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刺客令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纪实作品,其同名纪实系列电视片曾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热播,反响较好,得到了业内外专家及观众的好评。本书的另一看点是作者透过已有的资料或档案,凭藉当下著名专家或学者的精心解析,试图拨开掩盖在这些案件表面的层层疑云,还历史以真实。书中另配以百余幅珍贵图片,更增添了其真实性和历史感,同时又兼顾到了读者的阅读习惯。

内容推荐

陶成章、宋教仁、陈其美、蒋介石、宋子文、孙传芳、陈菉、汪精卫、张啸林、傅筱庵这10位民国时期的政要人物,因政治、军事方面的需要而成为刺杀的对象。本书以他们为对象,通过资料或档案,凭藉当下著名专家或学者的精心解析,试图拨开掩盖在这些刺杀案件表面的层层疑云,还历史以真实。

目录

刺杀陶成章

宋教仁被刺

刺杀陈其美

刺杀蒋介石

刺杀宋子文

刺杀孙传芳

刺杀陈菉

刺杀汪精卫

刺杀张啸林

刺杀傅筱庵

试读章节

刺杀陶成章

1912年1月14日,凌晨两点,远东大都会的上海结束了一天的喧嚣,进入了沉沉的梦乡。此时,位于法租界金神父路的广慈医院显得异常宁静,空无一人的楼道里,两条神秘的黑影正悄无声息地穿过走廊,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杀机。二楼205号头等病房内,床上的男子正背对着房门酣然熟睡。突然,房门被轻轻推开,黑影蹑手蹑脚地向床边逼近,并轻声呼唤:“陶先生!陶先生!”睡梦中的人被惊醒,含含糊糊地应允了一句,缓缓地转过头去,还未来得及看清楚来人是谁,枪声便骤然响起,犹如晴天霹雳,刺破了黑夜的宁静……

安宁静谧的头等病房为何枪声骤起?救死扶伤的医院为何成了夺命摄魂的凶险之地?病床上的男子究竟是何人?刺杀的背后,是争权夺利的私人恩怨,还是蓄谋已久的政治黑幕?

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国内局势风云突变。南方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腐朽的满清王朝摇摇欲坠。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同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宣告退位,绵延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从此土崩瓦解。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革命刚刚显露胜利曙光的历史关头,一个风云诡谲、百废待兴的转折时期,光复会领袖、著名的革命党人陶成章却在上海广慈医院被刺身亡。

“刺陶案”是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中国革命党人所遭遇的第一桩血案,一时间,全国上下一片哗然。案发当天,《字林西报》特发“号外”,刊有“广慈医院发生暗杀大案,陶成章被刺身死”的大字标题。《民立报》也以“陶成章死不瞑目”为题,对暗杀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孙中山阅报得知此事后,马上发表通电,要求沪军都督陈其美“严速究缉,务令凶徒就获,明正其罪,以慰陶君之灵,泄天下之愤”。陆军总长黄兴也电告陈其美,指出凶手是“满探”,也就是前清余党的爪牙。那么,陶成章究竟是死于对革命怀恨在心的前清余党之手,还是丧命于敌视革命势力的旧军阀的冷箭暗枪?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刺杀背后的真相,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陶成章(1878~1912),字焕卿,浙江会稽(今绍兴县)人。自1900年开始,即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曾两次赴京刺杀慈禧未果。1902年赴日留学,曾先后就读于东京清华学校和成城学校。1904年归国,在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结识蔡元培。之后,他曾三次徒步奔走于金华、衢州、严州、处州等地,联络会党,宣传革命。同年10月,与蔡元培等组织成立光复会,并成为光复会的重要骨干。1905年,陶成章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召集会党,训练军事干部,准备在浙江、安徽等地发动武装起义,事败避走日本。1907年,陶成章在曰本加入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并担任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1910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光复会总会,任副会长,与同盟会分裂。武昌起义后归国,参与发动上海、浙江等地光复,是著名的反清民主革命活动家。

陶家在家乡也可算是个名门望族,明清两代科第仕宦接连不断,可是到了陶成章上一辈却家道中落,其父只是一名漆匠,生活极为艰难。为了能重光门楣,陶成章从小就发奋读书,通晓《四书五经》。陶成章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深得乡人好感。

在陶成章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一天早晨,陶成章正走在家乡的清道桥上,突然,一乘轿子迎面而来,陶成章躲避不及差点撞上,被挡了去路的轿夫仗势大骂,陶成章也不甘示弱,据理力争。谁知此时,轿帘里竟探出个洋人脑袋,命令仆从将陶成章狠揍了一顿之后,扬长而去。以陶成章耿直的个性,自然咽不下这口恶气,他打听到坐轿子的是个法国人,任会稽县邮政局局长,时常耀武扬威,把轿子当成汽车跑,撞得街上鸡飞狗跳。几天后的傍晚,法国人乘着轿子晃晃悠悠地回到邮政局,轿子还没停稳,陶成章便一个箭步冲上去,把一长串刚刚点燃的鞭炮猛地丢进轿子后窗,顿时,炮声大作,火星四溅,吓得洋人连滚带爬地从轿子里逃出来,狼狈不堪,围观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炮轰洋鬼子”的故事虽为乡里传说,正史中无据可查,然而这种行为确也符合陶成章的个性,他是非分明,不畏权贵,对革命忠心耿耿,对敌人嫉恶如仇。

由于“刺陶案”发生在上海法租界,法捕房立刻派人着手调查此案。这天,几名华捕来到广慈医院,仔细勘查了案发现场,并对相关人员一一作了询问。据案发当晚值班的门卫回忆:1月14日凌晨,有两名自称是光复会成员的男子来到医院,说有要事需面见陶先生,还未等睡眼惺忪的门卫开口答应,两人便匆匆登楼而去。门卫虽有些狐疑,但因倦意正浓,也就懒得多加盘问。也由于夜色晦暗,门卫未能看清两人面目,只是依稀记得,其中一名男子身形清瘦,而另一名则敦厚结实。除此之外,巡捕们再无所获。

“刺陶案”闹得沸沸扬扬,法捕房调查了很久,却始终不得要领。那么,究竟是谁刺杀了革命元勋陶成章?又是谁胆敢在中华民国刚刚成立的第十四天制造这样一起惊天血案?一切还得从陶成章所在的革命团体光复会说起。

1894年,孙中山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此后,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三民主义作为政治纲领,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

P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刺客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5664
开本 32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8.05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8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