,一点热情都没有。慢慢地,同事们开始疏远他了。

有一次,一个重要的客户打电话来,让他转告杰克,说让杰克第二天到客户那里参加一个洽谈会,因为关系到重要业务,所以要求杰克第二天必须准时赶到。约翰听后,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报复机会,于是装作不知道这件事,也没告诉杰克。

第二天,杰克将约翰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非常严肃地训斥他:“约翰,客户那么重要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如果不是客户今天早晨又打电话催我,我们差点失去一笔上千万的生意。我本来以为你平时工作表现好,只是为人欠历练,所以把你调到销售部,考查磨炼你一下,看你是否能在以后担当重任。可你不但不和我多沟通,反而还故意报复,我们整个部门的前途差点毁在你的手上。对于你的这种表现,我非常失望。我不得不告诉你,你被解雇了。”

猜疑心强的人,精神常常处于一种人为的高度紧张的状态,凭自己的想象、个人的好恶来理解周围的一切,于是,捕风捉影有之,吹毛求疵有之,无中生有有之,把许多的正常状况都扭曲了,都当成“敌情”来处置了。

猜疑是基于一种对他人不信任、不符合事实的主观想象,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拦路虎。猜疑的实质是缺乏对他人的基本信任,猜疑者不从他人的行为表现中得出判断,而是认为他人表里不一,有所隐瞒,对自己可能有所欺骗,因而对他人反复考查,希望证实自己的疑心。但在现实中很多事情都是难于查证的,于是猜疑者就更有理由怀疑了。一旦对方发现你在查证一些事情时,对方就已经觉察到你的不信任了。所以,猜疑者只能偷偷地考查、偷偷地怀疑。

猜疑对人的心理效应,是给人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即让人觉得他人是不可靠的,有问题的。在猜疑心的作用下,被猜疑的人的一言一行往往都会被罩上可疑的色彩,即所谓“疑心生暗鬼”。现实中有些人疑心较重,乃至形成惯性思维,导致心理变态。一个人如果心胸过于狭窄,对同事、朋友乃至家人无端猜疑,不但会影响工作、人际交往、家庭和睦,还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猜疑是合作的天敌。当自己的疑心越来越重的时候,一定要运用理智的力量进行“急刹车”,控制住自己的“胡思乱想”,要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怀疑的对象,想办法加上一些“干扰素”,如“也许是我弄错了”,“也许他或她不是那种人”,“也许情况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糟”,等等。条件允许时,可做一点调查,以澄清事实真相,从而缓和团队中的紧张关系,加强团队的真诚合作。

P19-21

序言

汶川大地震终于过去了,灾难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灾难中所体现出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抗震精神却依然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精神是一切事物内在的决定力量,一个人有了精神支撑,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一个国家有了精神支撑,才能走向繁荣昌盛;一个民族有了精神支撑,才能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即使遭遇劫难,也能从废墟上顽强崛起,走上复兴之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从不缺乏精神的民族,这是她穿越上下五千年仍然充盈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不断从灾难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民族,这是她历经无数劫难,非但没有消失覆灭反而愈加强大和团结的关键所在。这种从灾难中淬炼自己,并不断提升竞争力的持续生存能力正是所有企业梦寐以求的。而从这次举国抗震救灾行动中所焕发出来的“抗震精神”,恰恰为企业与民族精神的连接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抗震精神,概括来讲,就是在这次抗震救灾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仁者爱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凝聚在国家领导人的迅速决策与行动中,凝聚在救援队伍齐心协力不知疲倦地执著援救中,凝聚在军民一家水乳交融的系统作业中,凝聚在废墟里的坚强守候中,凝聚在不离不弃的相互搀扶中,凝聚在捐助的每一笔善款中……

抗震精神体现出来的是果断决策,通力合作,迅速而坚决的执行力,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勇气和意识,以及责任、感恩、忠诚、爱与奉献等,将这些因素运用到企业中是非常自然而贴切的,几乎不需要什么转化。许多企业员工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所秉承和发扬的也正是这种精神,一旦他们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工作中,那他们的业绩肯定会突飞猛进。如果能将这种抗震精神顺利转接到企业中来,将凝聚起无限的激情与力量,从而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本书正是从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在抗震救灾中所产生的感人事例入手,将其中彰显出来的抗震精神进行总结与升华,并转接到企业及其员工上来。在弘扬抗震精神的同时,更将抗震精神落实到了企业和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使得抗震精神脱离了抽象的概念意义,而成为一种可遵之实行的行为和素质培养指导。在体例上,本书板块简单明了;在案例的选择上,则多采用国内外企业最新的案例,与抗震精神相得益彰。

希望每一个企业都能将抗震精神顺利引入工作中,希望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发扬抗震精神,在为企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成功积攒下一笔不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抗震精神(用伟大的抗震精神提升企业员工的战斗力)/文轩财经培训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邢群麟//宿春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51246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5: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