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书法史
内容
编辑推荐

魏、晋以后,中国人的书法,成为中国人最标准的艺术。书法的受人重视,超乎其他一切艺术之上。其实中国书法也只是一种运用线条来表七意象和事象的艺术,就其内在的理论上,不仅与图画同一精神,实可说与中国创造文字之匠心亦是同一精神的。我们还可以说,中国文字和文学,亦走在同一路径上。他们同样想用简单的代表出繁复,用空灵的象征出具体。

内容推荐

《中国书法史》对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书体沿革、风格嬗变等作了鸟瞰式的描述,作者运用考古新发现,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个人对书法史的理解,阐释中国书法史上的若千现象,着力介绍了书法史上重要的书法作品、书家、时代风尚和艺术流派,总结书法艺术发展的多种因素及内在脉络。

《中国书法史》除梳理中国书法中“碑”、“帖”的渊源外,还对历代书风形成的文化环境、历代书法著录和刻帖、历代书论等作概要描述。附录中国书法基《中国书法史》目三十种,便于读者检索书法文献。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书法艺术。全书图文并茂.多见新意,被著名学者卞孝萱教授誉为“简明书史之最新力作”。

目录

引言

[象形与装饰]

一、混沌初生

二、甲骨文与金文

三、多样的书风

四、隶变

[刻石异彩]

一、秦代的小篆

二、汉简、汉金文和帛书

三、汉代刻石与砖瓦铭文

四、书体的嬗变

五、文人书家的兴起

[魏晋风度]

一、禁碑风气

二、钟繇时代

三、经典“二王”

四、魏晋书法精神

五、东晋刻石

[南妍北质]

一、南朝风流

二、北朝刻石

三、南北融合的滥觞

[盛世的典则]

一、隋代书法

二、初唐之音

三、盛唐风范

四、晚唐的延续

五、杨凝式

[意趣与妙理]

一、北宋前期

二、宋四家

三、南宋书坛

四、刻帖与金石学的发展

[复古之风]

一、赵孟頫

二、篆隶复兴

三、康里书风

四、隐逸的两极

[流派思潮]

一.明初的两脉

二、“天下法书归吾吴”

三、董其昌

四、个性解放思潮

五、明代刻帖和书法著录

[碑学兴起的时代]

一、清代帖学

二、书风的转变

三、“扬州八怪。

四、师碑实践

五、碑学的总结

[多元气象]

一、碑派新风s

二、融合之路

三、帖学的回归

附录一:中国书法基本书目三十种

附录二: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艺术标本

附录三:图版目录

附录四:中国历代年表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书法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天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36470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09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3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04:40